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阶段测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阶段测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阶段测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阶段测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阶段测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测试卷(二)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字母。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P-31C1-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aClB.NaOHC.NH3H2OD.H2so4

1

2.B^H2(g)+Cl2(g)=2HCl(g)AH=-183kJ.mor,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HC1

Cl

H22

I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kJ436a4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243B.凡伍)和CU(g)的总能量小于HCl(g)

C.1L凡完全反应放出183kJ热量D.生成2moiHC1⑴的能量变化小于183kJ

3.实现Ck)+C)2(g)=CO2(g)有以下两条途径,其中AH】=—393.5kJ/mol,AH2=-283.0kJ/mol,则

AH为()

|—;0:蛆]

tJi/\A//,

如2志)----必一

A.+110.5kJ/molB.-110.5kJ/molC.+676.5kJ/molD.-676.5kJ/mo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H>0,A5>0的反应一定可以自发进行

B.根据反应的自发性可以预测该反应发生的快慢

C.可逆反应正向进行时,正反应具有自发性,△〃一定小于零

D.常温下,反应C(s)+CC)2(g)=2CO(g)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AH〉0

5.在3A(g)+2B(g)=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9mol/(L-s)B.=0.3mol/(L-s)

C.v(C)=0.4mol/(L-s)D.v(D)=0.8mol/(L-s)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CO2W1molH2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D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A//<0

B.在830℃反应达到平衡时,CO2气体的转化率约为33.3%

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唯

D.在1000。。,当0(。32)式(凡)=。90>。(凡0)时,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7.已知A(s)+B(g)口2C(g)M<0,体系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A.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B)

C.上述图象中,6点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化学平衡常数K(c)<K(d)

8.25℃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T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

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O:1O10:109B.l:5:5xl09:5xl08

C.1:20:10'°:109D.1:10:104:109

9.常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钢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钢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10.25℃时,相同pH的两种一元弱酸HA与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A的酸性强于HB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相同浓度的NaA与NaB溶液中,c(A)>c(B^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a*)相同

11.如图(E表示活化能)是与Cl生成CHC1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423

A.第一步反应吸收的热量大于第二步反应放出的热量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但反应速率加快

c.增大cu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的大小

D.第一步反应的速率大于第二步反应

12.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1

2H2(g)+CO(g)=CH3OH(g)A^=-90.1kJ.mor,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利用上述反应合成甲醇,温度越高越好

B.图像中X代表压强,朋;与代表不同温度,且九%〉》;

C.图像中P点代表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4

D.若维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CO,2molH2,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增大

13.常温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O.lmol/L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H)>c(0H-)

B.常温下pH=7的氨水和氯化镂的混合液中:c(Cr)>c(NH:)

C.0.1mol/LNaHCC)3溶液中:c(Na+)+c(H+)={OIT)+c(HCO;)+c(CO;)

D.0.lmol/LNaHSC>3溶液中:c(Na+)={SOj)+c(HSOj+c(H2so3)

14.常温下,用0.1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的CH3coOH溶液和HCN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

己知:CH3COOH=1.75x10,HCN£=6.2x10第

_即aOHymL

A.曲线M为HCN的滴定曲线

B.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N-)〉C(CH3COCF)

++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CN-)>c(0H-)>c(H+)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通过化学的方法实现CO?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CO2减排途径。

(1)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二甲醛。已知:

C02(g)+3H2(g)0CH30H(g)+H,O(g)AH;=—181.6kJ/mol;

2cH30H(g)口CH3OCH3(g)+H2O(g)AH2=-24.5kJ/mol,

写出CC)2(g)和H2(g)转化为CH30cH3(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某压强下,合成二甲醛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7;温度下,

将6molC02和12moi应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CHJQCH:)=--------;AZA、&D、KL「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S

X

£

*

£

O

Q

(3)若2co(g)+4凡(g)=CH30cH3(g)+H2O(g)KH=-204.7kJ-mol在恒温恒压下进行,以下

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CO和H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2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0cH3的生成速率的2倍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已知一定条件下,水煤气转化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在体积可变

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0.5molCO和0.75molH2,不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CH30H

②M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L,贝I:233℃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的转化率为

(保留1位小数)。

③工业实际合成CH30H生产中,采用下图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

衡知识,同时考虑生产实际,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理由:.

