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
07.1语言表达的连贯
——语句衔接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教学过程
一历年高考题型微观
年份卷别题干表述命题特点
国考4套卷均为补写
2022年
语句
2021新高考I、(1)语言连贯考查总体特点:
2020新高考II①考查的频率“高”(或“热”)。无论采用何种题
型,连贯题从未“缺席”过全国卷。
②考查的题型“活”。或用客观题,或用主观题;
或用复位题,或用补写题,或同时用两种题型。
③考查的重点“显”。虽然题点、题型在变,但有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一个重点很突出,那就是情境补句。该题型近5年
的语句,衔接最恰当来,除2018年暂缺外,都是必考题。
的一项是(3分)/下列④考查的趋势“综”。单独设题的可能性有,但很
2018—2020全
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小,更多的是命题趋向综合性、情境化,即提供一
国I、II>III
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个语段,与词语、病句、修辞等一起考查,尤其是
2021全国甲、乙
是(3分)情境补句题,不大可能再单独设题了,更多的是与
其他考点综合考查。
(2)语句衔接考查特点:
①所选句子或为语段中完整的一句,或为语段中完
整句子的一部分。
②与上下文高度衔接,几乎都有“过渡”性质。
③采用单选题型,与词语、病句等一同考查。
【知识图要】
「话题、对象保持一致
______^-转换照应自然、妥帖
T语句衔接卜一意境、风格和谐融洽
语
要言题一句式、结构协调得当
蓑连五
T语句补写](见学案io“知识图要”)
二掌握选句复位连贯的四要求
一、保持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对象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
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
持主语前后一致最重要。
i.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工作
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A.小岛像蛇贝一样连接两端
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蛇贝
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蛇贝
D.两端的小岛像蛇贝一样连接起来
答案C
解析从上文来看,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A、B、D三项的主语都是“小岛”,
C项的主语是“巨龙”,所以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来看,A、B、D三项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应排
除。故选C。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富春江是水袖长卷,是袅袅幽香,是万种风情,她把激荡的浪花涌向了这片土地上繁衍的子民,像美
妙的音符叮当作响,相伴左右。富春江的款款江水像一条蓝幽幽的飘带,缠绕山间林舍之间,流淌,闪烁,
移转,歌舞;(),隐隐绰绰,如梦如幻,宛如西子,婀娜中有矜持,蕴藉间现动人。
A.而淡淡的雾霭把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笼罩起来,映入于宽阔的江水中
B.而淡淡的雾霭笼罩了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映入宽阔的江水中
C.而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为淡淡的雾霭所笼罩,遂映入宽阔的江水之中
D.而被淡淡的雾霭笼罩的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映入宽阔的江水中
答案D
解析A、B两项的主语与下文的主语不一致。C项略显文言句式,语体不合,且选项内部分句的关系不合
逻辑。故选D。
二、保持结构、句式的一致性
句式是指句子的形式,即句子内部的语言结构。句式一致包括句子成分相同、词性色彩一致、关联词
搭配得当等。句式一致既有利于保持话题统一、主语一致,又有利于体现内容上的承接关系,使语言衔接
更严密。具体要求表现在:
(1)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性,也就失去了连贯性。
(2)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
(3)复句中,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
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方兴未艾的网络剧期待名监制、名导演、名演员等优质影视制作力量加入,以丰富网络剧的创作资源
和发展可能性,(),继续推进网络剧的精品化之路。
A.让更多有潜力的人能得到引导帮扶,施展才华
B.引导帮扶更多有潜力的人施展才华
C.更多有潜力的人会得到引导帮扶并施展才华
D.通过引导帮扶,更多有潜力的人能施展才华
答案B
解析根据瞻前顾后的原则,括号前后两个分句“丰富……”“继续推进……”都是动宾结构,由此分析
四个选项的内容,只有B项的句式结构与前后文一致,故选B。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
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篮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答案D
解析由下文可知,此处的主语应当是“石头”,排除A、C两项。D项的表述方式更能强调阳光和雨露的
作用,这正与下文的叙述相契合。故选D。
三、保持顺序的合理性
连贯的句子之间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
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
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1.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东四牌楼是四条大街的交叉口,O
(2)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是一望无际的。
1①所以商店林立,市容繁盛
[②所以市容繁盛,商店林立
[③不是一亩两亩,也不是一株两株
[④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两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1)中两句的排序,①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2)中,④与句末的“一望无际”形成由小到大
的逻辑顺序。故选B。
2.(2021•天津)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时间的各项性质中,O
A.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B.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C.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D.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答案D
解析此处是说时间带给人们的感受。从程度上看,应先说“切肤之痛”,再说“无能为力”;先说“飞
速流逝”,再说“永不复返”。故选D。
四、保持语言形式上的衔接与呼应
(1)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分句,也可以连接句子或段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
语言连接紧密,语意表达连贯。
(2)巧妙使用意义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所谓意义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包括序数词、表时间或空间的
一组词、表比较的词、相同词语、同义词语、代词、同义句子、顶真句子等。恰当使用这类词语或句子,
可以使语言前后贯通,语意自然顺畅。
(3)恰当使用过渡性词语或句子。从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意思,从一个事件转到另一个事件,从一个场
面转到另一个场面等,需要适当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句子甚或段落,以避免文章的生涩、不流畅。
(4)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与呼应。词语的呼应包括语序的呼应、
语义的呼应、语言的和谐、词语的重现、词语的省略等;句子的呼应包括句式的调整、句式的统一、句子
的首尾相接、句子的移位等。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
能获得的。
A.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B.确实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C.不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D.或者说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答案C
