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4/18/wKhkGWctY8KANWyoAAHqsKj2th8955.jpg)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4/18/wKhkGWctY8KANWyoAAHqsKj2th89552.jpg)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4/18/wKhkGWctY8KANWyoAAHqsKj2th89553.jpg)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4/18/wKhkGWctY8KANWyoAAHqsKj2th89554.jpg)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4/18/wKhkGWctY8KANWyoAAHqsKj2th895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一、易燃液体1.乙醇(酒精):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丙酮: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乙醚: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二、易燃固体1.红磷: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硫磺: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酸钾: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三、氧化剂1.过氧化氢: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2.氯酸钠: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3.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四、毒害品1.氰化氢: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2.砷化物: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3.汞:有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五、腐蚀品1.盐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2.硫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3.氢氧化钠: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六、爆炸品1.硝化甘油: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三硝基甲苯: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铵: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一、易燃液体1.乙醇(酒精):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丙酮: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乙醚: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二、易燃固体1.红磷: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硫磺: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酸钾: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三、氧化剂1.过氧化氢: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2.氯酸钠: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3.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四、毒害品1.氰化氢: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2.砷化物: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3.汞:有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五、腐蚀品1.盐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2.硫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3.氢氧化钠: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六、爆炸品1.硝化甘油: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三硝基甲苯: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铵: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还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对于易燃液体,应使用防爆电器设备,避免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对于易燃固体,应避免摩擦、撞击和静电产生;对于氧化剂,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对于毒害品,应佩戴防毒面具,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对于腐蚀品,应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对于爆炸品,应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摩擦、撞击和静电产生。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务必保持警惕,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一、易燃液体1.乙醇(酒精):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丙酮: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乙醚: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二、易燃固体1.红磷: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硫磺: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酸钾: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三、氧化剂1.过氧化氢: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2.氯酸钠: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3.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四、毒害品1.氰化氢: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2.砷化物: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3.汞:有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五、腐蚀品1.盐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2.硫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3.氢氧化钠: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六、爆炸品1.硝化甘油: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三硝基甲苯: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铵: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还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对于易燃液体,应使用防爆电器设备,避免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对于易燃固体,应避免摩擦、撞击和静电产生;对于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荒山承包合同新能源项目投资协议
- 2025年度锅炉设备环保排放技术改造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股东出资合同
- 2025年度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合同(升级版)
- 2025年度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用管桩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端制造企业股权合同转让协议
- 2025年度国际商务合同管理知识更新与实施合同
- 2025年度航空航天零部件固定单价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年度婚礼摄影全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销售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车间空调岗位送风方案
- 2023-202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
- 课件四露天矿山安全知识培训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河北廊坊市三河市金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QGCML 2624-2023 母婴级空气净化器 洁净空气和净化等级技术要求
- 睡眠障碍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