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二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上海专用)(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新高二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上海专用)(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新高二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上海专用)(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新高二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上海专用)(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新高二开学摸底考地理试卷(上海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新高二开学地理摸底考试卷

(上海专用)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形成我国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的地质年代及构造运动是()

A.中生代—燕山运动B.中生代——喜马拉雅运动

C.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D.新生代——燕山运动

k答案XA

K解析工中生代在环太平洋地带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一燕山运动,形成了中

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A正确,D错误。喜马拉雅运动它是指发生于距今7000万

年〜300万年(新生代)的一次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整个古地中海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地

球上出现了横贯东西的巨大山脉,BC错误。故选A。

2.早期地球温度下降的原因是()

①陨石撞击减少②日地距离增大③降水倾泻④火山不再喷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K答案Xc

K解析X地球诞生后随着陨石撞击减少,逐渐冷却;云层凝结致雨向地表倾泻,地表温度

逐步下降,①③正确。日地距离没有增大,火山活动在早期依然频繁,②④错误。故选C。

下图为海水淡化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璃顶的建筑中

盐水导出

3.与水循环原理相比,该装置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径流

C.蒸发D.水汽输送

4.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产能最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劳动力B.技术

C.政策D.水资源

K答案X3.D4.D

K解析R3.读图可知,图中水汽上升模拟蒸发、冷凝后水体滴落模拟降水、管道中的水体

流动模拟径流,但缺少水汽输送环节,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沙特阿拉伯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需要海水淡化来满足水资源

的供应,因此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产能最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资源不足,而与劳动力、

技术和政策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下图为某

天文爱好者在5月3日凌晨拍摄的月相照片。完成问题。

(答案IA

K解析》读图可知,5月3日凌晨拍摄的月相照片月相为残月,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升空15

天后,即5月18日,月相为盈凸月,①为盈凸月,A正确;②为蛾眉月,B错误;③为残

月,C错误;④为亏凸月,D错误,故选A。

“透水性人行道”已成为城市人行道建设的首选,如图为透水性人行道剖面图。据此完成以下

小题。

III雨水

:㈱螂睡遽遒透水面层

透水基层

6.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对水循环的影响表现为()

A.下渗减少B.地表径流增加

C.降水减少D.地下径流增加

7.下列关于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根治城市热岛效应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缓解城市内涝问题D.城市蒸发量减少

I1答案U6.D7.C

K解析X6.“透水性人行道”能使城市地面的地表水下渗增加,A错误;下渗增多,对地表

水分流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减少,B错误;“透水性人行道”对水循环的降水环节影响小(因

蒸发量增多,降水会有所增加),C错误;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随之增大,D正确。故选

Do

7.“透水性人行道”使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有所增加,能一定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

无法根治,A错误;如前分析,空气湿度增加,能一定程度减小气温日较差,B错误;因下

渗量增大,对地表水分流作用明显,故能缓解城市内涝,C正确;“透水性人行道”既能使地

表水下渗增加,同样也能使地表蒸发量增加,D错误。故选C。

8.图为我国某地局部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此时为夜晚,吹海风

B.四地气压从大到小排序为乙丁甲丙

C.甲乙之间风向为东北风

D.乙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C

(解析』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此时为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A错误:四地气压值

从大到小为乙甲丁丙,B错误;乙处盛行下沉气流,抑制对流、多晴朗天气,D错误:甲乙

位于我国(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向

右偏,故为东北风,C正确。故选C。

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民对土地的崇

拜。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成的社稷坛,上面铺垫着五色土:东方为甲,南方为

乙,西方为丙,北方为丁,中央为黄色土。这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来自我国不同地方。完成

下题。

9.下列关于对乙代表土壤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表层疏松通气透水B.腐殖质的含量丰富

C.表层枯枝落叶较多D.质地黏重较为贫瘠

K答案XD

(解析X据上题分析可知,乙为红色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南方地区降水多,淋溶

作用强,成土母质中易溶于水的钙成分不断的流失,土壤中多以铁和铝元素为主,土壤黏粒

比重高,透气性差,土壤多呈酸性,较为贫瘠,A错D对;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区,

表层枯枝落叶较少,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腐殖质的含量少,BC错。故选D。

渤海(如图)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地处北温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0.7℃,

海水盐度为30%。。渤海是中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聪慧的古人

充分利用了海水运动规律,每天定时纳潮,使源源不断的海水自动纳入滩田,进而生产海盐。

完成下面小题。

10.渤海盐度低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的原因是()

