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专项讲义_第1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专项讲义_第2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专项讲义_第3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专项讲义_第4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专项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文呈现】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明代)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急。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

a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

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i)咄,色愈恭,礼愈

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i)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qi©)曳(yG)屣(xT)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j

u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y1ng)人持汤沃灌,以衾(jun)拥覆,久而乃和。寓逆

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T)绮(qT)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

佩刀,右备容臭(xi。),(ye)然若神人;余则缢(yu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

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

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

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

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

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

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诵读点拨】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明代)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

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

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

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

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

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

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

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

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作家作品】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

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主修《元史》,作品甚多,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译文】我小时候就非常爱好读书。(可是)家境贫寒,没办法买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

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即使)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结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我)

也不放松抄写书。抄写完毕,便马上跑去把书送还人家,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常把书借给

我,于是我能够看到很多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但又苦于没有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

人可以亲近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

子挤满了他的书房,但前辈的言辞和脸色从未稍有温和一些。我站着陪侍在他的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

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

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前辈高兴时,便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了学识。

在我当年求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严冬时节,刮着凛冽的寒风,

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仆役拿来热水洗

濯后,再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很久才暖和过来。(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应两顿饭,从没尝过鲜鱼

肥肉的滋味。同宿舍的同学都穿着用丝绸做的华丽的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并用宝石作装饰的帽子,腰间

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

但我毫无羡慕他们的想法,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苦

和艰难就是这个样子。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

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准备听候询问,天下的人也错误的称说我的姓名,更何

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的学生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有皮衣和葛衣送来,(可以说)没有受冻挨

饿的忧虑了;坐在宽大的书房中诵读诗书,(可以说)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可

以说)没有问而不答,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有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亲手

抄录,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学习了。如果有人学业不精通,好品德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

不如我这样专,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才德。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

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

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

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意志;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际遇之好而在同乡前

骄傲,难道是了解我的人吗?

[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手指不可屈伸:屈:通“曲”,弯曲。

二、词类活用

1、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这里指挂在腰间,佩戴。)

2、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3、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4、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再:这里作数词,两次)

5、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6、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7、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三、古今异义

1、余幼时即嗜学

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2、走送之。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古义:因此今义:判断动词是;

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4、益慕圣贤之道

益:古义:更加;今义:好处

5、尝趋百里外

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6、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古义:挤满;今义:填满填充

7、未尝稍降辞色

色:古义:脸色;今义:颜色

8、余立侍左右

左右:古义:身边;今义:大约

9、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10、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终于今义:小兵)

11、穷冬烈风

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12、寓逆旅

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13、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14、日再食

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15、右备容臭(xiti)

臭:古义:香气;今义:(chiu)臭气,气味难闻

16、以中有足乐者

中:古义:心中;

今义:表界限

17、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今义:硕士后的学位

四、同义复词

1、假借:借。

2、叩问:请教。

3、沃灌:浇洗。

4、叱咄:训斥,呵责。

5、欣悦:高兴,快乐。

五、一词多义

1.以:

(1)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

(2)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介词:把,用)

(3)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

(4)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前者译为因为,后者译为“把”)

2.之: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结构助词:的)

(2)走送之(代词,指书)

(3)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无鲜肥滋味之享(无实义)

(5)弗之怠(代词,抄书,宾语前置)

(6)益慕圣贤之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构助词,的)

3.患: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忧虑,动词)

(2)无冻馁之患矣(忧患,名词)

4.故:

(1)故余虽愚(因此,连词)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特意,故意,副词)

5.道:

(1)益慕圣贤之道(学说,名词)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说,动词)

6.至:

(1)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

(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动词)

7.质:

(1)援疑质理(询问,动词)

(2)非天质之卑(本质,资质,名词)

8.色:

(1)未尝稍降辞色(脸色)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表情)

9.而:

(1)足肤皴裂而不知(表转折:但,去Q

(2)久而乃和(表修饰)

10.暴

(1)益慕圣贤之道(仰慕)

(2)略无慕艳意(羡慕)

