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推断-2023年中考化学命题热点专项复习_第1页
物质的推断-2023年中考化学命题热点专项复习_第2页
物质的推断-2023年中考化学命题热点专项复习_第3页
物质的推断-2023年中考化学命题热点专项复习_第4页
物质的推断-2023年中考化学命题热点专项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三物质的推断

一、考向

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解题时要从题给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如物质的颜色、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化学之最、特殊反应条件、物质的类别等,找到题眼和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

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

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进行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

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三、知识储备(常见题眼)

1.物质的特征颜色

黑色固体:C(木炭粉)、Fe(粉)、CuO、MnO2>Fe3O4(二种单质、三种氧化物)

红色固体:Cu、HgO、Fe2O3

暗紫色:KMnO4

黄色:S

沉淀颜色:CU(OH)2蓝色

Fe(OH)3红褐色

BaSCU、AgCl(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的白色沉淀)

CaCCh、BaCCh、Mg(OH)2白色(大多沉淀颜色是白色)

溶液颜色:含CM+的溶液呈蓝色,如CuSC»4溶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如FeCb溶液;含Fe?+的溶液

呈浅绿色,如FeSCU溶液;KMnCU溶液为紫色。

(2)燃烧时火焰颜色

淡蓝色火焰:H?、S在空气中燃烧

蓝色火焰:CO、CH4在空气中燃烧

蓝紫色火焰:S在纯氧中燃烧

2.物质之最:

(1)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最轻(密度最小)的气体:H2

(2)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e

(3)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最常用的溶剂:H20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0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2O

(6)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7)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

(9)氧元素占50%的氧化物是:S02

3.元素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0,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

4.金属之最:

①熔点最高的金属:W;

②导电性、导热性最强的金属:Ag;

③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a;

④全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e;

⑤硬度最大的金属是Cr;

⑥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Li;

⑦熔点最低的金属:Hg。

5.以“反应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zCh变黑)的气体是氏或CO,固体是C。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是02,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02。

(4)能使白色无水CuS04粉末变蓝的是H2OO

(5)在。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6)在O2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的物质是Al、Mgo

(7)溶于水呈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是NH3=

6.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

(1)气态:C02和CO

(2)液态:H2O和H2O2

(3)铁的化合物:FezCh和Fe3t)4;FeCL和FeCb;

FeSO4和Fe2(SO4)3;Fe(NC)3)2和Fe(NC)3)3

(4)铜的化合物:CuO和Cu2。

(5)高锦酸钾、锦酸钾:KMnO4K2M11O4

7.物质的俗名

俗名化学名化学式

干冰二氧化碳C0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

Ca(OH)2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

小苏打NaHCO3

生石灰氧化钙CaO

酒精乙醇C2H5OH

8.主要成分

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石灰石、大理石、贝壳、蛋

碳酸钙CaCO3

壳、珍珠等

食盐氯化钠NaCl

天然气、沼气甲烷

CH4

铁锈、赤铁矿氧化铁Fe2O3

9.常见气体的用途:

(1)可用于冶炼金属的物质:C、CO

(2)可用作光合作用的原料、灭火剂、固态可用于人工降雨,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CO2

(3)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CO

(4)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02

(5)常用作食品保护气:N2

(6)最理想的清洁燃料:H2

10.常见液体的用途:

(1)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可以帮助人体消化的物质:HC1

(2)浓溶液具有脱水性,常用作干燥剂:H2sCM

(3)常用于金属除锈:H2so4、HC1

(4)可用作铅蓄电池的酸:H2s。4

(5)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两种液体物质:CuSO4>Ca(OH)2

(6)可作消毒剂的有机物:C2H50H

11.常见固体的用途:

(1)固体氧化物,常用作食品干燥剂:CaO

(2)常见的一种碱,固体可作干燥剂:NaOH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保护树木,防止冻伤:Ca(OH)2

(4)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生活中用于去除油污:NaOH

(5)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Na2c03

(6)可作补钙剂、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CaCO3

(7)可用于冶炼金属的单质:C

(8)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NaCl

(9)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Al(0H)3>Mg(0H)2、NaHCO3

12.以特征反应条件为题眼:

(1)点燃(有。2参加的反应);

(2)通电(电解H2O);

(3)催化剂(KC1O3分解制。2,压。2分解制。2)

