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3单元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4年3月,我国发现了褐磷钢铁铅石和绿磷铁铅石两种新矿物,其中铁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信息及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6Fe
A.x的值为2B.铁原子的中子数为26
C.Fe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答案】A
【详解】A、据图可知,26=2+8+14+x,解得:x=2,该项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铁原子的中子数=55.85—26=30,该项错误;
C、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所以Fe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该项错误;
D、据图可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该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D.+1
【答案】C
【详解】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大于4,易得到电子,不是稳定结构,故A选项
不符合题意;
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易得到电子,不是稳定结构,故B选项不符合题
忌;
C、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易得失电子,是稳定结构,故C选项符合题意;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不是稳定结构,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FeB.NaCIC.NH3D.CuSO4
【答案】C
【详解】A、Fe是单质,由铁原子构成,A错误;
B、NaCI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B错误;
C、N±是分子化合物,由氨气分子构成,C正确;
D、CuSCU是离子化合物,由铜离子、硫酸根离子构成,D错误。
故选:Co
4.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表示多种分子的是(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答案】A
【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图中含有两种分子,此选项符合题意;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图中含有一种分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图中含有一种分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图中含有一种分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固三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C时形成
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
的是
A.形成玻璃态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分子体积也会发生改变
B.玻璃态水是固体,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C.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
D.玻璃态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详解】A.形成玻璃态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但是密
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根据质量不变,可得分子体积不发生变化,故A错误;
B.玻璃水时固体,但是分子间存在间隔,故B错误;
C.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小,不是没有作用力,故C错误;
D.玻璃态水是水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P时形成的,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故化学性质相
同,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
C将两个铅块紧紧地压在一起,铅块未被拉开分子间存在引力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AB.BC.CD.D
【答案】A
【详解】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不能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
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中含有的酒精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
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将两个铅块紧紧地压在一起,铅块未被拉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
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
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7.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20万朵桅子花空降长沙、武汉,桅香飘满城。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桅子花飘香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D.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B
【详解】带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从而使人们能够闻到,故选B。
8.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相等。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9:00对应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8: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CP-
C.11:00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D.2:00与12:00对应的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详解】A、9:00对应的元素为氟,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得到电子,故A不符合题意;
B、8:00对应的元素为氧,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
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符号为。巴故B不符合题意;
C、11:00对应的元素是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1,故其位于第三周期,故C不符合
题意;
D、2:00对应的元素是稀有气体氢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12:00对应的元素是金属镁元
素,化学性质活泼,所以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冬天,打开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盖,有"白气"冒出(如图所示)。形成"白气”的变化过程
中,水分子的
A.数目增多B.质量减小C.间隔减小D.运动停止
【答案】C
【详解】形成"白气”的变化过程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但
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数目没有增减,分子一直在运动着,故选C。
10.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繁多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
B.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D.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不变
【答案】B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虽然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但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种
类是繁多的,故说法正确;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例如碳12、碳13、碳14的质子数相
同,但中子数不同,则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说法错误;
C、原子核体积相对于原子体积来说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原子核的
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的质量,故说法正确;
D、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其质子数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不变,
故说法正确。
故选Bo
11.某方便面面饼的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表中"钠”指的是
主要营养成分表
项目面饼(每份115g)
能量2318KJ
蛋白质10.0g
油脂23.6g
碳水化合物75g
钠993mg
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
【答案】C
【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表中“钠"不是以单质、原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
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配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
中n不正确的是w
15P16S
磷硫
30.9732.06
A.氮原子的实际质量是14.01g
B.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
C.单质磷和单质硫两种物质质量相等时,单质磷中所含的原子个数多
D.硫元素组成的单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
【答案】A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14.01是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以知道,氧原子的中子数为8,故B正确;
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单质磷和硫两种物质质量相等时,磷中所
含原子个数多,故C正确;
D.硫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硫粉,通常状况下为固体,故D正确;
故选A。
13.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B.皆是金属元素
C."Er"可以表示一种物质D.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8
【答案】A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是其相对原子质量,银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167.3,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工",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A错
误;
B、钥:是"车"汉字,故其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确;
C、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
还能表示一种物质;银是金属,故"Er"可以表示一种物质,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银的原子序数为68,原子中: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一个饵原子含有68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A。
1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A.硅元素B,氧元素C.铝元素D.铁元素