16.(14分)研究CO?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已知水在25℃和95℃时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①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填“A”或"B”)。

②95℃时,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

-1

③95℃时,100mLpH=10的Ba(0H)2溶液与200mL0.00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已知:lg2=0.3,lg3=0.48).

(2)己知常温下,在不同pH条件下,水溶液中碳元素的存在形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料

£

A.pH=8时,溶液中含碳微粒主要是HCO]

B.当c(HCO])=c(CO;)时,c(H+)>c(OH-)

C.常温时HCO;的电离常数是10一10.3

D.pH=12时,c(T)=c(0H-)+2c(C0;)+c(HCO;

(3)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占95%。结合化学用语解释NaHCC)3,溶

液呈碱性的原因o

(4)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海洋史面[81

iicoj_(BQjjj)倔,心

c*co,(C11,O).

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5)从海水中提取的CO2可以合成乙酸,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

下图所示。

°加水鼠

①a、b、c三点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②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0一)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填字母)。

A.加热B.加很稀的NaOH溶液C.加NaOH固体D.加水

E.加固体CH3coONaF.加入锌粒

17.(15分)I.平衡思想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观念,在水溶液中存在多种平衡体系。

(1)实验室在保存Fed?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以抑制其水解;把A1C§溶液蒸干并灼烧,

最后得到的固体主要产物是。

(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A12(SC(4)3和NaHCC)3混合溶液作灭火剂,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灭火原理:

II.已知,常温下几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H2cO3CH3COOHNH3H2OH2SO3

电离平衡常数/

%=4.5x10-7=1.8x105Kb=1.8x10-5Kal=1.4x102

(mol*L-1)

11仁=6.0x10-8

^a2=4.7x10

(3)25℃时,CH3coONH4溶液显性,(NHJ2CO3溶液的pH(填“大于”或“小于”)

7。

(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1T的4种溶液;①NH4cl溶液、②NH,HSO4溶液、@CH3COONH4

溶液、④NH3-H2。溶液,按要求从大到小排序。

pH:;c(NH;):.

(5)25。(2时,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T,溶液中的c(0fT)=mo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

/、c(SO;)

当c(0H-)降至LOxlO_7mol-Lt时,溶液中的徐。j'

18.(15分)Na2sO3应用广泛。利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制备无

水Na2sO3的成本低、优势明显,其流程如下:

尾气排放NaOH

已知:①NaHSC>3溶液的pH约为4.7;

②吸收过程中,当吸收塔中pH约为5时吸收液进入中和器。

(1)H2sO3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2)中和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为了促进Na2sO3结晶,中和器中加入过量的NaOH.请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

(4)写出NaHSC>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5)检验成品质量。

①取少量成品溶解,,说明成品中含SOj.请补全操作与现象。

②可用碘量法测定成品中Na2sO3的含量,过程如下:

i.将ag成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25mL于碘量瓶中,并调至弱酸性;

ii.加入qmol/L的碘标准液匕mL,盖上瓶塞,缓慢振荡使其充分反应;

iii.用c2moi/L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标准液匕mL.(已知:I2+2Na2S2O3=Na2S4O6+2NaI)

a.滴定终点的现象是ob.成品中Na2sO3(〃=126g/mol)的质量分数是。

阶段测试卷(二)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氯化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

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一水合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硫

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2.A【解析】断键时吸热、成键时放热,则(436+。)一2义431=—183,得a=243,A正确;反应物具

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2(g)和CU(g)的总能量大于HCl(g),B

错误;lmolH2(g)与ImolCU(g)完全反应生成2moiHCl(g)时放出183kJ热量,C错误;2moiHCl(g)

的能量比2moiHC1⑴的能量高,则生成2moiHC1⑴的能量变化大于183kJ,D错误。

3.B【解析】根据盖斯定律,AH;=AH+AH2,AH=(-393.5kJ/mol)-(-283.0kJ/mol)=-110.5

kJ/mol;

