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40.90
Q7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637—2018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相邻区域
防坠落安全规范
2018-06-19发布2018-09-19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637—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相邻区域危险识别..................................................................2
5设计..............................................................................2
6设置..............................................................................4
7验收..............................................................................7
8使用..............................................................................8
附录A(规范性附录)防护网静载试验..................................................9
附录B(规范性附录)防护网耐冲击试验...............................................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使用维护.......................................................11
参考文献............................................................................12
I
DB41/T163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提出。
河南省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1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漯河分院、河南省特种设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俊、王心君、张占伟、贾森、林发伟、吴鲲鹏、何高科。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吴敏、袁梦娜、刘治成、侯超杰、许晨、李聪、齐良辉、陈仕斌、付留杰、赵
玮、方謦悦、李原原、李沂鸿、高起鹏、刘威、范良勇、马小芳、牛彦娜。
II
DB41/T1637—2018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相邻区域防坠落安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相邻区域防坠落设施的设计、设置、验收和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下简称自动扶梯)相邻区域坠落的安全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
GB4053.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5725—2009安全网
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11787聚酯复丝绳索
GB/T15029剑麻白棕绳
GB/T15706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20118一般用途钢丝绳
GB/T21328纤维绳索通用要求
GB/T23468—2009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113—201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T342—2012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
3术语和定义
GB/T7024、GB4053.3—2009、GB5725—2009、GB16899—2011、GB/T23468—2009、JG/T342—2012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相邻区域
与自动扶梯外装饰板相邻的空间区域。
3.2
防护网
用来防止人、物体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伤害的网具。
1
DB41/T1637—2018
注1:防护网一般由网体、边绳、系绳等组成。
注2:改写GB5725—2009,定义3.1。
3.2.1
网体
由经绳和纬绳组成的网状结构;或安全网整体结构。
3.2.2
边绳
沿网体边缘与网体连接的绳;或沿安全网边缘与其连接的绳。
