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32737第1章畜禽养殖基础知识 3316201.1畜禽养殖概述 3305631.1.1基本概念 3123211.1.2分类 4222091.1.3发展趋势 4119081.2畜禽养殖环境与设施 4188841.2.1养殖环境优化 4164121.2.2设施类型 4137571.2.3设施功能 430733第2章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5327552.1饲料与饲养 547202.1.1饲料分类与成分 5226232.1.2饲料配制原则 5231852.1.3饲养方法 5131632.2畜禽生长发育及繁殖 5143982.2.1畜禽生长发育 5129462.2.2畜禽繁殖 5175022.3畜禽饲养管理要点 5315052.3.1环境控制 518942.3.2饲养密度 5130632.3.3饲料管理 6226422.3.4水源管理 6247622.3.5疫病防控 6189392.3.6记录与档案管理 61240第3章畜禽疫病防治基本原理 6147363.1疫病发生与传播 6204623.2疫苗与免疫接种 65013.3疫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65228第4章畜禽常见疫病诊断 729634.1病毒性疾病诊断 7250684.1.1禽流感 754144.1.2口蹄疫 7234504.1.3猪瘟 779394.2细菌性疾病诊断 7109894.2.1禽霍乱 7300644.2.2猪链球菌病 7146094.2.3羊布鲁氏菌病 7314624.3寄生虫病诊断 8278214.3.1禽球虫病 864524.3.2猪蛔虫病 8222634.3.3羊螨病 814552第5章畜禽疫病防治技术 8210325.1生物安全措施 8225415.1.1场地选择与布局 8258085.1.2人员管理与培训 8264625.1.3兽医卫生管理 863055.1.4饲养管理 8327035.2药物防治 8104025.2.1合理选用药物 9262325.2.2用药规范 9189215.2.3药物轮换使用 9136745.3疫苗接种与免疫监测 9110945.3.1疫苗选择与接种 9293015.3.2免疫程序 9276145.3.3免疫监测 9304685.3.4疫苗保存与运输 91122第6章猪病防治技术 9207476.1猪瘟防治 9187386.1.1猪瘟病原与传播 9207416.1.2猪瘟临床症状 922136.1.3猪瘟防治措施 10216716.2猪蓝耳病防治 10141906.2.1猪蓝耳病病原与传播 1072686.2.2猪蓝耳病临床症状 10247226.2.3猪蓝耳病防治措施 10107546.3猪圆环病防治 10323106.3.1猪圆环病病原与传播 10227236.3.2猪圆环病临床症状 10188336.3.3猪圆环病防治措施 119205第7章禽病防治技术 11173587.1鸡新城疫防治 11304397.1.1疫苗接种 1116987.1.2饲养管理 11311187.1.3隔离和消毒 1189257.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 11100907.2.1疫苗接种 11174767.2.2饲养管理 11108517.2.3隔离和消毒 11198257.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 124367.3.1疫苗接种 12295897.3.2饲养管理 12320387.3.3隔离和消毒 12249007.3.4药物防治 125927第8章反刍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12195788.1口蹄疫防治 12207988.1.1疫苗接种 12180748.1.2预防措施 1221778.2布氏杆菌病防治 1256378.2.1疫苗接种 1221068.2.2预防措施 13256098.3羊痘病防治 13289978.3.1疫苗接种 13327118.3.2预防措施 1310509第9章水产养殖疫病防治技术 1321869.1鱼类病毒性疾病防治 1328359.1.1病毒性疾病诊断 13183469.1.2预防措施 1340369.1.3治疗方法 1378119.2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 14233069.2.1细菌性疾病诊断 14208269.2.2预防措施 14307669.2.3治疗方法 14322839.3鱼类寄生虫病防治 14302169.3.1寄生虫病诊断 14180069.3.2预防措施 14280599.3.3治疗方法 1411758第10章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与环境保护 15371510.1生物安全管理 153181610.1.1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概念 152659410.1.2生物安全措施 15717310.2环境污染与治理 15658010.2.1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 15552210.2.2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51476110.3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52534910.3.1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 152047510.3.2资源化利用途径 16第1章畜禽养殖基础知识1.1畜禽养殖概述畜禽养殖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肉、蛋、奶需求,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畜禽养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趋势。1.1.1基本概念畜禽养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对畜禽进行饲养、繁殖、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活动,以获得肉、蛋、奶等畜产品的过程。畜禽主要包括猪、牛、羊、鸡、鸭等。1.1.2分类畜禽养殖可分为家庭养殖、规模化养殖和生态养殖三种类型。(1)家庭养殖:指农户在自有土地上,利用家庭劳动力进行的小规模、分散、传统的养殖方式。(2)规模化养殖: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养殖生产。(3)生态养殖:指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生态循环、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1.3发展趋势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畜禽养殖发展趋势表现为: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和智能化。1.2畜禽养殖环境与设施畜禽养殖环境与设施是保证畜禽生长、繁殖和健康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养殖环境的优化、设施类型及功能。1.2.1养殖环境优化养殖环境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畜禽生长和繁殖。