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有理数的减法与减法_第1页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有理数的减法与减法_第2页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有理数的减法与减法_第3页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有理数的减法与减法_第4页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有理数的减法与减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减法与减法

知识点一、有理数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若aA0,6>0,则a+b=+(|a|+|6|);

若<0,则(/+6=-(|(z|+|“)。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

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绝对值相等:若a>0,6C0,且㈤=回,则a+b=0;

绝对值不相等:

①若a〉0,6<0,且|a|>回,则a+b=+(⑷一|〃);

②若a<0,6>0,且|a|>\b\,则a+b=-(|a|—|6|)»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a+0=a

例:计算

(1)(+16)+(-23)

(2)(—6.5)+6.5

【解答】见解析

【解析】(1)(+16)+(—23)=—(23-16)=-7;

(2)(-6.5)+6.5=0

知识点二、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1.有理数相加,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2.有理数相加,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c=a+(b+c)

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常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先把正数和负数分开计算,各自求和后再相加.

3.有理数加法中的一些计算技巧:

U)相反数结合法: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

(2)同号结合法: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

(3)同分母结合法: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

(4)凑整法:几个数相加能够得到整数的先相加.

例:计算(-2.6)+(-1.5)+(-3.5)+(+2.6)

【解答】-5

【解析】(-2.6)+(-1.5)+(-3.5)+(+2.6)

=[(-2.6)+(+2.6)]+[(-1.5)+(-3.5)]

=0+(-5)

=-5

知识点三、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6)

1.较大的数一较小的数=正数,即若a>6,则a—6>0;

2.较小的数一较大的数=负数,即若则Q—b<0;

3.相等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即若a=6,则a—6=0;

4.0减去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任何数减去0仍等于这个数.

例:计算3.5—4.5—3

【解答】-4

【解析】3.5-4.5-3

=3.5+(-4.5)-3

=-1-3

=-1+(-3)

=-4

知识点四、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1.利用减法运算法则,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

2.去掉括号和括号前的加号(有绝对值的要先去掉绝对值后再计算);

3.利用加法法则和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例:用简便方法计算

1-2-3+4+5-6-7+8+9-10-11+12H——F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解答】-1

【解析】原式=(1-2-3+4)+(5—6—7+8)+•••+(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0+0+-+0+2017-2018

=2017-2018

=-1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计算5+(-3)正确的是()

A.2B.-2C.8D.-8

【分析】根据有理数异号相加法则即可处理.

【解答】解:5+(-3)=2,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加法,掌握其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计算-1-1的结果是()

A.-2B.0C.1D.2

【分析】原式利用减法法则变形,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1

=-1+(-1)

=-2.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练掌握减法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3.与-3期等的是()

1111

A.-3--B.3--C.-3+-D.3+-

2222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逐个计算得结论.

【解答】解:A.-3-1=-31,选项A的计算结果是-3点

B.3-1=21,选项B的计算结果不是-3点

C.-3+|=-2p选项C的计算结果不是-3点

D.3+1=31,选项D的计算结果不是-3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圆圆想了解某地某天的天气情况,在某气象网站查询到该地这天的最低气温为-6℃,最高气温为2℃,

则该地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

A.-8℃B.-4℃C.4℃D.8℃

【分析】由最高温差减去最低温度求出该地这天的温差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6)=2+6=8(℃),

则该地这天的温差为8℃.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练掌握减法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5.计算I-3-(-2)1的结果是()

A.1B.-1C.5D.-5

【分析】先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1-3+2

=1-1|

=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绝对值,掌握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关于有理数的加法说法错误的是()

A.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B.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

C.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D.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小的数的符号作为和的符号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判断即可.

【解答】解:A选项,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作为和的符号,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掌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是解题的关键.

7.设。是最小的正整数,6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等于()

A.-1B.0C.ID.2

【分析】由。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可得,。=1,b=-l,c=0,

则a+b+c=\+(-1)+0=0.

【解答】解:依题意得:a—l,b--1,c—0,

.'.a+b+c=l+(-1)+0=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法,掌握正整数、负整数的概念和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如果a-b>0,且a+6<0,那么一定正确的是()

A.0为正数,且B.4为正数,且

C.6为负数,且㈤〉㈤D.6为负数,且㈤

【分析】根据。-6>0可知然后两种情况:或6<0分别讨论.

【解答】解::a-Q0,

①6N0则a一定是正数,止匕时a+b>0,与已知矛盾,

:.b<0f

•「a+bVO,

当6V0时,

①若a、b同号,

a>b,

.'.\a\<\b\,

②若a、b异号,

.'.\a\<\b\,

综上所述6<0时,a>0,|a|<|ft|.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正数和负数,掌握加法、减法运算法则,

分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9.某地周六白天最高温度+4℃,与夜晚最低气温的温差是6℃,则夜晚最低气温是-20c.

【分析】根据白天最高温度降低6℃就是夜晚最低温度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4-6=-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掌握温差=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是解题的关键.