(4)高温(CaCCh分解,C还原CuO,C还原CO2,CO还原FezCh、Fe3O4);

(5)加热(KCICh、KMnCU等的分解,H?还原CuO);

四、专项练习

1.有一包不纯的NaOH粉末,可能含有Na2s。4、NaCl、Cu(NO3)2>Mg(NO3)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

进行如下实验。

(1)取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不含o

(2)向固体A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0

(3)取少量滤液B,滴加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Ch,沉淀部分溶解。则此粉末中一定含

有O

(4)为进一步探究该粉末的成分,可另取滤液B适量,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过量M溶液,向上层清液中

再滴加N溶液,观察现象。M、N分别为(选填序号)。

A.BaCL、AgNOsB.Ba(NO3)2>AgNO3C.AgNCh、Ba(NO3)2

【答案】⑴硝酸铜或CU(NO3)2硝酸镁或Mg(NO3)2

(2)碳酸钠或Na2cCh

(3)硫酸钠或Na2s04

(4)B

【解析】(1)根据题干提供物质可知NaOH能与Cu(NO3)2反应生成Mg(0H)2白色沉淀,NaOH能与Cu(N03)

2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实验中物质加水溶解后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为Mg(0H)2,其中镁离子来

自Mg(NO3)2,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Mg(NO3)2,没有蓝色沉淀,则一定没有CU(NC>3)2;

(2)向固体A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根据上述物质可知只有COj能与H+反应生成C02,故粉末中一

定含有Na2co3;

(3)取少量滤液B,滴加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其中BaCL能与Na2sCU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BaCb

能与Na2cO3反应生成BaCCh白色沉淀,其中BaSCU不能溶于酸,BaCCh能与HNCh反应生成硝酸钢、水与

二氧化碳,实验中产生的沉淀加入硝酸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说明沉淀为BaCCh、BaS04的混合物,则

原物质中一定还含有Na2sCU;

(4)根据上述分析得出一定存在杂质Na2so4、Mg(NO3)2、Na2co3,不存在Cu(NC)3)2,剩余NaCl无法确

定;检验NaCl的存在实际为检验Cl;Ag+能与Cl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则设计实验:另取滤液B适量,

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过量M溶液,向上层清液中再滴加N溶液,观察现象。

A.若M、N为BaCb、AgNO3,BaCb溶液中的Cl会对检验产生干扰,故选项设计不合理;

B.若M、N为Ba(NO3)2>AgNCh,先力口入过量Ba(N03)2,Ba(NC)3)2会与Na2so4、Na2cO3反应生成BaSCU、

BaCCh沉淀,反应完全后再加入AgNCh,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含有NaCl;故选项设计合理;

C.若M、N为AgNCh、Ba(NO3)2,先加入AgNCh后,AgNCh能与Na2cCh反应生成Ag2c。3白色沉淀,则

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NaCL故选项设计不合理;

故选bo

2.AU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都是气体,A可以产生温室效应,A生成B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重

要反应之一,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C有毒,D是一种黑色固体,C能与D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

红色金属单质E,F的稀溶液可以和D反应,生成G和H,G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回答以下问题。

(1)D的化学式为,F溶液中的阳离子符号为o

(2)自然界中A生成B的反应被称为,化学方程式为0

(3)向G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固体中滴加F

的稀溶液,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是(填化学式)。

(4)1.5g物质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A和2.7gH,则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经测定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X的化学式为0

【答案】(1)CuOH+

光、叶绿体

(2)光合作用6co2+6压0=C6Hl2O6+6O2

(3)Fe+CuSO4=FeSO4+CuFe、Cu

(4)C、HC2H6

【分析】A可以产生温室效应,则A是二氧化碳。A生成B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重要反应之一,则B是氧

气,反应是光合作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C有毒则C是一氧化碳。D是一种黑色固体,C能与D在

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红色金属单质E,则发生的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则D是

氧化铜,E是铜。G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是硫酸铜。F的稀溶液可以和D反应,生成G和H,则F

是硫酸,H是水,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代入验证无误。

【解析】(1)D是氧化铜,化学式为CuO。F是硫酸,解离出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符号为H+。

