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检测二(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检测二(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检测二(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检测二(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检测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检测二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调小康最早以“天

下为家”的是()

A.禹B.启C.桀D.汤

2.夏启实施王位世袭的故事,虽然是权力的争斗,但是却在无形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而产生了“国

家”的雏形,成就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时代。据此可知,世袭制的出现()

A.造成社会公平丧失B.顺应历史的发展

C.开创地方行政模式D.推动文明的出现

3.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如图中红山文化的玉龙、陶寺遗址的龙盘、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

体现了()

红山文化的玉龙陶寺遗址的龙盘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罂

A.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B.社会阶级分化初步出现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中国史前文明领先世界

4.如图为美国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一幅夏商周三代统治区域的地图,

据图可知,该教材编者比较认同()

A.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B.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无从查考

C.中国古文明中心在黄河中下游

D.中国早期文明的范围无法圈定

5.商代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一是“礼”,即仪仗、仪式、礼仪、礼节等;二是“乐”,即器乐、歌舞

等。把“礼”和“乐”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统一的教育体系。据此判断,商代的音乐教育()

A.具有规范社会秩序功能

B.造成诸侯争霸的局面

C.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第1页(共9页)

D.受到全体百姓的喜爱

6.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以下选项中,与如图中①处代表的时期对

应正确的是()

春秋战国

A.大禹传启,天下为家B.盘庚迁殷,青铜灿烂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7.《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这说明平王迁都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矛盾的激化B.洛邑地理位置优越

C.犬戎族攻破镉京D.爆发“国人暴动”

8.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

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等级森严B.西周社会腐败

C.西周青铜冶炼业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9.“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

在犬戎。”上述歌谣主要反映了()

A.人民生活安定B.暴政导致亡国

C.政治时局稳定D.智慧创造文明

10.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大篆(秦)小篆(秦)隶书

(汉)楷书(汉)行书(晋),下表所示的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部分),据此可知()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

轲中区)中国

A.甲骨文记载的内容丰富

B.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的造字方法

11.西周时期,“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到了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从生产

力发展的角度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耒耙等磨制石器的出现

B.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

第2页(共9页)

C.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规定要在每年的每个季度对耕牛进行评比,那些把耕牛养得很壮实、很健康

的,还能得到奖励反之,如果耕牛养的不好、瘦了,当地负责管理耕牛的官,要跟着受到处罚。通过

此则材料可以了解当时()

A.保护动物观念B.百家争鸣局面

C.诸侯纷争状况D.重视农业生产

13.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殉葬用鼎七个。据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时期的诸侯墓葬中出

现了用九鼎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A.当时人们更加迷信B.青铜铸造业发展

C.贵族生活更加腐败D.周王室地位衰落

14.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西周分封

B.战国七雄

C.春秋争霸

D.秦灭六国

15.据统计,春秋时期有100多个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文献有记载的诸侯国只有十来个,大量的少数

民族政权也与中原华夏各国合并到一起。这一现象表明()

A.“尊王攘夷”巩固了周天子权威

B.战国时期相对和平安定

C.争霸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D.春秋时期完成国家统一

16.树立时空观念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四幅战国形势图中,七雄地理位置完全正确的一幅

第3页(共9页)

A.赵、魏、韩的实力最强B.统一市场形成

C.商业交流频繁D.地域差别明显

18.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是()

春秋战国时期大科技:铁器牛耕大变革:

大动荡:诸侯争霸

大思想:百家争鸣

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社会转型

19.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B.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C.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D.各国之间的激烈战争

20.据《战国策•秦策》载:秦“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此策最重要的历史影响是()

A.增强秦国的战斗力

B.发展了秦国的农业

C.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D.秦国确立土地私有制

21.《战国策•秦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说明

商鞅推行变法的重要原则是()

A.法令公正且执行严格B.完善秦国中央集权制

C.打击秦国的强权贵族D.争取农民的积极支持

22.栗劲的《秦律通论》中认为从商鞅变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全胜58

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3次,仅4次败北。从战果来看,商鞅变法的直接作用是()

A.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

B.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D.“尊王攘夷”口号统一了人心

2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A.颂扬汤武功德B.批评商朝暴政

C.强调以礼治国D.宣扬变法图强

24.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

第4页(共9页)

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起到的作用是()

A.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B.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C.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D.巩固了秦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5.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学派及思想

主张是()

A.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B.墨家:提出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C.儒家: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D.法家:主张治国要靠法令、权术等

26.阅读下列图文资料,据此可知庄子()

《庄子》记载,某日,庄子梦见自己变成

了飞舞的蝴蝶,快乐得忘记了自己是谁,醒来

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

化为了庄周。梦中化为蝴蝶的庄子有着一种逍

遥的心态和“与万物为一”的境界。

庄周梦蝶

A.追求精神自由B.提倡勤俭节约

C.强调顺应自然D.反对空谈主义

27.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兵圣-孙武》的编剧,选择的台词应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28.稷下的百家先生们在义利之辩、人性善恶之辩、世界本原之辩等争鸣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使秦以后的思想、学术、文化,几乎均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材料表明百家争鸣()

