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综合测试)

题号——总分

得分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最新原创)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主体上的祥云纹样巧妙地渐变为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体现了北京作为世

界首个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下列有关火炬的设计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B.火炬的主要燃料是氢气

C.燃料能在大风、雨雪等极端天气中燃烧D.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

2.(2021江苏淮安中考,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酒精挥发C.湿衣晾干D.苹果腐烂

3.(2022河南南阳期末,6)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B.集气瓶C.烧杯D.圆底烧瓶

4.(2022广西宁明期中,4)蜡烛燃烧会产生黑烟,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收集起来点燃”。就“收集起来点燃”

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现象D.得出结论

5.(2021广西河池中考,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称量固体C.倾倒液体

6.(2022河北宽城期末,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铁用于制作暖气片B.用红磷作运动会发令枪子弹里的弹药

C.用干冰作制冷剂D.用铜丝作导线

7.(2021山东莘县三模,1)化学科学是时代变革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B.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C.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得益于化学学科的发展

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与新物质的合成无关

8.(2022黑龙江大庆期中,13)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要立即冲洗干净

B.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若指针偏向左侧,应向右盘加祛码至天平平衡为止

C.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D.熄灭酒精灯时,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9.(2022江苏射阳期末,11)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

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一内壁涂有澄

外清石灰水

图图2图3

A.实验前要先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等物理性质

B.由图1可知外焰温度最高

C.由图2可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由图3可证明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

10.(2022安徽淮北联考,6)定量测量能帮助人们从量的角度深刻认识物质世界的规律,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错

误的是)

A.量取9mL水,需要的仪器有10mL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B.小红俯视读数,量取了9mL水,则实际水的体积大于9mL

C.量筒不可用作反应容器

D.小明用托盘天平量取了12.6g氯化钠

11.(2022江苏泗洪期中,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

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2.(2022北京西城期末,30)实验小组利用图1装置测定塑料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塑料袋中充有空气,

一段时间后压瘪塑料袋,向瘪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的呼出气体。测定结果如图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25000

0-8(

1)二1

1p

1氧p

u6-4m

气)

化H

12O

浓10.

1碳0

8J0

6浓0

4度

/%2/

0ppm

O

1020304050607080

时间/s

图2

A.35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B.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C.80s时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低D.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的低

二'简答题(共4小题,计37分)

13.(2022福建福州外国语学校月考,16)(8分)通常情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

点一59.5℃,沸点9.9℃,易溶于水。二氧化氯见光分解生成氯气和氧气,易与碱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

用二氧化氯为自来水消毒,其消毒、杀菌能力均优于氯气,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

时的臭味。试概括二氧化氯的性质、发生的变化与用途。

(1)物理性质:(写一点)o

(2)化学性质:(写一点)-

(3)化学变化:(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4)用途:。

14.(2022江西南昌二十八中月考,15)(12分)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仪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

验操作。

桌面

图1图2

(1)认识仪器:

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为,仪器B的名称为.

②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反应容器是(用序号填空)。

(2)掌握基本操作:

①图2操作的两处错误分别是

②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的水

15.(教材P6、P7变式题)(7分)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图是教材中的四个演示实验,请

按要求填空。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澄

铜溶石

赖水

水的沸腾胆矶的研碎

实验1实验2实验3

(1)实验1中水沸腾,水蒸气在干冷玻璃片上凝结成O

(2)实验2中固体由块状变为o

(3)实验3两种溶液混合后有絮状沉淀生成。

⑷实验4中固体不断减少,且固体表面不断有产生,澄清石灰水o

(5)上述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实验(填序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16.(2022河北大名期中,15)(10分)根据图示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

(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

(3)如图C所示是称量一定质量的某固体药品,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至天平平衡。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2g(l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祛码和药品位置颠倒了,则该同学实际称

量的药品的质量是go

(4)如图D所示,量取一定体积的某液体时,仰视读数,则所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将(填“偏小”“偏