(2)湿度:控制合理的湿度,预防疾病发生。(3)光照:合理安排光照时间,促进畜禽生长和繁殖。(4)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疾病传播。1.2.2设施类型畜禽养殖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畜舍:为畜禽提供生活、繁殖和生长的空间。(2)饲料加工设备:用于加工、储存和输送饲料。(3)饮水设备:保证畜禽饮水卫生,预防疾病。(4)粪便处理设备: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1.2.3设施功能养殖设施的主要功能如下:(1)为畜禽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提高生长速度和繁殖功能。(2)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产品质量。(3)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4)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章畜禽饲养管理技术2.1饲料与饲养2.1.1饲料分类与成分畜禽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三大类。粗饲料主要包括青贮料、干草和秸秆等,富含纤维素;精饲料主要包括谷物、豆粕、饼粕等,富含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添加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用于补充畜禽营养需要。2.1.2饲料配制原则根据畜禽种类、生长发育阶段、生产功能及环境条件,合理配制饲料。遵循营养全面、平衡,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适宜比例,以满足畜禽的营养需求。2.1.3饲养方法采用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的饲养方法,保证畜禽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促进其生长发育。2.2畜禽生长发育及繁殖2.2.1畜禽生长发育畜禽生长发育分为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各阶段应注重营养供应,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畜禽健康成长。2.2.2畜禽繁殖掌握畜禽繁殖规律,合理安排繁殖计划。加强繁殖期畜禽的饲养管理,提高繁殖率和后代品质。2.3畜禽饲养管理要点2.3.1环境控制保持畜禽舍内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条件适宜,减少环境应激,提高畜禽生长功能。2.3.2饲养密度合理控制畜禽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降低疫病传播风险。2.3.3饲料管理保证饲料质量,防止霉变、污染,合理储存和使用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2.3.4水源管理保证畜禽饮用水清洁卫生,定期检查水源,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2.3.5疫病防控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疫病监测,提高畜禽群体免疫力。2.3.6记录与档案管理建立健全饲养管理记录,包括饲料使用、生长发育、繁殖、疫病防控等情况,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第3章畜禽疫病防治基本原理3.1疫病发生与传播畜禽疫病的发生是由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它们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多种途径入侵宿主。疫病的传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宿主免疫力、病原体致病性、环境条件等。了解疫病的发生与传播机制,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3.2疫苗与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疫病的关键手段,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应答。疫苗通常含有病原体的抗原成分,可以是灭活疫苗、减毒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等。免疫接种应根据畜禽种类、疫病特点、疫苗性质和免疫程序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可以提高畜禽群体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病率。3.3疫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疫病预防与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包括养殖场选址、布局、消毒、隔离、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以减少疫病传播风险。(2)定期监测与检测:对畜禽群体进行定期疫病监测,及时发觉疫情,采取隔离、淘汰等控制措施,防止疫病扩散。(3)免疫预防:根据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保证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提高畜禽群体免疫力。(4)药物预防与治疗:针对疫病发生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预防和治疗疫病。(5)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畜禽抗病能力,减少疫病发生。(6)疫病净化与根除:针对特定疫病,实施疫病净化和根除计划,逐步消除疫病隐患。通过以上疫病防治基本原理的阐述,为畜禽养殖业的疫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第4章畜禽常见疫病诊断4.1病毒性疾病诊断4.1.1禽流感诊断方法:通过采集病禽的呼吸道或粪便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合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确诊。4.1.2口蹄疫诊断方法:观察病畜口腔、蹄部等部位出现水疱和溃疡等症状,结合实验室病毒分离、血清中和试验和RTPCR检测等方法进行确诊。4.1.3猪瘟诊断方法:通过观察病猪的临床表现,如高热、腹泻、皮肤出血点等症状,结合实验室病毒检测(如免疫荧光、RTPCR等方法)进行确诊。4.2细菌性疾病诊断4.2.1禽霍乱诊断方法:观察病禽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腹泻、绿色粪便等症状,结合实验室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进行确诊。