B正确。

4.D【解析】AG<0,反应自发进行,若AH>0,AS>0,则在低温下AG可能大于0,反应非自发,A

项错误;反应的自发性不能确定反应的快慢,B项错误;可逆反应正向进行时,若M>0,则A5>0且

高温条件下正反应具有自发性,C项错误;反应非自发进行,AH-TA5>0,反应AS>0,要满足

AH-TAS>0,则A//>0,D项正确。

5.C【解析】A.v(A)=0.9mol/(L-s),转化为n(C)=0.9mol/(L-s)xj=0.3mol/(L-s);

B.v(B)=0.3mol/(L.s),转化为V(C)=0.3mol/(L-s)x^-=0.15mol/(L-s);

C.=0.4mol/(L-s);

D.v(D)=0.8mol/(L-s),转化为V(C)=0.8mol/(L-s)x;=0.2mol/(L-s);

C中数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6.B【解析】A.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

AH>0,A错误;

82(g)+H2(g)□co(g)+H2O(g)

起始量(mol)2100

转化量(mol)xxXX

平衡量(mol)2-x1-xXX

XX

一x-2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830℃时K=1.0,故反应达到平衡时「?—=1.0,解得x=—mol,故CO,气

2-x1-x3

------x------

VV

—mol

体的转化率约为——X100%=33.3%,B正确;由A项分析可知,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故其

2mol

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平衡逆向移动,故有:丫逆>"正,C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

C(CO)C(H2O)

在1000C时K=1.7,当C(CO2>C(H2)=C(CO).C(H2。)时即=1.0<K,则该反应

C(CO2)C(H2)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D错误。

7.B【解析】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

c2(C)

积减小的逆反应方向移动,A错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B正确;在b点以后随着温度

c(B)

的升高,C的物质的量分数还在增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未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化学平衡常数减小。由于温度:c<d,所以化学平衡常

数:K(c)>K(d),D错误。

8.A【解析】H2so&与Ba(OH)2均抑制水的电离,Na2s与NH4NO3均促进水的电离。pH=0的

H2s。4溶液中:

c(凡0)电离=c(0H)=mol-L1=10*mol-U1mol-Lt的Ba(OH),溶液中:

10-14

。(q0)电离=c(H+)=-^-mol-K'=10^mol-K1;pH=10的Na2s溶液中:

。(凡0)电离=c(0H)=10^mol-L1;pH=5的NH4NO3溶液由《H2。)电离=c(fT)=10一,mollT,

则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I。…:10-4:I。-=J:J。:1010:109,故人正确。

9.C【解析】pH=3的盐酸中c(H+)=lxl0-3moi.LT,pH=11的氨水中{OIT)=lx10-SmoiiT,

NHs-H2。是弱电解质,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氨水剩余,所得溶液呈碱性,pH>7,A错误;pH=3

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钢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pH=7,B错误pH=3

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钢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剩余,所得溶液呈酸性,pH<7,C正确pH=3

的硫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氨水剩余,所得溶液呈碱性,pH>7,D错误。

10.D【解析】HA的酸性强于HB,A正确b点酸电离出氢离子浓度更大,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更大,则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B正确;HA的酸性强于HB,根据越弱越水解可知,相同浓度的NaA与

NaB溶液中NaB的水解程度更大,则c(A]〉c(B-),C正确;HA的酸性强于HB,相同pH的两种一元

弱酸HA与HB溶液中HB的浓度大于HA,则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HB所得

的溶液中〃(Na+)大,D错误。

11.C【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第一步反应吸收的热量小于

第二步反应放出的热量,A项错误;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B项错误;反应的

焰变和反应的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则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不改变婚变的大小,但增大

反应物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C项正确: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所以第一步反

应的速率小于第二步反应的速率,D项错误。

12.C【解析】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虽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

产率减小,A项错误;图像中X代表压强,与代表温度且旦2<拉1,B项错误;图像中P点CO

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列三段式,平衡常数长二:(CH31H)_025%C项正确;若温度不

2

C(CO)-C(H2)0.25X0.52

变,平衡常数不变,D项错误。

13.D【解析】醋酸钠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的水解,溶液显碱性,c(0H)>c(H+),故A错误;混合液中