六、特殊句式

(一)倒装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

事二)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名词(家)=介宾作状语是状语后置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二)省略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

2、余则堀袍敝衣处(于)其间。

3、撰长书以(之)为挚。

【主题】作者通过自叙,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刻苦与当世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

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应更勤奋,

更专注于学。

【赏析】

1.叙议结合,突出中心。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生动具体;同时适当穿插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例如,在将自己同那些

“被绮绣”的同舍生对比之后,点出了甘于敝衣的原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

“足乐者”就是进德修业,简要的议论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志趣。

2.对比鲜明,说服力强。

文章第3段写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第2段作者昔日求学的艰难形成对比,推出极有说服力的

结论。用有“麋稍之供”“裘葛之遗”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提袍敝衣”对比;用“坐大厦之下

而诵诗书”与“行深山巨谷中”对比;用“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与“未尝稍降辞色”“叱咄”对比;

用“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对比。层层对比得出结论:在昔日困苦中

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却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所学用心不专。论述极具

说服力。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2.文中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文中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炸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

4.文中写作者幼时信守诺言的句子是: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

5.统领全文,为下文定下基调的向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6.表现平时求教时恳切、虔诚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前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7.文中对所求之师进行正面描写的句子是:先达德隆望尊;侧面描写的句子是:门人弟子填其室。

8.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其中写他借书和抄书情景的两句是: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9.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幼时苦学,以“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两句写他抄书完后及时还书的

情景。

10.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借书抄书的情景,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两句写

他及时还书所受到的的广泛信任和最终效果。

1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的从师求学经历,以“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两句写求学

者之多和师道之尊严。

1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两句从季节、环境、气候的特点上着眼,写求

学路途险恶的情况。

1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两句写他求学路风大雪深的情景,突出了其求

学的艰苦。

1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对比写自己与同学的家境和生活条件,以“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意”两句写自己当年的衣着之差以及自安心态。

1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在和同舍生进行对比后,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两句

揭示了精神追求可以战胜物质贫困。

二、阅读理解

1.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2.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

远道求学,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

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

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袍敝衣

3.文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

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5.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

答: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含义是什么?

答: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埋怨别人,表明后天的努力的重要性。

7.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

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答: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

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

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

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8.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

的根源。

三、中考阅读试题集萃

(一)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019.凉山州中考)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

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

尝稍降辞色。余安使左苞“途疑质理,啰身便耳必谓:或遇其密哨,电愈昼,礼愈至,丕也出一言必复;俟

其欣悦,则51请遹,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

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非木柿故大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益慕圣贤之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C.足肤锻裂而不知食不饱,力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D.以中有足乐者皆以美于徐公以光先帝遗德

2.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苦等重重困难。

B.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

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

C.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

D.好的品德修养是作者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作者得以“遍观群书”,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预

君子之列”。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答: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二)(2019哈尔滨中考)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46题(8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裂而不知。至舍,四支

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缢袍跃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质:(2)敞:

5.(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幼时即嗜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2分)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

答:4、质:询问敝:破

5、【答案】(1)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6、【答案】这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

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求学态度的诚恳。

(三)(2019绥化中考)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回答710题。(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援疑质理(2)或遇其电口步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9.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用无硕师名人与游故审有所不辟也

B.丛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丛也

C.录毕,走送考当余书从师也

D.无从致书以观俯身倾耳以请

10.文中“穷冬”“烈风”“大雪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7.(1)引、提出(2)训斥,呵责

8.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9.D

10.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从侧面烘托了作者从师求学的旅途之艰。(侧面表现了作者不怕吃苦

的精神。)

(四)(2019•荷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4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

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

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

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

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己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

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吾儿恃有汝父庇

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稿①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余

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

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②也。(选自《张之洞〈复儿子书〉》,

有改动)

【注】①稼嵇(se):指农业劳动;②训:教诲,教导。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①无冻年之患矣()②假诸人而后见也()

③余期京师()④星甚可怪()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皆集于此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B.不必若余年手录吾妻之美我者

C.与之论辩蹴尔而与之

D.言和画色夷人不知而不愠

1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今诸生学于太学”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连,花之君子者也B.帝感其诚

