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昌市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经典传承对于维系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上形成的经典依然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域中的必有之义。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的,前人经验构成了后续文明进步的前提。经典记录了先民对人类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成为承载前人经验的主要载体,为人们品鉴历史、思考现实、筹划未来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历程上,历代人为了保存经典做出了不懈努力,既有类似铸造鼎铭、镌刻石经以及雕版与活字印刷等典籍传承形态上的沿革,更有孔子整理六经、汉代立五经博士、唐代定五经正义、明代修永乐大典等典籍整理与阐释活动的迭进。可以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息,与历代的经典保护和传承工作密不可分。现代技术条件下,电子数据的储存方式、检索路径、阅读方式为传世经典的保护和传播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不需要再为传世经典的储存及传播产生忧虑,但储存及传播方式的变革对于传承经典来说远远不够。经典的传承并不仅仅是记录和传诵,就像富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的产业库藏中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于变成穷人乞丐,却还要傲慢地指着账本,说道:“这便是我家产业库藏的财富!”在“财富”传承中,只知道保护“账本”本身的作用,这显然是荒唐的。就此而言,传承经典是要利用蕴含在经典中的历史经验、普遍智慧,为时代性关怀的解决提供思想资源。传世经典之所以能够发挥中华文明载体的作用,不仅在于其具有记述性,更在于其中所体现的智慧具有现实的可转用性,即人们可以利用经典作为思想资源解释和应对时代问题。王船山所说“六经责我开生面”,指的就是在经典的创造性阐释中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和文明演进。自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历代的哲学家、思想家结合各自的时代关怀对经典展开的创造性阐释活动从未停止,于今为盛。中国哲学是中华文明的内核所在,就传承发展而言,其表达形式多是对经典文献的解读,从文献解读中阐发精微的义理、辨析思想的变迁。比如繁盛的宋明理学中,不同理学家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几乎都是通过对经典进行重新阐释而实现的。当代学者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往往也是通过对哲学史上经典文本、典范人物、学派集群、学脉流传以及概念与命题等的多维阐发而展开的。当然,研究经典并不意味着仅从文献本身出发来推动思想的革新。如果我们仅以典籍文献作为推动哲学书写的动力,即从特定的文献自身出发进行版本次序、文字训诂、辞章结构的解读,那么经典文献的传承、研究及阐释,将与时代性的现实问题无关,而只与个体的历史兴趣有关。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从来都是强调实用的,因此中国人研究和阐释经典不是为了满足思古之幽情,而是致力于推动人们思想文化的革新,而思想文化的革新则以时代性问题为驱动力。从时代性关怀出发来阐发经典里蕴含的普遍性智慧,其形式虽仍以诠注文本为主,但其实质上已经是新的思想创造了。如朱熹所作《四书章句集注》,虽然形式上是文字笺注,但其实质是朱熹结合新的时代关怀对于先秦经典的新阐发。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经典文献所记录的经验与智慧,不能仅从历史性维度理解,而应该从普遍性问题的维度来理解。王阳明曾对五经本义做了概括式的陈述,认为五经的本义在于展现普遍性的人之本心。虽然五经是历史上形成的固定文本,但并不意味着五经只具有“博物馆”的意义。五经的实质在于普遍性的人心之表达,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性意义。这样,五经就从历史性文本变成了时代性文本。以时代性关怀来审视经典文献所蕴含的智慧,或者说在文献典籍的支撑上来思考时代性、现实性的问题,不能把眼光局限在经典文献及其历代注释、诠解本身,为了研究文献而研究文献,而要以时代性关怀为驱动。时代关怀驱动下的经典传承,可以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资源来回应时代问题,无需过分拘泥于特定文献的关联性。而单纯的文献驱动则需要从既定文献本身的字、词、句出发来考究,离开了特定文献和特定语境,相应研究就无法展开。基于这样的认识,经典文献的研究首要的不是做寻章摘句式的猎奇,而是要利用经典所蕴含的思想资源来解释现实、应对未来。换言之,经典的传承不是历史性的文献驱动、传统驱动,而是要由时代性关怀驱动,以面向现实、面向未来作为经典传承的发展方向。另外,阐释经典还要有着对人类普遍性事务的关怀和忧患。“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传·系辞下》)对于生活、社会、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应该构成经典传承的内在动力,这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天下为怀”“苍生为念”的具体体现。