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暑假期间,人们在城市街巷寻景寻味,在秀美乡村望山看水,走进博物馆、纪念馆触摸历史,来到公园郊野亲近自然、陶冶身心……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A、获得一定的物质支持B.解决衣食住行C、获得必要的精神滋养D.扩大自身的影响力2.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置身于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下列做法属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是()①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②参观红色景点,传承革命精神③参加志愿服务,共建文明临沂④阅读经典名著,提高文学素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打开有声阅读软件,边“听书”边做家务;把书“装进”电子阅读器,闲暇之余也能品读经典;手机扫一扫书中的二维码,不仅有文字,还能互动……各种数字化产品,让阅读以多种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云阅读”()①拓宽了人们阅读的渠道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③是网络改变生活的体现④必将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近年来,工业互联网通过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工业互联网将全面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这是因为()A.网络能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B,数字经济已经全面取代实体经济C.互联网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D.互联网是经济贸易的唯一途径5.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D.每个人最终都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6、对于如图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遵守规则,必须运用强制性手段B、遵守规则,需要自律C、维护规则,就要限制人们的自由D、面对规则,我们无所适从7、现在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条例规定: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而有些人在有交警值守的时候就遵守,无交警值守的时候就不戴。此现象启示我们()①要做到行己有耻,增强自控力②有些社会规则我们可以不遵守③个体的自由受到社会规则制约④通过“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我市开展“守法礼让文明出行”专项行动,引导社会群众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文明交通意识,自觉遵守交通安至法律法规,共同营造更加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出行环境。践行文明出行,需要公民()①强化规则意识,通过立法规范文明行为②增强法治观念,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③维护自身权益,主动参与交通综合治理④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践行文明安全出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常对辖区内随意停放车辆,侵占公共人行道路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学校周边的交通疏导,确保社会车辆有序通行,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规则都靠强制性手段保障④执法部门是维护秩序的唯一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八年级两位同学在谈到“尊重”这一话题时,这样说:“我希望被他人尊重,因为受到尊重,心里感觉很好。”“要想获得他人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受到别人的尊重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这是因为()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②尊重他人能够增强自尊、自信③受到他人尊重能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④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下列语句符合这一观点的有()①“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③“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④“不学礼,无以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校园新闻一:学生磊磊踢球时不小心破坏了学校的宣传栏,虽无人看到,他却主动承认并赔偿损失;校园新闻二:学生小逸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三千多元现金和各种银行卡等,他及时告知老师,并联系当地派出所找到失主。下列选项与上述两则新闻主题最符合的是()A、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B、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C.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D.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13、2023年“五一”假期,游客出游的热情高涨,以快节奏打卡为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尤其受到年轻人追捧。下面情景中“特种兵式”游客的言行,值得提倡的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2024年3·15晚会揭露了个别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的“糟心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以次充好。事件报道后,相关部门迅速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对涉事企业法人代表进行传唤。这启示我们()D.要善于运用诚信智慧解决复杂问题B.诚信是有形资产,与企业形象相关C.不诚信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D.要自觉用诚信标尺约束自身的行为15.市民张某因驾驶电动自行车未戴头盔,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罚款。这表明()①法不可违,违法就要担责②驾驶电动自行车戴头盔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③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④张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如图内容警示青少年()A、预防违法犯罪,须杜绝不良行为B.不良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C.缺乏规则意识,必然走向违法犯罪D、维护秩序靠规则,遵守规则靠他律17.小军喜欢看法治类电视节目,对于节目中涉及的案件,小军常常会提出自己的维权建议。下列维权方式不恰当的一项是()A.赵某某遭遇家庭暴力一一找居委会“打官司”B.钱某被高空抛物砸伤——与当事人沟通要求赔偿C.李某被公司拖欠工资——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D.孙某遭遇了电信诈骗——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18.张某在某公司工作了近十年,因生育要请产假128天,公司以张某休产假影响公司经营为由,只给张某发最低标准的工资。张某不服公司的做法,朋友给了她一些建议。下列建议中你赞成的是()A.如与公司协商无果,可到法院提起诉讼B.依法维权,可请法律援助中心进行仲裁C.还要继续在公司工作,忍一时风平浪静D.将公司领导堵在办公室,不解决不让走19.在生活中,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能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律师能给我们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如果经济困难,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这告诉我们()A.