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试行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与服务,保护其合法权益,增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精神障碍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是指其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是指患者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肇祸是指患者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障碍患者是指虽未曾肇事肇祸,但病情不稳定、流露暴力倾向,不能完整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身行为,危险性评估为3-5级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第四条 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遵循的原则监护人依法履行义务原则。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负责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护和医疗,保护其人身和财产等合法权益;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应有效控制并及时送诊;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致使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造成他人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的,应承担相应责任。属地管理控制原则。精神障碍患者所在单位和实际居住地的镇(办事处)负有协助监护人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管控、提供帮助的责任。部门协调配合原则。市卫生、民政、公安、财政、人社、教育、司法、残联等部门和镇(办事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精神卫生防治管理相关工作。社会救治(助)原则。对享受低保但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特困精神障碍患者和流落在外无主精神障碍患者实行社会救治(助)。第五条 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的分工协作市建立精神卫生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市级精神卫生领导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本市各部门精神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与督导,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卫生部门。综治部门负责联席会议的召集、协调,督查涉及精神卫生方面的社会管理重大事项。卫生部门负责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加强精神卫生技术队伍建设;监督定点医疗机构(扬州五台山医院和仪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疗行为,督促其加强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审核其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公安部门负责掌握辖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监护人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强制医疗,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控管理措施。民政部门协调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工作,对救助期间突发精神疾病的受助对象,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救治工作;负责做好具有本市户籍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或抚养人(下称“三无”)的精神障碍患者生活救助;负责做好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的返乡工作;负责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工作。残联负责残疾精神障碍患者等级认定工作,协助卫生部门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服务;协助做好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落实专项经费,将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监督检查经费使用情况;研究制定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人社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倾斜政策,加大对贫困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救助力度;会同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制定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教育部门负责开展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社会服刑人员的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工作。各镇(办事处)做好本区域内精神障碍患者的排查摸底和身份确认工作,协助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随访管理、应急处置;开展精神卫生咨询、宣传教育以及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落实本辖区内贫困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救助政策。定点治疗机构主要承担门诊诊疗、患者应急状况处置和慢性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服务;对初诊严重患者、公安、民政等部门转送的急诊患者、司法部门送诊患者、其他医疗机构转诊的急诊患者等提供诊疗服务;与送诊单位、部门密切联系,向市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报告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情况;对上报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诊断或诊断复核;定期派员到镇(办事处)检查病人状况和观察疑难患者,指导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患者个案管理。第六条 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现和报告各镇(办事处)根据卫生部门计划安排,定期在辖区内常住人口连续居住半年及以上者中开展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调查,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填报市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以户籍地为主、实际居住地配合落实排查。单位和个人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由公安部门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定点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并报告市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第七条 疑似精神病例的确诊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应当送至定点治疗机构诊断,与患者有人身或者财产利害关系的医师,不得为其进行诊断、诊断复核、会诊和治疗;被诊断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机构申请诊断复核,医疗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诊断复核。第八条 确诊精神障碍患者的分类干预经诊断评估为1-2级轻微精神障碍的,征求监护人或患者意见是否愿意接受住院治疗,对不愿接受住院治疗的,由定点治疗机构出具治疗意见,由监护人领回。经诊断评估为3-5级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诊断医师提出医学保护性住院建议的,由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住院手续,监护人或者近亲属拒绝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医学保护性住院治疗的,应当说明理由,由定点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并报告市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由其通报相关单位落实管控措施。