高考历史专题分类完全解读之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1页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完全解读之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2页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完全解读之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3页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完全解读之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4页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完全解读之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完全解读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考点一政权更替与民族交融【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知识点2隋唐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知识点3法律与教化(选必一)知识点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一)【提升·考向预测】考向1少数民族内迁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考向2唐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考点二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经济发展知识点2交通变迁(选必二)知识点3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选必一)【提升·考向预测】考向1隋唐经济发展考点一政权更替与民族交融知识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整体脉络】一、三国与西晋三国鼎立政权建立都城势力曹魏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洛阳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中略占上风,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方蜀汉221年,刘备建立,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简称蜀。成都蜀、吴两国注重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孙吴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另说222年孙权称帝)建业意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的过渡阶段(局部统一);三个政权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为西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从全局来看,分裂中孕育着统一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较强,略占上风。②孙吴征山越、开发江南、发展海外贸易;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③蜀汉改善民族关系,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二)西晋的短暂统一1、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过程: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八王之乱: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时16年之久。影响:①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米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一些少数民族乘机起兵反晋。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3、西晋的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原因:①西晋时期,西、北边陲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史称“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的国力。影响: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1、因素: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2、影响:①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胡”“汉”观念逐渐淡薄,促进民族交融。②内迁少数民族常受西晋官吏压迫剥削,激起胡汉矛盾。二、东晋与南朝(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2、士族专权:士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特权(皇权与士族共同掌握政权)特点:高门士族大都是在战乱中从北方移居到南方的;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原因:①经济上:东汉以来,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②政治上:魏晋统治者的统治依赖士族,东晋时政权的主要支柱就是北方南渡的高门士族;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把持政治的工具。表现: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参与政权,世代把持重要官职。②经济上:士族地主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强劲的庄园经济。③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④社会生活上:等级森严,标榜门第,不与庶族地主通婚。3、东晋的灭亡:420年,士族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宋(二)南朝的政治420~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建康-今南京)2、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3、态势:南朝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三)疆域收缩①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②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三、十六国与北朝(一)“十六国”①构成:东晋统治南方时,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②基本特点: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二)淝水之战:383年1、背景: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2、结局:①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②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奠定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相关的成语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1、背景:①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②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力推动民族交融2、改革内容:文化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②改穿汉服(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③学说汉话(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通婚(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政治①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经济推行均田制:①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②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和兵役3、结果:①鲜卑族生产方式农耕化②学习汉族的礼乐制度,加速政权封建化③生活方式汉族化4、作用: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5、评价:①进步性: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②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为后来北魏分裂埋下隐患。移植门阀制度,生活腐化、政治日益腐败,引发社会矛盾.(四)北朝的演变及终结1、北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被北齐取代)和西魏(被北周取代)五个王朝2、统一:北周内政修明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知识点2:隋唐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定都长安(589年隋文帝之子杨广灭掉陈朝,结束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统治者的统治措施:统治者隋文帝杨广隋炀帝杨坚措施(1)广设仓库,积储丰富;始设义仓,以备凶年。