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昆虫虽然体形很小,但由于数量巨大,它们会影响生物演化的方向和进程。保护昆
虫不仅会让作物产量提升,还会让生态向有利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方向演化。
②近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蒙彼利埃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生长在农田里的开花
植物越来越不需要昆虫授粉了。随着授粉昆虫逐渐减少,这些开花植物的繁殖变得更加困
难,它们正在向自花授粉的方向演化。在目前已经发现的约140万种生物中,约六分之一
的被子植物与35万种传粉动物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中复杂的植物一一传粉者互动网络,创
造了全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传粉昆虫具有重要作用。
③昆虫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已经被人类记录在案的昆虫约有100万种,占自然界中
生物种类的一半以上。传粉动物包括1000多种鸟类、200多种蝙蝠和100多种不能飞行的
哺乳动物,但数量和种类最多的还是昆虫。其中,鳞翅目(蝶和蛾)昆虫占所有传粉者种
类的40%,约有14万种;鞘翅目(甲虫类)约有7.7万种;膜翅目(蜂类等)约有7万
种。
④蜜蜂、蝶、蛾、蚁、甲虫都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大约84%供人类食用的农作物都要
依赖它们传粉。现在,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传粉昆虫的逐渐减少导致一些植物向自花授粉
演化,由此造成了人们难以察觉的后果一一植物的叶、花、果实变小了。与二三十年前生
长在巴黎地区的三色堇相比,如今生长在同一地区的三色堇花朵小了10%,花蜜产量减少
20%,传粉昆虫也更少造访这类植物了。这种情况形成了一种循环,传粉昆虫越来越少导
致花蜜减产,花蜜减产又会加剧昆虫数量的减少。
⑤这种恶性循环有根可寻,农业的集约化是造成昆虫减少的重要原因。2022年,在
《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介绍了这样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观察并计算了近2万种昆虫
(蜜蜂、蚂蚁、蝴蝶、蚱蠕、蜻蜓等)的活动范围和数量,涉及约6000个不同的地点。结
果表明,最近40年来,农业集约化和气候变暖的叠加,使得全球昆虫丰度减少近50%,
物种数量减少27%,欧洲野生蜜蜂和蝴蝶种群数量分别减少31%和37%。
⑥农业集约化让昆虫减少的原因在于,作物的单一化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单一化种
植会使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缩减,造成农田肥力和生产力下降,养分循环失衡,病
虫害多发,同时,无法吸引更多的传粉昆虫。
⑦大量使用农药也是造成昆虫减少的重要原因。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
杀螭剂等,它们对主要的授粉昆虫一一蜜蜂的危害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即便使用非致
命剂量(即明显无害的剂量),一种杀虫剂也会将蜜蜂的寿命缩短约50%。现在人工饲养
的蜜蜂平均寿命为17.7天,而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数据为34.3天。原因在于,作物
上某些毒性较强的杀虫剂残余会使蜜蜂在采集花粉时中毒而亡,有些毒素则会使蜜蜂失去
辨别方向的能力,无法将花粉带回蜂巢。另外,一些蜜蜂带回蜂巢的花粉中包含了各类杀
虫剂、除草剂、杀菌剂中的有毒成分,这会使整个蜂巢受到污染,蜜蜂的免疫系统会受到
严重损害。
⑧气候变化也会造成昆虫生存困难。与人和其他生物一样,昆虫的生存也需要适宜的
温度。一般最适宜昆虫生存的温度是25〜30℃,低于10℃,昆虫活动减少;高于35℃,
昆虫会进入休眠状态甚至死亡。
⑨除了人类的农业行为和气候变化,人类的其他行为也影响着传粉昆虫的数量和多样
性。并非一切人类的干扰都对传粉昆虫的生存不利,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科学家研
究发现,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在适当的范围内,对传粉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可能产生有利影
响,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过大,则会影响传粉昆虫的生存和传
粉的稳定性。
⑩中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解释了人类行为对传粉昆虫数量和多样性可能存在的影响,
有利于理解人与昆虫的关系。研究人员在河南省巩义市境内捕获了18576只传粉昆虫,分
属14目,147科。为了便于观察和统计,研究人员根据干扰指数将人类的活动分为轻度、
中度和高强度干扰三种。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不同传粉昆虫有不同的影响。双翅目物种
(包括蚊、噱、虻和各种蝇类)的多样性在三种干扰强度下都能达到一个高水平,在轻度
干扰下多样性最高;膜翅目物种(如蜜蜂、胡蜂、蚁等)的多样性在中度干扰下达到最
高;鞘翅目物种(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的多样性在轻度干扰下呈现稍高状态,但
整体上水平较低。不过,在人类的高强度干扰下,如城市、工业区、商业区的兴建等,所
有昆虫都会在多样性和数量上受到抑制。