A.奠定了文化发展基础B.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变革

C.提高了秦国综合国力D.增强了地主阶级的势力

29.《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生理节律、气血盛衰顺应时序的变迁,是有节律地运行的,并提出对应春夏

第5页(共9页)

秋冬四季的养生方法。据此可知,《黄帝内经》()

A.论述辨证施治观念B.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C.凸显顺应自然理念D.蕴含儒家人本思想

3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中国人以节气为指南安排生产和生活。“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谷雨种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从这些谚语可知,节气文化里藏着()

A.海外贸易区域的变化B.城市文化演变的路径

C.政治制度变革的轨迹D.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迹

二.材料题(共3小题,40分)

3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让我们跟着考古工作者一起探秘历史。(12分)

材料一: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一座墓葬。该墓葬出土了1928件随葬品,青铜礼器上铭文是确定墓

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墓葬出土青铜3468件,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有近200件,有“妇好”或“好”铭

文的就有109件。其中的两件大铜钺最为引人注目,每件竟达八九千克。据考证,这铜钺在商代也是王

权和军权的象征。

材料二在殷墟出土的十多万片甲骨中,有近200片记载了妇好的一些故事,她是商王武丁的'

妻子。甲骨卜辞的意思是:妇好率领13000人征伐羌方。(

(1)考古工作者根据发掘地点推测墓葬可能是商朝,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3分)

(2)考古工作者围绕墓葬主人身份进行以下推测,请从材料一中寻找相关证据。(4分)

墓主人推测相关证据

名字是“妇好”

一位将军

(3)材料二图片上的文字我们称为什么?(1分)其卜辞内容印证了妇好的什么身份?(2分)

(4)通过两则材料,我们还能了解到商朝的什么信息?(2分)

第6页(共9页)

31.考古人的艰苦奋斗,延伸了我国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证据确认】2019年,世界遗产大会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定位为:它是代表

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典型、最有力的实证,堪称人类早期城市

文明的杰出范例。

材料一:良渚古城的墓葬显示,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分化和职业差别,出土了600余件(组)

玉器,包括体量最大的“玉琮王”和“玉钺王”,标态着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同时掌握着神权、军权和

王权的统治者。以火耕、水耨技术为代表的原始稻作农业已经相当成熟。水稻的驯化历程基本完成,

出土了大量稻作农业工具,水稻产量也大大增加。遗迹(H11)中出土约1.3万千克的炭化稻米。

—宋姝等《良渚古城:中华5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之城》

材料二:关于良渚水坝的考古证据非常充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证据是碳十四的测年数据,水坝

碳十四测年数据在公元前3100-公元前2700年之间。

——英国剑桥大学科林・伦福儒《世界早期复杂社会视野下的良渚古城》

【铭文述史】“燕侯旨鼎”是在北京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

材料三:铭文(右图):屡(燕)侯旨初见事,于宗周,王赏旨贝廿朋,用乍

又始(姒)宝尊彝。意译:(旨是燕国第二代诸侯)燕侯旨第一次因事到宗周来朝

见,周王赏给旨贝二十挂,用来做有姒的宝器。)

日本京都泉度搏古馆藏.

—摘编自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题31图

【文史互证】

材料四:凡良吏明法律令,事无不能,有廉洁敦而好佐上……恶史不明法律令,不知事,不廉洁,

无以佐上......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

(1)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良渚古城遗址给出了定位。请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上面划线处的定位列

举相关证据。(4分)

(2)材料三中的铭文记载了燕侯旨的什么活动?这反映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4分)

(3)依据材料四,概括秦国评判官吏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后秦国官吏产生

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用的认识。(2分)

第7页(共9页)

33.牛和牛耕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肇牵牛车,远服贾……一一《尚书》

秦(国)以牛田之。一一《史记》

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礼记》

材料二牛耕的普及,受制于犁的技术。新石器晚期和商代的石犁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不便于拖

曳和连续耕作。战国的铁犁伸刃部用铁,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大

大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

①②③

耕犁的A—A横截面

剖视图

受a

——摘编自钱晓康《关于我国牛耕的一点看法》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迅速代替石制与铜制工具,犁的强度与耐磨性得到提高,为牛耕的普

及创造条件。《墨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中,有众多古代简单机械的应用,如在《墨子》中论及了对斜

面的利用。

——摘编自钱晓康《关于我国牛耕的一点看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牛的用途。(4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介绍,写出战国时期耕犁剖视图的序号,并指出这一时期耕犁的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得以推广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牛耕技术推广的

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技术创新的认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