(2)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度量衡。(3)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4)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1)继续广设仓库,积储粮草。(2)始设进士科,创建科举制。(3)兴建东都洛阳,宏伟壮丽,闻名于世(4)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5)三征高丽。评价治世局面形成:开皇之治过于急切,不恤民力兴建东都的目的:加强对山东江南等地的控制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统治激发阶级矛盾,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朝贵族李渊趁机在太原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知识拓展】: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①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②都建立一些开创性的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③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④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⑤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唐朝的繁荣1、唐朝的建立:618年定都长安,唐高祖李渊2、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武周政权——武则天唐玄宗执政前期——李隆基措施(1)重视生产,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戒奢从简。(2)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从善如流。(3)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4)制定法律,减省刑罚。(1)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经济:重视生产,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3)文教: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与武举选拔人才(1)政治:选贤任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改革兵制。(2)经济:抑制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文教:大兴文治,限制佛教鼎盛局面“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出现原因吸取隋灭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具有革新魄,最终将唐朝推向历史上的全盛时期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755—763年(1)背景:①内忧外患:朝政腐败,边疆紧张;②外重内轻: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2)过程:①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②756年,安禄山于洛阳称帝,国号“大燕”。③763年,唐朝平定叛乱。影响:①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中央集权。②破坏社会经济,唐朝从此由盛转衰。③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唐朝灭亡的原因:①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②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③唐末爆发的黄巢起义严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2)宦官专权:威胁皇权,掌握皇帝废立。(3)朋党之争:朋党之争:官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以朋党之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牛李党争)(4)黄巢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起义失败,但使唐王朝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5)唐朝灭亡: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3、五代十国①北方“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②南方“十国”:吴越、南唐等割据政权。③后周周世宗柴荣的统治: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知识拓展】:客观评价治世局面与盛世局面?1.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功劳。所谓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当时的人们过于夸大统治者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功劳,当然统治者的政策和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2.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武周政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也是经历了几代皇帝连续执行类似的宽松政策和几代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的结果。3.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所谓的“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都是相对于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即使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封建统治阶级,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有所缓和,并未消除。4.唐朝的“盛世”局面隐藏着动荡的危机。如“开元盛世”之后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这主要是统治者凭借“盛世”的积累大肆挥霍,大兴土木,奢侈腐败,内耗不已,从而消耗了国力,导致混乱局面的出现,最终使国家衰败,唐朝由盛转衰。知识点3:法律与教化(选必一)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最重要的变化);②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三纲五常;③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2、唐朝的法律教化法律体系律定罪量刑的刑法典令行政制度与规则格补充意义的法典式实施律令的细则法规影响:①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②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③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特点: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如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3.教化(1)提倡礼治标志性法典:732年,颁布《大唐开元礼》内容:分吉、宾、军、嘉、凶五礼特点: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之作。(2)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开始产生知识点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选必一)(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1.含义: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2.主要途径包括:①民族迁徙,杂居相处②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③联合斗争④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⑤民族之间的战争⑥和亲怀柔政策。3.民族交融的特点:①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②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③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④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⑤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同化⑥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原因①根本原因: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相影响②具体原因: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战争因素的影响,统治政策的强力推进表现①北方农民为逃避战乱,迁居南方。②东汉魏晋时期,“五胡”不断内迁,内迁的民族和汉族长期定居,互相影响。