⑪此外,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蜜蜂科动物的生态位宽度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增
加而增加;反之,随着干扰强度的降低而降低。生态位宽度指一个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
源的总和。当资源的可利用性减少时,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会增加。例如,在食物供应不足
的环境中,生物将被迫摄食一些过去不习惯的、次等的食物;在食物供应充足的环境中,
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会降低,生物仅需摄食最习惯摄食的少数食物。以蜜蜂为例,如果人类
活动增强导致其食物(农作物和野生植物)数量减少,它们就会减少对花蜜的采集,转而
摄食其他食物,这就会造成某些开花植物的繁殖变得更加困难,果实也会减少。这些植物
也会向自我授粉的方向演化,正如法国科学家揭示的蜜蜂与三色堇的关系。
⑫这些情况表明,关心和保护微小的生灵就是在守护人类的安全和健康。阻止对森林
的乱砍滥伐,增加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减少使用农药,采取多种行动减缓气候变暖等措施
对昆虫的繁衍生息意义深远。比如,增加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可以建设植被缓冲带、生态沟
渠和乔灌草斑块等农田生态基础设施,还可以采用最新的“田内条带轮作、间作一一田边
生态廊道构建一一田外非农斑块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减少农药使用有多种方式,不能简
单理解为减少农药使用量,而是要让农药使用结构持续优化,采取绿色防控措施,全面禁
止高毒农药使用,既能保证作物产量,又对环境友好。
(摘编自张田勘《小昆虫也有“大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昆虫会让作物产量提升,让生态向有利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方向演化。如果不保护
昆虫,昆虫将会灭绝,作物将会绝产。
B.传粉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鸟类、蝙蝠和昆虫等,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传粉昆
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
C.农药中的有毒成分会使蜜蜂中毒身亡,会干扰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还会通过花粉污染
整个蜂巢,严重损害蜜蜂的免疫系统。
D.双翅目物种在轻度干扰下多样性最高,膜翅目物种在轻度干扰下多样性达到最高,鞘翅
目物种在轻度干扰下多样性呈现稍高状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粉昆虫逐渐减少导致开花植物向自花授粉的方向演化,植物的叶、花、果实变小了,
花蜜产量减少,花蜜减产又会加剧昆虫数量的减少。
B.2022年,《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计算,发现
最近40年来,全球昆虫丰度和物种数量都减少了。
C.科学家研究发现,并不是一切人类活动都会对传粉昆虫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如
果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适中,是有利于某些传粉昆虫的。
D.人类活动干扰强度越增加,蜜蜂科动物的生态位宽度就越增加。当食物供应充足时,生
物可食用的种类增多,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也会增加。
3.下列选项,不属于“保护昆虫”的措施的一项是()
A.制作各类昆虫标本。B.建立自然保护区。
C.采用最新农业技术模式。D.人工饲养稀缺品种。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将不同时期同一地区的三色堇做对比,阐释了传粉昆虫的逐渐减少对开花植物的
严重影响。
B.第⑦段列出“17.7天”“34.3天”的具体数字,有力地说明了蜜蜂生命的脆弱和保护
蜜蜂的重要性。
C.材料为了解释和说明某个词语或某句话,多处在其后面使用括号,便于读者理解相关知
识,清楚明了。
D.材料在列举数据时,多使用“约”“约有”“近”等词语表示约数,体现了科普文作品
语言的严谨性。
5.下面是有关传粉昆虫的一段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和分析。
传粉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能从生态系统
中获得的惠益,昆虫的生态服务功能指昆虫在生态系统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及为人类提供的
各种收益,传粉是重要的生态服务系统之一。昆虫的生态服务包括直接、间接为人类提供
的有形产品或无形收益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传粉昆虫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上,传粉昆虫对维系野生植物群落、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
K答案』1.C2.D3.A4.B
5.①众多的被子植物与传粉动物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中复杂的植物一一传粉者互动网络,创
造了全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传粉昆虫具有重要作用。
②大约84%供人类食用的农作物都要依赖传粉昆虫传粉,数量巨大的昆虫不仅影响作物的
