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文学类文本阅读之现代诗歌
【高考真题演练】
1.[2020•天津卷]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者的小诗。(5分)
脊梁
罗长城
一条力的弧线,
一道破土的犁圈,
一条飞来的彩虹,
一架厚的青峦。
2.[2019•天津卷]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
要求:不少于3点理由,100字左右。(6分)
你还在我身旁
戴畅
瀑布的水逆流成上
蒲公英的种子成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参考答案】
1.运用角度,合理解释探究主题语言表达
【解析】首先分析本文的审美角度,通过题目“线条之美”以及文中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如“原来
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
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
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等,可以把握住作者审美是通过对线条的欣赏进而欣赏
艺术之美的,也就是通过某一个角度欣赏艺术之美。然后欣赏这首小诗。小诗的题目叫做“脊梁”,诗歌
没有具体写“脊梁”是什么,甚至没有具体的形态,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线条”“形态”来比喻“脊梁”。
如称它为“一条力的弧线”,展示出有力的曲线;再运用间接意象作比喻,点出其象征意:以彩虹喻脊梁,
赞美多年与自然奋战的劳动者的内在的力和美;用“青峦”喻“犁圈”赞美了劳动意义的重要;以“青峦”
喻“脊梁”,赞美了劳动者的厚重品性。意象间的联结,构成了整体意象的鲜活和厚重之美。
2.①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表达内心的渴望
②精心选择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表现真挚亲情
③再现日常生活细节,亲切感人
④层层铺垫,结尾点题、单句成节,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⑤诗行错落有致,具有视觉美感
【解析】本题要求说明《你还在我身旁》这首诗获奖理由。可从诗歌的整体构思、内容、艺术手法、
诗歌的书写布局等角度分析。”瀑布的水逆流而上”到“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表达内心的渴望;“饭菜的香”
“卷子签好名字”“帮我把书包背上”,精心选择日常生活中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运用生动的
细节描写,表现真挚的感情,亲切感人;结尾“你还在我身旁”单独成行,与上文的层层铺垫形成呼
应,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诗句的摆放来看,错落有致,形成视觉美感。
【现代诗歌考点精讲】
一、高考考情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阅读、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等,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现代诗歌
阅读呈现如下特点:
1.从诗歌选篇上看,一般多有朦胧色彩,命题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蕴深厚的诗为主。与古
代诗歌相比,新诗有其自身的三大特色:作品意象的模糊性(重叠、交叉、群体等);表现手法的新颖
性(隐语、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段的变异性(隐喻、移就、通感等)。
2.从考查题型来看,2020年山东新高考样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模块选用了一首现代诗歌作为命
题材料,题目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分别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和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类似于古代诗歌阅读的客观题。主观题分别为4分和6分,分别考查理解
关键词句以及分析人称抒情角度的好处。
2018、2019高考全国卷以及2020山东、海南新高考样卷考查情况如下:
卷别山东样卷(16分)海南样卷
文本体裁诗歌小说
选文出处辛笛《刈禾女之歌》X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
选第6题X
一项是(3分)
2择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020题第7题X
确的一项是(3分)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
简第8题X
“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答
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
题第9题X
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20卷别全国卷全国卷全国卷
19文本体裁小说
20卷别全国卷全国卷全国卷
18文本体裁小说
二.现代诗歌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诗歌饱含情感和想像,是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
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
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
渐发展形成的诗歌,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二)基本类型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
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
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1)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
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
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
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诗歌分类中,人们经常提到朦胧诗。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它
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朦胧诗的第一特征是“不直白”。“不直白”对诗人而言,是一种创
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
(三)基本特征
现代诗歌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有着高
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以及形式的自由性。它的内涵是开放的,
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四)鉴赏要素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
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
具体来说,鉴赏现代诗歌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1.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
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
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
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
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
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2.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
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
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
旧体诗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
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3.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修辞、描写和结构脉络等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
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及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可参考古代诗歌
的表达技巧。
4.诗歌的思想情感
诗歌一般都会抒情言志,鉴赏时必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具体地讲,就是要从诗歌的形象、
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有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
感情,就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以便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诗歌总要反映一定
的时代生活,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
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类别、风格、流派等因素。
(五)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1.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
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2.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
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
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表达情感。
3.明“虚”“实”
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
或用“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
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诗歌如果只写“虚”,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
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
4.推敲手法
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人往
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比兴、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