4.2.2猪链球菌病诊断方法:观察病猪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症状,结合实验室细菌分离、血清学分型和PCR检测等方法进行确诊。4.2.3羊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观察病羊的临床表现,如流产、睾丸炎、关节肿大等症状,结合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如凝集试验、ELISA等方法)和细菌分离进行确诊。4.3寄生虫病诊断4.3.1禽球虫病诊断方法:观察病禽的临床表现,如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结合实验室粪便检查(如沉淀法、漂浮法等方法)发觉球虫卵囊进行确诊。4.3.2猪蛔虫病诊断方法:观察病猪的临床表现,如消瘦、腹泻、腹股沟肿大等症状,结合实验室粪便检查(如饱和盐水漂浮法等方法)发觉蛔虫卵进行确诊。4.3.3羊螨病诊断方法:观察病羊的临床表现,如瘙痒、脱毛、皮肤炎症等症状,结合实验室皮肤刮片检查,发觉螨虫进行确诊。第5章畜禽疫病防治技术5.1生物安全措施生物安全是预防疫病发生和传播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1场地选择与布局合理选择养殖场地,避免与主要交通干道、居民区、水源地等相邻。养殖场内布局合理,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等严格划分,并保持一定距离。5.1.2人员管理与培训加强养殖场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定期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需进行淋浴、更衣、消毒等程序。5.1.3兽医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兽医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畜禽舍、设备、饲料、水源等进行消毒。严格执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规定。5.1.4饲养管理合理饲养密度,保持畜禽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适宜。加强畜禽运动,提高抗病能力。5.2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但需合理使用,避免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产生。5.2.1合理选用药物根据疫病种类、病情程度、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5.2.2用药规范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说明书,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使用禁用药物和淘汰药物。5.2.3药物轮换使用采用药物轮换使用策略,降低药物耐药性的发生。5.3疫苗接种与免疫监测疫苗接种是预防疫病的有效措施,免疫监测有助于评估疫苗接种效果。5.3.1疫苗选择与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途径、剂量和间隔时间进行接种。5.3.2免疫程序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保证畜禽在整个生长周期内获得有效免疫保护。5.3.3免疫监测定期对畜禽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评估疫苗接种效果。对免疫失败或抗体水平较低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或调整免疫程序。5.3.4疫苗保存与运输严格按照疫苗保存和运输要求,保证疫苗效价。避免疫苗冻结、高温、光照等不良条件。第6章猪病防治技术6.1猪瘟防治6.1.1猪瘟病原与传播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和尸体等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物、昆虫、鸟类和人员等传播。6.1.2猪瘟临床症状感染猪瘟的猪表现为高热、厌食、沉郁、呼吸困难、皮肤出现出血点或淤血斑、腹泻、呕吐等症状。部分病猪可出现神经症状。6.1.3猪瘟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抗病能力;(2)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传入;(3)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4)发觉疫情,及时隔离、诊断、上报,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5)加强猪场环境卫生管理,消灭传播媒介。6.2猪蓝耳病防治6.2.1猪蓝耳病病原与传播猪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是由猪蓝耳病病毒(PRRS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病原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6.2.2猪蓝耳病临床症状病猪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生长迟缓、繁殖障碍等症状。母猪可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6.2.3猪蓝耳病防治措施(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传入;(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控制疫情;(3)实施猪场封闭管理,降低猪只密度,减少应激;(4)加强猪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猪只抗病能力;(5)发觉疫情,及时隔离、诊断、上报,采取淘汰、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6.3猪圆环病防治6.3.1猪圆环病病原与传播猪圆环病(PorcineCircovirusDisease,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病原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6.3.2猪圆环病临床症状病猪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困难、消瘦、黄疸、皮肤苍白等症状。部分病猪可出现神经症状。