C.咨臣以当世之事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

15.【甲】【乙】两文的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各是什么?(2分)

答:11.①饥饿;②借;③朝见;④这。

12.B

13.C

14.①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

②为什么带去的那么多钱都花完了。

15.甲: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

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希望儿子花钱要节俭,学习要刻苦,要有所得。

(五)(2019.泸州中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

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

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锻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叫然若神人;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

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凛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

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

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

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乙】

黄生借书说

清袁枚

清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投以书而告之日: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

书,然富责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年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目:“今日存,明日去,善不得而见之实。”若业为吾所有,必高东焉,

度藏焉,日”姑候异日观”云尔。

余劲途书复贫难致有张氐藏书甚宣隹倩丕与想面形置梦甚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迅。通籍后,俸去书来,

落落大满,素嶂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子,其借书亦类子: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团不幸而遇张手,生固幸而

遇予乎?知章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高/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B.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日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C.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D.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未尝稍降辞色辞:言辞

B.犹幸预君子之列预:参与

C.若业为吾所有业:学业

D.为一说,使与书俱为:写,作

18.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项是()

A.“序”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甲文属于赠序。“说”既可以发表议

论,也可以叙事,是为了说明种道理。

B.甲文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具体地叙说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的艰苦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作

者刻苦的精神,虚心的态度令人敬佩。

C.作者就青年黄允修向自己借书”事发表议论,借此勉励他要珍惜机会、勤奋学习层次清楚地用明了“读

书能够改变命运”这中心论点。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写求学时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乙文将自己年少时借书苦读与做官

后有书不读进行对比,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袭葛之道,无冻镂之惠矣。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通取,而锅诺焉摩玩之不已。

答:16.B17.C【解析】业:已经。18.C【解析工结合内容可知,乙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书

非借不能读也”。分析不正确。

19.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

②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

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

【参考译文】

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不是借来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七略》(我

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

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

府藏书),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

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

便丢弃的就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

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心想:“今

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

(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

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

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

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

值得珍惜的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

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

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

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六)(2019•毕节中考)(2019•黔东南州中考)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

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略无

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送东阳马生序》)

2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一箪食②人不晕其忧

③同舍生皆破绮绣④右备容戛

21.翻译句子(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2.【甲】【乙】两段文字都采用对比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3.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他们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从中可以得到哪些

启发?(4分)

答:20.⑴盛饭食的竹器(2)能忍受⑶同“披”,穿着⑷指香气

21.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22.对比中更能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甲文对比中突出了颜回甘于平淡的高洁;乙文对比中,突

出了作者求学的艰辛,学习意志的坚定。

23.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不受世俗利益的干扰和诱惑。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

发:要牢固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努力拼搏奋斗,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不能被眼前的欲望阻碍,

要持之以恒地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七)(2019大庆中考)【古文阅读】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厦,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

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

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彼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

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键®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钱皆弱而

多病,铿每病,母即抱铃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②苟有过,

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钱学甚急,稍

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涉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铃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

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世铃《忠雅堂集》)

注:①锋:作者蒋世铃的自称。②先府君:指作者己经去世的父亲。③扑:打。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

(2)援疑厦理质

(3)同舍生皆破绮绣被

(4)吾母垂涕扑之涕

24.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炸举若神人吴广以为卷(《陈涉世家》)

B.以衾拥覆咨臣"当世之事(《出师表》)

C.教之为吟哦声吾妻本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令跪读至熟乃已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25.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只填序号)(1分)

①加冠,意思是到了成年。古时男子18岁行加冠礼,戴上成人的帽子,表示进入成年。

②经,这里指经书。我们常说的“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6.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无题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谨于求

学、渴求知识的情状。

B.甲文中作者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

C.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对父

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

D.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

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

2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23.(1)假:借(2)质:询问(3)被:同“披”,穿着(4)涕:眼泪

24.B

25.①

26.C

27.(1)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2)

父亲如果出了错,母亲一定会认真地婉言规劝他。

(A)(2020•甘肃天水)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2829题。(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