大”或“不变”)。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27分)

17.(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

(1)该小组同学利用图1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到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

瓶中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填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

含量比空气中的(填“高”或“低”)。

(2)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填“高”或"低”)o

(3)该小组同学按图2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实验者通过几次呼吸后,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填"A”或"B”),其中玻璃管4的作用是0

18.(2022山东沂源期中,25)(15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受《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的启发,对蜡烛的燃

烧过程重新进行了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

(1)实验一:探究石蜡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内壁涂有澄

清石灰水

图2

(2)实验二:同学们仿照教材实验,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1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

析中正确的是(填字母)o

A.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

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伸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石蜡蒸气未全部燃烧

(3)实验三: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硫酸_£—澄清硫酸铜粉末变________,澄清石灰水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葡就末石灰水

1[变________

①补全上表中的实验现象。

②该实验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o该实验与图2所示的实验相比,优点是

(4)【结论与反思】①化学反应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比如蜡烛的燃烧。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

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一例说明:。

②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生着物理变化,请你以上述蜡烛燃烧的现象举例说明:

【新课标・新素养】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前集]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综合测试)

题号——总分

得分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意的)

1.(最新原创)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主体上的祥云纹样巧妙地渐变为剪纸风格的雪

花图案,体现了北京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下列有关火炬的设计不属

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B.火炬的主要燃料是氢气

C.燃料能在大风、雨雪等极端天气中燃烧D.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

【答案】D

【解析】火炬使用的材料、燃料及燃料的燃烧都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火炬传递路线

的设计与化学学科无关。

2.(2021江苏淮安中考,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酒精挥发C.湿衣晾干D.

苹果腐烂

【答案】D

【解析】瓷碗破碎、酒精挥发及湿衣晾干的过程中都只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2022河南南阳期末,6)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B.集气瓶C.烧杯D.

圆底烧瓶

【答案】B

【解析】试管能直接加热,集气瓶不能加热,烧杯与圆底烧瓶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

4.(2022广西宁明期中,4)蜡烛燃烧会产生黑烟,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收集起来点

燃”。就“收集起来点燃”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现象D.

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收集起来点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

5.(2021广西河池中考,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的操作中正

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称量固体C.倾倒液体

点燃酒精灯

【答案】A

【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左物右码”;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

上,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试管略倾斜;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

另一只酒精灯。

6.(2022河北宽城期末,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铁用于制作暖气片B.用红磷作运动会发令枪子

弹里的弹药

C.用干冰作制冷剂D.用铜丝作导线

【答案】B

【解析】A项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B项利用了红磷能燃烧并产

生白烟的化学性质;项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利用的是物理性质;D项利用了铜

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7.(2021山东莘县三模,1)化学科学是时代变革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B.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C.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得益于化学学科的发展

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与新物质的合成无关

【答案】D

【解析】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合成新物质。

8.(2022黑龙江大庆期中,13)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要立即冲洗干净

B.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若指针偏向左侧,应向右盘加祛码至天平平衡为止

C.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D.熄灭酒精灯时,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答案】C

【解析】滴瓶上的滴管不能冲洗;指针偏向左侧,应该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熄灭酒

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9.(2022江苏射阳期末,11)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

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如图

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内壁涂有澄

外焰

焰清石灰水

图1

图2图3

A.实验前要先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等物理性质

B.由图1可知外焰温度最高

C.由图2可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由图3可证明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

【答案】D

【解析】可以看到图1中外焰处的火柴梗最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白烟是石蜡

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10.(2022安徽淮北联考,6)定量测量能帮助人们从量的角度深刻认识物质世界的规律,

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量取9mL水,需要的仪器有10mL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B.小红俯视读数,量取了9mL水,则实际水的体积大于9mL

