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区域合作-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区域合作-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区域合作-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区域合作-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区域合作-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1.A

2.B

3.D【解析】1.专业村发展初期,协作条件、技术水平较差,市场需求是导致专业村出现以及发展的主要动力,A正确,BD错误;资源禀赋河南省内大部分村庄差异不大,C错误。所以选A。2.专业村发展初期,产品质量一般,主要供给省内的小城镇和农村市场,A错误;专业村在发展过程中带动非专业村的生产,出现了技术扩散,B正确;发展过程中,非专业村产品的冲击,导致省内市场份额减少,C错误;发展后期,随着生产技术、设备、管理等投入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D错误。所以选B。3.专业村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品质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D正确;政策、交通、资源非专业村和专业村差异不大,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专业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村是指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或多种相关的生产或服务活动的村庄,按其主导产业类型可划分为农业型、工业型及服务业型三种主要类型。专业村销售市场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扩张性,在网络结构上表现为“省内紧缩、省外拓展”的演化格局。4.A

5.C

6.D【解析】4.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图中①为西电东送的北线,主要是把山西的火电输送到华北地区;②为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天然气;③为西电东送南线,是把西南地区的水电输送到华南地区,所以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火电、天然气和水电,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西电东送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不大,故A错误;西电东送对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有一定改善,但不是主要目的,故B错误;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经济发达,能源短缺,西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故C正确;西电东送不能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故D错误。故选C。6.西气东输工程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气东输工程能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气东输工程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该管线三次穿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西气东输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7.C

8.C

9.B【解析】7.甘肃位于西北地区,公路、铁路便利,水运缺乏,①错误。国家经济政策是将西部能源运输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②错误。甘肃能源丰富,河西走廊依然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有可能是因为甘肃东西跨度大,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③正确。甘肃位于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煤炭的需求季节性波动大,④正确。故选C。8.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应是市场需求决定的,高热值煤产生的热量值更高,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增大,C正确。贵州省有优质煤炭,A错误。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电量可以满足需求,B错误。“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不是促使调煤的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C。9.由材料“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但优质煤集中在天山以南。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可知,新疆实行“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将普通煤运往南疆,同时将转换出的优质煤运往外省,稳定外省对优质煤炭的需求,B正确。减少运输损耗不能改变资源相对不足的状态,A错误。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不能改变南疆地区优质煤的供给量,C错误。节省优质煤炭资源,不能增加资源总量,不能保证向西南地区输出稳定,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资源或者能源短缺的措施:①加大能源勘探,增加产量。②跨区域调配。③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④增加进口,建立能源储备制度。⑤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⑥加强公民节约意识,减少浪费。10.C

11.A【解析】10.由材料可知,引汉济渭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供水,包括为西安、咸阳等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可以缓解西安市的用水紧张状况,A对。可以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B对。由于“引汉济渭”会造成汉水的减少,可能会使得汉江流域产生干旱,C错。由于渭河流域水量增加,会增加农业用水供应量,增加关中平原的灌溉面积,D对。根据题意,故选C。11.两地流域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存在夏汛,A正确。汉江注入长江干流,水量不受长江的影响,B错。渭河处于温带,最冷月均温在零度以下,冬季结冰,C错。汉江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渭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低,且流经黄土地貌区,含沙量大,D错误。故选A。【点睛】渭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存在结冰期。汉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无结冰期。12.A

13.D

14.B【解析】12.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每年春季,气温回升,附近山地的积雪融水大量消融,使河流水量增多,大量的淡水汇入,使亚速海的盐度降低,因此亚速海一年中盐度最低为春季,A正确,B、C、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13.水库的建成,会使洪涝灾害减轻,A错误;修建水坝会使下游水量减少,河流侵蚀作用减弱,B错误;修建水坝并没有缩短通航里程,C错误;由于下游水量减少,水循环更新受影响,水质会下降,D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14.从图中可以看出顿河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较低,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更好,B正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共同因素,故A、C、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点睛】影响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降水量、淡水汇入、封闭程度、洋流、人类活动等。15.D

