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地球上的水(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地球上的水(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地球上的水(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地球上的水(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地球上的水(专题测试卷)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2分)

(2023・四川内江•一模)在一次降水后,地表主要通过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两种方式产生径流。超渗

产流是因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而产生地表径流的方式;蓄满产流则是因降水使土壤水基本饱和而产生地

表径流的方式。地表径流量的大小用径流深度表示。表为某研究小组记录的太湖平原某农田实验区在主要

降雨期的某四次降水过程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mm)降水历时(h)径流深度(mm)

第1次47.926.711.2

第2次43.142.510.4

第3次18.210.05.1

第4次23.70.74.8

1.在四次降水过程中,农田实验区最有可能出现超渗产流的是()

A.第1次B.第2次C.第3次D.第4次

2.导致农田实验区第3次降水的径流深度大于第4次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时间长B.降水强度大C.地下水位高D.土壤更疏松

3.研究表明,该农田实验区主要以蓄满产流为主,这是由于试验区内()

①地形平坦②表土疏松③地下水位高④降水集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24高三下•河南•阶段练习)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北坡的封闭性山间盆地中,属内陆咸

水湖,许多河水在未汇入该湖之前就被用于灌溉等生产活动,但河流不是其唯一的补给来源。下图示意

1960—2017年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年代变化(水量平衡余项是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之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G

E

O

U

H

*

W

4.I960〜2009年,伊塞克湖的面积变化趋势是()

A.一直增加B.先增加后减小C.一直减小D.先减小后增加

5.推断1980—1999年伊塞克湖流域内()

①降水增多②耕地搭荒③水库增多④气温升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0—2017年,伊塞克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和原因分别是()

A.减小,蒸发耗散B.减小,入湖径流变少

B.C.增加,融冰增加D.增加,入湖径流变多

(22-23高三上•辽宁大连•期中)勒拿河发源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山区,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其溶解有

机碳与生物、冻土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下表反映勒拿河不同阶段溶解有机碳输出量(百万吨/年),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5~6月7~10月11月〜次年4月

第一阶段2001~2010年2.822.350.51

第二阶段2011~2020年7.361.920.39

7.与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季节变化一致的是()

A.降水量季节变化B.生物量季节变化C.径流量季节变化D.气温的季节

变化

8.5〜6月,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

A.冻土退化加剧B.生物总量增加C.雨水下渗增加D.水库建设增多

(2024•广西桂林・三模)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北通北冰洋,南连北大西洋。丹麦海峡

水流湍急,海面之下形成世界海底最大的“瀑布”,约有200千米的宽度,总落差达3500米左右。“海底瀑布”

的产生是海水对流运动的直接结果,由海底垂直地形引起的海水下降流动。由于南下的冷水会与较热的水

混合并很快扩散,这样“海底瀑布”就能促使北极海区的海水向赤道附近不停地流动。下图为丹麦海峡及其周

边海域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丹麦海峡“海底瀑布”形成的条件有()

①海底形成大规模海沟②深层海水上涌作用强③海峡两侧海水温差大④海域窄且水流速度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夏秋季节丹麦海峡“海底瀑布”显著的原因是()

A.极地东风势力增强B.北极冰川融化量大

C.北大西洋暖流强劲D.两侧海面高差增大

11.丹麦海峡“海底瀑布”对北大西洋的影响是()

A.海水垂直温差加大B.海底浮游生物减少

C.扰乱表层洋流流向D.表层海水污染加重

(2024•江西南昌•模拟预测)海洋锋是指海洋中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团之间形成的狭窄交界

面。日本暖流在日本群岛以东海域流入北太平洋的续流部分称为黑潮延伸体,其北侧存在明显的海洋锋区。

海洋锋区附近的海一气相互作用十分强烈。下图示意海域黑潮延伸体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海洋锋区比,

A.渔业资源较多B.海水盐度较低C.海水蒸发较弱D.污染扩散较快

13.影响黑潮延伸体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密度B.海陆轮廓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

14.图示海域海洋锋区两侧海水温度差异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4・贵州贵阳•三模)卡里马塔海峡是南海和爪哇海及印度洋水体和热量交换的通道。科学家在数

