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一、易燃液体1.乙醇(酒精):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丙酮: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乙醚: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二、易燃固体1.红磷: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硫磺: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酸钾: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三、氧化剂1.过氧化氢: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2.氯酸钠: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3.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四、毒害品1.氰化氢: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2.砷化物: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3.汞:有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五、腐蚀品1.盐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2.硫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3.氢氧化钠: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六、爆炸品1.硝化甘油: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三硝基甲苯: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铵: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一、易燃液体1.乙醇(酒精):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丙酮: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乙醚: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二、易燃固体1.红磷: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硫磺: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酸钾: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三、氧化剂1.过氧化氢: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2.氯酸钠: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3.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四、毒害品1.氰化氢: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2.砷化物: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3.汞:有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五、腐蚀品1.盐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2.硫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3.氢氧化钠: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六、爆炸品1.硝化甘油: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三硝基甲苯: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铵: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还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对于易燃液体,应使用防爆电器设备,避免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对于易燃固体,应避免摩擦、撞击和静电产生;对于氧化剂,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对于毒害品,应佩戴防毒面具,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对于腐蚀品,应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对于爆炸品,应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摩擦、撞击和静电产生。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务必保持警惕,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一、易燃液体1.乙醇(酒精):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丙酮: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乙醚:易燃,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二、易燃固体1.红磷: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硫磺: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酸钾:易燃,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燃烧。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三、氧化剂1.过氧化氢: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2.氯酸钠: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3.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保持通风。四、毒害品1.氰化氢: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2.砷化物:剧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3.汞:有毒,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应保持通风,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五、腐蚀品1.盐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2.硫酸: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3.氢氧化钠:强腐蚀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应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保持通风。六、爆炸品1.硝化甘油: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2.三硝基甲苯: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3.硝铵:易爆,接触火源可能引起爆炸。应远离火源,避免与还原剂接触。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还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对于易燃液体,应使用防爆电器设备,避免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对于易燃固体,应避免摩擦、撞击和静电产生;对于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行业大数据隐私保护在2025年医疗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中的应用报告
- 离职无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 油漆墙体广告合同协议书
- 风险合同协议书模板模板
- 风电场风机维修合同范本
- 项目居间三方合同协议书
- 鸽子销售饲养协议书模板
- 联合建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父母房屋补偿协议书范本
- 汽车委托交易合同协议书
- 滴灌通收入分成协议合同
- 2024中储粮集团财务限公司人员招聘公开招聘历年考点共500题附带答案
- 村务监督主任培训会-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筑牢基层监督防线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T/CBMCA 017-2021建筑用覆膜钢板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矿山开工报告范本
- 干部履历表(中共中央组织部2015年制)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 电器质量保证协议
-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日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