产量,还会影响生态的演化方向,传粉昆虫与人类息息相关。
③人类活动的干扰会影响传粉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我们应控制干扰强度,使传粉昆虫向有利
的方向发展,关心和保护昆虫就是在守护人类的安全和健康。
(解析》
【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如果不保护昆虫,昆虫将会灭绝,作物将会绝产”错误。结合第①段“保护昆虫不仅
会让作物产量提升,还会让生态向有利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方向演化”可知,作者阐述了
保护昆虫的益处,但时并没有说不保护,昆虫就会灭绝,作物就会绝产。
B.“传粉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错误。结合第③段“传粉动物包括1000
多种鸟类、200多种蝙蝠和100多种不能飞行的哺乳动物,但数量和种类最多的还是昆
虫”可知,作者只是指出了传粉动物中昆虫是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但并没有提到其在生态
系统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
D.“膜翅目物种在轻度干扰下多样性达到最高”错误。结合第⑩段“膜翅目物种(如蜜
蜂、胡蜂、蚁等)的多样性在中度干扰下达到最高”可知,不是轻度干扰,应是中度干
扰。
故选Co
【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D.“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也会增加"错误。结合第⑪段“在食物供应充足的环境中,物种的
生态位宽度会降低”可知,食物供应充足的环境下,物种生态宽度会降低,并非增加。
故选D。
【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不属于。“制作昆虫标本”是保存生物样本以便研究或观赏用的,并不能直接保护活体
昆虫的生存。
B.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昆虫的干预影响,有利于保护昆虫的数
量和多样性。
C.属于。“采用最新农业技术模式”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增加农业生产的多元化,有利
于保护昆虫。
D.属于。“人工饲养稀缺品种”可以直接帮助稀缺昆虫繁衍和生存,有利于保护昆虫数量
和多样性。
故选A„
【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B.“有力地说明了蜜蜂生命的脆弱和保护蜜蜂的重要性”错误。结合第⑦段“大量使用农
药也是造成昆虫减少的重要原因……即便使用非致命剂量(即明显无害的剂量),一种杀虫
剂也会将蜜蜂的寿命缩短约50%……作物上某些毒性较强的杀虫剂残余会使蜜蜂在采集花
粉时中毒而亡”可知,此段意在论述大量使用农药对昆虫的影响,说明了农药对蜜蜂的伤
害大,而非说明蜜蜂脆弱。
故选B。
【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干所给的这段话深入阐述了传粉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多重贡
献,对于传粉昆虫的重要作用可以从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对人类的健康价值三个角度筛
选、概括材料中信息来进行理解和分析。
(1)根据第②段“在目前己经发现的约140万种生物中,约六分之一的被子植物与35万
种传粉动物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中复杂的植物一一传粉者互动网络,创造了全球丰富的生
物多样性。其中,传粉昆虫具有重要作用”可知,被子植物与传粉动物构成的植物一一传
粉者互动网络创造了全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传粉昆虫具有重要的作用。
(2)根据第④段“蜜蜂、蝶、蛾、蚁、甲虫都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大约84%供人类食用
的农作物都要依赖它们传粉”和“传粉昆虫的逐渐减少导致一些植物向自花授粉演化,由
此造成了人们难以察觉的后果一一植物的叶、花、果实变小了”可知,人类食用的农作物
中约84%都要依赖传粉昆虫传粉,它们的数量和传粉质量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
量,甚至影响生态的演化方向,可见传粉昆虫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根据第⑪段“蜜蜂科动物的生态位宽度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反
之,随着干扰强度的降低而降低……当资源的可利用性减少时,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会增
加”和第⑫段“关心和保护微小的生灵就是在守护人类的安全和健康。阻止对森林的乱砍
滥伐,增加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减少使用农药,采取多种行动减缓气候变暖等措施对昆虫
的繁衍生息意义深远”可知,传粉昆虫的生存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传粉昆虫又与
人类的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所以控制对传粉昆虫干扰的强度,关心和保护它们,让它们
健康发展,就是守护人类的安全和健康。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识的男人
[俄]契诃夫
漂亮迷人的万达,刚出医院就落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既无安身之处,又身无分文。怎
么办?