注:改写GB5725—2009,定义3.10。
3.3
外装饰板
从外侧盖板起,将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桁架封闭起来的装饰板。
[GB/T7024—2008,定义7.17]
3.4
桁架
架设在建筑物结构上,支撑梯级、踏板、胶带以及运行机构等的金属构架。
[GB/T7024—2008,定义7.18]
4相邻区域危险识别
在自动扶梯上应考虑坠落的危险:
——意外从扶手装置外侧的坠落;
——紧急制动时意外导致的跌落。
5设计
5.1总则
5.1.1自动扶梯两侧的相邻区域,可能导致人或物坠落的危险时,均应设置防护设施,如:
——防护栏;
——防护网;
——其它等效装置。
5.1.2防护设施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内(或室外环境)现有空间的实际布局设计确定,并适当考虑
与自动扶梯的协调一致和美观。
5.1.3防护设施本身不应产生可能导致伤害的危险或妨碍使用的外部缺陷。此外,本文件未涉及的非
重要的相关危险(如部件的锐边等)的防护,应根据GB/T15706的原则进行设计。
5.1.4自动扶梯与建筑物的接口形成的危险(如挤手、夹头或碰撞等)的识别,按GB16899—2011
附录A规定。
5.1.5直接在自动扶梯桁架上的施工,应按其说明书或技术文件的要求,并考虑防护栏的重量和连接
方式以及因受力、受热等对桁架造成变形的影响,必要时征询制造商的意见。
5.1.6在自动扶梯的相邻空间和(或)相邻区域,应有不小于50lx的照度。
2
DB41/T1637—2018
5.1.7对于因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不足而残留的风险,以及某些不能防护的危险,应通过有效方式告
知乘客,在危险部位的临近区域设置标志、说明或标牌等警示标志:
a)所有标志、说明或标牌等警示标志应由经久耐用的材料制成,并且采用中文书写(必要时可同
时使用几种文字),字体应清晰、工整、易于辨认。
b)下列指令标志和禁止标志应设置在醒目位置,且不应被阻挡,标明“危险空间、谨防坠落”、
“禁止翻越”等字样。
5.2材料
5.2.1一般要求
5.2.1.1防护设施应选用坚固、耐久的材料。各构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具有足够
的整体刚度。材料使用前,检查防护设施所用主要材料和连接件的材质、规格以及产品标识的一致性、
符合性,核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
5.2.1.2钢丝绳应符合GB/T20118的规定。使用直径6mm的钢丝绳应有适宜的包覆层或采取其它防
护措施。
5.2.2防护栏
5.2.2.1防护栏所用的材料应不低于GB50210—2001中3.2相应的规定。室外防护栏应选用耐候金属
材料,钢构件的防护栏应进行表面处理,如除锈和涂刷防锈漆,且宜在安装前完成。
5.2.2.2栏板如采用玻璃板时,室内玻璃板的使用应符合JGJ113—2015中7.2.5的规定,室外玻璃
板的使用应符合JGJ113—2015中7.2.6的规定。
5.2.3防护网
5.2.3.1纤维绳索应符合GB/T21328的规定,剑麻白棕绳应符合GB/T15029的规定,聚酯复丝绳索
应符合GB/T11787的规定,其它绳索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5.2.3.2防护网如使用安全网,则应选择符合GB5725—2009中安全平网的要求,禁止使用安全立网。
5.2.3.3防护网网体的网孔密度应根据设计和(或)被保护对象(人或物体)的具体情况确定。
5.2.3.4室外使用的防护网及其绳索、网体应选用抗紫外线的材料或采取防止日光暴晒的措施。必要
时,应按按GB5725—2009相关规定进行耐候性测试。
5.3防护栏承载计算
5.3.1防护栏扶手的承载计算,应以外力为垂直载荷,集中作用于立杆间距最大处的扶手中点处。
5.3.2防护栏顶部扶手的水平及垂直荷载标准值按不低于GB50009—2012,5.5.2中2款选取。
5.3.3防护栏的设计计算应符合JGJ80—2016附录A相应的规定。
5.3.4玻璃板承载计算,按JGJ113—2015的相关规定。
5.4防护网承载力计算
5.4.1出现人或物体的坠落,对防护网造成冲击载荷,计算时应考虑绳索承受直接施加于其上的冲击
荷载的作用。
5.4.2防护网边绳和网体分别按受到同样的冲击载荷进行受力计算:
a)对于采用同绳径纤维绳索编织的网体(包括边绳),按网体受力范围内受到冲击力作用方向不
同的经绳或纬绳的总根数分别进行受力验算;
b)对于采用与网体不同绳径的边绳,应按边绳受到冲击力作用的总根数单独进行受力验算。
3
DB41/T1637—2018
5.4.3受力计算的相关物理量(参数)选取应不低于下列设定值:
a)人或物体的质量m按120kg;
b)人或物体的下落高度H按自动扶梯的提升高度。
5.4.4绳索的容许承载力按(1)式进行验算:
P≤[P]=Fz/k………(1)
式中:
P——绳索承载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P]——绳索的容许承载力,单位为牛(N);
Fz——绳索最低断裂强力,单位为牛(N);
k——绳索的最小安全系数,钢丝绳按k≥2.5选取,纤维绳按k≥3选取。
6设置
6.1防护栏的设置
6.1.1防护栏应沿自动扶梯外装饰板与扶手带平行布置。在自动扶梯的第一层设置的防护栏,一般下
端部自下出入口处或距地面高度不超过2m处起;在自动扶梯的第一层设置的防护栏的上端部和在第一
层以上设置的防护栏的上、下端部,均应延伸至出入口处与按GB16899—2011附录A.2.7中图A.2示
