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指南_第1页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指南_第2页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指南_第3页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指南_第4页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指南TOC\o"1-2"\h\u18631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15614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2310931.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31390第二章建筑设计节能技术 3141692.1建筑朝向与布局 346742.1.1建筑朝向 363892.1.2建筑布局 3169652.2建筑形态与体形系数 4171642.2.1建筑形态 4275872.2.2体形系数 4196902.3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 4169642.3.1墙体设计 4224562.3.2门窗设计 5140842.3.3屋顶设计 531124第三章建筑材料节能技术 546633.1保温隔热材料 5251603.2节能型建筑材料 5131453.3环保型建筑材料 63792第四章建筑施工节能技术 664264.1施工现场管理 6189704.2施工工艺优化 755524.3施工废弃物处理 727802第五章建筑照明节能技术 7313695.1照明系统设计 765695.2照明设备选择 778585.3照明控制策略 828880第六章建筑通风节能技术 8321206.1自然通风设计 867616.1.1设计原则 8222836.1.2设计方法 846646.2通风系统优化 9192366.2.1系统设计 9266106.2.2系统运行 9261176.3通风设备选择 9114616.3.1设备类型 967296.3.2设备选型 915969第七章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9139167.1空调系统设计 10253667.2空调设备选择 1068067.3空调运行管理 102043第八章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 11238868.1给水系统设计 11146568.2排水系统设计 11134068.3给排水设备选择 1228180第九章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12307059.1太阳能利用技术 12196619.1.1概述 12288169.1.2太阳能热水系统 12289769.1.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3293859.1.4太阳能供暖系统 13199739.2风能利用技术 1374019.2.1概述 13195599.2.2风力发电 13285709.2.3自然通风 1377889.3地热能利用技术 131049.3.1概述 13102549.3.2地源热泵系统 13157399.3.3地热供暖系统 1314475第十章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 141331510.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42446710.2绿色建筑认证流程 14593210.3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机构 14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目标,综合运用当代建筑科学技术,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如下:(1)节能: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高功能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环保:在建筑全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健康:关注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4)舒适性: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提高室内舒适度,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5)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降低资源消耗。1.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建筑在我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1)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市场需求: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逐渐增长,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度不断提高。(3)技术创新: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新型建筑材料、节能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4)产业升级:绿色建筑产业链不断完善,相关产业如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咨询等逐渐崛起,推动产业升级。(5)国际合作: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6)普及推广:绿色建筑在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商业等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实现普及推广。通过以上发展趋势,绿色建筑将在我国建筑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第二章建筑设计节能技术2.1建筑朝向与布局建筑朝向与布局是建筑设计中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建筑朝向与布局能够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2.1.1建筑朝向建筑朝向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太阳辐射规律。在我国,一般建议建筑朝向为南向,因为南向可以获得充足的日照,有利于冬季保暖和夏季遮阳。东西向建筑应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以减少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2.1.2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紧凑布局:紧凑布局有利于降低建筑周长与面积的比值,减少外围护结构的散热损失。(2)功能分区:合理划分建筑内部功能区域,避免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室内舒适度。(3)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空调能耗。2.2建筑形态与体形系数建筑形态与体形系数是影响建筑能耗的关键因素。合理的建筑形态与体形系数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2.2.1建筑形态建筑形态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简洁:简洁的建筑形态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维护成本。(2)和谐:建筑形态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高整体美观度。(3)经济: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体型,降低建筑能耗。2.2.2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是衡量建筑能耗的重要指标,其定义为建筑外表面积与建筑体积的比值。体形系数越小,建筑能耗越低。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降低建筑体形系数,具体措施如下:(1)减小建筑周长: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减小建筑周长,降低体形系数。(2)提高建筑高度:适当提高建筑高度,增加建筑体积,降低体形系数。(3)优化建筑形态:采用简洁、和谐的建筑形态,降低体形系数。2.3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包括墙体、门窗、屋顶等部分。2.3.1墙体设计墙体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1)保温隔热:选用高功能的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墙体传热系数。(2)气密性:提高墙体气密性,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3)热桥处理:合理处理热桥,降低热桥热损失。2.3.2门窗设计门窗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1)选用高功能门窗:选用传热系数低、气密性好的门窗。(2)合理布局:合理布局门窗,提高室内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3)遮阳措施:设置遮阳设施,降低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2.3.3屋顶设计屋顶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1)保温隔热:选用高功能的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屋顶传热系数。(2)绿化屋顶:采用绿化屋顶,提高屋顶保温隔热效果。(3)防水排水:合理设计防水排水系统,保证屋顶防水功能。