10.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符号使式子成立:(+6)+(-18)=-12.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6+(-18)=-12,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掌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

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

11.已知㈤=9,㈤=3,则|a-6|=6-a,则。+6的值为-6或-12.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b的值,根据|a-6|=6-a,得到aW6,然后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即可.

【解答】解::"=9,161=3,

.'.a=±9,6=±3,

•\ci-b\=:b~cif

:.aWb,

当a=-9,6=3时,a+b=-9+3=-6;

当a—-9,b--3时,a+b—-9-3—-12;

故答案为:-6或-12.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法,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是解题的

关键,不要漏解.

12.小明在计算1-3+5-7+9-11+13-15+17时,不小心把一个运算符号写错了(“+”错写成“-”或“-”

错写成“+”),结果算成了-17,则原式从左往右数,第6个运算符号写错了.

【分析】算出原式的正确结果,与-17作差然后除以2求解.

【解答】解:VI-3+5-7+9-11+13-15+17=9,

9>-17,

小明不小心把“+”写成“-

V9-(-17)=26,26+2=13,

.,.小明将+13写错为-13,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计算,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

13.矿井下A、B、C三处的高度分别是-37.4心,-129.8m,-71.3m,则矿井最高处比最低处高92.4

米.

【分析】先确定最高处和最低处,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两地的相对高度.

【解答】解:...最高处:-37.4米,

最低处:-129.8米,

最高处比最低处高:-37.4-(-129.8)=92.4(米),

故答案为:92.4.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点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BC=2AB.已知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点C表

示的数是11或-5.

【分析】由于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则线段AB的长度为4;又BC=2AB,则BC=8;

本题即求数轴上到点B的距离是8的点C所表示的数.分两种情况,①点C在B的右边;②C在B的左边.

【解答】解::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

.*.AB=|-1-3|=4;

又:BC=2AB,

;.BC=2X4=8.

①若C在B的右边,其坐标应为3+8=11;

②若C在B的左边,其坐标应为3-8=-5;

故点C表示的数是H或-5.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有关内容,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

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

15.若a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是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负数,c是最大的负整数,则a-b+c的值为]

【分析】先根据题意确定。、6、c的值,再把它们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

【解答】解: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6是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负数,c是最大的负整数,

.".a—Q,b--2,c--1,

:.a-b+c=0+2-1=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的相关知识.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最大的负整数是-1.

16.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3.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0.

【分析】根据已知得出求出符合条件的数即可.

【解答】解: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3.5的整数包括±2,±3

2+(-2)+3+(-3)=0.

故答案为:0.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绝对值、相反数的意义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解答题

17.计算:

(1)+5+(-8)+(-4)-(-10);

、S31

⑵%+7)T_0-251一(一注

【分析】(1)先把减法转化成加法,然后再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2)先化简绝对值,然后再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即可.

【解答】解:(1)+5+(-8)+(-4)-(-10)

=5+(-8)+(-4)+10

=(5+10)+[(-8)+(-4)]

=15+(-12)

=3;

(2)-+(-|-0.25|-(

646

=(-+i)+[(--)+(-i)l

6644

=1+(-1)

=0.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

简便.

18.已知一列数列0,-1,

(1)求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差;

(2)若再添上一个有理数加,使得五个有理数的和为0,求机的值.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计算即可;

(2)先求出这四个数的和,再根据五个有理数的和为0即可得出机的值.

【解答】解:(1)2-(-1)

=2+1

=3;

(2)2+0+(-1)+(-i)=i,

22

•..五个有理数的和为0,

.1

••"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掌握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19.琪琪和佳佳计算算式“4+6-11-2”.

(1)琪琪不小心把运算符号“+”错看成了“-求此时的运算结果;

(2)佳佳只将数字“11”抄错了,所得结果不超过7,求佳佳所抄数字的最小值.

【分析】(1)把运算符号“+”错看成了“-”,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2)设佳佳所抄数字为x,根据题意可得:4+6-X-2W7,解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1)4-6-11-2

=_2-11-2

=-13-2

=-15;

(2)设佳佳所抄数字为x,根据题意可得:

4+6-X-2W7,

解得xNl.

.••佳佳所抄数字的最小值为1.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

算法则.

20.若两个有理数A、B满足A+B=8,则称A、B互为“吉祥数”.如5和3就是一对“吉祥数”.回答下

列问题:

(1)求-5和2x的“吉祥数”;

(2)若3x的“吉祥数”是-4,求x的值;

(3)4|x|和9能否互为“吉祥数”?若能,请求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吉祥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吉祥数”的定义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根据“吉祥数”的定义,计算㈤的值,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解:(1)根据“吉祥数”的定义可得,

-5的吉祥数为8-(-5)=13,

2x的“吉祥数”为8-2%,

答:-5的吉祥数为13.2%的“吉祥数”为8-2x;

(2)由题意得,3x-4=8,

解得x—4,

答:x的值是4;

(3)不能,

由题意得,4|x|+9=8,

则Ix|=-1,

因为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所以4|x|和9不能互为“吉祥数”.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吉祥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1.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后,途中经过6个停靠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公共汽车全

程载客变化情况,其中正数表示上车人数.