A.海域降水丰沛B.海水温度较低

C.蒸发量比较小D.河川径流注入

11.古人纳海水入滩田晒盐,充分利用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A.海浪B.潮汐

C.洋流D.海啸

K答案U10.D11.B

K解析X10.结合所学知识,渤海地区盐度低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主要原因在于有地表

径流注入,使得海域盐度降低,D正确;该海域降水量较为适中,并不丰富,排除A;对比

高纬度地区,海水温度较高,蒸发量较大,排除BC。故选D。

11.结合所学知识,古人纳海水入滩田晒盐,海水进入滩田,主要是通过海水涨潮时水位升

高使得海水进入,B正确;海浪、洋流和海啸不是影响海水进入滩田的主要原因,排除ACD。

故选B。

下图为地球各圈层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a、b、c、d代表地球的四个圈层。读图,完成

下题。

12.范仲淹有词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词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

A.abB.cd

C.abdD.abed

K答案1D

K解析X由上题可知,a向b蒸发水汽,a为水圈,b为大气圈;水圈向c渗透水,则c为

岩石圈;d向大气圈供氧,d为生物圈,词中描写了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碧云天”为大气

圈,“黄叶地”为生物圈和岩石圈,“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为水圈,D正确,ABC错误。

所以选D。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功发布了此次地震预警信息,为公众争取到了宝贵的避险时间。据此

完成下列小题。

1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外核

C.内核D.地幔

14.地震防灾避险中,有逃生“黄金12秒”之说,其依据主要是()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差异B.人体应急反应能力时间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15.监测此次地震受灾情况,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B.北斗系统

C.遥感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

K答案U13.A14.D15.C

K解析X13.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山

区,当地地壳厚度应厚于33千米,则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仅10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

位于地壳之中,不位于深度更深的外核、内核和地幔,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4.地震的能量是通过地震波传播的,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如果纵波到达地面,

地表就会上下颠簸,如果横波到达地表,地面就会水平晃动,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

度快。而横波与纵波由于速度差引起的传播时间有一个较短的间隔(大约12秒左右),一般

认为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地震发生后,横波到

达之前是躲避或逃避的最好时间,即“黄金12秒”。由此判断,黄金12秒”产生的原因是横

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D符合题意;从震源到人们所在地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是基本

相同的,因此“黄金12秒”与传播介质差异无关,排除C;“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

生理反应能力、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等关系不大,排除A、Bo故选D。

15.遥感(RS)是借助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对电磁波的辐射、

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利用

遥感技术可以迅速监测地震受灾情况,C符合题意;北斗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地理信息

系统主要用于分析、查询信息,不能直接监测受灾情况,排除BD;数字地球目前还没有广

泛应用到监测受灾情况,排除A。故选C。

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和服务,配置、改造适

合老年人特征的无障碍出行设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近年来,我国推进交通设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提升B.交通设施陈旧落后

C.老年人口数量扩大D.城市规划不够合理

17.交通设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的推行有利于()

A.增加居家养老的比例B.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C.扩大养老机构的规模D.减轻社会养老的压力

18.在适老化无障碍设施改造方面,城市公交部门可以()

A.降低老年人票价B.推广空调公交

C.选用低入口车型D.推进手机支付

K答案X16.C17.B18.C

(解析X16.随着人们评价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老年人出行难度较大,所以

需要推进交通设施适老龄化无障碍改造,C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影响交通设施适老龄化

的主要原因,A错误;我国交通设施较完善,B错误;我国城市规划较合理,D错误。故选

Co

17.交通设施适老龄化无障碍改造对于居家养老的比例变化影响较小,A错误;交通设施适

老化无障碍改造的推行,能够增加老年人口出行的便捷程度,便于老年人出行,提高老年人

生活质量,B正确;对于养老机构的规模和社会养老压力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

18.我国大部分地区现在老年人免费乘车,A错误;空调公交不属于适老化无障碍设施,B

错误;选用低入口车型能够降低老年人上下公交的难度,便于老年人出行,C正确;手机支

付不属于适老化无障碍设施,D错误。故选C。

2024年4月6日上午,重达460吨的“定海号”盾构机核心部件在舟山市定海区组装顺利完

成,标志着甬舟高铁金塘-宁波段海底隧道开挖进入倒计时。下图为甬舟高铁线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9.甬舟高铁在金塘-宁波段开挖隧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对甬舟高速的影响B.降低施工难度