值诊断实验中用拦水坝关闭卡里马塔海峡,以研究卡里马塔海峡不同季节对爪哇海的影响及对望加锡海峡

南下洋流流速的影响。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最快的月份是()

A.4月B.7月C.10月D.1月

16.若关闭卡里马塔海峡拦水坝,爪哇海海域()

A.水温上升,盐度下降B.水温上升,盐度上升

C.水温下降,盐度上升D.水温下降,盐度下降

17.若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对图示地区的影响可能为()

A.涌升减弱,水温升高B.干旱发生,粮食危机

C.气候异常,洪涝多发D.信风增强,海岸侵蚀

(2024•湖南永州•三模)海水表面温度(英文简称SST)体现了海洋内、外动力过程及海一气相互作

用的综合结果,其变化深受气候、陆地地面环境和海水动力作用的影响。如图示意长江口地区多年月平均

气温与该河口邻近海域SST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8.影响长江口邻近海域SST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大气温度B.季风环流C.长江径流D.海水运动

19.该地区海一气相互作用最弱的月份是()

A.1月B.4月C.9月D.12月

(2024・安徽合肥・三模)曹娥江系钱塘江第二大支流。曹娥江流域雨量充沛,植被覆盖率高。在天然

状态下曹娥江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流共同影响。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如图为曹嫩江区域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曹娥江流域5—7月份出现汛期的主要降水类型()

A.对流雨B.台风雨C.锋面雨D.地形雨

21.在天然状态下,曹娥江下游()

A.枯水期以径流携带泥沙淤积为主B.枯水期以潮流携带泥沙淤积为主

C.丰水期以径流携带泥沙淤积为主D.丰水期以潮流携带泥沙淤积为主

22.河口建成的大型水闸主要是为了()

A.防止海水倒灌B.减轻河口污染C.利用潮流发电D.提高冲淤能力

(2024・贵州贵阳•模拟预测)上升流的形成与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风沿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较长时

间吹拂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所形成的风漂流使其表层海水离开海岸,使引起近岸的下层海水上

升,形成上升流。每年6〜8月此种类型的上升流在印尼爪哇岛南部海域最为强盛。图为印尼爪哇岛南部海

23.该类上升流在爪哇岛南部海域最强盛时,当地的盛行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24.与附近非上升流海区相比,上升流区的表层海水()

A.温度低、盐度低B.温度低、盐度高

C.温度高、盐度低D.温度高、盐度高

25.受上升流的影响,爪哇岛南部海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表层海洋生物增加B.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C.台风活动频率增大D.表层海水密度减小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2024・甘肃张掖•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

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

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

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

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a)

(b)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4分)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4分)

(3)结合图(b)信息,推理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过程。(6分)

27.(2024•江苏徐州・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北川河位于青海省,为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内海拔2228〜4595m,年均降水量575mm,年均

蒸发量800〜1000mm。受地势起伏影响,河水与地下水转换频繁。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流域大量选种

小叶耐寒植被,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材料二下图为“北川河流域位置与甲、乙两水文站地下水位示意图”。

101°101°30'

(1)在图b中用箭头表示乙水文站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解释乙水文站径流量大于甲的原因。(4分)

(2)简析北川河流域地形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流域种植小叶耐寒植被对提高地下水位的作用。

28.(2024•浙江宁波•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巴伦支海位于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巴伦支海已经成为全球海区升温速度最快的区域。海冰覆盖区的海洋热量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速率由南

向北逐渐降低。由于其对穿越海域的北大西洋暖流具有显著的冷却效果,巴伦支海被誉为北冰洋的“冷却器”。

在这一过程中,海洋主要通过潜热(包括水体蒸发、凝结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将大量热能传输至大气。

下图示意巴伦支海的位置及其不同海冰覆盖区域。

(1)简析影响巴伦支海海洋热量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原因。(4分)

(2)从海一气热量交换的角度,说明巴伦支海成为北冰洋“冷却机”的理由。(4分)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分析巴伦支海长期冰区海洋热量释放增强的原因。(4分)

29.(2024•广东茂名•模拟预测)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据监测数据,两极海冰范围正在发生变化(左图),其与大气环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