5.知人论世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说,欲解其诗,必知其
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
【原题重现】
典题文本阅读导引
【典例】(2020•山东模拟考)第一步:初读诗歌,借助意象,了解诗歌的大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致内容。
刈禾女之歌起首两句,点明了她的家乡原在远离大城市的
辛笛乡村,然后诗人借助意象“水瓶”“井”写出对家
大城外是山乡甜美的回忆。
山外是我的家下文诗人运用“金黄的麦穗”“阳光”“镰刀”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头巾”“白云”等一系列明丽清新的意象群,描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写了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和丰收的喜悦。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第二步:阅读题干,借助选项信息和表达技巧,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深层次解读诗歌。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共四个小题。其中,第1小题为考查对本诗相
在雨里生长关内容的理解的选择题,第2小题为选择题,考查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选择题。因为两个题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都为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可以借助其他六个正确选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项解读诗歌。
风吹过镰刀下第3、4小题为简答题。命题者往往在诗歌不易
也吹过我的头巾理解或理解诗歌的关键地方设置问题,借助这些问
在麦浪里题,就可以深层次的解读诗歌。第3小题,“为什
我看不见自己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
蓝的天空有白云解?借助这个题干要求就抓住了理解诗歌的关键。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第4小题,考查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的好处。
你听风与云第三步:回归文本,逐题分析。
在我的镰刀之下在速读文本和阅读题干的基础上精读材料,从
奔骤而来原文文本“扣”答案。
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
在苏格兰高原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
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
感。
【规范解题】
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
要求选出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第二步,找准区间,分析选项。
A是对诗歌起首两句的分析,“山外是我的家”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
市与山外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我是原野上的主人”表明她是
原野的拥有者以及内心的欣喜。
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的劳作,也透出她劳作时(欢快)的心情,
从中也看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角度观看原野,写刈禾女(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
体/其他意思对也可),从诗中“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你听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就可以看得出来。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
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
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
果。
【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
要求选出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考查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第二步,找准区间,分析选项。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
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描写的是(动)态景象,画面带有(空)间
感。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
的心情。
D“你听”带有(祈使)语气,“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节奏加快,增强了抒
情效果。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
要求理解“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
第二步,找准区间,分析选项。
首先,这句话上文提到了“家中长案上的水瓶”“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此处诗人用了一个“也”
字,写我的心“空而常满”,因此,诗歌先写的是“水瓶”和“井”的“空而常满”。
其次,结合“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等分析,“空”主
要指(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抒发了积蕴已久的对生机勃发的自然宇宙之热烈
渴望之情。结合“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等分析,“满”指(对在镰刀指
挥下,勤奋收获的满足和愉悦)。
再次,“空而常满”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
要求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有什么好处,考查鉴赏现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二步,找准区间,分析选项。
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可充分展示刈禾女情绪的(起伏变化),形成内在的韵律感;还能
够充分调动(个人感官),多角度呈现人与原野的关系。在这首诗中,还使用了“我”一词,
这个“我”既指刈禾女,部分地方也可指诗人。从“我”的角度抒情,可充分展现(“我”的
内心世界),并将眼前所见与个人记忆结合起来,让刈禾女的形象(更为丰满)。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故园别(节选)
流沙河
别了
太阳照不到的园庭
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
我熟悉园墙上的每一条裂缝
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
我熟悉庭上的每一个凹坑
就像熟悉自己的面影
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
在这里悄悄的结了婚
在这里歌
在这里哭
在这里第一回当了父亲
在这里做过愚蠢的书生梦
在这里偷看着天上的风云
现在我要回城去了
眼泪滴着恋栈之情
别了
我的小母鸡
感谢你天天为我下蛋
别了
我的老公鹅
感谢你夜夜为我们守门
纸窗不须糊了
让它去破
柴灶不须烧了
让它去冷
菜园不须种了
让它明年野草青青
让蜷姑来弹琴
让蟋蟀来吹笙
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
【注】故园指诗人流沙河3岁到16岁(1935〜1947),36岁到48岁(1966〜1979)曾居住过的
余家老宅。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既照应了诗歌的题目,点出告别的对象,又交代了故园的特点。
B.“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由“消磨”一词可以看出“我”认为在这园庭生活是在虚度时
光。
C.“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园庭生活有喜悦也有悲伤,园庭是“我”这十二年人生经历的见证
者。
0.“纸窗不须糊了/让它去破”三句,写出了“我”要回城因时间仓促而决绝,无暇顾及窗纸、
柴灶、菜园。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三到六行,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园庭的每个地方都十分的熟悉。
B.“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活动来写园庭生活。
C.“让蟋蛀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蟋蛀、蟋蟀在“我”离开后的喜悦。
D.”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思乡曲入梦,写出了故园牵绊着“我”,感情真挚感人。
3.“眼泪滴着恋栈之情”中的“恋栈之情”如何理解(4分)
4.诗歌选择小母鸡、老公鹅作为告别的对象,有何用意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D2、B
3、“水瓶”和“井”空而常满,刈禾女的内心也空而常满。“空而常满”指“我”内心空阔,却
十分充盈,感到满足;具体来看,“空”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满”可以
理解为主人公收获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
4、可直陈内心,并将眼前所见与个人记忆结合起来,让刈禾女的形象更为丰满;通过刈禾女情绪
的起伏变化,形成内在的韵律感;充分调动个人感官,多角度呈现人与原野的关系;从“我”的角度
抒情,“我”既指刈禾女,部分地方也可指诗人,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一九二九年一月
(选自《梦家诗集》,新月书店1931年版)
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交代了野花的生存境遇,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叙
述中蕴含着诗人的慨叹。
B.“向着太阳发笑”正是“上帝给他的聪明”的具体表现,“不想到”则写出诗人对小小野花做出这一举
动而产生的意外和惊喜。
C.“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两句之间形成了对比映照,借以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好高鹫远、
妄自尊大的人性弱点。
D.这首诗将一朵野花进行了人格化的塑造,诗人以饱满而轻婉的诗情入笔,以小见大,透露出深切的生命
感怀与由衷的生命礼赞。
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后两节的首句形成复沓,成为两节诗咏唱的基础,虽然一字不改,却在情感上呈现出强化效果。
B.“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将野花如诗般的欢喜化为具体可见的形态,寓诗于画,轻快洒脱。
C.诗人站在全知视角,用第三人称指称野花,易于更加灵活地刻画野花的形象,展示其内心的情感世界。
D.诗歌采用象征手法,咏物喻人,语言清新自然,节奏急促紧凑,情感真挚朴素,充溢着向上的生命力。
7.如何理解野花“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的含意?