例的出入口阻挡装置或与建筑物结构形成的固定护栏相连接或接近。
注:第一层是指从建筑物某一层开始往上装有自动扶梯,最下面的一层即为自动扶梯的第一层。
6.1.2防护栏一般包括扶手、立柱和栏杆(或护板)。防护栏的结构可采用下列形式:
a)钢索护栏——扶手和立柱为型材、其它构件为钢索或全钢索结构,如图1a);
b)玻璃护栏——扶手和立柱为型材、护板为玻璃或全玻璃结构,如图1b);
c)其它等效结构。
6.1.3防护栏的结构示例见图1,但不限于图1的结构形式。
a)钢索护栏
4
DB41/T1637—2018
b)无框玻璃护栏
说明:
1——与自动扶梯出入口连接处的建筑物护栏;
2——自动扶梯的扶手装置;
3——防护栏扶手;
4——防护栏立柱;
5——防护栏钢索;
6——玻璃;
7——玻璃支承框或支承;
8——自动扶梯外装饰板。
图1防护栏结构示意图
6.1.4防护栏扶手、立柱和护板的安装预埋固定件的数量、规格、位置以及立柱与预埋固定件的连接
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护栏直线部位应调直,曲线部位应流畅,防护栏各构件之间装设方向应协调一
致。扶手的造型和转角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护栏整体构件无破损、变形、歪斜及扭曲等明显外观缺
陷;接缝应严密,表面应光滑。防护栏表面涂漆不应有剥离、起皮等现象,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1.5防护栏受力构件及预埋件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焊接连接,其强度应不低于防护栏自身强度;
b)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应紧固,并应有防松脱措施,每个连接点应不少于两颗,外露丝扣不应少
于2丝;
c)预埋固定件与桁架的连接,宜采用非焊接方式;
d)与人体直接接触部位的外露紧固件,其头部应为非常规型。
6.1.6采用钢索护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索直径应不小于6mm,钢索端部与立柱的连接宜用钢索索瞄具配件;
b)钢索应有一定的预紧力,即用1000N的力垂直作用于紧绷状态的钢索上任何位置,应无明显
弹性变形和损坏。
6.1.7采用玻璃护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玻璃支承块或定位块等材质、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螺栓固定应使用不锈钢或铜
质材质,每块玻璃板螺栓不少于4颗,螺栓直径应不小于8mm;
b)框支承玻璃护栏安装时,玻璃板与构件槽口的配合尺寸和玻璃板嵌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两
边支承时玻璃板嵌入量应不小于15mm,四边支承时玻璃板嵌入量应不小于12mm;
5
DB41/T1637—2018
c)无框支承玻璃护栏安装时,玻璃板与立柱的间隙应不大于4mm,玻璃板边缘应呈圆角或者倒
角状,玻璃的固定件应确保即使玻璃下沉时也不会滑脱。
6.1.8防护栏的结构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a)防护栏的立柱应稳固牢靠,宜垂直布置。立柱之间(如图1中l1)的间距宜不大于1200mm;
b)防护栏护板与立柱、护板与扶手、护板与桁架或与外装饰板(如图1a中l2)等最大间隙应不
大于110mm;
c)钢索栏板索径公称尺寸应不小于6mm,钢索之间(如h2)不应使直径为110mm的球体通过;
d)防护栏扶手下沿到梯级或踏板踏面的垂直的距离(如h1)应不小于1500mm。
6.1.9采用金属、金属和玻璃防护栏的力学性能应不小于JG/T342—2012中6.3的规定。其它材料防
护栏的力学性能应符合建筑护栏相关的要求或符合设计规定。
6.2防护网的布置
6.2.1防护网在外装饰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水平布置。
6.2.2防护网的形式及布置:
a)防护网有下列几种形式:
1)纤维绳网——经纤维绳索编织由经绳和纬绳组成的网;
2)安全网,或者用钢丝绳或纤维绳作为边绳,网体为安全网;
3)其它等效形式。
b)防护网的布置见图2。
说明:
1——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扶手装置;
2——防护网;
3——自动扶梯外装饰板;
4——自动扶梯的梯级;
5——自动扶梯下出入口处楼层板;
6——自动扶梯上出入口处楼层板。
图2防护网形式、布置示意图
6
DB41/T1637—2018
6.2.3防护网的封闭宽度(见图2l3)宜覆盖整个相邻区域。防护网在沿外装饰板水平投影部分的长
度方向上,宜用边绳或系绳使网体与建筑物或构件联接。
6.2.4当相邻区域较大,不能全部封闭时,防护网的外缘应明显高于内缘(如图2h3)。其拦接宽度
(见图2l3)按不小于GB/T3608—2008附录A中可能的坠落半径确定。
6.2.5防护网的装设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a)防护网四周边绳(边缘)应与建筑物和外装饰板的投影接近,当无法接近时,应至少保持防护
网边绳(边缘)与外装饰板和建筑物的投影最大间隙l4(见图2)不应超过25mm;
b)防护网各系绳沿网边均匀分布,相邻两系绳间距应≤750mm;
c)整个防护网网面应张紧适度。
