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长征胜利万岁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5/16/wKhkGWctZa-AONLcAAMfkg9uO8c532.jpg)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长征胜利万岁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5/16/wKhkGWctZa-AONLcAAMfkg9uO8c5322.jpg)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长征胜利万岁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5/16/wKhkGWctZa-AONLcAAMfkg9uO8c5323.jpg)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长征胜利万岁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5/16/wKhkGWctZa-AONLcAAMfkg9uO8c5324.jpg)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长征胜利万岁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5/16/wKhkGWctZa-AONLcAAMfkg9uO8c53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长征胜利万岁导入新课1新知探究2课堂练习3拓展延伸4目录导入新课11、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创作背景。2、通读文本,把握文章线索,理清行文脉络。(重点)3、分析回忆录中人物及叙事场景,探究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难点)4、鉴赏并掌握文章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感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难点)5、体会文中作者对于长征胜利所产生的自豪、喜悦之情。(重点)目标揽胜
长征以她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中国革命一定胜利!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导入长征主题名句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略。——朱德万里长征对于我们共产党是一次严重的锻炼,绝大多数党员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刘少奇飞身可得天堑,健步定攀高峰。——胡耀邦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聂荣臻二万五千里长征震动了世界,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充分表现出了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张闻天
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中共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作者简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新知探究2长征的历史回顾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达两年的长征之路。长征的出发地:江西瑞金江西瑞金血战湘江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长征的历史回顾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长征的历史回顾
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于敌人周旋,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四渡赤水作战中,红军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斗,歼灭敌人1.8万余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从此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红军挺近金沙江,先遣部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的渡口。5月3日至9日,红军主力过江。红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命牵制敌人部分兵力,确保红军主力平安渡江。长征的历史回顾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右两路北进。25日,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强行渡过大渡河杀出一条生路,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长征的历史回顾
1935年6月8日中央红军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爬雪山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红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由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七天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草地环境恶劣,在此牺牲的红军将士达万人以上。过草地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下去,但是红军没被困难吓倒继续前进。长征的历史回顾1935年9月17日,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攻占腊子口天险,突破敌人封锁线,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计划。激战腊子口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安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结束了艰苦卓绝、举世震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英雄壮举和战争奇迹。长征的历史回顾1936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彻底胜利,中国革命重心成功地从南方长江流域胜利转移到西北黄河流域。会宁会师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丰碑。甘肃会宁会师1935年10月19日,历尽千辛万苦的红军将士终于到达陕北吴起镇。宁夏二马(马鸿逵、马鸿宾)和毛炳文的骑兵一直尾追红军而来,共有2000多人,对红军形成夹击之势。毛泽东立即电令彭德怀速来一纵队,并找来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商量作战方案。战斗胜利后,在陕北召开了全军干部会议,总结长征经验,部署下面的工作。
本文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写作背景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口述回忆录、革命回忆录、生活回忆录等。
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回忆录特点:1、第一人称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法通过回忆史实,真实的还原自己或者经历的事件的全貌(具有亲切感)。2、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3、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倾向。1、为什么要以《长征胜利万岁》为题呢?“长征”又被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长征胜利”是指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万岁”蕴含着作者对参与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行动并取得胜利的自豪、激动、喜悦之情。2、速读全文,标划重点信息,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时间顺序(日期、地点、太阳的变化)。按时间顺序由先到后,使文章脉络清晰。3、本文为杨成武的回忆性文章,概括回忆了长征的哪些事情。(如何划分段落层次)1-8段: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9-22段: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23-44段:召开全军干部会议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包括外貌、心理、行动、语言、特色描写。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包括环境、人的衬托。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描写手法阅读下列语句,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带着怎样的感情?“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冲着跑下去,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第2段)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第4段)区、乡苏维埃政府的同志来了,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第8段)研读第一部分场面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动作描写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带着极强的感情,表现出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对革命大好形势的信心。1、作者使用了哪些方法来描述吴起镇战役?这是10月的一天早晨,秋高气爽,太阳还没有升到头顶,毛主席率领部队进入吴起镇一带的山头阵地。(第13段)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将敌人彻底消灭。(第15段)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第17段)研读第二部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动作描写
通过战士们在战斗前的描写,表现战士们的英姿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细读第10、11、12段有哪三层意思?①交代了红军长征的目的——发展力量,北上抗日。②红军长征后极需休整,与敌军作战面临不少困难。③为了保卫边区人民胜利果实,这一仗不得不打。1、作者在本部分运用了什么手法?研读第三部分“你们驻扎在哪……好,照指示办”(24—28)“同志们,辛苦了!”(35)“从瑞金算起……陷入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37—40)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的,今天在这里开干部会……我的心情和同志们一样,十分激动。”(36)2、作者回忆全军干部大会,为什么要插入和小平同志的对话?1、表现出红军内部之间的团结、友善以及顾全大局。2、展现出红军领导者对内部同志的关心和爱护。3、表现长征胜利后,作者以及红军内部的欢欣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杨成武回忆中,为什么要这么大篇幅的写毛泽东的发言?1、展现出毛泽东的领袖气质,表现作者对毛泽东的钦佩和尊敬之情。2、通过毛泽东的发言,总结红军长征的情况及长征精神。3、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长征胜利后的激动和兴奋。4、深入文本,分析句子中蕴含的作者情感。(1)毛主席总结长征,交代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说法的由来时,列举的一系列数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第37段)
从时间、地域、距离等角度对长征进行总结,表现了长征的艰难、长征胜利后的自豪,给毛主席以及红军指战员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同时也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2)“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第40段)
总结出了长征的伟大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表现出强烈的自豪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毛主席这会儿打着手势……我们今后要更好地团结一起,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第43段)
对现实(革命前景)的清醒认知,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也许是由于刚才骑马狂奔出了阵汗,衣服湿了,现在骤然一热,我身不由己地打了一个寒噤,但还继续听着毛主席的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第42段)
景物描写恰当地烘托了人物情感。
“阳光灿烂”照应上文“太阳快要出来”“天刚蒙蒙亮”,体现出叙事的时间顺序。
“衣服湿了”照应上文的“一头是汗”。这种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缜密。5、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文章,具有怎样的写作特点?(1)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全文很少使用过多的修饰语,也没有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文章多用口语、白话,甚至直接引用毛主席的讲话,且多是直接抒情,朴实无华。(2)叙事结构清晰。文章按照地点的变换分为两个重要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3)记叙准确,可信度高。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很多会议材料和人物讲话,并记述了很多细节,使文章显得准确而可信。(4)叙述方法多样。在记叙三件事情时,作者使用了多种方法,例如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物描写等,使这篇记叙性散文充满了文学性。
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消灭反动民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通过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形象。1、这篇文章展现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魅力点评长征精神的内涵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4、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5、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有同学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加班入货合同范例
- 动物寄养合同范例
- 书面流转合同范本
- 农家购房合同范本
- 沈阳商用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 个体用工合同范本
- 农村院子卖房合同范本
- 物品采购合同范本
- 代盖公章合同范例
- 企业监理装修合同范本
- 2024黑龙江公务员考试【A类、B类、省直、笔试】四套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高价HPV疫苗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消毒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四节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 智能客服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 2025年公司年会活动总结样本(3篇)
- 村卫生室2025年初工作计划
- 派出所校园安全创新
- 飞书项目管理
- 医院医共体2025年度工作计划
- UL498标准中文版-2019插头插座UL标准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