16.C【解析】15.本题主要考查抽水蓄能电站主要作用。从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电站将水从低处水库抽到高处水库,提高水的势能,增加下流速度,从而实现发电。据此推测,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量高峰时期,而在水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从而调节不同时期的电力供应。由此可推断该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电力供应,D正确;图示上水库容量较小,不是为了提供更丰富的电能,A错;从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电站将水从低处水库抽到高处水库,提高水的势能,增加下流速度,但抽水过程要耗电,从能量守衡角度看,不会增加发电,也不会增加发电效率,BC错。故选D。16.从上题分析可知,上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蓄积由下水库所抽调的水,A错误;上水库主要为蓄能,发电量小,库容面积小,B错误;相比之下,下水库主要作用是发电,下水库位于位于河谷,虽然落差较小,但水量更大,发电量更大,C正确;上水库海拔高,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D错误。故选C。【点睛】抽水蓄能电站是既能抽水又能发电的水电站。它具有上、下水库。充分利用电力系统中某时段多余的电能,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蓄能,电力系统需要时再从上水库放水至下水库进行发电。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这样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从而节省电网总体燃料,降低电网成本。同时还能够稳定电压,作为事故备用,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位于山区,有一定库容的两个水库之间有一定的落差,且距离较近,这样才能起到发电的功能;位于湿润地区,降水较多;本地区有电能利用的高低谷之分,用电低谷时有电能剩余,只有这样才有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和可能。17.B

18.C

19.B

20.C【分析】17.根据经纬度信息可判断温哥华位于北美洲西海岸,地处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阴雨天气而路面湿滑,适合试验户外服装产品的效果。因此B选项正确。因靠近海岸山脉,地势起伏较大,A错误。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较大,C错误。地震为自然灾害,发生时不适合开展户外运动,D错误。故选B。18.该品牌的产品主要为服装,海外工厂从事的是产品的加工制造环节,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且从材料中可知海外工厂主要分布在缅甸、越南等劳动力丰富便宜的国家,因此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故C选项正确。扩大市场份额、建立营销网络和带动当地就业不是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19.从图中信息可知,自有工厂可对设计方案提出反馈意见,及时的信息交流利于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促进产品研发;设计中心和自有工厂合作给出新产品的样品和生产标准流程,利于海外工厂按统一标准制造产品,从而使产品质量稳定一致,因此B选项正确。因90%的产品在缅甸、越南、孟加拉国等21家制造工厂生产,本地产量很低,对减少运费和满足本地市场的作用有限,①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20.该品牌推出ReBirdTM计划,加强可再生材料的研发和废料的循环利用,向消费者传达尊重自然的环保理念,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因此C选项正确。该计划主要为获得可再生及废物循环利用等环保原料,与产品种类和产品质量关系不大,AB错误。可再生材料的研发会加大资金投入,无法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因此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该服装公司的跨国产业分散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的分散,与汽车、飞机等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散存在一定差异。21.D

22.C【解析】21.“提高售价”为不利因素,A错误;海运运量大,运费低,BC错误;贵州位于内陆,出海需中转,中欧班列开通后,有利于减少中转,缩短运输时间,D正确。故选D。22.贵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通过中欧班列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会促进对外贸易发展,C正确;贵州经济相对落后,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小,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不现实,AB错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会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完善其基础设施,但不是融人“一带一路”的直接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海洋运输的优点: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缺点: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铁路运输的优点:速度快,运输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缺点:灵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需要以其它运输手段配合和衔接。23.A