解析原文句意是递进关系,能体现这层关系并能与“而且”关联的是C项。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
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
、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
装订等技术活儿。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
过这些活儿,连见也没见过。
<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
装订等技术活儿。这些活儿他们过去不但
、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粗读①句与②句,意思上并无太大差别,但是②句里,“远处看”看到的是“宝塔”“坐落在山顶
上”,作谓语的动词“看”与“宝塔”衔接紧密,而且这样表达,陈述对象都是“宝塔”,非常畅达。虽
然③句和④句的意思相同,但是③句强调的是“他们”怎么样,而④句则把“这些活儿”放在句首作复指
成分,这就使得句间的衔接紧密顺畅。
三掌握语句衔接题的答题要领
语句衔接题是一种高频常规题型,答好这种题型要做到:
1.读语段
首先读懂语段,明了大意,明确语段话题是什么,括号前后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内在联系。
2.析选句
析选句,了解选句表述的内容是什么,是否合常理,明显不合常理的即排除。把握选句的主语(或前一
分句)是什么,宾语(或后一分句)是什么,句式有何特点。
3.入语境
把选句放入原文括号内,看看话题是否一致,如选句的表述和语段的话题(强调点)相悖,即排除。然后
看选句是否承上启下,选句的主语(或前一分句)是否承接括号前的内容,选句的宾语(或后一分句)是否引起
括号后的内容。前后句式、照应是否一致。
1.(2021•新高考I)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
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o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
雪环境中。
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答案A
解析材料从南极雪变色现象说起,介绍了变色的原因。从括号前后内容来看,括号内的句子应为对前面
雪变色现象的分析,并能引出“雪衣藻”这一后文叙述对象;A、B两项的叙述对象是“雪变色”,C、D
两项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因此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前者说“雪变色是……的结果”,
后者说“雪变色是因为……”,前者与括号前的句子衔接更紧密。由此确定答案为A。
2.(2020・全国II)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
文。(),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
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
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
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
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
答案C
解析文中括号前语境提供了商代早、中期青铜器上的铭文,但句末用句号。括号后用逗号,后文语境为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即所选句子与后文要连接得住,语气上要贯通。结合所给选项,再依据后文语
境文字,可以看出,括号及后文语境合到一起是一个表因果的句子,阐述了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的观点及
理由,且这个观点是相较于青铜器铭文而言的。四个选项,语序差异最大,两项没用关联词,一项用了一
半关联词(“由于”),只有一项用了一组关联词“由于……所以”。综合起来看,从衔接连贯的角度看,不
管是括号内的句子内部还是括号句子与后文语境的衔接,只有C项最为恰当。
四课堂练习
1.(2021.全国甲)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o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通过自己动手,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
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勤俭节约的
生活作风。
A.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才做出了一道道家常菜
B.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都承载于一道道家常菜
C.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
D.一道家常菜,劳动者在幕后通常有着辛勤的付出
答案C
解析根据后文衔接的“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可见,这些程序繁琐而辛苦,故“辛
苦”应该放在后句与之衔接,排除A、B两项。D项中途易辙,“一道家常菜”后没有谓语,主语偷换成“劳
动者”,排除。故选C。
2.(2021.全国乙)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
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
时互动。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o“虚拟”
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
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答案A
解析括号前的内容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写互联网对社会交往的作用,即提高了社会交往效率。括号
后的内容讨论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由此可以判断,括号内的内容要承接前文的社会交往,据此
可排除C、D两项。分析A、B两项,“社会交往”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属于并列关系,不属
于递进关系,排除B项。故选A。
巩固学案
一、高考题组
1.(2021・新高考H)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望而却步的“牙膏”:宇航员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直接
咽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然而,吃货的生产力不可
低估,很快,()o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
A.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并且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B.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C.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而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D.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还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答案B
解析语境强调的是人们的创造力,应保持“人们就发明了……”的句子结构,排除C、D两项;“还有咖
啡杯和煎锅”与前文形成语意递进,句首应用表递进的连词,而“并且”表并列,排除A项。故选B。
2.(2020•全国III)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
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
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互为一体,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没有中
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
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
答案A
解析文段论述的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关系,联系后文“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按照连贯的陈述对
象与角度一致的原则,再分析要选填的句子。要填的句子陈述的是传承中华文化和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
脉的关系,上下文语句的陈述对象是“中华文化”,即“中华文化”在前,对应要填的句子的陈述对象也
应该是“传承中华文化”,排除C、D两项。再根据后文“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
