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我国云南的远古人类是()A.山顶洞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半坡居民2.“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A.人会制作并使用工具 B.人会使用火C.人会建造房屋 D.人会演奏乐器3.下列哪种生活用品最有可能是山顶洞人经常使用的()A.猪纹陶钵 B.铜鼎 C.打制石器和骨器 D.金属货币4.如图为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想象复原图,该建筑的优点是()A.照明 B.防寒保暖 C.泄洪 D.通风防潮5.距今约6000年,半坡人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等生产活动,他们种植()A.马铃薯 B.粟 C.花生 D.玉米6.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建造房屋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天气不同 B.所处年代不同 C.使用工具不同 D.地理环境不同7.陶寺古城遗址中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这反映()A.当时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 B.当时统治者的组织调动能力较强C.长江流域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D.各地文化汇聚中原8.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的特征是()A.多元一体 B.满天星斗 C.全面辉煌 D.源远流长9.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首领传位给()A.有血缘之人 B.功劳之人 C.贤能之人 D.才华之人10.禹为了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A.热爱学习的精神 B.无私奉献的精神 C.奋勇杀敌的精神 D.乐善好施的精神1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2.在利簋腹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战争是()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13.学习历史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周王朝对青铜礼器的使用规定严格,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周王朝青铜制造繁荣 B.周王朝社会等级严格C.周王朝生活腐败 D.周王朝经济落后14.根据下列表格可以归纳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夏朝商朝西周桀不修德行,伤害百姓,被商汤起兵讨伐,夏朝灭亡。商纣王对外征伐,残害人民,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灭亡商朝。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西周被犬戎族所灭。A.王朝末期战争不断 B.分封导致地方膨胀 C.王朝末期实行暴政 D.王位世袭存在弊端15.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变化之中。政治上的变化是()A.周王室地位衰微 B.中央集权加强 C.儒学居主导地位 D.社会和平稳定16.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金属货币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这反映了()A.当时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工具 B.当时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D.当时商业活动活跃1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旗号是()A.一统天下 B.尊王攘夷 C.各自为政 D.友好相处18.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吴起在楚国推行变法,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这说明()A.变法是当时的历史潮流 B.战国时期的国君重用人才C.原始农业兴起与发展 D.奴隶主贵族实力强大19.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位于最南边的诸侯国是()A.秦国 B.燕国 C.楚国 D.齐国2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既互相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A.诸侯争霸 B.王室衰微 C.变法改革 D.“百家争鸣”21.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他的思想核心是()A.道 B.仁政 C.仁爱 D.仁22.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完善了我国立法制度机制。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出现强调以法治国的思想学派,其代表人物是()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韩非23.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很多弟子出身都不同,有贵族、平民、富商等,这体现孔子教育主张是()A.“兼爱非攻” B.有教无类 C.民贵君轻 D.顺其自然24.在学习了先秦诸子的思想之后,同学们兴趣盎然,将班级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各家学派的主张进行了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语文老师严格执行班规,依规治班,受到了墨家影响B.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很具有道家风范C.英语老师讲究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典型的法家做法D.历史老师擅长因材施教,以德治班,体现了儒家主张25.大单元主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选择一个最合适探究的大单元主题()A.早期人类的发展与文明起源 B.早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二、材料分析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26.研究历史材料是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此,七年级某班同学们收集了很多史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史料整理。(16分)了解史料类型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迄今为止,人们所能认识并可以搜集、运用的史料大体有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等类别。——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会辨别史料材料一:【实物史料】图1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复制品)材料三:【文献史料】(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材料二:【实物史料】图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学会运用史料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元互证等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史料,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具体情境,需要掌握读懂它的技能,才能对其反映的历史信息形成准确的认识。——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文物最有可能出土于哪个早期人类遗址;(2分)指出化石属于哪种史料类型。(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骨耜的作用;(2分)写出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都江堰的主持修建者;(2分)指出都江堰修成后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应当如何正确运用史料。(2分)27.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材料二:事件弭兵之会晋楚战争次数2次11次类型和平外交战争——整理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三: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历史人物。(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民族交往的方式。(4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28.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8分)制度创新工具创新改革创新材料一:图3西周分封等级示意图材料二:图4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图5春秋时期青铜栖尊材料三:商鞅认为“农战”是富国强兵的基石。为此,他实行“分户令”,把劳动力全部挖掘出来,投身农、战;依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对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以免除徭役的奖励。此外,他还招揽移民,开发秦国土地。——摘编自袁方《商鞅的“强秦之计”与秦国的政治发展》(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实行的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实行“强秦之计”的目的。(2分)概括商鞅为实现“强秦”所采取的措施。(4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2分)历史答案1.C2.A3.C4.D5.B6.D7.A8.A9.C10.B11.A12.C13.B14.C15.A16.D17.B18.A19.C20.D21.A22.D23.B24.D25.B26.(1)北京人遗址;实物史料。(2)翻土;水稻。(3)李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秉持大胆怀疑、多元互证等原则;了解史料产生的具体情境;掌握读懂史料的技能。27.(1)华夏民族是由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的。(2)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中原地区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巩固了国家统一。(3)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文化上:统一文字等。(4)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发展;我们应当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28.(1)变化:从以血缘为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南雄市农村集体资产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商务培训项目聘用专家合同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加工钢材买卖居间合同附带钢材加工行业标准制定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气运输与新能源开发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合同
- 2025年度棉布市场调研与销售策略制定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内墙装饰施工与智能化升级合同
- 2025年度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优化版2篇
- 氨吸收塔的设计
- 中央202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917)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外呼合作协议
-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800道题
- 保险公司2025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公司领导在新年动员会上的讲话样本(3篇)
- 眼科护理进修专题汇报
- 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英语汇编:材料作文
- 2024年大型风力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 礼仪服务合同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