6.3.3猪圆环病防治措施(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传入;(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3)加强猪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抗病能力;(4)合理用药,控制继发感染;(5)发觉疫情,及时隔离、诊断、上报,采取淘汰、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第7章禽病防治技术7.1鸡新城疫防治7.1.1疫苗接种对鸡新城疫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鸡新城疫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7.1.2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抗病能力。保持鸡舍清洁、通风、干燥,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应激。7.1.3隔离和消毒发觉疑似病例,及时隔离、诊断。对鸡舍、饲料、饮水、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疫病传播。7.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7.2.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有效措施。选择合适的疫苗,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7.2.2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抗病能力。保持鸡舍卫生,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减少应激。7.2.3隔离和消毒发觉病鸡,及时隔离治疗。对鸡舍、饲料、饮水、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疫病蔓延。7.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7.3.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手段。根据鸡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和免疫程序进行接种。7.3.2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抗病能力。保持鸡舍温度、湿度和通风适宜,降低鸡群应激。7.3.3隔离和消毒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加强鸡舍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7.3.4药物防治在兽医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提高鸡群康复率。但要注意药物耐药性问题,避免滥用。第8章反刍动物疫病防治技术8.1口蹄疫防治8.1.1疫苗接种口蹄疫疫苗接种是预防口蹄疫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反刍动物应定期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以保证群体免疫水平。8.1.2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抗病能力;(2)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传入和传出;(3)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减少病毒在饲养环境中的存在;(4)发觉疑似病例,及时隔离、诊断,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8.2布氏杆菌病防治8.2.1疫苗接种布氏杆菌病疫苗接种是预防布氏杆菌病的关键措施。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对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接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8.2.2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2)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菌传播;(3)定期对动物进行布氏杆菌病检测,及时淘汰阳性动物;(4)加强动物产地检疫,防止病畜流入市场。8.3羊痘病防治8.3.1疫苗接种羊痘病疫苗接种是预防羊痘病的有效手段。按照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对羊群进行定期疫苗接种,以提高群体免疫水平。8.3.2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的抗病能力;(2)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传入和传出;(3)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降低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率;(4)发觉疑似病例,及时隔离、诊断,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第9章水产养殖疫病防治技术9.1鱼类病毒性疾病防治9.1.1病毒性疾病诊断对鱼类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应依据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掌握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9.1.2预防措施(1)严格检疫,防止病毒传入;(2)选择抗病品种,进行健康养殖;(3)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提高养殖水质;(4)定期对养殖工具进行消毒处理;(5)避免高密度养殖,减少鱼类应激。9.1.3治疗方法(1)发觉病毒性疾病疫情时,应及时隔离病鱼,防止病毒传播;(2)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聚腺苷酸、干扰素等;(3)加强养殖环境消毒,降低病毒在养殖水体中的数量;(4)对症治疗,提高鱼类自身免疫力。9.2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9.2.1细菌性疾病诊断通过对病鱼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菌种类,为防治提供依据。9.2.2预防措施(1)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持水质清洁;(2)定期对养殖工具进行消毒;(3)选择抗病力强的鱼类品种;(4)避免高密度养殖,减少鱼类应激;(5)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病原菌传入。9.2.3治疗方法(1)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链霉素等;(2)对症治疗,改善鱼类生活环境;(3)加强养殖水体消毒,降低病原菌数量;(4)提高鱼类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