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到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控诉、举报B.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C.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D.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20.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保障。下列政策中体现平等要求的是()①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特岗计划”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7万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②2024年5月,河南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稳就业工作的通知》,持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③2024年4月,青海发布通知多措并举,推动农牧民和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④2024年5月,河北省发布《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通知》,切实维护职工休假权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为了做好网络安全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协调,完善法律责任制度,保护个人、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对网络安全法作出四部分修改。网民们积极关注,提出了很多有见解且符合生活实际的意见。(1)从“我与社会”的角度看,“网民们积极关注、参与”是一种什么行为?我们要如何养成这种行为?(4分)材料二: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当代未成年人不可或缺的学习、社交、娱乐工具,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已达到1.8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远高于成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2.1%,在学龄前就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比例达到33.7%。(2)网络是把双刃剑,请就“青少年如何用好互联网”为主题提出你的倡议。(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2020年10月24日中午,河南郑州一辆公交车上,一名中学生上车后发现忘记带钱,在他尴尬得不知所措时,司机李师傅自掏腰包拿出一块钱让孩子先坐车。当天晚上,该中学生在寒风中等了两个小时将一块钱还给了李师傅,还递上了一杯奶茶表示感谢,这让李师傅心里感到特别温暖。(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一中中学生的行为主要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我们要践行这一美德?(8分)材料二:2023年5月1日《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共六章四十七条,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范与倡导、促进与保障、治理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条例》的施行,将进一步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推动我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为助力城市文明建设,某镇街组织学生义工利用周末时间在街道开展“文明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受到镇街村民的高度赞扬。(2)结合材料二,作为东莞的小主人,我们应怎样在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文明市民?(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犬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所有人都做到了文明养犬。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文明养犬,从我做起”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认识规则,增强秩序意识】第一小组的同学搜集了相关素材。东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20年8月5日通过的《东莞市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业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0年9月29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未按照本条例相关规定采取安全措施并且造成犬只伤害他人的,由公安部门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并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推动养犬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制定养犬执法工作指引等,为开展养犬管理和执法工作做好准备。(1)请从维护秩序的角度回答,该《条例》的施行能起到什么作用?(4分)【以案释法,增强法治观念】第二小组的同学整理了相关案例。2023年10月16日,四川省崇州市某小区内发生大型犬撕咬女童事件。经崇州公安局通报,涉事黑犬属于被禁养的烈性犬,因未拴狗绳,致使被咬女童伤情严重,好在闻讯赶来的保洁员用拖把撵走黑犬,才保住了女童生命。警方已对该事件立案侦查,犬主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女童家属聘请的律师表示,将起诉并追究犬主人的责任,希望严惩犬主人。犬主人应当预见到不拴狗绳会对他人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后果,却没有采取相应安全措施。(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犬主人、受害公民和保洁员的角度谈谈对上述案例的认识。(6分)【总结呼吁,共建文明社会】第三小组的同学编写了倡议书张贴在某小区。倡议书亲爱的居民朋友们: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保障居民朋友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因不文明养犬引发的邻里纠纷,我们温馨提示各位居民朋友:①②③请大家从自己做起,文明养犬,共建和谐社区,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让小区更加温馨美好。××校八年级(1)班2024年11月5日(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将上述倡议书补充完整。(6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345678910CDACCBBDAB11121314151617181920BCCDBAAADB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1)从“我与社会”的角度看,“网民们积极关注、参与”是一种什么行为?你要如何养成这种行为?(4分)答:关注社会、关心社会发展的亲社会行为。(1分)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3分,每点1分)(2)网络是把双刃剑,请就“青少年如何用好互联网”为主题提出你的倡议。(6分)答: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每点2分,共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一中中学生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我们要践行这一美德?(8分)答:材料一中中学生的行为体现了诚实守信(1分)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分)也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1分)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2分)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1分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2分)(2)阅读材料二,作为城市的小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