因此,相较于经典文献所产生的时代,现代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是全面而彻底的,经典中所蕴含的生活经验、精神观念、价值信仰如何应对时代巨变,是我们在经典传承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摘编自朱承《以时代关怀驱动经典传承》,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技术的发展,为传世经典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便利,让人们不用再为传世经典的储存及传播忧虑。B.传承经典不是记录与传诵经典,而是运用经典中蕴含的历史经验、普遍智能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想资源。C.传世经典不仅具有记述性,而且其中所体现的智慧也具有现实的可转用性,所以能发挥中华文明载体的作用。D.单纯的文献驱动下的经典传承从既定文献本身的字、词、句出发对文献进行解读,因此离不开特定的文献和特定的语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承载前人经验的主要载体,经典文献能够为人们品鉴历史、思考现实、筹划未来提供丰富的经验。B.中国哲学的传承发展就是对历史上的经典文献进行解读,并在解读过程中阐发精微的义理、辨析思想的变迁。C.中国人希望通过研究和阐释经典来推动人们思想文化的革新,这与中国哲学强调实用性有很大的关系。D.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表面上看是对“四书”内容的诠注,其实是朱熹结合时代性关怀对“四书”的新阐发。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文章观点的一项是(3分)()A.陈陈相因 B.数典忘祖 C.经世致用 D.述而不作4.请简要梳理文本的论证思路。(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如何从时代性关怀驱动出发去阐释经典?结合文本简要作答。(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赴远张建春眼前黑得很,续和躺在冰冷的床板上,周身疼痛。疼是从骨头里传来的,拉扯着血疼、肉疼、筋疼,似乎身上的每一寸皮肤都疼。或许正因为这疼,续和才知道自己还活着,活在牢房里。续和咬了下自己的舌尖,用力咬,咬出了血来,依然不疼,此处的疼被大疼掩盖住了。续和忍不住呻吟了几声,但随即咬紧牙关,将铺天盖地的疼吞咽了下去。疼是刑具和掌控刑具的人留下的。续和记得清楚,在沉默中,他经历了滔天的痛苦。用刑是从昨天晚上开始的,在一次次昏厥又一次次被水浸醒后,续和说了唯一的一句话:“天亮了。”大刑一夜,把天都疼亮了。施刑的人在愣怔中放下了鞭子,续和像破被絮一样被扔进了不辨昼夜的牢房。破被絮是没人问的,续和在牢房里感到孤寂,漫天的孤寂。续和把前前后后的事想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没留下任何破绽。续和是在庐西小城名为“掠影书店”的暗房里,销毁了所有文件和同志们留下的蛛丝马迹后,泡了一杯绿茶,小口地啜饮着,坦然被捕的。被捕、坐牢,续和经历过不止一次,加上这一次,三次了。第一次侥幸逃脱,第二次在受尽酷刑后,被同志们营救出了。现在,竟然又一次落入敌手。续和苦笑了一声,苦笑声不大,却震落了牢房顶的蛛尘。续和恢复得快,一算时间,踏进牢房二十天了。二十天里除了一次用刑审问,再也没人过问。敌人忘了吗?续和心里想。续和的身份早暴露了,是挂了号的。一名共产党的要员,被逮住了,许多人弹冠相庆,庆功会都开了好几次。敌人认定续和是不会开口的。如若他会开口,第一次、第二次被逮住时,还不“竹筒倒豆子”?孤寂是难熬的,比疼痛还痛苦。续和心里有数——一场心理战开始了,就看谁熬得过谁吧!敌人沉不住气了。第二十一天,敌人从牢房门的窗口扔进了一沓白纸,还有一支笔。续和明白,这是让他写呢。续和的笔头子好着呢,曾化名写过小说、散文、诗歌,当然都是宣传革命的。纸和笔对续和充满了诱惑,他拿起了。续和喜欢文字,他有过打算,革命成功了做一名作家。写什么呢?写信吧,给母亲写,给妻子写。时间有的是,信写得长。写给母亲的信内容多是问安,回忆些小时的事。写给妻子的信柔和。续和爱妻子,妻子也深爱续和。牢房里的信是没私密性的,如发在报纸上的文章,谁愿看谁就瞅上几眼。敌人是会研究的,是要在字里行间探索秘密的。续和写信上瘾了,天天写,跟母亲和妻子就有那么多的话。好几年没见母亲和妻子了,憋了一肚子的话,自然话多。写多了,续和又有了想法——给信编了号,比如“与妻信十五”“与母亲信十六”等。在写“与母亲信二十”后,续和意外地收到了母亲的回信。无疑这是敌人的一种策略。收到母亲的回信,续和就像过节。续和从母亲娟秀的字迹上,闻到了母亲的体味,也看到了母亲心疼的颤抖——信上有泪渍,洇染在字里行间。妻子的信也来了。妻子的信告诉续和,母亲是如何变卖家产,四处打点,在营救他。续和突然狂躁起来——营救得了吗?难得有一天,续和没给母亲写信,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给妻子写信,写来写去,就围绕着两个字:赴远。续和告诉妻子,他要赴远方去,意已决,停止无意义的营救。第二天,续和又正常了。先是给母亲写信,大约是写到童年的趣事,竟呵呵地笑了起来。续和家是庐西大户,他在家可是四少爷呢。续和不做少爷,做革命者,是续和家天大的事,唯母亲默许。续和爱母亲,敬重母亲。妻子来信了,告诉了续和家中发生的事——五弟生了个儿子,哭声很是嘹亮。续和高兴,但又遗憾,妻子怎不写他们的儿子?可能妻子认为续和不配为父亲——儿子出生后,续和仅见过一面。续和打破常规,给未见过面的侄子写信。想了半天,不知侄子的名字,抬头如何写?最终决定,写“赴远吾侄”。信洋洋洒洒,可这信侄子能看懂,估计得是十年后的事了。十年后是什么样的世界?续和有所向往,就把这向往写进去了。写给侄子的信没有编号。一沓纸写完了,给母亲、妻子的信编号到了八十五号,续和在牢里已度过了一百零五天。是春天了,敌人决定下毒手。“赴远”的一天到了。续和整整衣襟,迈着大步走向刑场。到了刑场,续和忽觉心中略有欠缺,便招手,对行刑的人说:“纸笔。”行刑的人有些迟疑,有人摸了摸口袋,掏出烟盒。烟盒里尚有一根烟,他点着了,将空烟盒递给续和。续和展平烟盒写下:“教育吾儿,继承我志;勿告母亲,代我收尸。”想了想,又添上一行字:“与妻信之八十六。”枪声响了,血汩汩地流。正是红花开时,花一路向前开,流动着赴远。(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续和受刑一夜,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却始终不肯透露任何信息,施刑的人都怔怔然,对其感到敬佩。