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检测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1/34/wKhkGWcupe6AAv-HAAKO7apWh3o015.jpg)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检测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1/34/wKhkGWcupe6AAv-HAAKO7apWh3o0152.jpg)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检测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1/34/wKhkGWcupe6AAv-HAAKO7apWh3o0153.jpg)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检测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1/34/wKhkGWcupe6AAv-HAAKO7apWh3o0154.jpg)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检测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1/34/wKhkGWcupe6AAv-HAAKO7apWh3o01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满分150分)
一、(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莅临(wei),弄(sh〕)特告(dao)咄咄逼人(dud)
B.菜畔(q1)争多(zh1)要时(sha)混为一谈(hCin)
C,敲斜(qT)棱镜(11ng)黄晕(yun)诲人不倦(hu1)
D.飞隼(cuan)召唤(zhdo)倜傥(tang)兴味率然(Q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粗犷决别恍然大悟翻来覆去
B.轻捷云霄美不胜收孤陋寡闻
0.分歧惭愧人声顶沸花团锦簇
D.奥秘睫毛截然不同油然而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家店虽然开在热闹的市区,但由于缺乏诚信,现在已经人迹罕至了。
B.和事先预料的一样,老艺术家们的表演精彩绝伦,让观众喜出望外。
C.济南市实施人才政策“双30条”,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能。
D.冬日,雪花漫天飞舞,大明湖畔的垂柳依然花枝招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革命传统文化。
C.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共设篮球、排球、田径等大约18个左右体育项目。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要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十二月,瑞雪降临济南,整座城银装素裹。某初中七年级(1)班以“咏雪”为主题,举行班级活动。作
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4分)
任务一:请仿照画线句,完成续写,要求修辞一致,展现同学们对雪的喜爱与赞美。(2分)
雪装扮着大地。雪纷纷扬扬地从高空中落下来。轻轻地,没有一点声音,瞬间天地都变得白茫茫一片,清
新的冷空气中有一种安抚的感觉。雪就像刘方平所写的“飞雪带春风”,给大地带来呵护和温暖;
雪,=
任务二:活动中,有同学提到大雪的美值得赞叹,雪中那些坚守岗位的身影更值得赞颂。小语同学写下了一
段文字表达对那些坚守者的敬意,为了加强语气,请你帮他把结尾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改变句意。
(2分)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席卷山东大地。铁路、公路、交警、环卫这些最可爱的人以雪为令,闻雪而动,
不舍昼夜,奋战一线。他们用坚守让道路更加畅通,他们用坚守让远方不再遥远,他们用坚守让温暖得以传递。
他们是风雪中的勇士,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改写:。
二、(4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段,完成671题(共21分)
[甲]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日:“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吾日三省吾身三:三次
B子贡问政政:治理国家的方法。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以....为快乐
D去兵去:去掉
7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民信与矣”与“择其善者而从专”中的“之”用法相同,都是代词。
B“必不得已干去”与“择其善者西从之”中的“而’都是指“连词,表顺承”
C甲乙两文都出自《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D孔门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子贡与曾子都是七十二贤之一。
8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曾子说要一天之中多次地审视自己,要做一个能够自我反省的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C乙文讲述了孔子跟学生讨论体现了孔子的治国思想。
D甲乙两文都是通过简洁明了的话语体现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理念,因此,这些话语所汇总的《论语》是一部
语录体史书。
9.乙文画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2分)
足食[A]足[B]兵[C]民信[D]之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2)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11、[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4分)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7分)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②焙茶③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板桥: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②嗔:责怪。③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B.“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13.微视频是目前很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