(2)自然界中A二氧化碳生成B氧气的反应被称为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为

光、叶绿体

6CO2+6H2O~C6H12O6+6O2o

(3)G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C)4=FeSO4+Cu。向滤出固体中滴加F的

稀溶液,有气体生成,则说明存在比氢活泼的金属,则铁过量,滤出的固体是Fe、Cue

(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生成物A二氧化碳和H水中含有

12

碳、氢、氧元素,则X一定含有碳、氢元素。4.4g二氧化碳中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x石xl00%=1.2g。

2

2.7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2.7gxuxl00%=0.3g。则X中含有氧兀素的质量为1.5gl.2go.3g=0g,不含

1o

氧元素。所以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C、Ho

设该物质化学式为CaHb,则12a:Z>=1.2g:0.3g,12&+6=30。a=2,b=6。则X化学式为C2H6。

3.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D、F为气体,B为红

棕色粉末,H是大理石主要成分,反应④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D。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H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反应①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

【答案】(l)CaC03

(2)2HCl+CaCO3=CaCl2+H2O+CO2T

(3)置换反应

(4)炼铁

【分析】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B为红棕色粉末,A是气体,A和B转化为C和D,D是气体,推断

B是氧化铁,H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推断H是碳酸钙,反应④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D推断D是二氧化碳,

该反应原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推断A是一氧化碳,则C是铁,D和G反应生成碳酸钙推断G是氢氧

化钙,E是盐酸,因此C和E反应生成气体F,推断该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推断F

是氢气,带入原题验证,符合题意。

【解析】(1)根据分析,H是碳酸钙,化学式是:CaCO3;

(2)根据分析,反应④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H2O+CO2T;

(3)根据分析,反应②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

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反应①中氧化铁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炼铁。

4.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是金属单质,G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A和F均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0

(2)反应①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答案】(1)CO2

(2)工业炼铁

(3)Fe+2HCl=FeCl2+H2T(^Fe+H2SO4=FeSO4+H2T)

(4)置换反应

【分析】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是金属单质,G是密度最小的

气体,A和F均为红色,所以A是氧化铁,F是铜,G是氢气,氧化铁和B反应会生成金属单质E和氧化

物D,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铁,D是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解析】(1)由分析可知,D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02;

(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

(3)反应④可以是铁和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U+H2T(或

Fe+H2SO4=FeSO4+H2T);

(4)反应③可以是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5.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铜绿”。铜绿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加热时生成三种状

态不同的氧化物A、B、C,并有如下转化关系。

根据图示完成下列试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Eo

(2)A-D+E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反应。

(3)写出C+X-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反应。

(4)写出C+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写出取少量B加入稀硫酸的实验现象。

【答案】(1)CuOH2

(2)分解

高温

(3)C+CO2^2CO化合

(4)CO2+Ca(OH)2=CaCO3;+H2O

(5)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分析】Cu2(OH)2co3,加热分解生成CuO、压0、C02,则A、B、C分别为其中一种,A通电能分解

生成两种气体,则A为H2O,比0通电分解生成02、H2,D、E分别为02、比其中一种;B能与E在加热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的固体G,贝IJB为CuO、E为H2、G为Cu,D为O2;剩余C为CO2,CCh与澄清

的石灰水反应可以生成白色的CaCCh沉淀,则H为CaCCh;C(CO2)能与黑色固体单质X在高温下反应

生成F,且F能与B(CuO)反应生成G(Cu),则X为黑色的固体C、F为CO;综上得出A、B、C、D、

E、F、G、H、X分别为H2O、CuO、CO2、O2、H2、CO、Cu、CaCCh、C,带入验证均合理;

【解析】(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为CuO、E为H2;

(2)A-D+E,为H2O通电分解产生氢气、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则属于分解反应;

高温

(3)C+X—F,为C02与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CO2^2CO;该反应符合多

变一的特点,则属于化合反应;

(4)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钙,则C+澄清石灰水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1+H2O;

(5)B为CuO,CuO与H2so4反应生成CuSCU与H2O,CuO为黑色固体,H2SO4的溶液为无色,CuSO4

的溶液呈蓝色,则反应的现象为: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6.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碳酸钠、氢氧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钙、硝酸领五瓶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其成分

并给它们重新贴上标签。兴趣小组同学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

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A+BA+EB+CB+E

现象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气体

(1)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类(填字母序号)