存在电荷守恒c(C「)+c(OH-)=c(H+)+c(NH:),溶液常温下pH为7,贝U《OH」=,所以

{5)=°印区),故8错误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0H」+c(HC03)+2c(C0;),

故C错误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S),即c(Na+)=c(SO;)+c(HSO;)+c(H2so3),故D正

确。

14.B【解析】由题干已知信息可知Ka(CH3coOH)>Ka(HCN),则等浓度的CH3COOH和HCN的pH

值,CH3coOH的更小,故曲线M为HCN的滴定曲线,A正确;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加入的NaOH体积

相等,点①溶液呈碱性,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CN和HCN,且CN-的水解〉HCN的电离,点②溶液呈

酸性,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和CH3coOH,且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e>一水解,故

有c(CN]<c(CH3co0一),B错误;点③溶液呈中性,则c(H+)=c(0H-),根据电荷守恒得

+

c(Na)=c(CH3COO),故溶液中有c(Na+)={CH3coer)〉c(T)=c(0IT),C正确;点④溶液

中溶质为NaCN,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则c(0H]〉c(fF),根据电荷守恒得

c(Na+)>c(CN-),故溶液中有:c(Na+)>C(CN")>c(0H-)>c(H+),D正确。

15.(14分)

-1

(1)2CO2(g)+6H2(g)DCH3OCH3(g)+3H2O(g)AH=-387.7kJ-mol(1分)

11

(2)0.18mol-L-min(1分)KK=Kc>(2分)

(3)CDE(2分)

(4)①〉(2分)

②16(2分)66.7%(2分)

③相对于N点而言,M点对应温度在500〜600K,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快。M点CO的平衡转化率已经达

到90%,常压对设备和动力要求低,更经济(2分)

【解析】⑴根据盖斯定律可知,A^=A^1X2+A^2=2x(-181.6)-24.5=-387.7kJ/mol,热化学方

-1

程式:2CO2(g)+6H2(g)flCH3OCH3(g)+3H2O(g)=-387.7kJ-mol=

(2)根据图像可知,7;温度下,当〃(H2)/〃(CC)2)的投料比为2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60%,反应的

二氧化碳的量为3.6mol,生成二甲醛的量为1.8mol,则0〜5ni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r8mo111

V(CH3OCH3)==0.18mol-Lmin;合成二甲醛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二氧化碳转化率越

2Lx5min

低,故石〉7],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故KA、KB、Kc三者之间的大小

关系为KA=勺〉KB。

(3)当CO和H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2,无法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错误;CO的消耗速率与

CH30cH§的生成速率都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

反应,在恒压条件下,容器中混合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气体的总质量不

变,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故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D正确;气体的总质量

不变,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在恒压条件下当到达平衡时,气体的体积不再改变,混合气体的密

度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正确。

(4)①根据CO(g)+2H2(g)=CH3OH(g)可知,该反应正方向气体分子数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

进行,平衡时CH30H的物质的量较大,由图可知,片〉用;

CO(g)+2H2(£0=CH30H(g)

起始(mol)0.50.750

②根据二段式,<

转移(mol)0.250.50.25

平衡(mol)0.250.250.25

可知.K-CH)0.25的转化率为="x100%X66.7%

=16;H,

23

C(CO)C(H2)0.250.75

16.(14分)

(1)①A(1分)②10(1分)③9.82(2分)

(2)BD(2分)

(3)HCO]既发生水解,又发生电离,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电离使溶液显酸性,且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所以NaHCC)3溶液呈碱性(2分)

2+

(4)2HCO;+Ca=CaCO3+CO2T+H2O(2分)

(5)@b<a<c(2分)

@ACEF(2分)

【解析】(1)①水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根据图示数据分析,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故曲线A

对应的温度为25℃。

②曲线B为9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水的离子积为IO-2moi2.匚2,0.01mol[T的NaOH溶液

C(OH)=10^mol-L-1,则c(H+)=l()T°molLT,pH=-lgc(H+)=100

③95℃时,100mLpH=10的Ba(OH),溶液c(OH-)=102moi.Lt;