③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评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外交往1、输出:①儒学:3—5世纪,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选三P10)②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选三11)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纲上P45)③纺织: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选三52)2、输入:①朝鲜半岛的乐舞出现在中国的宫廷中(选三28)②最早由埃及人制造的玻璃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选三53)③西方的袄教传入中国(选三53)(南北朝时传入,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多于唐朝传入)(三)隋唐时期民族交融①东突厥:贞观初年击败东突厥。草原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②西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太宗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③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停止了战争。④回纥: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鹘迁入河西走廊和西域,逐渐形成维吾尔族。⑤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⑥南诏: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原因:①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交融的发展,使民族交往有了良好的基础。②隋唐强盛的国力,为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和经济保障。③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④交通的发达,便利了各民族间的交往。⑤少数民族自身政治、经济的发展。特点:政策开明、方式多样①设立都护府②册封首领③武力征服④政治和亲⑤会盟友好⑥经济文化交流(3)作用:保证边疆稳定,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密切经济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4)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海纳百川,积极吸收先进文明,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则会导致落后。②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③加强民族团结,实行对外开放,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唐朝的疆域: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四)隋唐时期对外交往考向1少数民族内迁和北魏孝文帝改革1.“中国这四百年间扰乱分裂,是人种大融合的时代。在北面和西北的草原上,留在后面的一些小部族,在草原人口减少以后又逐渐茁壮,形成新的族群,例如突厥、契丹等。”材料中“中国这四百年”指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东汉末年开始到隋唐统一的四百年间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吸收了数百万外来的基因,在北方草原西部的匈奴和草原东部的鲜卑,加上西北的氐、羌和来自西域的羯人,将亚洲北支的人口融入中国的庞大基因库中。形成了新的族群,契丹是鲜卑,匈奴融合的产物。突厥是南北朝时期崛起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势力范围在今蒙古和中国的西北部一带,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形成突厥、契丹等,排除A项;五代十国时期突厥、契丹早已形成,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秦汉时期,郡县称为中国,郡县之民或称为中国人,或沿袭先秦传统称为华夏人。到南北朝中叶,“汉人”通行于南北方,从“中国人”中分出“汉人”的族称。而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如石勒、苻坚等都自居“中国皇帝”,甚至自居“中国正统”。这一现象折射出(

)A.各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C.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增强 D.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在扩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至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人”不再是汉人或华夏人的特指,而是包括汉人在内的各民族共同认可的称谓,这说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增强,C项正确;古代中国各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肯定存在差异,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华夏认同,并非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统治者受汉史典籍影响,热衷于帝王符瑞神话,内容多是帝王由其母与神物相交相感而生。如《魏书·太祖记》(北魏)载:母“游于云泽……梦日出室内,寤而见光自牖属天,歘然有感……生太祖于参合陂北,其夜复有光明”。这反映了,当时(

)A.文化认同不断增强 B.社会迷信色彩浓厚C.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D.各民族间关系融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材料表明北方政权统治者受汉史典籍影响,热衷于帝王符瑞神话,说明少数民族政权也认可华夏族的文化,可知文化认同不断增强,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统治者的行为,不是社会迷信色彩浓厚,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北方政权统治者受汉史典籍影响,热衷于帝王符瑞神话,与文学艺术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只是北方政权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不能体现各民族间关系融洽,排除D项。故选A项。考向2唐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1.学者研究唐朝敦煌文书,发现西域地区于阗的民政由毗沙都督府管理,都督的另一称谓叫于阗王;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

)A.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 B.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摩统治 D.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代西域地区。根据材料“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可知,唐代于阗地区处于毗沙都督府和于阗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的都督,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摩统治,C项正确;羁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又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排除A项;汉代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排除B项;“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表述有误,羁縻制度保留了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唐地理学家贾耽在绘成《海内华夷图》后,上奏唐德宗,奏章中既谈到安国为《西戎志》中的地理名词,又将辽东、乐浪与黔州、陇西等地并称(而不以“四夷”冠称),“郡县纪其增减”。据此推断,辽东地区(

)A.得到了唐朝中央的有力管辖 B.最早于唐德宗时期归附中央C.从唐代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 D.行政级别高于其他边疆地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不以‘四夷’冠称”“郡县纪其增减”可知,唐政府将辽东地区与内地同等看待,实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制度,得到了唐朝中央的有力管辖,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最早”,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排除C项;根据材料“将辽东、乐浪与黔州、陇西等地并称”“郡县纪其增减”可知,辽东地区的行政级别并未高于其它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3.随着渤海政权的不断发展,唐朝在渤海国设立羁縻府州,唐渤交流密切,加上渤海积极开展对日交往,因此尽管渤海国自身未能保留下文献记载,但是在唐朝和日本文献中留下了相对丰富的记录。特别是唐幽州行军司马张建章出使渤海后根据见闻写了《渤海国记》,相关内容为《新唐书·渤海传》吸纳,为我们保留了大量渤海鼎盛时期的制度、文化记录。与此同时,由于文献史料较为有限,有关渤海国都城建制、结构功能、文化特征等层面还需依靠考古材料加以深层揭示。由此可见()A.考古资料与文献的互证才能确证史实B.私人撰述的史料价值往往高于正史C.边疆史疑难问题的最终解决须经考古D.