A.酸B.盐C.碱D.氧化物

(2)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溶液D中溶质的化学式是o

(3)溶液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o

【答案】⑴B

(2)Ba(NO3)2NaOH

(3)Na2cCh+Ca(OH)2=CaCO3i+2NaOH复分解反应

【解析】(1)

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碳酸钠属于盐,所以选B。

(2)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故B、E是稀硫酸与碳酸钠;稀硫酸能与

硝酸钢反应生成硫酸钢和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能与硝酸钢反应生成碳酸钢和硝酸钠,产生白色沉

淀,故A是硝酸钢溶液;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是氢氧化钙溶液,B是碳酸钠溶

液,则E是稀硫酸,D是氢氧化钠溶液,代入验证,符合题意。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Ba(NC)3)2,溶液D中溶质的化学式是NaOHo

(3)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B是碳酸钠溶液,C是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

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C>3=CaCO3J+2NaOH,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

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7.实验室有A、B、C、D、E、F六瓶溶液,另有六张写有Na2co3、BaCL、Ca(NO3)2、KC1、稀H2so4、

AgNCh的标签,现将部分瓶内溶液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见如图(说明:“厂表示生成沉淀,“广

表示生成气体,“一”表示无明显变化或生成微溶物,空格表示该实验未做。)

(1)由实验结果,判断各瓶上应贴的标签是:B.C.=

(2)并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A+D—;E+F->o

【答案】⑴KC1AgNO3

(2)Ca(NO3)2+Na2CO3=CaCO31+2NaNO3H2sCU+BaCBBaSCUJ+ZHCl

【分析】E和D反应有气体产生,可知D和E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E和F反应生成沉淀,和

其它物质均不反应,所以可以判断E为稀硫酸,那么D为碳酸钠,F为氯化钢。D和A能够反应生成

沉淀,可以推出A为硝酸钙,C和F反应生成沉淀,可以判断C为硝酸银,B是氯化钾。

(1)由上分析可知:B.KC1,C.AgNCh,故填:KC1;AgNO3o

(2)A和D反应是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NO3)2+Na2CO3=CaCO3;+2NaNO3,故填:Ca(NO3)2+Na2CO3=CaCO3i+2NaNO3o

E和F反应是稀硫酸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SO4i+2HCl,故填:H2sCU+BaCBBaSCUJ+ZHCl。

8.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馍五瓶无色溶液,将其任意编号为:

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说明:硫酸钙视为可溶物)

实验A+BB+CB+DC+D

现象产生沉淀产生气体产生沉淀产生沉淀

(1)写出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Ao

(2)写出溶液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3)写出溶液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溶液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答案】Ca(OH)2Ca(OH)2+Na2CO3=CaCO31+2NaOHNa2cO3

+H2SO4=Na2SO4+H2O+CO2TBaCl2+H2SO4=BaSO4i+2HCl

【分析】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故B、C是稀硫酸与碳酸钠;稀硫

酸能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银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能与氯化银反应生成碳酸钢和氢氯化钠,产

生白色沉淀,故D是氯化钢;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钠,

则C是稀硫酸,E是氢氧化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解析】(1)由分析可知,溶液A为氢氧化钙溶液,溶质的化学式为:Ca(OH)2;

(2)溶液A与B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J+2NaOH;

(3)溶液B与C反应为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0+CO2T;

(4)溶液C和D反应为氯化钢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J+2HC1„

9.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

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沉淀产生;“广表示有气体产生;“一”

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

ABc

At一

BJ

C一J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A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A与B、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答案】(1)HC1复分解反应

(2)Na2co3+2HCl=2NaCl+H2O+CO2TCa(0H)2+Na2co3=2NaOH+CaCChl

【解析】(1)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会

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B和A会生成气体,B和C会生成沉淀,所以A是盐酸,B是碳酸钠,C

是氢氧化钙,A与C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

外两种化合物,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2)A与B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T;

B与C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j=CaCO3;+2Na0H□

1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OH、Ba(OH)2>Na2so4、(NH^SCU中的一种或几种,做如下实验

推断其组成。

①取适量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氨味;

②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

②取实验②中固体A,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

③取实验②少量无色滤液B,滴加足量Ba(NO3)2溶液,产生沉淀,静置。取

上层清液,滴加酚醐,溶液变红。(硝酸钏溶液呈中性)