C.减少对海上交通的干扰D.节约建设成本

20.甬舟高铁通车后对舟山市的影响有()

①加强区域对外联系②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③分担跨海轮渡压力④降低货运码头吞吐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H19.C20.A

K解析X19.甬舟高铁金塘-宁波段隧道位置距离甬舟高速较远,主要目的不是减少对甬舟

高速的影响,A错误;开挖隧道会加大施工难度,需要更多的投资成本,BD错误;该处海

域为海上轮船航运通道,为减少对海上交通的干扰,开挖了海底隧道,C正确。故选C。

20.甬舟高铁通车后,便利了舟山市与宁波等地的联系,也方便了游客进入舟山岛,可以带

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①②正确;完善了交通运输网,分担了跨海轮渡压力,③正确;甬舟

高铁用于客运,对货运码头吞吐量影响小,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

Ao

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

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岁)

21.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

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22.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

①阻碍农民增收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导致乡愁淡化④增加耕地摘荒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K答案U21.C22.D

K解析121.某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大值一

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小值。结合题干选项并读图分析可知,15〜21岁年龄段,统计人

口数量最小值为300万人左右,而同期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两者数量差异

约为600万人;36〜42岁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同期统计人口数

量最小值为500万人,两者数量差异约为400万人,故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

显著的年龄段为15-21岁,排除BD选项;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常住人口的测算结

果大于统计结果,说明该年我国乡村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人口净流出量高,C

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根据图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2020年我

国乡村人口自然增长快慢,A错误。故选C。

2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

的忧伤的心情,太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对家乡的感情不深,以后乡愁会变淡,③正确;

青壮年人口迁出导致乡村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耕地措

荒现象,④正确;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外出打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结合旅游开展乡村服务

业、利用振兴乡村战略创业致富等,乡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有利于农民增收,①错误;人

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②错误。故本题选D。

康养产业是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

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宜居地带”是指人体感知温度在9~26℃之

间的舒适地带,发展康养产业的潜力巨大。如图示意我国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交

汇处的西南宜居地带。完成下面小题。

23.与我国康养产业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

A.城镇化B.人口老龄化

C.城市规划D.人口性别比

24.目前西南宜居地带发展康养产业的主要限制条件可能是()

A.康养资源缺乏B.市场需求较小

C.基础设施不完善D.气候舒适度低

(答案H23.B24.C

K解析》23.康养产业所处区域景色优美,以疗养为主,生活节奏较慢,主要面向疗养需

求较高、时间充裕的老年群体,故其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B正确。城镇化、城市规

划、人口性别比与我国康养产业的发展关系不如人口老龄化密切,ACD错误。故选B。

24.西南宜居地带地处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较弱,服务

水平较低,制约了康养产业的发展,C正确;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康养产业市场需求大,

B错误;西南宜居地带气候舒适度较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是发展康养产业的理想

地,AD错误。故选C。

25.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中,属于领土范围的是()

A.毗连区和领海B.内水和专属经济区

C.内水和领海D.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K答案Xc

(解析X结合所学知识,海洋权益中的内水和领海,属于一国的领土,拥有一国的主权,

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属于一国管辖区域。C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23年4月,中法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材料一: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上港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法国达飞集

团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港口船用绿色甲醇供应合作的备忘录》,致力于开展绿色船舶燃料

供应服务,为减少航运和物流供应链中的碳足迹做出积极贡献。

材料二:2022年11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上港集团航运和物流供应

链承担部分展品运输任务。一批来自法国,起运港为安特卫普的红酒,作为第五届进博会展

品物资,安全抵达上海港。“酒庄”一词来源于法国波尔多,酒庄有自己的葡萄种植园,葡萄

的种植、酿酒、贮存、灌装等全部过程都在酒庄内进行。

进博会红酒运输线路示意图

(1)上港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及法国达飞集团签署《关于开展港口船用绿甲供应合作的备

忘录》主要为了应对哪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A.全球变暖B.荒漠化

C.环境污染D.生物多样性减少

(2)航运和物流供应链为进博会展品运输提供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分类中的。

A.公共服务业B.生活性服务业

C.生产性服务业

(3)运载葡酒的货轮航行至福建沿岸,恰遇强风、巨浪,最有可能遇到的灾害是()

