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版七年级上语文《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2024新版七年级上语文《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2024新版七年级上语文《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2024新版七年级上语文《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忆我的母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参考答案】时间具体事例“我”有记忆前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第一层:在贫困的家境中表现母亲的品质从“我”能记忆时起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四五岁至八九岁“我”帮助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待人和蔼,宽厚仁慈1895年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第二层: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叙述具体事例1905年父母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1908年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1919年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抗战以后母亲支持“我”的革命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去年(1943年)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品质: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二、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答题支架】【参考答案】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能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三、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答题支架】在开头→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在中间→叙述中穿插,锦上添花;段落间穿插,承上启下在结尾→呼应开头,结构严谨;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参考答案】议论句含义及作用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议论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母亲是个好劳动。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这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会在一起。四、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参考答案】1.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2.“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与赞美。3.“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4.“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五、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文章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母亲形象勤劳一生,宽厚仁慈,反抗压迫,坚强不屈,深明大义,同情贫苦人民,支持革命,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善良、有同情心,对子女无比慈爱,督促子女学习,具有奉献精神。勤劳俭朴、善良真诚、宽厚隐忍、坚韧刚强。写作手法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