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初二年级历史学科(时间:40分钟分值:30)从中国古代史学到中国近代史,不少同学的心情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起起伏伏。一.自豪:主动走向世界的中国(共8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极大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A.赛里斯(古罗马人对中国的称呼)人……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彩夺目,由地球东端运之西端,故极其辛苦。——普林尼(公元一世纪时期古罗马学者)《博物志》B.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的鉴真像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往交流情况,请将材料反映的史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填写字母,3分)()——()——(C)——()2.“科技含量十足的3D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取材于明代小说《西游记》,今年发行后在全世界引起很大轰动。”结合有关《黑神话·悟空》的这段描述,就“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谈谈你的看法。(2分)3.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请为“中国走向世界”任选一个关键词,并谈谈你的认识。(3分)①丰富②持续③主动④友好本试卷共4页第1页二.沉痛:被迫卷入世界的中国(共10分)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殖民体系。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未能让当时的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女史箴图》(摹本·局部)4.材料一的《女史箴图》是研究的重要史料。它的其中一个摹本,在1900年被趁乱盗走,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造成其被迫“走向”世界的直接原因是在这一年英、美等八国为镇压而组织联军侵华。(2分)材料二:中国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较欧洲为优。但自彼时以后,遂成停顿不进之象。尤其是对于火车、轮船所引起之世界巨大变迁,未能加以理会……所有上流阶级,对于世界情形毫无所知,只是骄傲自大……——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5.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政策)是造成“所有上流阶级,对于世界情形毫无所知”的重要原因。(2)“对于火车、轮船所引起之世界巨大变迁”,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有没有“加以理会”?请补充一则原始史料来印证你的观点。有同学认为,无论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政府是否“加以理会”,都无法让当时的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并引用了以下两则材料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材料三: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材料四:谭嗣同殉难图本试卷共4页第2页6.结合所学,说说李鸿章不能“实在放手办理”和“谭嗣同殉难”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并任选一个角度,指出两人的不同。(4分)三.希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12分)自古至今,面对外敌的侵扰,人民群众一直是进行抗争的重要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走向独立、实现解放的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倘若中国方面将来产生一位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为其领袖,更能利用世界各国贡献与彼之近代文化方法,则余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7.相比晚年的李鸿章,瓦德西看上去更“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瓦德西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什么?中国反抗外敌侵扰自古有之,请列举一个明朝时期的相关事件。(2分)8.瓦德西所言的“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在之后诞生了不止一位,请从下列人物中选出符合条件的一位,仿照示例,描述他的作为带给中国的希望。(4分)A.秦始皇B.张骞C.孙中山D.李大钊示例: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迎着尊孔复古的逆流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材料二: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二月初四(3月7日),兵备任环统领民兵300人及少林寺僧80人来上海援战……余寇退却。———据《上海军事志》整理,1994年材料三:清军大举入疆,新疆各族人民欢欣鼓舞,竭尽所能提供支援。清军到达阜康时,当地群众指引他们走一条水源充足的小路,奇袭敌人。清军包围达坂城后,城里的维吾尔族居民冒着生命危险,出城送情报,帮助清军及时全歼守敌。清军在库尔勒陷入缺粮困境,在当地人民协助下,挖出了几十万斤窖藏粮食,成功渡过难关。——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三册)》本试卷共4页第3页材料四: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材料五: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游行(1919年6月)9.《吴玉章回忆录》中说:“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结合上述所有材料与所学,谈谈你对“人民群众的力量”的认识。(6分)本试卷共4页第4页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初二年级历史学科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自豪:主动走向世界的中国(8分)1.A、D、B(3分)2.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借助现代技术进行传播。(意思接近即可,2分)3.关键词与认识完全不匹配,不给分;关键词1分,分析材料1分,体现关键词1分。答案举例:关键词:丰富我的认识:材料涉及到手工艺、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中国丰富的文明成果先后传播到了其他国家或地区,从多方面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二.沉痛:被迫卷入世界的中国(10分)4.古代绘画艺术/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景(1分);义和团运动(1分)5.(1)闭关锁国(1分);(2)有(1分)。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的照片”(2分)。(写和戊戌变法有关的原始史料,也可以)6.共同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清政府中顽固派的阻挠(1分)两人的不同:身份不同,李鸿章是地主阶级,谭嗣同是资产阶级;奋斗目标不同,李鸿章想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谭嗣同想通过变法来救国。其他言之成理的角度亦可。(3分)(角度不点明,隐含在具体表述中亦可)三.希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2分)7.中国群众在反抗八国联军侵华中彰显出无限蓬勃生气;戚继光等将领带领广大军民一起抗倭(意思接近即可,2分)8.可以选“孙中山”或“李大钊”人物:孙中山(1分)我的描述:孙中山将“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提到“三民主义”1分,提到“辛亥革命”及其意义2分;如果有同学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意义,亦可)人物:李大钊(1分)我的描述: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后,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写到“马克思主义”1分,写到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意义2分)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