她头一件事就是跑到信贷所,把她唯一的宝物一一一枚绿松石戒指典当了。他们付给
她一个卢布,可是……一个卢布能买什么呀?这点钱买不了时髦的外套,买不了漂亮的高
帽,买不了古铜色的鞋子,而没有这些东西她总觉得就像没穿衣服一样。她感到不只是行
人,就连那些马和狗也盯着她看,嘲笑她这身不像样的衣服。她一心只想着穿戴,至于吃
饭住宿问题倒一点也不让她着急。
“只要遇到一个相识的男人……”她心想,“我就有钱了……谁也不会拒绝我,因
为……”
可是相识的男人一个也没有遇到。晚上在“文艺复兴”俱乐部倒不难碰见他们,不过
现在她穿着这身难看的衣服,也不戴帽子,人家是不会放她进门的。怎么办?万达决定使
出最后一招:干脆找上门去,跟某个相识的男人讨点钱。
“找谁好呢?”她寻思,“米沙不行,他是有家室的人……红毛老头子正在上
班……”
万达想起了牙科医生芬克尔,这人三个月前曾送她一只手镯,有一次在德国俱乐部晚
餐席上她往他头上倒过一杯啤酒。想起了这个芬克尔,她高兴得手舞足蹈了。
“他只要在家,肯定会给钱的。”她一路上想道,“他若不给,我就把他家的灯全给
砸了。”
她走到牙医家门口时,已经想好了主意:她咯咯笑着跑上楼梯,飞也似的奔进他的诊
室,向他讨二十五卢布……可是,她正要拉门铃,这主意不知怎么从脑子里跑掉了。万达
顿时胆怯心慌起来,这在从前是不曾有过的。其实她只在一群醉汉中才大胆而放肆,现在
穿一身家常便服,充当一个平平常常的乞讨者的角色,这种人是完全可以拒之门外的。想
到这里,她便感到自己心虚,低三下四。她又羞又怕。
“也许他已经忘了我……”她又想,还是不敢去拉门铃,“穿这身衣服叫我怎么能去
见他呢?简直像个叫花子或是小市民……”
她犹豫不决地拉了一下门铃。
门后传来脚步声,这是仆人。
“医生在家吗?"她问。
此刻,如果仆人说声“不在”,她会更高兴些,可是对方没有回答就让她进了门厅,
帮她脱去大衣。她觉得这里的楼梯富丽而气派,不过在全部富丽堂皇的陈设中,她首先注
意到了一面大镜子,看到了一个破衣烂衫的镜中人,没有漂亮的帽子,没有时髦的外套和
古铜色的鞋子。她心里感到羞耻,早没有那股放肆大胆的劲头。
“请进!”仆人说着把她领进诊室,“医生马上就来……您坐呀。”她叫万达坐进软
椅里。
“我这么对他说:请借我几个钱!”她心想,“这样体面些,毕竟我们是熟人。只是
这个仆人最好出去。当着仆人的面多么难为情……她老站在这儿干什么?”
过了四五分钟,房门开了,芬克尔走了进来。这是个肤色发黑、身材高大的犹太人,
腮帮子肥嘟嘟的,眼睛鼓出。那脸蛋,眼睛,肚子,粗壮的大腿一一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
那么臃肿、讨厌、冷漠。在“文艺复兴”俱乐部和德国俱乐部,他通常喝得醉醺醺的,肯
在女人身上大把花钱,心甘情愿受她们的嘲弄(比如,那次万达往他头上倒了一杯啤酒,
他只是微微一笑,伸出一个手指吓唬她一下)。眼前的他却是脸色阴沉,睡眼惺怯,看上去
一本正经,神情冷淡,像个官僚。他嘴里还嚼着什么东西。
“您有何吩咐?”他问,正眼不看万达。
“牙……牙疼……”万达嚅嗫着说。
“啊哈……哪个牙?在哪儿?”
万达想起她有一颗蛀牙。
“右边,下面……”她说。
“嗯哼,张嘴!”
芬克尔皱起眉头,屏住呼吸,开始检查病牙。
“疼吧?”他问,拿个铁家伙在牙齿里抠。
“疼……”万达瞎说了一句。她想:“提醒他一下,他一定认得出……可是……仆人
在!她老站在这儿干什么?”
芬克尔忽然对着她的嘴呼哧呼哧地直喘气,像火车头似的。他说。
“这牙我劝您别补了……您这牙没用了,有没有都一样。”
他又在牙齿里倒腾一阵,烟熏的手指弄脏了万达的嘴唇和牙床。他又屏住呼吸,把一
个冰冷的东西往她嘴里一塞……万达猛地感到一阵剧痛,她尖叫一声,抓住了芬克尔的
手。
“不要紧,不要紧……”他嘟哝说,“您别害怕……您这牙反正没有用处。勇敢一
点。”
烟熏的手指沾着血捏着一颗拔出来的牙齿送到她的眼前。仆人走过来,把杯子放到她
嘴边。
“回家用冷水漱漱口……”芬克尔说,“血就止住了……”
他站在她面前,一副盼着来人快点走开、不再来打搅他的模样。
“再见……”她说,转身朝门口走去。
“哎!那谁给我付诊费呀?”芬克尔用戏谑的语气问。
“噢,对了……”万达想起来,一下子脸红耳赤,忙把用绿松石戒指当来的卢布给了
芬克尔。
来到街上,她感到比原先更加羞辱。不过现在她已经不觉得贫穷可耻。她已经不在乎
她没戴漂亮的帽子,没穿时髦的外套。她走在街上,吐着鲜血,每一口鲜血都告诉她:她
的生活很糟糕,很艰难,而且蒙受着种种屈辱,不但今天,而且明天,一周后,一年后一
一一辈子都这样,直到死……
“啊,这太可怕了!"她喃喃自语,“天哪,太可怕了!”