(1)根据实验①,原固体中一定不含(填化学式)。

(2)写出实验③的化学方程式o

(3)依据实验①②③,原固体中除Na2c03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0

(4)依据实验④,NaOH固体(填“一定”、“可能”)存在。

【答案】(1)(NH4)2SO4、Na2s。4

(2)Ba(NO3)2+Na2CO3=JBaCO3J+2NaNO3

(3)氢氧化钢或、Ba(OH)2

(4)可能

【分析】根据取适量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氨味;由于硫酸俊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

气,因此原固体中不含硫酸铁;

②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说明可能是氢氧化钢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

碳酸钢沉淀,以及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②取实验②中固体A,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

由硫酸领不溶于酸,可以推知一定是碳酸钢,不含硫酸领,则反应物是氢氧化钢和碳酸钠,则原固体一定

含有氢氧化钢和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

③取实验②少量无色滤液B,浦加足量Ba(NO3)2溶液,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酷,溶液变

红。(硝酸钢溶液呈中性),由于氢氧化钢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不与硝

酸钢反应,则最终溶液由于一定含有生成的氢氧化钠而显碱性使酚醐变红,则不能推断原固体是否含有氢

氧化钠,据此解题。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原固体一定不含硫酸镂和硫酸钠,故填:(NH4)2SC)4、Na2s04;

(2)根据分析可知,实验③中的反应是剩余的碳酸钠和硝酸钢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

为:Ba(NO3b+Na2c。3=BaCO3J+2NaNO3;

(3)依据实验①②③,原固体中除Na2cCh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领;

(4)根据分析可知,氢氧化钠可能存在。

1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04、CaCCh、BaCL、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

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原混合物中一定

不含有。

(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

有。

(3)将实验(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沉淀产生。

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过滤。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2)中产生的

气体里含有。

(4)向实验(3)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AgNCh溶液和稀硝酸,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全过程推断,

原混合物中含有的物质为:。

【答案】⑴硫酸铜或CuSO4

(2)碳酸钙或CaCO3

(3)HC1和C02

(4)CaCCh、BaCb、NaOH

【解析】(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原混

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uSO4,因为CuSO4溶于水,溶液是蓝色的,能形成的沉淀氢氧化铜是蓝色的;

(2)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CaCCh,

也可能是氯化钢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钢沉淀,但硫酸钢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

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题干信息“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

气体”,可确定沉淀是碳酸钙,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Ch;

(3)将实验(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二氧化碳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

沉淀产生,可能是实验(2)中排出的气体里有HC1气体,盐酸具有挥发性,HC1存在时,沉淀不能生成。

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此时HC1气体被完全除去,导致只剩余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根据立即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氯化钢、氢氧化钠,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

钠和氯化领反应生成碳酸领和氯化钠,所以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故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

(2)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HC1和CO2;

(4)向实验(3)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AgNCh溶液和稀硝酸,又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AgCl生成,

所以滤液里含有C1,可推测原混合物中含有BaCL;由于实验(2)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

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中没有BaSO4,又因为推出原混合物中有BaCb,所以原混合物中没有Na2so4,由

上可知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uS04,一定含有CaCCh和NaOH,故原混合物中含有的物质为:CaCCh、

BaCL、NaOHo

1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b、Na2s。4、CuSO4,NaCl、Na2cC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同学们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蒸储水,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滤液B。

③在白色沉淀A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④在无色滤液B中加入AgNCh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问题:

(1)由步骤①可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填化学式)。

(2)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3)有同学认为,步骤(填序号)中所用试剂会导致NaCl无法被检验出,应进行改进。

(4)若改进后,各步骤的现象不变,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答案】⑴CuSO4

(2)BaCl2+Na2CO3=BaCO3J+2NaCl

⑶②

(4)NaCl和Na2cCh

【解析】(1)由步骤①可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CuS04,因为硫酸铜溶于水,溶液呈蓝色;

(2)步骤②滴加足量B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步骤③在白色沉淀A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且有气泡产生,表明该白色沉淀是氯化钏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钢,反应的方程式为

BaCl2+Na2CO3=BaCO3J+2NaCl;

(3)步骤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溶液,氯化钢也可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干扰氯化

钠的检验;

(4)为了不干扰氯化钠的检验,可将步骤②中所用的氯化钢改为硝酸领,若改进后,各步骤的现象不变,

则根据步骤③④可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钠;

