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一 台风与寒潮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一 台风与寒潮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一 台风与寒潮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一 台风与寒潮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一 台风与寒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台风与寒潮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运用资料,说明台风与寒潮的成因和危害。2.结合实例,说出台风与

学习目标

寒潮的防御措施。

梳理教材夯实基础

一、台风灾害

i.概念

在热萤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漩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星级以上。

2.频发区

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3.危害

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

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4.我国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判断】

1.台风的危害是由大风造成的。(义)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都受台风的影响。(X)

二、寒潮灾害

1.概念

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二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

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频发区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

3.危害

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

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4.我国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思考】寒潮只产生降温、大风天气,不产生降水过程吗?

答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寒潮侵袭时,不仅引起所经地区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也可能产

生降水过程。我国的冬半年,寒潮天气突出表现为大风和降温。在淮河以北,由于空气比较

干燥,很少降水,有时偶有降雨;淮河以南暖空气比较活跃,含有水汽较多,降水概率大一

些。

探究重点提升素养

探究点我国的台风和寒潮灾害

。探究导引

1.从图中看,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

(至少列举三个省区)

答案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影响?

答案台风危害主要表现为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能带来丰沛的降

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3.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答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

所以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核心归纳

1•口风火舍

Sb

外围大风区T漩涡风雨区恻漩涡风雨区|—外国大风区

眼,

产生最强烈的降无风、少云和风速从外向内迅

水,并伴随大风干暖天气速增加,无降水

台风剖面图

⑴成因及分布

每年的水

画孟加拉湾北部及

5To月1一一沿海地区

E大

形移

西北太成向

的中国东南沿海、日

‘」

不稳

西

平洋、东

北本和东南亚国家

孟加拉一

部加勒比海和美国

湾、加上

勒比海一东部海岸

(2)防避措施

时间段防避措施

台风来临前收听天气预报,还应当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

在岸上听到台风警报后,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

“停”滞航,待台风过后,再继续航行

台风来临时

在海上不能及根据台风移动的方向和影响的范围适

“绕”

时靠岸当改变航行,绕道而行

a,,抢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通过

外出的人应该尽快回家

呆在室内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

的人的窗户碎片伤害

台风袭击时

“台风眼”过境控制的地区上空,天空变得晴朗,风也暂时

强风过后

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

不久

会再度来临

2.寒潮灾害

⑴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和源地示意图

(2)防避措施

①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

②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措施,做好防寒准备。

③海上船只及时回港。

。跟踪训练

2019年1月30日上海气象中心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北方强冷空气将造成该市

7〜9℃的降温,以及出现6〜7级偏北风。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

A.沙尘暴B.大风

C.干旱D.强烈降温

答案LA2.B

解析第1题,寒潮是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导致明显降温的天气,图中甲表示偏北

的风,即选A。第2题,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现象,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

雨雪天气,所以两者共同的天气特征是大风。

随堂演练知识落实

2018年7月11日,超强台风“玛莉亚”在台湾岛东部沿海登陆。下图为该台风的移动

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台风眼大致位于图中(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2.该台风的移动方向是()

A.向东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西南方向移动

D.向西北方向移动

答案LB2.D

解析第1题,台风眼位于台风的中心位置,故选乙处。第2题,根据图中台风路径的箭头

方向可判断,台风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2019•北京市西城区期末)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读图,回

答3〜4题。

110°120°

3.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主要是因为()

A.纬度较高,冷气团势力较强大

B.地势较高,暖湿气流难以到达

C.冷空气南下时受地形阻挡并在此堆积

D.其西侧高大山地对冷空气有明显阻挡

4.我国受冷冻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季节是()

A.初春B.夏末

C.初秋D.隆冬

答案3.C4.A

解析第3题,图中的P区域处于三山夹峙地带,向北敞开,东西两侧山脉为南北走向,形

成冷空气通道,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南侧山脉为东西走向,阻挡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在此堆

积,致使该地冷冻灾害高发。第4题,初春和深秋是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初始和末尾阶段,发

生冷冻灾害时,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故A项正确。

5.阅读表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勒泰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处于新疆最北部,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春秋季强冷

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多发。

2月10―13日强寒潮期间阿勒泰

地区天气现象及气象要素与最低温度情况

10日20:00~11日8:0012日8:00

11日08:00〜12日08:00~13日08:00

天气极大风最低温天气极大风最低温天气极大风最低温

地点

现象速(m/s)度(℃)现象速(m/s)度(℃)现象速(m/s)度(℃)

阴有多云

阿勒泰4.2-19.13.2-32.8晴2.9-34.5

降水转晴

(1)简述此次强寒潮期间阿勒泰地区天气现象的变化过程。

(2)阐述此次寒潮过境对阿勒泰地区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危害。

答案(1)寒潮侵入初期,风力增大,气温较低,并出现降雪天气;中后期,风力减弱,气温

继续下降,天气转晴。

(2)该地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寒潮侵入,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风、降温、

