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2_第1页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2_第2页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2_第3页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2_第4页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新课导入朝代顺序简表(部分)西汉东汉周朝东周汉朝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学习任务一了解东汉的建立与统一。新课学习活动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西汉的兴衰”历史表格。阶段内容建立时

间:公元前

202年建立者:

(汉高祖)都

城:_______治世“____________”鼎盛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

________的局面衰弱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灭亡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汉的兴衰刘邦长安文景之治大一统皇帝大权旁落,朝政腐败;地主兼并土地;社会矛盾激化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定国号为“新”新课学习活动2依据活动1表格样例,设计“东汉建立”小档案,并在《东汉形势图》上标出东汉的都城。东汉形势图新课学习时

间:25年建立者:刘秀(光武帝)都

城:洛阳东汉建立·小档案学习任务二了解“光武中兴”。活动1阅读教材,梳理光武帝施政措施表格。新课学习背景目的措施光武帝施政措施西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巩固统治,稳定社会◎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减轻田租◎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新课学习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初期,人口和垦田的数目有所恢复,出现了

“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rěn),百姓殷富,粟斛(hú)三十,牛羊被野”的情景。相关史事

活动2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至其子明帝时呈现出明显的效果,结合材料,回答这一“效果”的表现。新课学习“光武中兴”活动3列表对比“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探究统治者政策的共同之处。治世背景目的措施“文景之治”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破坏巩固统治,稳定社会◎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光武中兴”西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巩固统治,稳定社会◎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减轻田租◎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情况表新课学习活动4

观察《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结合教材,完成“东汉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知识卡片。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使用_______________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王景受命__________,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______:利用水力鼓风,提高了冶铁质量手工业______: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二牛一人一犁冶铁制瓷新课学习东汉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治理黄河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学习任务三了解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活动1小组组长代表本组,选择下面任一活动项目,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问题。新课学习

1.阅读教材,将以下关键词进行排序,形成一个完整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故事链,并结合《相关史事》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新课学习相关史事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再转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外戚专权皇帝早逝宦官得宠幼年即位诛杀外戚皇帝长大外戚专权③皇帝早逝①宦官得宠⑥幼年即位②诛杀外戚⑤皇帝长大④东汉绿釉陶水亭新课学习

2.观察文物图片《东汉绿釉陶水亭》《东汉宅院画像砖》,综合介绍其如何体现了“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亭上层四角有张弩控弦的武士守卫,中间有人扬袖起舞,旁有一人抚琴及三人拍手伴歌。这一陶水亭是豪强拥有私人武装及娱乐生活的写照。该画像砖刻画了东汉时期的一座宅院,其中有围墙、长廊、前后院、堂屋、望楼等,是东汉豪强住宅的缩影。东汉宅院画像砖活动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以及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对东汉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新课学习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以及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对东汉的政治、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在政治方面,导致朝政混乱,政治腐朽不堪,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在社会方面,外戚与宦官集团、豪强大族都竭力搜刮民财、压榨百姓,导致民生困苦、社会动荡,最终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三、黄巾起义学习任务四了解黄巾起义基本史事。活动1以下材料是东汉后期的一首民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首民谣的创作背景,并说说这首民谣反映出当时民众什么样的情绪。新课学习新课学习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太平御览·菜茹部》东汉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平民百姓深受压迫。这首民谣反映出当时的百姓对黑暗统治的愤怒,表示出他们不甘心受压迫的情绪,以及敢于抗争的意志。时

间:领导者:特点:黄巾起义关键信息表结果:影响:活动2自主阅读第二子目及《相关史事》,填写黄巾起义关键信息表。

新课学习184年张角有组织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失败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相关史事张角及弟子在各地传播太平道,并将几十万信徒按军事组织编成36方,大方有一万多人,小方有六七千人。184年是农历甲子年,张角决定举行起义,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各地纷纷响应。活动3阅读《知识拓展》,思考黄巾起义与州牧割据有何联系。州牧割据与东汉的“衰”又有何关系?新课学习州牧割据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作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军阀割据一方的州牧割据局面。州牧割据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东汉的兴衰”有何认识。课堂小结东汉25年刘秀(光武帝)兴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豪强大族势力膨胀措施: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民族关系“光武中兴”黄巾起义拓展作业

看文物,学历史。右侧为出土于四川的东汉击鼓说唱俑。观察文物,查阅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