不过第二天她已经回到了“文艺复兴”俱乐部,又在那里跳舞了。她头上戴着新的大
红帽,身上穿着新的时髦外套,脚上的鞋子是古铜色的。一位从喀山来的年轻商人正请她
吃晚饭呢。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陷入困境的万达典当了她的绿松石戒指,但典当到的钱远远不够购买一身穿戴。
B.万达决定去找医生芬克尔,因为芬克尔真心喜欢万达,三个月前曾送她手镯。
C.在医生家,医生没有认出万达,而把她当作一名病人,帮她拔了一颗坏牙。
D.万达第二天就回到了“文艺复兴”俱乐部,又有相识的男人请她吃饭了。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意蕴丰富,既指万达曾经相识的男人,也指她之后新相识的男人。
B.小说描写医生的形象时,用简练的语言把他的神态、性格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C.小说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因万达前后衣着不同而相识的男人对她的态度的不同。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小人物的经历,意在批判当时俄国富人以貌取人的现象。
8.万达去找牙科医生芬克尔借钱的过程中,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9.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K答案U6.B7.D
8.①高兴。万达觉得牙科医生会借钱给她。
②胆怯心慌。万达来到牙科医生家门口,为自己穿一身家常便服且充当乞讨者的角色感到心
虚、心慌。
③感到羞耻。在牙科医生家富丽堂皇的陈设中,万达为自己破烂的穿着而感到羞耻。
④感到屈辱。万达认为,自己因穿着破烂而没有被牙科医生认出,感到比原先更加羞辱。
9.①从表达效果上看,这样结尾出人意料,使故事情节生出波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激发
读者深入思考。
②从结构安排上看,与前文“她一心只想着穿戴,至于吃饭住宿问题倒一点也不让她着急”
的情节相照应,使结构更加完整。
③从主题方面来看,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抨击了俄国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人的虚荣,讽刺
俄国社会物欲横流之风。
K解析》
【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因为芬克尔真心喜欢万达”错。结合第6段“牙科医生芬克尔,这人三个月前曾送她
一只手镯,有一次在德国俱乐部晚餐席上她往他头上倒过一杯啤酒”和第16段“芬克尔走
了进来。这是个肤色发黑、身材高大的犹太人,腮帮子肥嘟嘟的,眼睛鼓出。那脸蛋,眼
睛,肚子,粗壮的大腿一一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臃肿、讨厌、冷漠。在‘文艺复兴'
俱乐部和德国俱乐部,他通常喝得醉醺醺的,肯在女人身上大把花钱,心甘情愿受她们的
嘲弄”可知,芬克尔是一个外表令万达感觉臃肿、讨厌的人,他喜欢在俱乐部里寻欢作
乐,送给芬克尔的手镯也只是一种交易,是富人的逢场作戏,并不是真心喜欢万达。
故选B。
【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意在批判当时俄国富人以貌取人的现象”错。结合第2段“把她唯一的宝物一一一枚
绿松石戒指典当了……她感到不只是行人,就连那些马和狗也盯着她看,嘲笑她这身不像
样的衣服。她一心只想着穿戴,至于吃饭住宿问题倒一点也不让她着急”、第3段“只要
遇到一个相识的男人……‘她心想,'我就有钱了……'”和第38段“第二天她已经回到
了“文艺复兴”俱乐部,又在那里跳舞了。她头上戴着新的大红帽,身上穿着新的时髦外
套,脚上的鞋子是古铜色的。一位从喀山来的年轻商人正请她吃晚饭呢”可知,本篇小说
中展现的小人物就是万达,她觉得穿戴不华丽就会被嘲笑,不想着自己谋生而想着靠向男
人要,害怕贫穷生活而又回到俱乐部跳舞等,都能看出她是一个虚荣、懒惰、毫无廉耻的
人,这种生存方式正是小说所批判的。
故选D。
【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
结合第6段“万达想起了牙科医生芬克尔,这人三个月前曾送她一只手镯,有一次在德国
俱乐部晚餐席上她往他头上倒过一杯啤酒。想起了这个芬克尔,她高兴得手舞足蹈了”、
第7段“他只要在家,肯定会给钱的”和第8段“她咯咯笑着跑上楼梯,飞也似的奔进他
的诊室,向他讨二十五卢布”可知,万达在想到找芬克尔要钱并觉得芬克尔一定会给她
时,内心是非常高兴的。
结合第8段“万达顿时胆怯心慌起来,这在从前是不曾有过的。其实她只在一群醉汉中才
大胆而放肆,现在穿一身家常便服,充当一个平平常常的乞讨者的角色,这种人是完全可
以拒之门外的。想到这里,她便感到自己心虚,低三下四。她又羞又怕”和第9段“穿这
身衣服叫我怎么能去见他呢?简直像个叫花子或是小市民……”可知,来到芬达尔家门口
时,万达想到了自己穿的破破烂烂,像个叫花子,像个低下的乞讨者,所以内心的高兴消
失,转而变成了心虚、胆怯、心慌。
结合第13段“她觉得这里的楼梯富丽而气派,不过在全部富丽堂皇的陈设中,她首先注意
到了一面大镜子,看到了一个破衣烂衫的镜中人,没有漂亮的帽子,没有时髦的外套和古
铜色的鞋子。她心里感到羞耻,早没有那股放肆大胆的劲头”可知,来到芬达尔家后,万
达面对芬达尔家的富丽堂皇和自己的破衣烂衫的对比,内心感到羞耻。
结合第17段“正眼不看万达”、第25段“提醒他一下,他一定认得出……”、第34段
“哎!那谁给我付诊费呀?”和第36段“来到街上,她感到比原先更加羞辱”可知,万达
本以为芬达尔能认出她,但是却没有认出她,她觉得是自己穿着破烂所以没有被认出来,
因而内心感觉非常屈辱。
【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
分析情节的作用可以从结构、主题、表达效果等角度去分析。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经历羞辱后万达没有选择靠努力、奋斗改变,反而再次回到了那个虚
荣的俱乐部,再次靠着别人吃饭,这样的结尾使得故事情节生出波澜,让读者意外,既吸
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让人深入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万达的选择。
②从结构上看,结尾处“又在那里跳舞了。她头上戴着新的大红帽,身上穿着新的时髦外
套,脚上的鞋子是古铜色的”和第2段“这点钱买不了时髦的外套,买不了漂亮的高帽,
买不了古铜色的鞋子,而没有这些东西她总觉得就像没穿衣服一样……她一心只想着穿
戴,至于吃饭住宿问题倒一点也不让她着急”的情节相照应,首尾呼应,使得文章结构更
加完整。
③从主题上看,结尾处万达又回到俱乐部穿上华丽衣服的情节,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万达
认为因为没有华丽衣服才没有被认出来,并为此感到羞辱,最终她又回到了俱乐部做回那
个穿着时髦衣服、看着光鲜华丽、靠男人的万达,小说通过万达这一小人物形象讽刺了那
些表面光鲜、实则内心空虚、追求虚荣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
都深深打上了物欲横流的烙印,成为了社会风气不良的缩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日:“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己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
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