A.洪涝B.海啸

C.赤潮D.风暴潮

(4)运载葡萄酒的货轮在运输过程中,其经过海域的海水密度和轮船吃水深度在变化,填

写下表。

安特卫普至直布罗陀海峡(选填红海(选填大或马六甲海峡至上海(选填增

增大或减小;变深或变浅)小;深或浅)大或减小;变深或变浅)

海水

①②③

密度

轮船吃

④⑤⑥

水深度

(5)“货轮到达上海港已是深夜,船员们感受到阵阵海风吹来”。请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

(2)C

(3)D

(4)减小大增大增大浅变浅

(5)不正确C

k解析工(1)备忘录的签署会改善船舶航行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

全球变暖问题,A正确。该备忘录针对的对象主要活动在海上,与陆地上的荒漠化、生物

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无关,B、D错误。海洋航行中与能源消费有关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

染,海洋上无常住人口,且大气自净能力较强,大气污染不严重,C错误。

(2)生活性服务业是指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的行业,主要是满

足消费者的各种生活需求,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中介和咨询、以及文化娱乐等。

公共服务业是指政府或公共组织为服务社会大众而提供的服务,包括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为生产、商务等活动提供服务

的行业,包括金融、科技、信息、商务、物流服务等。航运和物流供应链为博览会提供运输

服务,应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3)洪涝灾害发生在陆地上,对海洋航行的船只没有影响,A错误。海啸发生频率较低,

且多由海底地震引发,不会引发强风,B错误。赤潮属于海洋污染,不会引发强风,C错

误。11月份属于秋季,我国东南沿海常有台风,引发强风、风暴潮D正确。

(4)结合所学知识,海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低密度越大,货

轮从安特卫普到直布罗陀海峡,向低纬航行过程中,海水的温度上升、密度减小,轮船吃水

深度变深;红海盐度最高,密度大,轮船吃水深度浅;马六甲海峡到上海,向高纬航行过程

中,海水的温度下降,密度增大,轮船吃水深度变浅。

(5)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因此陆地上的气温较附近海洋高,空气受热上升;海面升温

慢,海面上空的气温相对较低,空气下沉。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的空气从陆

地流向海洋,低空则又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日落后,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因此到了

夜间,低空就出现与白天相反、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货轮到达上海港已是深夜,故在码

头上船员们感受到的应该是“陆风”吹来,故这句话应是B“不正确”。货轮到达上海港已是深

夜,B、D发生在白昼,故B、D错误。夜晚近地面吹陆风,A错误,C正确。

27.读“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人口数(万)出生率死亡率人均GDP>65岁人口

面积(ICWkn?)

2005年2015年(%)(%)(美元)所占比重

A28300025002.30.810006%

B1.6150020000.91.1500011%

(1)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出现了—增长。

(2)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地,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可能是—地。

(3)A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一,—o

(4)A、B之间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A—B,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自然环境B.经济因素

C.家庭婚姻D.求学

(5)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o

K答案X(1)低负

(2)AB

(3)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加大了资源、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压力

造成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4)B

(5)有利:①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②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③

推动城市化发展;不利:①加剧生态环境问题②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K解析》(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可算出B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人口

自然增长率较低,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2)表中数据体现了A地出生率高,B出生率低,说明A地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发达国

家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压力、生育观念等因素导致人口出生率较低,但由于经济发达医

疗条件高,生活水平高,死亡率也较低,综合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处在较低水平,B地出

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符合发达国家人口特征。

(3)根据表格数据,A地人口出生率为2.3%,死亡率为0.8%,自然增长率为1.5%,B地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A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人口自

然增长速度快会加大资源、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环境问题出现,造成经济增长速

度缓慢,影响可持续发展。

(4)AB两地相比,A地人均GDP较低,B地较高,说明B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收入高,

但B地老龄化突出,出生率低导致劳动力短缺,A地人口多,但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

故人口由A地迁往B地,原因是经济因素,故B正确。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人口迁入可以为迁入地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弥补

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部分迁入人口有较高的学历,利于引进先进的

技术和人才;可以提高城市人口比重,推动城市化发展。不利影响是人口迁入增加了人口对

社会环境的压力,人口增多,就业压力加大、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

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环境恶化、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等。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

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升降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

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

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

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o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

析:

B三叶虫化石北

恐龙化石£\恐龙化石

恐龙化石将

KFc二…哺乳类化互^

①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环境,气候、植被特

点为。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环境向—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填“抬升”“下降”或“水平”)运动。

K答案X(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

(3)沉积古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