B.敌人在发现用刑无法使续和屈服后,开始打心理战,二十天不闻不问,是为了让续和在孤寂中崩溃。C.续和敬爱、心疼母亲,他不愿意母亲为营救他而四处奔波;他在绝笔信中交代妻子不要将他的死讯告诉母亲。D.妻子没有在信中写他们的儿子,续和猜测其原因是妻子认为他不配为父亲,体现出续和对妻儿的愧疚。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段极力刻画续和疼痛的感受,既对续和这一人物形象起到塑造作用,又反映出敌人手段的残忍。B.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主要从续和的视角展开叙事,对续和的心理进行了大量描写,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C.本文段落大多较为短小,甚至一句一段,这种叙事方式有利于控制小说叙事节奏,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D.小说详写了续和被捕的过程及被捕后在狱中的情况,对被捕的起因则一笔带过,详略安排得当,重点突出。8.小说标题“赴远”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续和的身上体现出强烈的革命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革命精神的内涵。(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凡与敌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我志,一则挫敌威。法曰:“兵无选锋曰北。”建安十二年,袁尚、熙奔上谷郡,引乌桓数入塞为害。曹操征之。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路不通。田畴请为乡导,操从之,率兵出卢龙塞。水潦,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刚,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方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操辎重在后,披甲者甚少,左右皆惧。操登高而望,见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溃。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节选自《百战奇谋·选战》)材料二:曹公之东征也,议者惧军出,袁绍袭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公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刘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卒东击备。田丰果说绍曰:“虎方捕鹿,熊据其穴而啖其子,虎进不得鹿,而退不得其子。今操自征备,空国而去,将军长戟百万,胡骑千群,直指许都,持其巢穴,百万之师自天而下,若举炎火以焦飞蓬,覆沧海而沃漂炭,有不消灭者哉?兵机变在斯须,军情捷于桴鼓①。操闻,必舍备还许。我据其内,备攻其外,逆操之头必悬麾下矣!失此不图,操得归国,休兵息民,积谷养士。方今汉道陵迟,纲纪弛绝。而操以枭雄之资乘跋扈之势恣虎狼之欲成篡逆之谋,虽百道攻击,不可图也。”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此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故失其会,惜哉!”(节选自《智囊·明智部》)【注】①桴鼓:鼓槌和鼓,这里指鼓槌敲击鼓面。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而操以枭雄[A]之资[B]乘[C]跋扈[D]之[E]势[F]恣虎狼之[G]欲[H]成篡逆之[I]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B.卒,通“猝”,突然,与《陈涉世家》中“卒中往往语”的“卒”意思不同。C.存亡,生存或灭亡,与《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存亡”意思相同。D.许,答应,与《出师表》中“遂许先帝以驱驰”的“许”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操率兵征伐乌桓过程中,遇到洪水泛滥沿海道路不能通行的情况,曹操同意了田畴想要担任向导的请求,终于走出困境。B.曹操率领大军登越白狼山时,突然遭遇兵力众多的敌军,曹军物资滞后,披挂铠甲的士兵很少,有些人感到害怕,但曹操冷静观察敌情,最终大败敌军。C.田丰在曹操攻打刘备的时候,劝说袁绍趁着曹操后方兵力空虚的机会,联络刘备,挥军捣毁他的巢穴许都,消除这个心腹之患。D.袁绍个性迟缓又多疑,面对部下田丰的极力劝说,用儿子生病作为借口进行了拒绝,失去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这让田丰惋惜不已。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凡与敌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兵机变在斯须,军情捷于桴鼓。(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曹操的形象特点。(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次韵张安道读杜诗(节选)①苏轼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诗人例穷苦,天意②遣奔逃。尘暗③人亡鹿④,溟翻⑤帝斩鳌⑥。艰危思李牧⑦,述作谢王褒⑧。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⑨。【注】①这首诗写于熙宁四年(1071)五月,处于王安石变法时期,时苏轼在汴京,任职官告院。