停靠起点站中间中间中间中间中间中间终点

站第1站第2站第3站第4站第5站第6站站

上下车+21-3-40-7-9-7-12

人数+8+2+4+1+60

(1)中间第4站上车人数是1人,下车人数是7人;

(2)中间的6个站中,第6站没有人上车,第3站没有人下车:

(3)中间第2站开车时车上人数是24人,第5站停车时车上人数是22人;

(4)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什么信息?

【分析】(1)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上车记为正数,则下车就记为负数;通过统计表可以获

取信息,即可得解;

(2)0表示既没有人上车,也没有人下车,看出中间3站上车4人,下车0;中间6站下车7人,上车0;

因此得解;

(3)根据上车记为正数,则下车就记为负数;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取信息,即可得解;

(4)从表中可以知道:第5站下车的人数最多,第1站上车的人数最多.

【解答】解:(1)中间第1站上车8人、下车3人;

中间第2站上车2人、下车4人;

中间第3站上车4人,没有人下车;

中间第4站上车1人、下车7人;

中间第5站上车6人、下车9人;

中间第6站没有人上车,下车7人;

(2)中间第6站没有人上车,中间第3站没有人下车;

(3)中间第2站开车时车上人数是为:21-3+8-4+2=24(人),第5站停车时车上人数是:21-3+8-4+2

-0+4-7+1=22(人);

(4)从表中可以知道:第5站下车的人数最多,第1站上车的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1)1,7;(2)6,3;(3)24,22;(4)如起点站上车21人(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了简单的统计表,要求学会通过统计表获取信息,进一步认识负数的意义,理解正负数

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2.某食堂购进30袋大米,每袋以5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称重记录如表.

与标准重量偏差(单位:千克)-2-10123

袋数5103156

(1)这30袋大米的总重量比标准总重量是多还是少?相差多少?

(2)大米单价是每千克5.5元,食堂购进大米总共花多少钱?

【分析】(1)求出偏差的和,依据和的正负即可判断,以每袋50千克为标准,计算出总质量,再加上偏差

即可解决;

(2)根据30袋大米的总重量乘上单价,即可得到总费用.

【解答】解:(1)-2X5-1X10+0X3+1X1+2X5+3X6=9千克,

即这30袋大米共多出9千克;

(2)•.•这3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50X30+9=1509千克,大米单价是每千克5.5元,

总费用=1509X5.5=8299.5元.

【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运算问题,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

意义的量,依据这一点可以简化数的求和计算.

23.某人用400元购买了8套儿童服装,准备以一定价格出售.他以每套55元的价格为标准,将超出的记

作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3,+2,+1,-2,-1,0,-2(单位:元)他卖完这八套儿

童服装后是盈利还是亏损?他盈利(或亏损)了多少钱?

【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正”和“负”相对.他

以每套55元的价格出售,售完应得盈利5义8=40元,要想知道是盈利还是亏损,只要把他所记录的数据

相加再与他应得的盈利相加即可,如果是正数,则盈利,是负数则亏损.

【解答】解:+2+(-3)+2+1+(-2)+(-1)+0+(-2)=-3,

(55-4004-8)X8+(-3)=37(元).

答:他盈利了37元.

【点评】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4.我们知道,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数a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类似的,丘-引的几何意义就是:

数轴上数x,y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比如: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2-5|表示,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他

们的距离是3.

(1)数轴上1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3)1表示,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他们的距离是4.

(2)数轴上表示x和-3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B=lx-(-3)1;如果AB=2,结合

几何意义,那么x的值为-1或-5;

(3)代数式|x7|+1x+2]表示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x的点到1和-2两点的距离的和,该代数

式的最小值是3.

-5-4-3-2-10123456

【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几何意义可以直接得到1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表示方法,再计算即可;

(2)根据题目中的几何意义可以直接得到x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表示方法,再解关于x的绝对值方程

|x-(-3)|=2即可;

(3)根据两点之间距离的几何意义,结合数轴发现x在1和-2之间时,代数式的值最小.

【解答】解:(1)数轴上1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1-(-3)|;

•••1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

故答案为:|1-(-3)|;4.

(2)数轴上表示x和-3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AB=|x-(-3)|;

VAB=2,

|x-(-3)|=2,

;.x=-1或-5.

故答案为:(-3);-1或-5.

(3)代数式l|+|x+2|表示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尤的点到1和-2两点的距离的和;

x位于-1到2之间时它们的距离和有最小值为3.

故答案为:数轴上表示数x的点到1和-2两点的距离的和;3.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有关内容,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25.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的冲锋舟加满油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地出发,晚上到达

B地,约定向东为正方向,当天的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4,-9,+8,-7,+13,-6,+12,-5.

(1)请你帮忙确定B地相对于A地的方位?

(2)救灾过程中,冲锋舟离出发点A最远处有多远?

(3)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28升,求冲锋舟当天救灾过程中至少还需补充多少升油?

【分析】(1)把题目中所给数值相加,若结果为正数则B地在A地的东方,若结果为负数,则B地在A地

的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