第三章建筑材料节能技术3.1保温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是绿色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降低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减少能量的损失,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保温隔热材料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保温隔热材料主要包括聚苯乙烯、聚氨酯、酚醛泡沫等,这些材料具有质轻、导热系数低、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存在易燃、分解产生有害物质等缺点。无机保温隔热材料主要包括岩棉、玻璃棉、珍珠岩等,这些材料具有不燃、耐高温、环保等优点,但相对有机材料而言,其质重、导热系数较高、施工难度较大。在选择保温隔热材料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和地理位置,综合考虑材料的功能、价格、施工工艺等因素。3.2节能型建筑材料节能型建筑材料是指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等特点的建筑材料。这类材料在建筑物中使用,可以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常见的节能型建筑材料包括:(1)绿色混凝土:采用工业废弃物、矿渣等作为原料,降低水泥的用量,减少CO2排放。(2)高功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低渗透性、抗碳化功能等特点,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节能功能。(3)节能型玻璃:采用低辐射玻璃、中空玻璃等,降低玻璃的导热系数,提高保温功能。(4)太阳能材料: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等,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3.3环保型建筑材料环保型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负担较小的建筑材料。这类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原料来源:采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2)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物的维护成本和更换频率。(4)废弃处理:易于回收、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常见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包括:(1)生态砖:采用工业废弃物、农作物废弃物等作为原料,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2)环保木材:采用速生材、经过特殊处理的木材,降低木材的消耗。(3)绿色装饰材料:如环保涂料、无毒壁纸等,减少室内污染物的排放。(4)绿色家具:采用环保工艺和材料,降低家具对环境的影响。在绿色建筑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合理选择和使用保温隔热材料、节能型建筑材料和环保型建筑材料,以实现节能减排、环保可持续的目标。第四章建筑施工节能技术4.1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在建筑施工节能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实现绿色建筑节能目标,施工现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优化施工布局,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2)加强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节能设计,提高临时设施的利用率。(3)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的能源管理制度,保证能源使用合理、高效。(4)强化施工现场环保意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4.2施工工艺优化施工工艺优化是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施工工艺优化的几个方面:(1)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优化施工流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3)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减少返工和修补,降低能源损失。(4)推广绿色施工工艺,如采用绿色建材、节能施工方法等。4.3施工废弃物处理施工废弃物处理是绿色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施工废弃物处理的措施:(1)加强施工废弃物分类收集,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2)推行施工废弃物减量化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产生。(3)加强施工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保证废弃物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4)建立完善的施工废弃物监管制度,加强对施工废弃物处理的监管力度。(5)推广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第五章建筑照明节能技术5.1照明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是绿色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及地方照明设计标准,保证照明质量。(2)根据建筑功能、空间布局和视觉需求,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和灯具布局。(3)充分利用自然光,提高室内照度均匀度,降低照明能耗。(4)考虑照明系统与建筑其他系统的协同作用,如与空调、遮阳等系统的配合。(5)注重照明系统与建筑外观、室内设计的协调性。5.2照明设备选择照明设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光源,如LED、荧光灯等。(2)根据照明场所的照度要求,合理选择灯具类型和功率。(3)选用高品质、长寿命的照明设备,降低维护成本。(4)考虑照明设备的可维护性和互换性,便于后期维护和管理。(5)关注照明设备的环保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5.3照明控制策略照明控制策略是实现照明节能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照明控制策略:(1)分区控制:根据建筑空间的功能分区,对照明系统进行分区控制,实现精细化管理。(2)调光控制:根据室内外照度变化,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降低能耗。(3)定时控制:根据照明场所的使用时间,设置照明设备的开关时间,减少无效照明。(4)感应控制:利用红外线、微波等传感器,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开关和亮度调节。(5)智能控制: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照明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通过以上照明控制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照明能耗,提高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第六章建筑通风节能技术6.1自然通风设计6.1.1设计原则自然通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合理布局建筑群,提高自然通风效果。(2)结合建筑形态、朝向和开窗方式,优化室内气流组织,实现良好通风效果。(3)考虑室内外环境质量,保证自然通风过程中室内空气质量满足卫生要求。6.1.2设计方法(1)气流模拟: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不同设计方案下室内气流分布,优化建筑布局和开窗方式。(2)风洞试验:通过风洞试验,验证自然通风设计的合理性,调整设计方案。(3)实际测试: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对室内气流分布进行实际测试,验证自然通风效果。6.2通风系统优化6.2.1系统设计(1)根据建筑用途、规模和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合理选择通风系统类型。(2)考虑系统运行费用和节能效果,优化通风系统设计。(3)结合建筑特点,合理布置通风管道和风口,实现室内气流均匀分布。6.2.2系统运行(1)定期检测通风系统运行状态,保证系统正常运行。(2)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调整通风系统运行参数,实现节能运行。(3)定期清洗通风管道和风口,保证通风系统清洁、高效。6.3通风设备选择6.3.1设备类型(1)窗式通风器:适用于自然通风条件较好的建筑,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耗低等特点。(2)风机盘管:适用于全空气系统,具有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功能。(3)新风系统:适用于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建筑,可提供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环境。6.3.2设备选型(1)根据建筑规模、用途和室内空气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2)考虑设备功能、能耗和噪音指标,选择高效、节能、低噪音的通风设备。(3)结合建筑特点和通风系统设计,选择便于安装、维护和操作的通风设备。第七章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技术7.1空调系统设计空调系统设计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在设计阶段,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确定空调系统规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面积、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避免过度设计。