对公安部门送诊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经诊断认为不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公安部门通知监护人接回。已实施肇事肇祸行为并经诊断认为需要住院治疗的,按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程序办理。第九条 轻微精神障碍患者的跟踪服务各镇(办事处)、卫生部门对已经明确诊断的轻微精神障碍患者,由其实际居住地村(居)委会和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排专人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服务。第十条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跟踪管控对危险性评估3级以上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由其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其实际居住地镇(办事处)要与其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镇(办事处)、村(居)委会、公安派出所、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明确专人进行跟踪联系,分别做好提供帮助、落实管控、技术指导与服务等工作。跟踪服务中,发现患者出现危害行为或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需要处置的,应及时提请定点治疗机构处理,有肇事肇祸危险的,报告市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第十一条 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收治(一)收治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并经依法鉴定确认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1、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破坏、劫持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2、杀人、伤害、强奸、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3、抢劫、抢夺、毁坏公私财物等严重侵犯公私财产权利的;4、实施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以及损毁公私财物等严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5、实施其他暴力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6、有严重暴力行为或倾向的。(二)收治程序。需强制治疗的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一般由患者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需要政府实施强制医疗的,由公安部门签发《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通知书》,送定点治疗机构;公安部门对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强制收治后,应及时通知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同时抄告市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定点治疗机构收到公安部门签发的《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通知书》以及公安部门送来的患者后,应及时通知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住院手续。对无法通知到患者监护人、近亲属的,或者患者的监护人、近亲属拒绝办理住院手续的,定点治疗机构应在工作记录中注明。(三)出院程序。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经过监护治疗后,病情已缓解、稳定或痊愈可出院的,由定点治疗机构对其精神状态作出鉴定,向公安部门出具出院建议书,公安部门在接到出院建议书后三日内,应签发《解除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通知书》,并通知其监护人或近亲属领回;无监护人或近亲属又无生活来源的,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镇、办事处负责安置。(四)意外处置。强制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治疗期间因意外自残、自杀等而死亡的,是本市精神障碍患者的,由公安部门及时与其家属、户籍所在地镇(办事处)联系,处理善后事宜;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处理的,按照江苏省殡葬管理有关规定办理。无法确定身份的,由公安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及时作出鉴定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按无名尸体处理。第十二条 市外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外地流入的精神障碍患者,已查清地址不需要立即救治的,交民政部门按程序进行移送;需立即救治的,先行救治再移送。原籍暂时不明的,由定点治疗机构先行诊治,至查清其原籍移送;无法查清原籍的,由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批后妥善安置。第十三条 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费用负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精神障碍患者,医保基金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自付部分由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监护人负担;未参加医疗保险且有监护人的精神障碍患者,其医疗费用由监护人负担。第十四条 基金救助(一)基金设立设立市精神障碍患者救助专项基金,用于统筹解决经济困难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住院期内生活费用以及市外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诊疗费用。由市、镇(办事处)两级财政负担,具体标准按本市、各镇(办事处)常住人口数,分别按每人1元、2元安排。(二)救助对象及标准1、无工作单位、个人无负担能力的确诊精神障碍患者,全额补贴其医保缴费;2、本市户籍的“三无”精神障碍患者在医保报销后全额帮助支付自付医疗费用;3、精神障碍患者及法定监护人无力全额承担医疗费用的,市精神障碍患者救助专项基金帮助解决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的50%,最高不超过1万元;经批准强制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可全额帮助支付自付医疗费用;4、市外精神障碍患者的临时救治费用,全额补助定点医疗机构。(三)救助程序1、医保缴费的补贴,由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凭定点医疗机构诊断书及其他证明材料向精神障碍患者实际居住地的镇(办事处)提出申请,由镇(办事处)审核汇总报市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提请联席会议审定批准,纳入下一年度医保补贴对象范围;2、“三无”精神障碍患者自付医疗费补助由精神障碍患者实际居住地的镇(办事处)审查确定人员范围,汇总后报市精神卫生联席会议办公室提请联席会议审定批准给予救助;3、法定监护人无力全额承担治疗费用的,由法定监护人向精神障碍患者实际居住地的镇(办事处)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工程综合险种2024年保险协议
- 2024跨国劳务输出协议范例
- 2024食堂运营管理承包协议条款细则
- 2024年协议执行保证金协议格式指南
- 2024届THUSSAT北京市清华大学中学高三下学期领军考试数学试题
- 保姆服务协议:老年照护专项
- 2024年专业接驳车配件订购协议格式
- DB11∕T 1650-2019 工业开发区循环化技术规范
- 2024年工程现场工长职务聘用协议
- 2024年财务总监职业协议范本
- 政务大厅装修改造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2024年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政治(解析版)
-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
-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处理原则与药物选择文档
- 【一例脑出血术后病例护理个案报告4100字(论文)】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
-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 钢结构工程施工(第五版) 课件 单元六 钢结构施工验收
-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
- 当代社会政策分析 课件 第五章 健康社会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