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卷,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苞
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魇。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
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
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唐鹿攸伏,鹿鹿濯濯,白鸟
鹤鹤。王在灵沼,于物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
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目害
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二: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
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
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骆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速,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
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
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
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骆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
退而A与万章之徒B序《诗》《书》C述D仲尼之意E作《孟子》F七篇G其后H有骆子
属。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之国”与“千乘之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乘”的意
思相同。
B.“万取千焉”与“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焉”的意思不同。
C.“时日害丧”与“日与子弟角”(《促织》)两句中“日”的意思不同。
D.“道既通”与“家中诸母皆通文”(《与妻书》)两句中“通”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孟子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将给他们国家带来利益。
B.孟子说,如果从君王到百姓都只追逐私利,不顾仁义,那么个人会丧命,国家会灭亡。
C.孟子认为,周文王有德行,能享受欣赏鸟兽的快乐,夏桀没有德行,无法享受这种快
乐O
D.太史公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说的那句话“何以利吾国”时,总会有所感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魇。
(2)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14.孟子游历诸国,为什么未获重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k答案』10.CEG11.D12.B
13.(1)假若他把义抛诸脑后而事事利字当先,那他不把国君的一切都剥夺,是不会满足的。
(2)唉,谋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利益的问题,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
这个祸乱的根源。
14.孟子学习的是孔道,主张仁义,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而战国时
期各国兼并攻伐,需要的是能攻善伐的人才,孟子的主张被认为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因此
孟子未获重用。
k解析X
【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
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中,主语承前省略,是孟子,“序”是谓语,“《诗》
《书》”是宾语,本句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应在C处断;
“述”是动词,作谓语,其宾语是“仲尼之意”,句意完整,应在E处断;
“作”是动词,作谓语,其宾语是“《孟子》篇”,句意完整,应在G处断。
故选CEGo
【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句意: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有一千辆
兵车的诸侯国。
B.正确。语气助词;/兼词,相当于“于之”,从哪里。句意:在一万辆里头,他就拥有
一千辆。/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C.正确。太阳/名词作状语,天天。句意:这太阳什么时候消亡呢?/天天和其他年轻人斗
蟋蟀。
D.“意思不同”错。“通”,通晓。句意:当通晓孔道之后。/家中的各位长辈都通晓文
字。
故选D。
【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那么个人会丧命,国家会灭亡”错。结合材料一第二段“王曰:'何以利吾国?'大
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可知,原文
只是说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会陷入危险的境地,没有说国家会灭亡和个人会丧
命。
故选B。
【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苟”,假若;“后”,意动用法,以……为后;"先”,意动用法,以……为先;
“耀”,满足。
(2)“利诚乱之始也”,判断句;“罕”,很少;“原”,根本原因、根源。
【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孟轲,骆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和“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
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可知,当时各诸侯国正在致力
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需要的也是能攻善伐的人才,而孟子学习的是孔子之道,主
张仁义,称述的是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
需要。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子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长途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
利益呢?”