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4分)
视频脚本(部分)
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人渡泉声山溪、木板桥、诗人®______________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
神怡
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人、鸡悠长的鸡鸣声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氐琥的一项是()(3分)
A.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叫做书塾。
B.谦敬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令郎、惠顾、垂爱都属于敬辞。
0.我国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古代官员被贬称为“左迁”。
D.宋代把《大学》《春秋》《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15.根据原文默写。(9分)
①夜发清溪向三峡,o(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⑦《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O
三.名著阅读(7分)
16.某校开展“鲁迅作品经典诵读”活动,请阅读某位同学的读书心得,完成下列题目。
①《琐记》中的衍太太,非常热心,也非常理解小孩。她帮助“我”解决困难,曾给予“我”很大的帮助,给
童年的“我”带来了温暖。
②《阿长与〈山海经〉》中,保姆阿长絮叨、粗俗,但她为“我”买来《山海经》。她对“我”质朴的爱,使成
年后的"我”对她充满感激与怀念。
③《范爱农》中的范爱农,内心充满爱国热情,但当时的环境使不肯随波逐流的他穷困潦倒。回忆起他,鲁迅
内心充满了同情和痛惜。
(1)以上文章均选自(书名),本书原名,收录了鲁迅先后撰写的篇回忆性散文。
(3分)
(2)鲁迅对作品中人物有着独特的情感。以上三条读书心得,你有不认同的吗?如果有,请结合具体事件说
一说你的理由。(4分)
我不认同第种说法,我的理由是:
四、(27分)
(一)冬夜说书人
徐鲁
①一进腊月门,所有的农活儿都忙活完了,村里的大人和小孩就开始盼望着,那些走街串巷的说书人快点
来到。
②“说书人来了!说书人来了!”孩子们飞奔着把这个好消息传遍全村。不一会儿,就看见从村外的小石
桥那边,缓缓走来了一队奇怪的人儿: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一只手用一根竹竿探着路面,一只手里的竹竿,
牵引着后面那个人,后面的人牵引着更后面的人,他们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了一个小队……没错,一看他们背
着的三弦琴、牛皮鼓,还有鼓板、鼓架和铺盖,就知道,他们正是我们盼望了很久的说书人。
③排在队伍最后面的那个少年,是一个年龄最小的说书人,乡亲们叫他“瞎子小光”,他是我童年时代的
好朋友。这些说书人全都是盲人。没有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学会说书,又是怎样互相认识然后组合在一起,
走村串巷给大家说书的。一到冬天,人闲地歇,大雪封山的时候,说书人就会准时来到我们村里。说书人是最
受乡亲们欢迎的人。
④说书人一来,就在村头的孤身老人满大爷家住下了。满大爷的小屋是那么温暖,因为炕洞里整个冬天都
生着牛粪火。漫长的冬夜里,热热的土炕上,大人和小孩都喜欢挤在一起,听这些盲人说书。鼓板一响,说书
开始了。我最喜欢小光和他的师父说“大刀史更新”那一段。说这段时,小光给他的师父拉胡琴、打鼓板。他
的鼓板打得又急又狠,再怎么想打瞌睡的小孩,也提起了精神。
⑤笑声不断飞出满大爷的小屋,整个小村都沉浸在快乐的气氛里。孩子们都咧着缺了门牙的嘴巴,开心大
笑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艰辛和沧桑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陶醉的笑容,有时候听到后半夜了还不愿意离开。
⑥小光和我一样大,当时也就十来岁。每次到来,他都穿得干干净净,崭新的夹袄里露出雪白的衣领,头
发梳得整整齐齐。“小光,你也看不见,为啥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干净整齐呢?"我问小光。他一边整理衣领,
一边回答说:“我看不见,可乡亲们都看得见呀!”他整理衣领时,好像对着一面明亮的镜子。我慢慢观察到,
每位说书人,都穿戴得那么干净整洁,每一颗扣子都扣得整整齐齐,每个人的衣领都洗得干干净净。
⑦父亲告诉我说,他们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但他们是一些有尊严的人。
⑧说书人在我们村住了半个多月后,又开始收拾铺盖,要离开这里去邻村了。
⑨“小光,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呢?”
⑩“明年冬天!只有冬天才是农闲的时候嘛!”
⑪“那春天和秋天,你们在哪里呢?”
⑫“春天和秋天,我和师父们也要各自回家干农活儿呢!”
须书人靠着小小的竹竿牵引着,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一个小队,背着他们的三弦琴、牛皮鼓和简单的铺
盖,缓缓地走远了。
⑭者一辈的说书人,都已渐渐老去了。现在,说书这门手艺,在大部分乡村里都已经失传了吧?
⑮卜光,你现在在哪里呢?你们还在冬夜的山村里给乡亲们说书吗?
17.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冬夜,给人黑暗、寒冷之感,但在说书人到来的冬夜,充满了期待和欢乐。
B.第②和第⑬段画线句细节刻画了说书人的队伍,一来一走,前后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C.全文围绕小光展开,写出了小光的自尊自强,是“我”童年最重要的朋友。
D.小说既表达对说书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也流露出对说书人传统手艺逐渐失传的伤感。
18.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式。说说第⑪段与⑫段文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请揣摩人物的心理并说明
理由。(6分)
资料卡:
朗读的语气是指朗读时用不同的语调和气息表达不同的语意和感情的技巧。常见的朗读语气有喜悦、悲伤、
赞美、焦急、愤恨、激动、期待、陶醉、担忧……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⑪“那春天和秋天,你们在哪里呢?”