C.量筒不可用作反应容器

D.小明用托盘天平量取了12.6g氯化钠

【答案】B

【解析】烧杯用于盛放水,量取9mL水,应选择10mL量筒,先用倾倒法加液体到接

近刻度线处,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到刻度线;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液体

的体积偏小;量筒只能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不可用作反应容器;托盘天平的读数

能精确到0.Igo

11.(2022江苏泗洪期中,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

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

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答案】D

【解析】爆竹爆炸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花瓣腐熟作肥料,

均属于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2.(2022北京西城期末,30)实验小组利用图1装置测定塑料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

浓度。塑料袋中充有空气,一段时间后压瘪塑料袋,向瘪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的呼

出气体。测定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

图1

2

025000

18(

1二1

16p

氧i20000p

n4m

气H

12

1150()0O

碳.

浓100

8浓0

度0

610000

4一

/%)率

-

OO5o

3040607080

20时

VS

图2

A.35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B.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

的变化

C.80s时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低D.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

浓度比空气中的低

【答案】C

【解析】35s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开始增大,所以从该时刻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呼出

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空气中的,因此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80s

时氧气的浓度约为18%,二氧化碳的浓度约为2.5%,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高;

曲线①的变化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的低。

二、简答题(共4小题,计37分)

13.(2022福建福州外国语学校月考,16)(8分)通常情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一59.5℃,沸点9.9℃,易溶于水。二氧化氯见光分解

生成氯气和氧气,易与碱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二氧化氯为自来水消毒,其

消毒、杀菌能力均优于氯气,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

的臭味。试概括二氧化氯的性质、发生的变化与用途。

(1)物理性质:(写一•点)。

(2)化学性质:(写一点)。

(3)化学变化:(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4)用途:一

【答案】:

(1)熔点为-59.5℃(合理即可)

(2)易与碱反应(合理即可)

(3)二氧化氯吟氯气+氧气

(4)自来水消毒剂

【解析】:

(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及溶解性都属于物理性质。

(2)二氧化氯易与碱反应,见光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

14.(2022江西南昌二十八中月考,15)(12分)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

仪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⑴认识仪器:

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为,仪器B的名称为0

②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反应容器是(用序号填空)。

(2)掌握基本操作:

①图2操作的两处错误分别是、

②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的水

【答案】:

(1)①胶头滴管药匙②D

(2)①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塞胶塞手拿胶塞上的导管②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

【解析】:

(2)①图2中试管不能放在桌面上,否则塞胶塞时会压碎试管底部;塞胶塞时手应拿

着胶塞,不能拿着胶塞上的导管。

15.(教材P6、P7变式题)(7分)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图是

教材中的四个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肺滞

实验

期4

(1)实验1中水沸腾,水蒸气在干冷玻璃片上凝结成—

(2)实验2中固体由块状变为。

(3)实验3两种溶液混合后有絮状沉淀生成。

(4)实验4中固体不断减少,且固体表面不断有产生,澄清石灰水

(5)上述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实验(填序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

质区别是.

【答案】:

(1)小水珠

(2)粉末状

(3)蓝色

(4)气泡变浑浊

(5)1、2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

(4)实验4中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

(5)实验1和实验2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6.(2022河北大名期中,15)(10分)根据图示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

(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o

(3)如图C所示是称量一定质量的某固体药品,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至天平平衡。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2g(l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

后发现误将祛码和药品位置颠倒了,则该同学实际称量的药品的质量是go

(4)如图D所示,量取一定体积的某液体时,仰视读数,则所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将

(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答案】:(1)夹持试管(2)瓶塞没有倒放(3)添加药品9.8(4)偏大

【解析】:

(3)发现指针偏右,说明药品的质量偏小,应继续添加药品;实际称量的药品的质量为

10.0g—0.2g=9.8go

(4)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体的体积偏大。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27分)

17.(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

(1)该小组同学利用图1装置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与空气进行对比研究。观

察到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

条(填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填

“高”或“低”)。

(2)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