8.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野花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诗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
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
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
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项,“借以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好高鹫远、妄自尊大的人性弱点”理解错误。文中“他看见青天,看不
见自己的渺小”,野花是渺小的,饱经风吹雨打,却能超脱乐观,充满自信。
故选Co
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
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
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要判断精准,一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归
纳文章内容,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感悟其语言特点和作品风格,二要带着选项回原文,比照其相关信息
区仔细辨析,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处,可能仅是一字之差。考查翻译的,可以使用代入法判断,但一定
要注意理性分析智慧选择,千万别先入为主导致误判。
D项,“节奏急促紧凑”错误。全诗落笔舒缓有致,情绪抒发自然朴素,达到了咏物喻人的艺术效果。
故选D。
7.野花已将生命完全融入了自然,不再刻意关注自己的个体生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句含义理解的能力,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
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
感。
第二节进一步表现小生命融入大永恒的主题。这朵小花将生命的热情完全贯注到浩渺无际的青天上。“他”
关注的不是渺小的生命个体,而是具有永恒意义的整个宇宙。“他”忘记了自己的个体的真实存在,因而
对风的或柔或怒、对生存环境的优劣早已失去了普通的生命个体应有的敏感。而是以一种听惯了的姿态超
然地面对生活给“他”的一切。“他”的思想完全被追求生命永恒的理想填充了。“他”忘记了自我的喜
怒哀乐,甚至连梦这一带有无意识性质的个体感受都快消失了。故得出野花已将生命完全融入了自然,不
再刻意关注自己的个体生命。
8.①野花生于荒原,是孤寂的,却能泰然处之,顺其自然;②野花一开一落,生命是短暂的,却能自在生
存,自由绽放;③野花是渺小的,饱经风吹雨打,却能超脱乐观,充满自信。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形象。首先应找出直接描写野花的内容,然后进行分析,如有现成的形容词可
以直接拿来使用。“荒原”一词更让人隐隐地想到野花生存环境之恶劣,人烟之稀少,而野花却不被这样
的境遇所影响,依旧的“向着太阳发笑”,可以得出野花生于荒原,是孤寂的,却能泰然处之,顺其自然;
在孤独的绽放与坠落之间,洋溢在它的周围的是它的“欢喜”,它的聪明才智,而这些本身就是一首诗,
在风起风收时自由的咏唱着,自豪地向周围传播着花的芬芳,可以得出野花一开一落,生命是短暂的,却
能自在生存,自由绽放;那动听的声音,那浓郁的芳香,谁不说是一种美?野花的自信让每一个不自信者
面对它感到汗颜!可以得出野花是渺小的,饱经风吹雨打,却能超脱乐观,充满自信。
【点睛】现代诗歌做题技巧:把握意象,咀嚼重点,深刻体味辨真伪。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
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与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
应该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意象特点,咀嚼重点,感受情感内容,辨出真伪来。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山
杜运燮
来自平原,而只好放弃平原,
植根于地球,却更想植根于云汉;
茫茫平原的升华,它幻梦的形象,
大家自豪有他,他却永远不满。
他向往的是高远变化万千的天空,
有无尽光热的太阳,博学含蓄的月亮,
笑眼的星群,生命力最丰富的风,
戴雪帽享受寂静冬日的安详。
还喜欢一些有音乐天才的流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舒康贴膏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热蒸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伤脑筋玩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运动鞋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挖掘机涨紧装置总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融合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的聚类算法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员工劳动合同规范文本发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工程承包商工程款安全保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美甲店美容护肤产品销售代理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房产抵押个人住房贷款合同规范8篇
- 课题申报书:GenAI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生成式学习设计研究
- 2024年江苏省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全国医院数量统计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2024年医美行业社媒平台人群趋势洞察报告-医美行业观察星秀传媒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 天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提高保险公司客户投诉处理能力的整改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