②天意:此处指的是安史之乱,长安沦陷,杜甫逃难出来后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③尘暗:征尘遮天,此处指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西蜀。④亡鹿:《汉书·蒯通传》中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诗人借此典故,比喻李唐王朝失去政权。⑤溟翻:大海波涛翻滚,比喻干戈四起。⑥帝斩鳌:喻指唐肃宗李亨平定安史之乱。鳌:巨龟。⑦李牧:战国时赵国的名将。⑧王褒:汉代文士。⑨九皋:深深的沼泽,指很远的地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认为,杜甫与李白并驾齐驱,这两个人都是集诸家之大成者,成就如并行的两条船,难分高下。B.“尘暗”“亡鹿”分别指安史之乱爆发和唐王朝失去政权,诗人借唐朝旧事来表达对宋王朝危机四伏的担忧。C.“艰危”两句写苏轼认为,杜甫未能得用,原因是在动乱的年代,朝廷更需要李牧这样的猛将。D.“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意思是李白和杜甫各自失意流浪,悲鸣声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听得到。16.请简要分析诗人对杜甫的思想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典故表明词人虽然年老却还壮志犹存,希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春天到了,万物生长,鲜花争相开放。空气中的花粉像沙尘一样把天空“染”成黄色,仿佛下起了一阵阵“花粉雨”。当然,花粉中的大多数是好样的,(甲),只有少数“坏分子”会不断给过敏患者制造麻烦,使得他们出门前必须“全副武装”以保护自己。如果致敏花粉被吸入呼吸道或与黏膜接触,患者便会产生过敏反应,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症状,或患上鼻咽炎、结膜炎等,严重的会发展为慢阻肺和肺心病,后果A。①近年来,②花粉过敏持续增多,③过敏的表现也因人而异。④这些既与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加剧导致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环境改变有关,⑤也与患者个人体质降低有关。专家建议,有效应对花粉过敏,应该B,从园林绿化部门和患者自身两方面入手。一是园林绿化部门在选择树种时应当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在人群密集活动区的绿地及各类公园中,不种植或最小限度种植易致敏植物,多种植花粉产量较低(如虫媒植物)或花粉过敏风险极低的植物。对于圆柏之类花粉飘散情况严重的植物,应当及时采取生物学措施进行干预,如修剪花枝、人工洒水喷淋增湿、注射抑制剂等,来防止花粉(乙),从而降低行人过敏风险。无法通过人工方式减少花粉飘散的过敏原植物,应更换为适宜树种。二是患者要(丙),比如外出戴口罩、护目镜,尽量少接触过敏原,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抗过敏药物等。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请以“雪花”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表达流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答: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答: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加点的“如”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百闻不如一见,泰山的雄奇果然名不虚传。B.唐朝有很多的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C.如不提前出门,我们就赶不上那趟列车了。D.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近年来,我国多地纷纷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向中小学生宣讲劳模精神,讲他们的劳动故事、职业精神、亲身奋斗经历,培养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有人认为,对中小学生加强劳动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也有人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劳模工匠的事迹离他们太过遥远,举办这些活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还有人认为,科技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将劳动交给人工智能,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完全没有必要……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宜昌市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不是……而是……”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经典的传承并不仅仅是记录和传诵”“就此而言,传承经典是要利用蕴含在经典中的历史经验、普遍智慧,为时代性关怀的解决提供思想资源”。)2.B(“中国哲学的传承发展就是对历史上的经典文献进行解读”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中国哲学是中华文明的内核所在,就传承发展而言,其表达形式多是对经典文献的解读”,选项“就是”的说法太过绝对。)