历史研究需审视多类型史料的价值【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尽管渤海国自身未能保留下文献记载,但是在唐朝和日本文献中留下了相对丰富的记录”可知,虽然渤海国自身并没有留下文献记载,但是可以通过唐朝和日本的文献记录进行研究,说明历史研究需审视多类型史料的价值,D项正确;有时考古资料本身就能确证史实,不一定与文献互证,排除A项;正史的史料价值相对私人转述来说,相对较高,排除B项;在文献史料有限的情况下,须依靠考古资料的佐证,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二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知识点1经济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1、原因: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向南方迁移(人口南迁)②北方人民带去了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根本原因)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④南方政局稳定,社会比较安定。⑤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表现:①农业:土地大量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产品物种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明显进步冶炼业:出现了灌钢法制作的农具,矿冶业有明显的进步。陶瓷业:工艺上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③商业:长江沿岸最为活跃。影响:①有利于江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②促进了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③南北方经济差逐渐缩小,趋于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④南方的开发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向东、向南移动。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①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地区发展相对缓慢。②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③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占主体地位。④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田庄经济(坞堡)特点:①规模较大;②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③自给自足;④拥有私人武装,易形成割据均田制1、背景:北方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出现了大量荒废土地。2、实行时间:北魏——唐中期3、土地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所有权)4、经营方式:小农经营信贷两河流域: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放贷业务古埃及:公元前16-前11世纪,借贷合约完备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货币经营行业出现,汇票雏形隋唐时期经济发展农业:1.生产工具(曲辕犁)发明:江南农民影响: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耕犁由此基本定型。2.水利灌溉(筒车和翻车在唐代是并行使用的)手工业: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①西北战争频繁,陆路受阻②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提高③制瓷技术进步,外贸商品变化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⑤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商业:1.市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货币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知识拓展】:中国货币的演进规律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②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③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④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⑤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宋以后)3.信贷契约①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②当铺通称为“质库”,有时亦称“解库”“解典”等,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③契约应用更加广泛(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石染典买马契)4.对外贸易出口商品:陶瓷(特别是瓷器)、丝绸、茶叶、纸张外贸路线: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原有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中间开辟了北线(选三51)②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选二37)政府机构: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选二37)影响:(选二P37)①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②中国丝绸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③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知识点2交通变迁(选必二)1、南北朝——汉志商道沙特阿拉伯西部沿海地区的一条著名商道,亦称“香料之路”,自东方从海路远道而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骆驼沿此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选三P52)唐朝交通国内交通①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选二67)②邮驿最盛时有水驿260个,陆驿近1300个,主要邮路7条,从事驿务的人员2万多名(选二72)对外交通陆路:①往东:长安→朝鲜②南线:长安→西域→印度③中线:长安→西域→伊朗→阿拉伯→欧洲、非洲④北线:长安→天山以北→伊朗→阿拉伯→欧洲、非洲(选三51)海路:①登州、扬州→朝鲜、日本②广州→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知识点3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选必一)1.东晋:“黄籍”与“白籍”2.北魏孝文帝: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3.户籍制度隋朝:“大索貌阅”,严防不实。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4、基层制度唐朝:组织(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管理机制(邻保制度——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5、社会保障隋朝:在长安、洛阳及地方广设仓库①官仓:政府置仓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预防荒年救大灾②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自置民间义仓,备水旱赈济防小灾唐朝:①政府开始设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选必一)②寺庙病坊收治病人(选必二81)考向1隋唐经济发展1.美国学者薛爱华曾说:它是8世纪中国的宝石……是一座熙熙攘攘的中产阶级城市,金钱在那里轻松地流动……是一座穿着考究的城市,一座随时可以获得最好的娱乐的城市。它的繁华得益于南北交通增长,并且获得了商业强于农业的名声。这一叙述()A.典型展现隋唐扬州城市面貌 B.反映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C.充分证明小农经济模式异变 D.提供研究古代商业发展视角【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8世纪中国处于唐朝统治时期,材料中描述的人口众多、生活富足、娱乐活动多样、商业繁荣的城市是扬州,南北交通增长指的是扬州是大运河上的重要城市。美国学者薛爱华对8世纪中国城市的描述,为研究古代商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D项正确;8世纪中国处于唐朝,且材料叙述中“中产阶级城市”“商业强于农业”等说法有待商榷,排除A项;唐朝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唐朝经济仍然以小农经济模式为主导,排除C项。故选D项。2.《唐六典》记载,市令管理市场交易之事,以“三贾均市”管理市场物价。三贾均市,就是由市场官员按商品质量优劣,每十天对物价进行调研、评估,确定三等价格作为市场的物价和官方买卖的物价依据。这一做法意在()A.加强对商业活动限制 B.保障政府财政收入C.杜绝商家的恶意竞争 D.规范市场交易秩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时期设置令管理市场交易,按照商品质量将物价定位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规范市场的交易秩序,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商业活动的管理,并非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