200mL0.005mol[T的NaOH溶液c(OH」)=0.005mol[T,混合后c(OHD=

-1-1

,、0.005mol-(Lx0.2L+0.01mol-Lx0.1L)?,zx3in,

c(OH)=-------------------------------------------------------=—x10一2moi]T,贝ijc(H+)=—x1()-10mol-L-,

0.3L32

pH=-lgc(H+)=9.82o

(2)由图可知,pH=8时,溶液中含碳微粒主要是HCO;,A项正确由图可知,当c(HC0j=c(C0j)

时,此时pH=10.3,说明c(H+)<c(0Hj,B项错误;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取图中

c(HCO;)=c(CO7)的点,此时pH=10.3,c(H+)=10103mol/L,则常温时HCO;的电离常数为

c(CO;)c(H+)

c(H+)=10-10\C项正确;pH=12时,该溶液主要为碳酸盐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

cHCO;

知还有其它阳离子,D项错误。

(4)反应物中含有碳酸氢根,生成物为碳酸钙,依据元素守恒以及电荷守恒得出方程式为:

2+

2HC0;+Ca=CaCO3J+C02T+H20

(5)①pH的大小与c(H+)有关,pH大则c(H+)小。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在醋酸溶液中离子主要

来源于醋酸的电离,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说明c(H+)越大,a、b、c三点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b<a<co②若使c(CH3coe)一)增大,即促进CH3co0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A、B、C、D、F选

项均可以达到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目的。B、D项虽然能使CH3co0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

动,但是稀释占据了主导作用,导致c(CH3co0一)减小。E项中虽然CH3co0H的电离受到抑制,但加

入的CH3COO能使c(CH3co0一)增大,故ACEF符合。

17.(15分)

(1)盐酸(1分)氧化铝(2分)

(2)AP++3HC0]=Al(OH)3J+3co2T(2分)

(3)中(1分)大于(1分)

(4)④③①②(2分)②①③④(2分)

(5)6.0x10-3的分)0.6(2分)

【解析】I.(1)FeCy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保存FeCL溶液时应加入盐酸抑制其水解。AIC1也

属于强酸弱碱盐,AF+水解生成Al(OH)3和HC1,在溶液蒸干时,HC1挥发,生成的氢氧化铝在灼烧时分

解成氧化铝和水,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铝。

(2)A1(SC>4)3和NaHCO3混合溶液中,A「+和HCO;会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

3+

气体,离子方程式为Al+3HC0;=Al(OH)3J+3CO2T=

II.(3)从表格中的几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CH3co0H的Ka和NH3-H2。的Kb是相等的,则

NH;和CH3coeF的水解程度是一样的,故CH3coONH4溶液显中性。H2c的Ka?=4.7xl()Timoi.L

£NEV^O的相=L8xl(r5mol[T,Kb>Ka2.即CO;的水解程度大于NH:的,故(NHJCO3

溶液的pH大于7。

(4)①NH4cl是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②NH4HSO4也是强酸弱碱盐,溶液也显酸性,由于HSO;

电离,故酸性比①强;③CH3coONH4是弱酸弱碱盐,由于CH3co0H的人和NH3-H2。的Kb是相等

的,故溶液显中性④NH3H2O是弱碱,溶液显碱性,所以它们的pH从大到小顺序是④③①②。题述四种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1T,其中①NH4CI、②NHRSOg③CH3coONH4是强电解质,是

完全电离的,④NH3E2O是弱碱,是部分电离的,且①NH4cl溶液中的NH;部分水解,②NH4HSO4

溶液的酸性会抑制NH;的水解,③CH3coONH4是弱酸弱碱盐,NH:和CH3coeF相互促进水解,④

NH3-H20是弱碱,电离出的NH;浓度最小,故四种溶液中N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④。

.c(0H]xc(NH;)

s-5

(5)25℃时,氨水的相=1.8义10「5,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T,则可得\/)~~-^=1.8xl0

C(NH3H2O)

-1-31

molL,因为氨水中C(OH-)=C(NH^),所以c(0H-)=6.0x10molL-025℃时,

+-1422+7

=c(H)-c(0H")=1.0x10mol-I7,若c(0IT)=LOxlCT,molL,则c(H)=l.OxlO-

c(H+)xc(SO;)

molL-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