6.2.6防护网应进行静载试验,试验载荷、试验高度及试验时间按附录A。
6.2.7防护网应进行耐冲进试验,试验载荷及试验高度按附录B。
7验收
7.1检查检验
防护设施经安装、修理或更换后,投入使用前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目视检查,必要时可
借助工具、仪器进行测量或试验。
7.2防护栏性能试验
7.2.1竣工的防护栏应做力学性能试验,同品种、同类型和同施工工艺的防护栏试验数量应不少于一
件,试验载荷应布置在最不利处。判定规则按JG/T342—2012中8.3.3的规定。
7.2.2金属护栏、金属和玻璃护栏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按JG/T342—2012中7.4的规定。其它材料护栏
的力学性能应按建筑护栏相关的试验方法进行。
7.3防护网性能试验
7.3.1竣工的防护网应逐件(面)进行静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网体的最低点距离地面或建筑物的高
度不应小于2m。防护网的网体、边绳及其连接点无撕裂、裂口或破损为合格。
7.3.2竣工的防护网耐冲击性能试验,按同品种、同类型和同施工工艺试验数量应不少于一件(面)。
在试验过程中防护网不接触任何物体或固定物。防护网的网体、边绳及其连接点无撕裂、裂口或破损为
合格。
7.4验收项目
按自动扶梯的每个部位同类型的防护设施作为一个检验批。验收按表1所列项目进行。
7.5结果评定
7.5.1每部自动扶梯所有的防护设施作为整体评价单元进行综合评定,检验结果的评定条件如下:
经检验每个检验批的单项检验结果,不符合项目不大于3处,其它单项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均符合,则
该防护设施综合判定为合格;不符合项目大于3处,则该防护设施不合格。
7.5.2对于综合判定为不合格的项目,允许进行修理或更换,完成后可重新进行验收。
7
DB41/T1637—2018
表1验收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要求的章条号检验方法
1防护设施设置、布置见6.1.1、6.2.1目视检查
2相邻区域附近照度见5.1.6用照度计测量
3防护设施警示标志见5.1.7目视检查
4主要材料(包括紧固件、连接标准件、玻璃、绳索等)见5.2目视检查,必要时借助工
5防护栏施工见6.1.4~6.1.7具测量
防护栏
6防护栏力学性能试验见6.1.9按7.2.1、7.2.2
防坠落目视检查,必要时借助工
7防护网装设见6.2.3、6.2.4
设施具测量
防护网
8防护网静载荷试验见6.2.6附录A
9防护网耐冲击性能试验见6.2.7附录B
8使用
8.1对防护设施进行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
8.2防护设施的使用维护按附录C。
8
DB41/T1637—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防护网静载试验
A.1试验重物
按使用者人的平均体重(75±0.5)kg确定,2.5倍于平均使用者重量,试验载荷的质量为2.5×(120
±1)kg。
A.2测试样品
竣工的完整防护网。
A.3试验方法
A.3.1试验高度为防护网的安装高度。试验时间为10min。
A.3.2施加计算的试验重物,试验重物放置在防护网安装尺寸的几何中心位置。参见图A.1。
说明:
1——试验重物;
2——被测试防护网。
图A.1防护网静载荷试验示意图
A.4试验后的检查
检查防护网试验后的情况。
9
DB41/T1637—201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防护网耐冲击试验
B.1测试原理
利用模拟人形沙包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入测试网,根据其破坏程度来判断已安装的防护网整体连接牢
固程度以及整张网的耐冲击性能。
B.2试验重物
底面直径为(550±lO)mm,高度不超过900mm,质量为(120±1)kg的圆柱形沙包。
B.3测试样品
安装完工的完整防护网。
B.4试验方法
B.4.1防护网的试验高度H为自动扶梯的提升高度。防护网的冲击点应为安装尺寸的几何中心位置
B.4.2将试验重物提升到规定的高度,使其底面与防护网安装平面间的距离再加上防护网的初始下垂
等于试验高度H,然后释放试验重物使之自由落下。参见图B.1。
说明:
1——试验重物;
2——被测试防护网。
图B.1防护网耐冲击性能测试示意图
B.5试验后的检查
检查防护网试验后的情况。
10
DB41/T1637—201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使用维护
C.1防护栏
C.1.1防护栏松动时,应及时进行加固或更换。防护栏金属部件锈蚀腐蚀时,应及时除锈、防腐。
C.1.2防护栏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应对防护栏进行检查鉴定,并根据检查鉴定结果确定处理措施。
C.1.3施工单位应提供防护栏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C.2防护网
C.2.1防护网的标识管理应符合GB/T23468—2009中8的规定。
C.2.2防护网的使用期限按GB/T23468—2009中6.4、6.7的规定。
C.2.3使用中的防护网应按GB/T23468—2009中5.3.3.1的要求进行检查,并视其严重程度对防护网进
行修理或更换。