【答案】B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多到少:氧元素玲硅元素玲铝元素好铁元素。故选B。
15.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唐三彩、青花瓷、景泰蓝等釉料中就含有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7~Co|
钻1
|58.931/
A.钻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7B.钻属于金属元素
C.钻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D.钻的元素符号是C。
【答案】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
数为2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钻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7,
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钻带箍"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58.9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钻的元素符号是C。,故选
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走进饭堂闻到菜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电解时水分解,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茶壶中的水加热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
D.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答案】C
【详解】A、闻到菜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此选项正确;
B、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此选项正确;
C、水沸腾后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此选项错误;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此选项正确。
故选:Co
17.20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自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日本方面
在8月31日于排放口附近取样的海水中首次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笳,已知笳原子核中有1个
质子和2个中子,并带有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笳的元素符号为HB.宸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C.笳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长期饮用含有"笳”的水对身体无害
【答案】A
【详解】A、旅是氢的一种同位素,质子数与氢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为同一种元素,元素符
号为H,正确;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氤的相对原子质量=1+2=3,错误;
C、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错误;
D、瓶原子带有放射性,长期饮用会导致细胞基因突变、免疫力下降、损伤消化道、损伤神
经系统,错误。
故选Ao
18.精准测量锢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中国科学家是
【答案】A
【详解】精准测量锢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中国科学家是张青莲;
故选Ao
19.臭氧(化学式为O3)是一种淡蓝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当大气中的氧气受到短波紫
外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形成了臭氧。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和。2因组成元素相同,则化学性质也相同
B.大气中的含量越高越好
C.。2转化为。3属于物理变化
D.和。2组成的气体属于混合物
【答案】D
【详解】A、氧气和臭氧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该选
项说法错误;
B、由空气的成分可知,臭氧不是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中臭氧含量越高,越不有利于人体
健康,该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由两种或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二
者混合后的气体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o
20.碘的价格低廉、产量丰富、储存方便,加热易升华,有望成为离子发动机的高效推进剂。
下列有关碘升华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碘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碘分子间间隔变大D.碘分子变为碘原子
【答案】C
【详解】碘升华是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其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只是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C。
第n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天间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地表元素含量与地球不同。下图是火星地表
⑴图1中X元素为(填元素符号)。
(2)图2中若c表示原子,则m的数值为,d的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选填'稳
定"或"不稳定")。
⑶图1中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o
⑷图2中a、b、c中的两种可形成原子团,写出一种原子团的离子符号:。
【答案】⑴N
⑵6稳定
(3)28.09
(4)8;-、NO;、CN-
【详解】(1)由图可知,X元素是7号元素,故为氮元素,故填:N;
(2)①c表示原子,m=8-2=6,故填:6;
②d是硅元素,单质硅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
(4)a是碳元素,b是氮元素,c是氧元素,碳通常为+4价、氮通常为+5价或-3价、氧通
常为-2价,所以当其中两种可形成原子团可形成CO:、NO;、CW.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1中甲是。
⑵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填名称)。
⑶图2中B表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
去”)电子,形成Na+。
⑷图2中A、C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
【答案】(1)原子
(2)氯化钠
(3)失去
⑷质子数/核电荷数
【详解】(1)原子能构成分子,故图1中甲是原子,故填:原子;
(2)铜由铜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所以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
(3)根据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个,在化学
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为:Na+,故填:失
去;
(4)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2中A、C两种元素最本质的
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填:质子数或者核电荷数。
23.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其中有许多中外文明主题互鉴。
(1)瓷器与玻璃器瓷器是火与土的结合,玻璃器是火与沙的交融。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
氧、硅、铝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普通玻璃中所含钠离子的符号
是O
(2)国画与油画一一国画气韵生动,油画抽象浪漫。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
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
⑶茶与咖啡一一中国茶清香四溢,西方咖啡醇香浓厚。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主要原因
是。
⑷中餐与西餐一一烹饪上中国菜主要是蒸和炒,西餐则以煎与炸见长。下列烹饪的食物过程
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清蒸鲫鱼B.素炒青菜C.香煎土豆D.水果拼盘
【答案】⑴O/SiNa+
⑵稳定
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D
【详解】(1)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氧、硅、铝等元素,其中氧、硅属于非金属元素,元
素符号表示为。、Si;普通玻璃中所含钠离子(钠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的符号是
Na+。
(2)保存珍贵的名画需要隔绝氧气,防止其被氧化,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
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能够隔绝氧气,能防止书画被氧化,所以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
气作保护气。
(3)因为清茶中含有的香味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味。
(4)A、清蒸鲫鱼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素炒青菜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香煎土豆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水果拼盘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24.探究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1)探究氧气的性质,小明同学收集两瓶氧气来做硫、铁丝和氧气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做硫与氧气反应实验时集气瓶底水的作用—;在做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时,小明同学只看
到铁丝一阵红热,但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
文字表达式。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浓
氨滴有酚酰溶
水液的蒸储水
①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储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酉太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
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o
②实验口(如图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o该实验证明
了,同时也说明了具有挥发性。
【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氧气浓度太低铁+氧气婴四氧化三铁
(2)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醐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酷变红色浓氨水挥发出的
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到到B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无色酚醐变红色分子在不断
的运动浓氨水
【详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环境,故硫与氧气反应
实验时集气瓶底水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时,但没有
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说明氧气的浓度太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其文字