24.D

25.D【解析】23.中国纺织企业生产普通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分布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与法国时尚服装企业相比,中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人力成本低,A正确。法国纺织业起步更早,产业基础好,B错误;和法国企业相比,中国具有原料、土地优势,但这不是影响纺织业主要区位因素,C、D错误。故选A。24.中国纺织企业全球布局可谋求资源全球配置,通过品牌收购、渠道拓展、技术合作、资本运作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降低营销成本,但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进行转型升级,以此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提高产品附加值,D正确,A错误;避开关税壁垒、增加国外纺织品的进口不是其全球布置的主要目的,B、C错误。故选D。25.山东某纺织集团的收购该时尚服装集团,接收了欧洲的员工,劳动力成本上升,A错误;欧洲企业原料成本高,B错误;决定欧洲消费市场是欧洲的消费人口、消费习惯、消费能力,不会因为一个企业的收购发生太大改变,C错误;山东某纺织集团可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创意,将自身从普通服装生产向高端服装生产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D正确。故选D。【点睛】工业生产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进行工业区位选址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影响工业区位选址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26.(1)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随着技术力量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2)上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科技发达),人才集聚;具有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稳定的消费市场(或消费市场广阔);易于获取市场信息,利于承担和发展研发与销售等高附加值的环节(即两头在沪);周边地区经济较落后(工业化水平较低),劳动力工资低,土地价格低,且有政策支持,承接和发展生产环节比上海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即中间在外)。(3)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减少空气污染,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不利影响:因生产环节迁出,失业人口增加,加大了上海的就业压力。【分析】本大题以“上海制造”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以及对上海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手工业、轻纺和家用电器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主导产业变化示意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重心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化学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现代设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结合示意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重心为技术密集型产业。(2)研发和营销环节是制造业的高端环节,需要高科技人才和广阔消费市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的经济发达,高等院校较多,人才集聚,科技发达,技术力量雄厚;上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商务环境良好,拥有稳定的消费市场且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沟通便利,易于获取市场信息,利于承担和发展研发与销售等高附加值的环节。生产和加工环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且附加值低。周边地区与上海相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工业化水平较低、基础较薄弱,劳动力充足且工资水平低,土地价格低廉,政府政策支持,因此承接和发展生产环节比上海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3)“两头在沪,中间在外”有利于优化上海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向高端产业发展;发展高端环节和高端产品的附加值更高,可以加速经济发展;研发和营销环节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空气污染减少,美化了城市的环境,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竞争力。因为生产环节迁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失业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变大。27.(1)在俄罗斯境内沿弯曲管线输送可以增加天然气供应量在我国境内沿弯曲管线输送,主要是经过能源需求量大的城市和经济区,满足其能源需求;管线弯曲连带助已有输送管道,减少新建管线建设成本等。(2)对俄罗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我国∶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3)加强国内能源勘探,提高国内能源产量;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多元化进口能源,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提高科技水平,为能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等。【分析】本大题以俄罗斯能源出口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线路布局、能源跨区域调配、区域关联性和区域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详解】(1)输气管道的选线布局主要受社会、经济、技术和自然因素等影响。结合图示,中俄输气管道东线工程线路途经我国9省市自治区,连接了中国各大城市,满足沿线地区天然气市场需求;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弯曲连接各大城市和气源地,原有油气基础设施较好,降低建设成本,在俄罗斯境内,与多个气源地相连,增加天然气输出量,确保天然气的稳定供给,因此没有选择直线。(2)俄罗斯为我国提供油气对中国的有利影响,主要从项目建成对我国能源安全、消费结构及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有利影响角度分析。对俄罗斯:有利于促进俄罗斯能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该国的经济收入;能源的开发需要较多劳动力,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促进道路和油气运输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于油气相关的产业的发展等。对我国: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对能源需求量较大,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可以丰富我国能源供应种类,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缓解环保压力;丰富的油气资源为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可以促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促进油气的利用和加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和俄罗斯的合作和经贸往来。(3)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从能源开发利用角度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展开。开源方面:提高能源开发技术,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开发本国油气资源,提高能源产量;发展多元化的进口,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保障能源供应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增加石油战略储备。节流方面: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工业,发展新兴产业,降低能源消耗;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为能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加强能源使用的管理,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等。28.(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于夏秋季节;喀斯特地貌区土壤发育不良,土层较薄;植被覆盖率低。(2)重点发展采矿、电力、冶金等工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倡导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3)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以北盘江的梯级开发为核心,加大水能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能源基地建设;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应用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强对石漠化的治理;利用喀斯特地貌、黄果树瀑布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分析】本题以花江示范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石漠化、工业发展方向、流域开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养能力。

【详解】(1)由材料可知,花江示范区位于我国南方,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总体降水量较多,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材料“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可知,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因此土壤发育不良,土层较薄;材料“该示范区森林覆盖率仅为3%”可知,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低。(2)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材料显示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此可以发展采矿、电力、冶金等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当地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加大对采矿、电力、冶金等工业科研投入,提高工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创造更多经济收入。提倡清洁生产,减少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工业时注重环境保护,避免工业排放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减轻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3)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并不适合所有地区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