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说利呢?也要有仁义才行呢。如果王只是说:'怎样才有利
于我的国家呢?'大夫也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
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这样,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危险了!在拥
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
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里头,他就拥
有一千辆,在一千辆里头,他就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够多的了。假若
他把义抛诸脑后而事事利字当先,那他不把国君的一切都剥夺,是不会满足的。没有以仁
存心的人是会遗弃他的父母的,没有以义存心的人是会怠慢他的君王的。王只要讲仁义就
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孟子觐见梁惠王。王站在池塘边,一边欣赏着鸿雁、麋鹿,一边说:“有德行的人也
享受这种快乐吗?”
孟子答道:“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快乐,没有德行的人即使有这一切,也
没法享受。(怎么这样说呢?我拿周文王和夏桀的史实为例来说说吧。)《诗经•大雅•灵
台》中说:”开始筑灵台,勘测又标明,百姓都来做,慢慢就完成。王说才开始,不要太
着急,百姓如儿子,都来出把力。王到鹿苑中,母鹿正栖息,母鹿肥又亮,白乌毛如雪。
王到灵沼上,满池鱼跳跃。,虽然周文王用了百姓的力量筑高台,挖深池,但百姓乐意这样
做,他们管这台叫‘灵台’,管这池叫‘灵沼’,还乐意那里有许多麋鹿和鱼鳖。古时候
的圣君贤王因为能与老百姓同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夏桀却恰恰相反,百姓诅咒他
死,他却自比太阳:“太阳什么时候消亡,我才什么时候死亡。’)《汤誓》中便记载着百
姓的哀歌:“这太阳什么时候消亡呢?我宁肯和你一道去死!,老百姓恨不得与他同归于
尽,即使有高台深池、珍禽异兽,他又如何能独自享受呢?”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二:
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
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谋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利益的问题,
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
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
孟轲,是邹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
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
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
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
和田忌等人,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
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
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
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洞庭
朱庆馀
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
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
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
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描写了湖上狂风大作、船帆高挂的景象,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
B.第三、四句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湖面上波涛汹涌、船只行驶摇摆不定的景象。
C.第五、六句运用对比写孤雁寻求安身之处,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D.这首诗以湖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经过洞庭湖时的所见所想,情景相融。
16.这首诗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相比,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K答案X15.C
16.①朱诗主要通过描写湖面上狂风大作、船只摇摆不定、旅雁投孤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
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结尾两句虽包含了自勉之意,但缺乏坚定的
自信。
②张词上阕侧重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洞庭湖的澄澈;下阕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
澄澈,表达了词人被谗免职的愤慨,也表现了词人的豪放旷达和对未来充满坚定的自信。
K解析工
【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运用对比”错误。五六句写迁徙中的大雁飞累了,降落在一个孤岛上休息,四面八方
的长空都显得那么广阔。两句没有运用对比,应该是运用比喻,诗人将孤雁自比。
故选Co
【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朱诗第一句写船帆被风吹得鼓起,第二句“茫茫”形容水势浩渺无边,两句形象地描绘
出狂风中航行在广阔湖面上的情景;三四句写汹涌的波涛像是从未停止过,船上的人对于
能不能顺利渡过水域感到疑惑。在诗歌的前四句中诗人极力地展现一种凶险、恶劣的环
境。接下来五六句诗人以孤雁自比,表达了自己对环境的担忧,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通
过“旅雁”“孤岛”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苦和无奈。但是诗人也并未因此而完全灰心丧
气,最后两句说,前方的路虽然坎坷不平,但是仍然有希望找到平坦的地方前行,未来的
事谁又能预料呢?诗人以此勉励自己继续前行,但也可以看出他对未来缺乏坚定的自信。
②张词上阕主要写出了洞庭湖的澄澈。“玉鉴琼田三万顷”一句指出洞庭湖的湖面如三万
顷玉做的镜子,琼(美玉)的原野,“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写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星
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它们的芳姿,其后一句“表里俱澄澈”更是直接点明洞庭湖
“澄澈”的特点。
下阕写“肝胆皆冰雪”,意思是自己如冰雪般光明磊落,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澄澈,同时也
表达了词人被谗免职的愤慨。但是词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愤激之情中,而是“短发萧骚襟
袖冷,稳泛沧溟空阔”,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地泛舟在这广阔浩渺的沧溟之
中,并且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地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
的宾客,尽显词人的豪放旷达。而最后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写词人拍打船
舷,放声高歌,已经完全忘记了时间,又可以看出词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心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之长”“欲流之远”引出“,
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阿房宫里走廊以及屋檐的形状
的两句是“,”。
(3)杜甫《登岳阳楼》中,“,”两句和《旅夜书怀》中的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都形象地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K答案』(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廊腰绳回檐牙高啄(3)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是不是发现,有时候洗深紫色果蔬时,水也会变成深紫色?面对这种现象,有的人
十分不解,有的人则A。(a)有传言称,一这是由王某些蔬菜二水果被染色后起
色的结果。(b)别担心这不是染色,.而是花青素在作怪,.花青素可是非常宝贵的营养
M.o(c)花青素,…又称花色素.,…属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d)它是常见的一种水溶性
色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史。(e)花青素是由法国波尔多大学博士生杰克王.1947年在花
生仁的包衣史首次发明.(f)其在植物中的含量随品种、季节、一气候、.成熟度等丕同有很
.大差别。.