步骤①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铜;

而氯化钙和碳酸钠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一定没有;

故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Cl和Na2co3。

13.科学实验表明吸烟有害于健康。为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02和CO,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

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浓硫酸;④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⑤

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①、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中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请答:

(1)①中的现象说明:;

(2)③的目的是:,⑤的目的是:;

(3)烟雾中是否存在CO:(填存在或不存在),做出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为;

(4)分别写出烟雾通过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④。

【答案】(1)烟雾中一定含有C02

(2)为了除去烟雾中的水分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

(3)存在④中黑色的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即烟雾中

有CO存在

A

(4)CO2+Ca(OH)2=CaCO31+H2OCO+CuO=Cu+CO2

【解析】(1)混合气体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烟雾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故填:

烟雾中一定含有C02;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气体进入③浓硫酸是为了除去烟雾中的水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中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证明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故填:为了除去烟

雾中的水分;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

(3)烟雾中存在CO,因为黑色的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说明有还原性气体通过,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烟雾中有一氧化碳存在,故填:存在;④中黑色的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⑤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即烟雾中有CO存在;

(4)①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i+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A

④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A

故填:CO2+Ca(OH)2=CaCO3;+H20;CO+CuO=Cu+CCh。

14.I.某实验小组有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4种无色溶液。各取少量于4支试管中,分别向试

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1)先被鉴别出来的两种物质为、(填写化学式),鉴别依据为o

(2)该小组不用其他试剂即将另外两种溶液鉴别开来,请写出其中一个有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II.证据推理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已知某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Na2cCh或两者之一,另

一种无色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NH4NO3和(NH4)2SC>4或两者之一。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

现象如图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发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3)将气体F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色。

(4)在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

(5)写出步骤③中生成沉淀H的化学方程式:。

(6)根据上述实验,在样品溶液B中,能够确定存在的溶质是(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

理由是o

【答案】(1)HC1Na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HC1,不变色的是NaCl,NaOH、Na2cO3都是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2)Na2CO3+2HCl=2NaCl+H2O+CO2T

(3)蓝

(4)Na+、H+

(5)BaCl2+Na2SO4=BaSO4J+2NaCl

(6)(NH4)2SO4在步骤③中,加入BaCL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可证明有SO》存在,故可推知,在样品溶

液B中确定有(NH4)2SO4存在

【解析】(1)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紫色石蕊试

液变蓝,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先被鉴别出来的两种物质为HC1和NaCl;鉴别

依据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HC1,不变色的是NaCl,NaOH、Na2cO3都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产生气泡,故可用盐酸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其中一个有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T;

(3)溶液B中一定含皴根离子,镂根离子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故气体F是氨气,氨气能与水反应

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4)向溶液A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气体,故A中一定含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

化碳和水,故溶液D为氯化钠,向溶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E,向溶液E和溶液D的混合溶

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领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得到沉淀H,故溶液B中一定含硫酸俊,硫酸镂和氢氧化钠反

应生成氨气、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氯化钠,故溶液G中一定含氯化钠和硝酸,

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H+、Na+;

(5)步骤③中生成沉淀H的反应为氯化钢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银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SO4=BaSO4J+2NaCl;

(6)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样品溶液B中,能够确定存在的溶质是:(NH4)2SO4;

因为在步骤③中,加入BaCL溶液后有难溶于硝酸的沉淀生成,可证明有50/存在,故可推知,在样品溶

液B中确定有(NH4)2SO4存在。

1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

都是金属单质,且F为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G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

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0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糜2。3

(2)燃料,冶炼金属,工业炼铁等

高温

(3)Fe,O3+3C02Fe+3CO2

(4)Fe+CuSO4=FeSO4+Cu(答案不唯一)

【分析】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推出F是银,A和G均为红色固体,G会转化成银,推出G是

铜;A和B生成的金属E和铜,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氧化铁,B是一氧化碳,E是铁,一氧

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铜,所以C是氧化铜,D是二氧化碳,代入检验,推断正确。

【解析】(1)由分析可得,A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

(2)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等,所以一氧化碳可用于燃料,冶炼金属,工业炼铁等;

(3)反应①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Fe2O3+3C0=2Fe+3CO2;

(4)反应③可以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也可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