防护网的修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应符合GB/T23468—2009中5.3.3.2~5.3.3.4的规定。同一张
防护网的修理部位不应超过2处,否则应更换。修理完成后应由专业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C.3纤维绳索
C.3.1天然纤维绳应避免受潮。保存时,应清洁、干燥、通风。防止酸类、碱类等物质对植物纤维的
腐蚀损坏和污染。
C.3.2合成纤维绳应保持干燥清洁,不允许和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如酸碱等接触,不能与蒸汽管等热源
接近,并应避免长期日晒和在紫外线辐射条件下使用。
11
DB41/T1637—2018
参考文献
[1]GB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2]GB8408—20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3]JGJ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
[4]HG20201—2000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5]EN71-14:2012玩具安全:第14部分——家用蹦床
[6]WHT42—2011演出场所安全技术要求第2部分:临时搭建演出场所舞台、看台安全技术
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DB41/T1637—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相邻区域危险识别..................................................................2
5设计..............................................................................2
6设置..............................................................................4
7验收..............................................................................7
8使用..............................................................................8
附录A(规范性附录)防护网静载试验..................................................9
附录B(规范性附录)防护网耐冲击试验...............................................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使用维护.......................................................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享雨伞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太阳能电池生产专用原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心理健康课件导入活动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合作销售合同范本
- 2025版别墅及私人住宅精细化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夫妻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资助协议
- 2025法律修订背景下合同追诉期延长对标的合同履行影响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主题酒店美陈装饰工程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美食广场会员积分系统开发合同
- 二零二五版企业间保理借款合同纠纷起诉书范本
- 护渔队伍考核管理制度
- 直播带货主播用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幼儿园园长聘任合同6篇
- 四川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捡土豆装车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 企业研究院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新疆能源(集团)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3月三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模拟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 社区矫正工作实务培训课件
- 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