⑫“春天和秋天,我和师父们也要各自回家干农活儿呢!”
19.本文最后两段连用三个问句,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结尾的好处。(4分)
现在,说书这门手艺,在大部分乡村里都已经失传了吧?
小光,你现在在哪里呢?你们还在冬夜的山村里给乡亲们说书吗?
(二)开在心灵深处的养麦花
张西武
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
汗流泱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茶麦种补苗。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
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
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
③我心情炀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养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
泰麦还不荒死!”
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养
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馋馋面吃哈。”
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茶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养麦
花开,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
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
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
⑦我心灰意冷,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说了农村的苦
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絮絮叨叨地。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
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⑨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养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养麦花一片雪白,
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氤。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养麦花如雪”,
真的好美啊!
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
落泪,母亲为了这点养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馅馅■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
⑪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养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
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养麦了!”
⑫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
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养麦花开遍了田野。
⑬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
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
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呼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茶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
深处的茶麦花,和在养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
20.请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梳理“我”的经历及情感变化过程。(4分)
事情情感变化过程
名落孙山暴怒无常
与母亲刨地开垦®________________
秋季开学失魂落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酸落泪
决心重返校园激动万分,暗下决心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
⑴.从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①段划线句的作用。(3分)
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
⑵从句式特点的角度,赏析第⑦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母亲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絮絮叨叨地。
22.请结合文章内容,替作者写一则养麦花花语卡赠送给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情感。(4分)
温馨提示:花语是指人们对花的美好寓意,用来表达感情与愿望;寄语表达赠送者的情感。
花语卡:
养麦花
花语(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
赠予:母亲
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23.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应该有许多小小改变。小小改变的或许是一个表情,一种语气,一个举动,一个步
骤,一种态度,一个习惯……在这些改变中,我们收获的可能是自我的认可,他人的肯定;可能是宝贵的经验,
思维的突破……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的小小改变,都是我们主动进步的愿望,积极努力的过程。
请以“小小改变,收获满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
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七上期中测试
【参考答案】
1.选D(A.有误,“莅临”的“莅”应读作“li”。B.有误,“混为一谈”的“混”应读作“h£in”。
C.有误,“棱镜”的“棱”应读作"leng"o)
2.选:Bo(A.有误,“决别”的“决”应为“诀”;C.有误,“人声顶沸”的“顶”应为“鼎”;
D.有误,“油然而声”的“声”应为“生”。)
3.选:C。(A.有误,“人迹罕至”意思是少有人来,多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本句该词与语境不
符。B.有误,“喜出望外”意思是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本句该词与前面的“和事先预料的一样”
相矛盾。D.有误,“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本句用来形容垂柳,用错对象。)
4.选:A=(B.有误,语序不当,应该为“策划与开展”。C.有误,语义重复,可删掉“大约”或“左右”。
D.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
5.任务一:示例:就像岑参说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给人们带来希望和美好。
任务二:示例:他们难道不就是风雪中的勇士,不就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吗?
6.A7.B8.D9.A、C
10.(1)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2)自古以来,人都要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11.共同强调的是诚信。示例: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人之本,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必须要讲诚信。只有诚信我
们才能与别人更好地交流,被朋友相信,被社会认可。
12.D
13.①潺潺的流水声;②田园的悠闲和诗人的闲适自在。
翻译:
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不要责怪烘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
天。
14.选:Do(D.有误,《春秋》应为《中庸》。)
15.(1)思君不见下渝州(重点字:渝)
(2)岐王宅里寻常见(重点字:岐)
(3)不知何处吹芦管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品买卖合同书
- 康双的离婚协议书
- 三农村生态建设实施指南
- 工程监理承包合同
- 云计算在企业IT架构中应用教程
- 运动训练方法与技巧指南
- 软件测试流程与质量保障作业指导书
- 临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网络安全威胁防范与应对作业指导书
- 钢渣购销合同
- Starter Unit 1 Hello!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初中语文:春晚观后感三篇
- Unit 7 第3课时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讲座
-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 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入围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19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单词表
- 园艺产品的品质讲义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
- 桃花节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