3.C(本文中心论点是“以时代关怀驱动经典传承”,即经典传承要与时代使用相结合。C项中“经世致用”的意思是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能体现文章观点。A项,“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新。B项,“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也比喻忘本。D项,“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4.①首先,指出经典保护和传承的意义;②其次,分析经典传承的现状及传承经典的方法;③最后,指出经典传承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并为经典传承指明了方向。(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4分)(意近即可)5.①坚持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②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资源来回应时代问题,无需过分拘泥于特定文献的关联性。③从普遍性问题的维度出发去理解经典。具有对人类普遍性事务的关怀和忧患的意识。(每点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A(“对其感到敬佩”错误,仅从“施刑的人在愣怔中放下了鞭子”一句无法看出施刑的人对续和感到敬佩。)7.D(“详写了续和被捕的过程”错误,续和被捕的过程仅在第六段有简单交代,并未详写。)8.①“赴远”指续和坦然赴死。②“赴远”指向着革命成功后的光明的未来前进。(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9.①意志坚定,信念赤诚。续和面对敌人的刑罚百折不挠,面对敌人的心理战不为所动,严守革命秘密。②对自己追求的理想矢志不渝、永不言弃。续和多次被捕仍然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并在给妻子的绝笔信中交代妻子教育儿子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革命事业而奋斗。③不惧牺牲的献身精神。续和坦然面对被捕、被杀的命运,甘愿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10.BFH(原文标点为:而操以枭雄之资,乘跋扈之势,恣虎狼之欲,成篡逆之谋。)11.D(“遂许先帝以驱驰”的“许”意为“答应”,二者意思相同。)12.C(“联络刘备”文中没有依据。)13.(1)凡是与敌人作战,必须选拔勇猛的将领、精锐的士兵,让他们担任先头部队。(“凡”“选拣”“为”各1分,句意通顺1分)(2)用兵的时机在片刻之间就会变化,军事情况的变化要比鼓槌敲击鼓面还要迅速。(“斯须”“捷”“于”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善于分析形势;②善于观察敌情;③善于抓住时机;④善于任用人才。(每点1分,答满三点即可,意对即可)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凡是与敌人作战,必须选拔勇猛的将领、精锐的士兵,让他们担任先头部队。(这样,)一是能够壮大我军斗志,一是可以挫杀敌人威风。兵法说:“用兵打仗不选拔勇将精兵担任先锋,就要遭到失败。”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逃往上谷郡,带领乌桓兵多次进入边塞作乱。曹操率兵征伐。同年夏季五月,部队进至无终;秋季七月,洪水泛滥,沿海道路不能通行。田畴请求担任向导,曹操同意了,于是率领军队出卢龙塞。塞外道路因洪水隔绝不通,于是开山填谷五百多里,经过白檀、平刚,涉及鲜卑部落领地,向东直向柳城。当距离柳城二百里时,敌人才发现曹军的到来。袁尚、袁熙与乌桓单于蹋顿以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人率领数万骑兵迎战曹军。八月,(曹操率军)登越白狼山时,突然与敌人相遇,敌军兵力众多。曹军因辎重留在后面,披挂铠甲的很少,故曹操周围的人都很害怕。曹操登上高处观察敌情,发现敌军阵势紊乱不整,于是挥军出击,并派张辽担任先锋打头阵,结果大败敌军。击斩蹋顿及著名首领以下多人,收降胡、汉部众二十多万人。材料二:曹操东征时,众人担心军队出发之后,袁绍会从后面袭击,这样即使前进也无法放手一战而后退又会失去根据地。曹操说:“袁绍个性迟缓又多疑,一定不会很快就来;刘备刚兴起,民心还没有完全归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化学史期末作业化学史发展概论教案
- 2024年冶炼助剂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电冰箱、空调器安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2.3 电冰箱的故障判断
- 电线电缆检测培训
- DB11T 1102-20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核验测量规程
- 2024-2030年中国呼叫中心行业现状规模及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不付租金解除合同通知书
-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带公式)20240301更新
- CH-T 1026-2012 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 小学英语基础语法
- 展厅设计施工合同
- 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
-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讲解
- 档案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