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可知,传承中华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本条件,排除B项。故选A。
3.(2020.新高考H)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
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
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
民喜爱。(),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
A.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B.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C.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国际风筝节
D.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国际风筝节
答案B
解析括号出现在“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句前,中间以逗号分隔,
可见两个句子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且后半句以“吸引着”这一动词引领,照应后面“专家、爱好者及游人”
这组宾语,按语法基本结构,括号内应当填写一个名词性短语作为主语,才能顺畅。四个选项语意、句式
大体相同,但细致研究分析就会发现,A、C两项都是主谓宾结构完整的句子,不能独立作主语,所以排除。
B、D两项均以“国际风筝节”为中心词,且都由“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和“山
东潍坊”共同组成该中心词的定语,只是顺序不同。B项“山东潍坊”与“国际风筝节”直接连用,可以看
作一个完整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引出后半句中的谓语“吸引着”,语意连贯顺畅。D项则把“山东潍坊”
放在开头,由于本词的名词属性,加之紧随其后的“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看似构成
了一个完整独立的主谓结构,读者看到“36届”后面的“的”才能明白,这是一个长长的定语,在理解句
子的时候容易失误。且后半句“前来”一词应对应明确的地点位置,中心词如果只剩下“国际风筝节”则
位置信息不明确,表意不清晰。故答案为B。
4.(2019・全国I)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
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为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答案D
解析“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是一个转折句,前面补充的分句必须要:①与它的内容相反或
相对;②与它所述内容对象相一致。四个选项都是复句,内容均是说“古琴音量小是缺点”,与转折句“这
是特点”内容相对,都符合①的要求。要与转折句构成连贯,且表述恰当,关键要看复句的第二分句与转
折句内容是否相关相连。A项第二分句“这是很多人的看法”,讲的是“看法”,与转折句“这是特点”
所述不一致。B项第二分句“为很多人所批评”,讲的是“批评”,与转折句“这是特点”也不一致。C项
第二分句“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与转折句“这是特点”所述内容对象也不一致。D项第二分句“很
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与“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在陈述“古琴音量小”这一问题对象上,形
成相对的观点,两个句子衔接顺畅自然。故选D。
5.(2019・全国II)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
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
精神。(),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答案B
解析首先分析四个选项表述的内容,A、B两项的表述对象为“这其中尺度的把握”,C、D两项的表述
对象为“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联系选文语境,结合下文“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由
此句开头的“也”以及动词“造就”可以明确,前面的两个表述对象貌似都是准确的;但是联系上文“画
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就可以明确这里想要表达的应
该是“画家应该对中国文化把握好尺度,其中这尺度的把握体现了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由此可
知,C、D两项本末倒置。也可以思考四个选项所提供的重要短语”尺度的把握”与“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
解”,由此明确“尺度的把握”与“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词语的关系上看,动词
“体现”与下文“造就”,词性相同,结构相似,衔接最恰当。故选B。
6.(2019•全国III)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o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
行远程操控。这大大制约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A.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B.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C.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答案C
解析补写的句子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部分。根据语境,补写的句子主语是“人们”,应使用主动
句。A、B两项采用了被动句,主语是“月球的正面”,与语境表达不连贯,故排除。D项“观察月球”的
立足点应是“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人们”语言累赘,说法不妥,故排除。综上所述,选C。
7.(2018・全国I)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
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
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
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应有
尽有,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准确把握上下文所给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是比较所给选项之间的表述差异,三是权衡上下文与选项的语意衔接关系。题目所要补写的是“对不熟
悉的人而言”后续的句子,这个句子是“人”作主语,紧接着是“人”的行为才能使语句连贯。A项讲的
是“实验室”,与“人”的行为无关,接上句是不连贯的。B项描述“大洋一号”的情况,与“人”的行为
同样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南雄市农村集体资产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商务培训项目聘用专家合同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加工钢材买卖居间合同附带钢材加工行业标准制定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气运输与新能源开发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合同
- 2025年度棉布市场调研与销售策略制定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内墙装饰施工与智能化升级合同
- 2025年度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优化版2篇
- 氨吸收塔的设计
- 中央202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917)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外呼合作协议
-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800道题
- 保险公司2025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公司领导在新年动员会上的讲话样本(3篇)
- 眼科护理进修专题汇报
- 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英语汇编:材料作文
- 2024年大型风力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 礼仪服务合同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