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流畅翻译课文。2.把握赠序的文体特征,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学习对比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3.领悟文章劝学的主旨,体会作者求学的艰辛和勤奋,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重难点】1.朗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学习对比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2.领悟文章劝学的主旨,学习作者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学习过程】预习案预习案1.了解文体知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和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或引导。赠序,即。始于唐朝,宋以后,逐渐成为单独的赠别文体。赠序在惜别伤离、劝勉激励的同时,常表达作者的一些感慨或见解。在行文风格上,往往集于一体。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作者介绍:【宋濂】(1310—1381)字,号,谥文宪。(朝代)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宋濂与、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有《宋学士文集》等。写作背景:洪武十一(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3.文题解读标题“送东阳马生序”是什么意思?学习案学习案第一课时活动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嗜学()硕师()叱咄()俟()负箧曳屣()()皲裂()媵人()衾()绮绣()容臭()烨然()裘葛()缊袍()耄老()冻馁()谒见()撰写()贽()2.读准以下句子的节奏。(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读过课文后,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赠序的主要内容吗?活动二:疏通文意,积累词汇。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出不理解的词句。2.小组合作探究自读标记的疑难词句,小组内整理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存在的问题:3.整理归纳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和特殊句式。(1)通假字①四支僵劲不能②同舍生皆被绮绣③与之论辨

(2)古今异义①滕人持汤沃灌(古义:,今义: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②录毕,走送之(古义:,今义:行走。)③或遇其叱咄(古义:,今义:或者)④右备容臭(xiù)(古义:,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⑤裘葛之遗(古义:,今义:赠送)⑥日再食(古义:为,今义为又。)(3)词类活用①手自笔录:②腰白玉之环::(4)一词多义①以无从致书以观以衾拥覆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②之走送之益慕圣贤之道父母岁有裘葛之遗③至礼愈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5)特殊句式①弗之怠②既加冠布置作业1.熟读全文,尝试背诵1、2段。2.识记文重点词词、句子的意思。第二课时活动一:梳理层次,把握思路1.这篇文章言辞恳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请思考文章可以分几部分?请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第一部分(第段)第二部分(第段)第三部分(第段)2.文中表明了作者写作意思的句子是:活动二:研读文本,明劝学之心(一)读宋濂求学之艰1.宋濂生平著作甚丰,曾主修《元史》,被称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可见其成就之大。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能反映宋濂成就的语句吗?(1)(2)(3)2.宋濂学有所成,成为天子近臣,备受尊敬,声名远播。根据本篇文章说说,他的成就是如何得来的?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3.文章开头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少年宋濂在求学过程中,碰上的第一个困难是就因家贫无书可读。在求学过程中,作者具体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呢?请阅读第一、二段,在文中勾画出来相关语句,概括少年宋濂的“无”,并仿照示例进行概括,完下列表格。求学之艰:少年宋濂的“无”克服的办法求书之难无书可读借书、抄书求师之难生活之苦4.作者是如何描写求学过程之难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示例:(1)细节(摘录原句):“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赏析:写严冬时节抄书的艰苦,简洁生动,如在目前。(2)(3)5.《明史》中说宋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宋濂在如此艰难的求学路上从未停下脚步,是什么在支撑他呢?他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再读课文,说说少年宋濂的“有”。少年宋濂的“无”克服的办法少年宋濂的“有”无书可读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无师可学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无温和之态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无住行之便尝趋百里外,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寓逆旅无衣食可享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二)品宋濂劝学之心6.如今的太学生的求学环境仍是如此艰辛吗?请在原文中找到勾画相应句子。对比宋濂的“无”,说说如今的太学生有什么?少年宋濂的“无”当今太学生的“有”原句无书可读有丰富的藏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无师可学无温和之态无住行之便无衣食可享可见:宋濂当年学习条件,当今太学生们求学条件。7.宋濂讲述自己少时求学之艰,接着又写太学生们求学条件优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8.文章中还有其他两处对比,请同学们找到并进行简要赏析。(1)(2)9.作者对幼时求学经历记忆深刻,很多细节都历历在目,比如同舍生的衣着描述得十分细致,倘若当年没有仔细凝视,又怎么会记得如此清楚呢?幼时艰难的求学经历对于宋濂来说应该刻苦铭心,但他为何始终在文中强调“不知”呢?如“足肤皲裂而不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助读资料: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小结:回头再看开头的问题:作者“劝学”,劝什么呢?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意在强调:活动三:思考讨论,辩论升华1.如果你是马君则,请你给宋濂回一封信,你会说些什么呢?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