表达式为:铁+氧气阚1四氧化三铁;
(2)①实验I中的少量蒸储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麟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因为浓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醐溶液变红色。
②烧杯A不变色,烧杯B中的无色酚醐变红色,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
运到B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无色酚醐变红色。实验证明了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
到B中使无色酚酰变红色,也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5.从微观和宏观角度认识物质世界是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重要途径。
I认识微观粒子的构成。
ABCD
⑴在化学反应中,C代表的微观粒子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⑵上述微观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字母代号)
n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
⑶如图所示和"•"表示不同原子。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一(填字母代号,下同),由分
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
O6O8
AB
m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O880•氮原子
・oOOO<Oo氧原子
⑷根据上图信息,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一种,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⑸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O
w微观粒子的计量: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锢、钺、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⑹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l0-26kg,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1.096xl0-25kg,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是(计算结果取近似整数值)。
【答案】(1)得到
⑵B
(3)BAD
(4)2化合
⑸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66
【详解】(1)C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2)A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C中质子
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则属于阳离子的为B。
(3)A中只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B中含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C中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且只含一种原子,属于纯净物;
D中只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则属于混合物的为B,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为AD。
(4)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
删去两边相同的分子,可知该反应为多种分子反应生成一种分子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5)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1.096x1ON像“
(6)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知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八_26,一f'o
1.993x10版x—
12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26.氨气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其水溶液为氨水,显碱性。实
验室用加热氯化镂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接到两项任务:
任务1:制取氨气
⑴仪器d的名称是,收集氨气的装置是,实验室氨气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均可选用
的是o
任务2:分子性质验证
⑵下图1: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TTT7-盖子
/------------------x守酒精
BAB滴有酚猷[颜色均匀的
录-----0[,试液的蒸储水■一红墨水|一混合液
\____痣怒[-
△/«,■■■,■八开始时30日后
图1图2
⑶改进实验:如图2,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
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2所示。除了能得出与图1样的结论外,还能得
出与图1不同的分子的另一条性质=
【答案】⑴导管EB
⑵B烧杯中的液体慢慢变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⑶分子之间有间隔
【详解】(1)仪器d为导气管。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收集氨气,应该选择
装置E。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镂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锦的
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制取氧气,两者都需要加热,故实验室氨气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均可选
用装置B;
(2)氨水是易挥发的碱,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通过运动进入B中,形成
氨水,使溶液呈碱性,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烧杯中的液体慢慢变红;实验结
论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通过分子的运动,使酒精分子扩散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因而和水充分混合,混合均匀,
从而得到图2中的颜色均匀的混合溶液;30日后观察到的溶液的体积,比开始之前的体积
变小,因此还能得出与图1不同的分子的另一条性质是:分子之间有间隔。
27.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探究活动来探究分子的某些性质,实验过程如图:
I一浓氨水
5〜6滴
)—酚配溶液
滴有酚酸滤
浓
搅拌均匀°另取小烧杯B纸
氨溶液的点
_加入浓氨水’酚献条
取出少量溶液5mL水
20mLB溶液
蒸僧水浓氨水
步
骤③
步骤①步骤②
图一图二
请回答下列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⑴步骤①最终得到的溶液为—色。
(2)步骤②说明:—。
⑶步骤③中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⑷步骤③中,A、B两烧杯内现象不同,可以体现浓氨水的物理性质是—。
⑸若使用图二来探究实验,你预期能看到的现象是o
⑹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上述实验能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o
【答案】⑴无
(2)浓氨水能使酚麟变红色
(3)A中溶液变红色
⑷具有挥发性
⑸滤纸条上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红点
⑹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详解】(1)酚醐溶液中含有水,所以步骤①最终得到的溶液为无色;
(2)步骤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醐变红色;
(3)步骤③中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
液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猷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
能使酚麟变红色;
(4)步骤③中,A、B两烧杯内现象不同,可以体现浓氨水的物理性质是具有挥发性;
(5)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使酚醐变红,所以图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从下往上
依次出现红点;
(6)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上述实验能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28.计算。
⑴据报道,银晶格钟是一种新型原子钟,其准确度高得惊人,它能在50亿年间不慢一秒也
不快一秒。如图为例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
A.锢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铜原子核内核电荷数为38
C.锢离子SR+中有40个电子
D.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2)己知:R原子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7个,其阳离子R3+核外共有46个电子。请计算:R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必须有具体的计算过程)
I锯|f5r38)28力18)82
【答案】⑴B
⑵解:R3+核外共有46个电子,所以R原子的质子数=46+3=49;
R原子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7个,所以R原子的中子数=49+17=66;
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9+662115。
答: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详解】(1)A.由锯元素的名称可知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B.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所以铜原子核内核电
荷数为38,此选项正确;
C.锢原子最外层由2个电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
子,所以锯离子5心+中有38-2=36个电子,此选项错误;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由图可知银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所以锯元素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见答案。
29.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l0-26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市提成合同协议书
- 邻居违建调解协议书
- 道路损毁修复协议书
- 高中宿舍承包协议书
- ufc比赛伤亡协议书
- 单位章程及联营协议书
- 衣柜闲置转让协议书
- 车位包租返租协议书
- 路人死亡赔偿协议书
- 高中就业合同协议书
- 《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 2023年湖北省武汉第二中学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西藏男孩丁真 课件
- DB4401-T 31-2019数字地图测绘技术规程-(高清现行)
-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循证证据
-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与创新大赛(智能运输器)考试题库
- SAP电池行业解决方案
- unit5 Will you be a worker or a laborer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布草间管理制度(3篇)
- 物流管理专业 苏果超市南京地区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 冥王星的命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