花青素是水溶性色素,B,水溶性色素就是能溶解于水的呈色物质的总
称。所以,①。
花青素不但能吃,而且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对于花青素的深入研究始于20世纪
80年代,其健康功效主要有四点:清除自由基;促进、激活抗氧化酶;抗肿瘤;抗炎、抑
菌。止匕外,花青素还有提高记忆力、改善睡眠、保护视力以及保护肝脏等功效。②,
如紫薯、葡萄、血橙、甘蓝、蓝莓、樱桃、红莓、草莓、桑甚、山楂等中均有一定含量的
花青素。
18.请在文中A、B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在文中①②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2个字。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逻辑严密,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A.习以为常B.顾名思义
19.①洗菜水变色也不足为怪②花青素在食物中分布广泛
20.(a)有传言称,这是由于某些蔬菜、水果被染色后掉色。
(d)它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中。
(e)花青素是由法国波尔多大学博士生杰克于1947年在花生仁的包衣中首次发现。
k解析H
【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所填成语是“有的人”的谓语,说的是与上文“有的人十分不解”感受相反的人,
也就是对这种现象不奇怪,觉得很常见的人,故可填“习以为常”。“习以为常”,指某
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B处,所填成语是连贯前后文的连接词,根据上文“花青素是水溶性色素”和后文“水溶
性色素就是能溶解于水的呈色物质的总称”可知,后文是对前文“水溶性色素”的阐释,
并且这种阐释是通过名称就能看出来的,故可填“顾名思义”。“顾名思义”,指看到名
称就想到它的含义。
【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结合前面关联词“所以”可知此处是前文分析后所得的结果,第一段提出了“洗深
紫色果蔬时,水会变色是因为含有花青素”的观点,第二段“所以”前是在解释花青素的
性质,即“水溶性色素”,解释明白原因后就可以发现,洗菜水变色也就不会再感到奇怪
了,而这正是“所以”的结果,故可填“洗菜水变色也不足为怪”。
②处,结合后文“如紫薯、葡萄、血橙、甘蓝……山楂中均有一定含量的花青素”可知,
此处是举例,列举了含有花青素的食品,可以看出花青素在食物中分布非常广,故可填
“花青素在食物中分布广泛”。
【20题详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处,结构混乱,“由于……”与“是……的结果”句式杂糅,可将“的结果”删掉;
(d)处,语序不当,“常见的”和“一种”都是定语,多项定语排列不当,表数量的“一
种”应在形容词性的“常见的”之前,可将“常见的”与“一种”调换顺序;
(e)处,搭配不当,“花青素”是植物本身就有的,所以是“发现”,而不能用表创造的
“发明”来修饰,可将“发明”改为“发现”。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
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
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
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忽见丫鬟话未报
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
如桃瓣,目若秋波。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
己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宝玉看罢,因笑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赔偿安葬协议书
- 机动车转让过户协议书
- 稻田调解协议书
- 苏州电子协议书
- 股份变卖协议书
- 芯片合资协议书
- 美团电子协议书
- 开发商房屋拆迁协议书
- 男方抚养协议书
- 药店清场协议书
- 2025年农村个人果园承包合同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试题数学试题及答案(武汉五调)
- 医师挂证免责协议书
- 济南民政离婚协议书
- DL∕T 5210.6-201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6部分:调整试验
- GB/T 34560.1-2017结构钢第1部分:热轧产品一般交货技术条件
- GB/T 29318-2012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
- VSTi音源插件列表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理流程图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鉴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