降雪等恶劣天气;大风和降温可导致牲畜患病;降雪会覆盖牧场,影响牲畜觅食和转移。

解析第(1)题,主要从风力、气温、天气状况对比分析。第(2)题,该地区农业以牧业为主,

主要从大风、降温、暴雪天气对牧业的影响方面分析。

课时对点练

g基础过关

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

象。读“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图”,完成1〜3

题。

1.据图可知()

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生成

B.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

C.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

D.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

2.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

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

C.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

D.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3.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监测和预防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

居民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②④D.②③⑤

答案l.D2.C3.C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春季和冬季也有台风生成,A错;夏季台风生成个数和登陆个数

都是最多,B错;我国冬季台风登陆个数为0,不受台风影响,C错;夏秋季节生成和登陆

我国的台风个数多,因此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D对。第2题,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

降水可缓解旱情,为有利影响,不属于损失;台风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不会带来冻害;台

风过境往往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巨浪可以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大风翻江倒海,

不利于鱼群聚集。第3题,台风登陆时,在强风、暴雨天气影响下,航班不能起飞;台风灾

害与霜冻无直接关系。

2018年9月7日,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6日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据此回答4〜5题。

4.接到超强台风“山竹”预警后,台风登陆范围内的居民应()

A.驾船出海,避免强风将船舶吹到陆地上

B.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C.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风速的变化

D.加固部分建筑物

5.接到超强台风“山竹”预警后,若某大型货轮正航行在台风将要经过的海域而不能及时靠

岸,船长应要求海轮立即()

A.滞航

B.适当改变航线

C.穿过风和日丽的台风眼

D.返航

答案4.D5.B

解析第4题,接到台风预警后,人们不应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室内的居

民不应靠近窗户,尤其是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玻璃碎片伤害。第5题,“将要经

过的海域”是关键信息,因此不能滞航;台风眼周围是漩涡风雨区,不能穿越台风眼;返航

不符合实际,会增加运输成本;可以适当改变航线,以躲避超强台风。

2018年11月12日,新疆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12日白天到13日夜间,北疆

有明显降温、降雪天气,大部分地区伴有5级左右的西北风,部分区域降温达10℃以上。据

此回答6〜7题。

6.此次寒潮对新疆北部的主要危害是()

①危害人及牲畜②危害冬小麦③电信、电力中断④交通受阻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7.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答案6.D7.A

(2019•福建省三明市期末)“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

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2018年年初由于“倒春寒”

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下图为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读图

完成8〜9题。

2/152/253/43/10(月/日)

8.该地受“倒春寒”影响最明显的时间段是()

A.①时段B.②时段

C.③时段D.④时段

9.为预防茶园春季冻害,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覆盖塑料薄膜B.改善通风条件

C.茶树培土D.大量施肥

答案8.C9.A

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于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

续较低的气象灾害。读图,③时段气温明显较低,“倒春寒”影响最明显。第9题,为预防

茶园春季冻害,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产生温室效应保温。

X能力提升

读“2018年11月17日某地天气预报图”,该地气象局当日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完成10〜

11题。

11月17日

空气质量:优

fe《

7t7-4-

4~5级

阵风7、8级

10.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示意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的是()

ABCD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为优,适合开展户外登山运动

B.天气多云转晴,外出需预防紫外线伤害

C.主导风向发生变化,由西北风转为北风

D.日温差3℃,夜间需预防作物低温冻害

答案10,A11,C

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A为大风蓝色预警信号,B为寒潮预警信号,C为台风预警信号,

D为雷电预警信号。故选A。第11题,据图可知,空气质量为优,但为大风天气,因此不适

合开展户外登山运动,A错误;天气晴转多云,外出不需预防紫外线伤害,B错误;日温差

为1FC,D错误;主导风向发生变化,由西北风转为北风,C正确。故选C。

2018年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读图,回答12〜13题。

30

最25

高20

气I—I北京

15

温匚二上海

七10

['二二广州

5亘J

0

17日18日19日20日

12.据图可知()

A.广州降温幅度最大,说明冷空气自南向北移动

B.北京20日气温回升是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

C.18日冷空气到达上海,市民应适当添加衣物

D.此次天气过程三地均应提前做好供暖保障工作

13.图中三个城市之间温度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冷空气来源B.太阳辐射

C.天气状况D.地势高低

答案12.C13.B

解析第12题,我国寒潮带来的冷空气自北向南移动,A错。北京20日气温回升是由于冷

空气过境后,天气晴朗,接受的太阳辐射多,B错。17〜18日,上海降温幅度大,说明冷空

气到达上海,市民应注意防寒保暖,C对。广州最低气温均在15℃以上,不用供暖,D错。

第13题,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纬度差异大,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从而导致气温的差异。

读“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回答14〜15题。

乌兰巴托、

14.关于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从东向西递减

B.从西向东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15.与西安相比,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较小,其原因是()

①西安位于寒潮路径上,影响大,降温剧烈

②西安的纬度高,冬季气温比成都低,降温幅度小

③成都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侵入,影响小,降温幅度小

④成都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深刻,降温幅度较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14.D15.C

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寒潮出现次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