(2)优化空调系统布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地形、环境等因素,优化空调系统布局,降低管道长度和阻力损失,提高系统效率。(3)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形式。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形式,如集中式、半集中式或分散式空调系统。(4)采用高效传热设备。选用高效的空调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等,提高传热效率。(5)注重空调系统部件的匹配。空调系统中的制冷机、水泵、风机等部件应合理匹配,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7.2空调设备选择空调设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选择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空调设备,如高效节能的制冷机组、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2)考虑设备的可靠性。选用具有良好功能和可靠性的空调设备,保证系统运行稳定。(3)注重设备的噪音和振动控制。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空调设备,提高室内环境质量。(4)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选用易于维护和保养的空调设备,降低运行成本。(5)根据建筑特点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如大型公共建筑宜选用集中式空调系统,而小型建筑或办公场所宜选用分散式空调系统。7.3空调运行管理空调运行管理是保证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空调运行管理的要点:(1)制定合理的空调运行制度。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季节变化,合理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温度和湿度,实现节能运行。(2)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设备。对空调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提高系统效率。(3)优化空调系统运行参数。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如冷冻水温度、冷却水温度等,实现最优运行状态。(4)加强空调系统运行监测。通过监测空调系统的运行数据,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发觉问题及时处理。(5)培训空调操作人员。加强对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责任心,保证空调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第八章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8.1给水系统设计给水系统设计是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降低建筑给水能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设计给水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选择给水水源,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2)合理确定给水系统规模,降低给水泵房规模,减少泵房能耗;(3)优化给水管网布局,降低管网阻力损失,提高给水效率;(4)采用节能型给水设备,降低给水系统运行能耗。在设计给水系统时,应进行以下方面的优化:(1)给水系统分区设计,实现分区给水,降低给水泵房规模;(2)采用叠压给水方式,提高给水效率;(3)合理设置给水管道直径,降低管道阻力损失;(4)采用节能型给水设备,如变频调速给水泵、无负压给水设备等。8.2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绿色建筑节能要求,降低排水能耗,提高排水效率。以下为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1)合理确定排水系统规模,降低排水泵房规模,减少泵房能耗;(2)优化排水管网布局,降低管网阻力损失,提高排水效率;(3)采用节能型排水设备,降低排水系统运行能耗;(4)实现污废水分质排放,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在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的优化:(1)排水系统分区设计,实现分区排水,降低排水泵房规模;(2)采用重力排水方式,提高排水效率;(3)合理设置排水管道直径,降低管道阻力损失;(4)采用节能型排水设备,如节能型排水泵、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等。8.3给排水设备选择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设备选择。以下为给排水设备选择的要点:(1)给水设备:选择节能型给水设备,如变频调速给水泵、无负压给水设备等,以降低给水系统运行能耗。同时应考虑设备的功能、可靠性、噪音、振动等因素。(2)排水设备:选择节能型排水设备,如节能型排水泵、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等,以降低排水系统运行能耗。还需关注设备的处理能力、排放标准、噪音、振动等因素。(3)阀门及附件:选择优质阀门及附件,保证给排水系统安全、可靠、节能。在阀门选择时,应考虑其密封功能、流通能力、耐腐蚀性等因素。(4)管道材料:选择环保、耐腐蚀、抗老化、节能的管道材料,降低管道能耗。常见的管道材料有PE管、PPR管、不锈钢管等。(5)监测与控制系统:选择智能化、网络化的监测与控制系统,实现给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能耗分析等功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第九章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9.1太阳能利用技术9.1.1概述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建筑领域,太阳能利用技术已成为绿色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供暖系统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9.1.2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加热生活用水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管道及控制系统等。太阳能热水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安装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住宅、酒店、学校等场所。9.1.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蓄电池和控制系统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无污染、维护费用低、安装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建筑屋顶、墙面等部位。9.1.4太阳能供暖系统太阳能供暖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建筑供暖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泵、储热水箱、管道及控制系统等。太阳能供暖系统具有节能、环保、舒适性好等优点,适用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9.2风能利用技术9.2.1概述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建筑领域,风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和自然通风等。9.2.2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的技术。建筑风力发电系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逆变器、蓄电池和控制系统等。风力发电具有无污染、维护费用低、安装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建筑屋顶、阳台等部位。9.2.3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风压差和温差驱动空气流动,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的技术。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设置窗户、通风井等,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能耗。9.3地热能利用技术9.3.1概述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建筑领域,地热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和地热供暖系统等。9.3.2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源的温度特性,通过热泵技术实现建筑供暖和制冷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地下换热器、管道及控制系统等。地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效、环保、运行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各类建筑。9.3.3地热供暖系统地热供暖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