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题型一化学实验综合题实验综合逐空特训_第1页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题型一化学实验综合题实验综合逐空特训_第2页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题型一化学实验综合题实验综合逐空特训_第3页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题型一化学实验综合题实验综合逐空特训_第4页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学案-题型一化学实验综合题实验综合逐空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综合逐空特训A组(20分钟)1.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实验操作对应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2)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填序号):a.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b.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______。(3)装置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4)实验室需要490mL0.5mol·L-1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需称取________g烧碱固体。②配制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③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实际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B.NaOH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未冷却立即配制溶液C.溶解NaOH固体之后的烧杯未洗涤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洒出答案(1)过滤蒸馏(2)④③(3)引流(4)①10.0②500mL容量瓶③B解析(1)①装置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是过滤;③装置用来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属于蒸馏。(2)植物油和水分层,利用分液漏斗分液;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沸点不同,利用蒸馏装置。(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①m(NaOH)=cVM=0.5mol·L-1×0.5L×40g·mol-1=10.0g。②溶液配制过程中,用烧杯溶解烧碱,用玻璃棒搅拌和引流,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溶液,用胶头滴管定容,用托盘天平称量烧碱,用药匙取药品,所以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500mL容量瓶。③A项,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B项,NaOH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未冷却立即配制溶液,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C项,溶解NaOH固体之后的烧杯未洗涤,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D项,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洒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2.某小组在实验室中用下图装置制备纯净的SO2,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答案H2SO4(浓)+2NaHSO3=2SO2↑+2H2O+Na2SO4b→c→g→f→d3.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查阅资料]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硫酸亚铁铵能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中含有铁氧化物、硫氧化物、氨气和水蒸气等。[实验探究]某化学小组选用下图所示部分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和水蒸气,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2)证明有水蒸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证明有氨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CBD(2)C中无水硫酸铜变蓝(3)D中溶液变为红色解析(1)实验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和水蒸气,选择装置A先通入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加热分解硫酸亚铁铵,分解产物中含有铁氧化物、硫氧化物、氨气和水蒸气等,通过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检验生成的水,再通过装置B中的足量碱石灰除去水蒸气、硫的氧化物,通过装置D检验氨气的生成,通入后溶液变红色说明生成气体中含氨气,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CBD。4.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之一,受热易分解。实验室制备少量Na2S2O5的步骤如下:a.按如图组装好实验装置,检验气密性后装入药品。b.不断搅拌,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向Na2CO3过饱和溶液中通入SO2。c.当溶液pH约为4时,停止反应。在20℃左右静置,结晶生成Na2S2O5,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步骤b中控制温度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温度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SO2易逸出,同时NaHSO3易分解5.(2021·上海徐汇区高三模拟)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盐。完成下列填空:(1)无水硫酸铜为________色粉末,CuSO4·5H2O属于________晶体,由饱和CuSO4溶液获取CuSO4·5H2O晶体的方法为____________。(2)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中热重曲线如图所示。计算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白离子降温结晶(2)CuSO4·H2O解析(2)如图所示,样品受热分步脱水。从0.80g到0.57g共脱水0.23g。CuSO4·5H2Oeq\o(=,\s\up7(△))CuSO4·(5-n)H2O+nH2O25018n0.80g0.23geq\f(250,0.80g)=eq\f(18n,0.23g),解得n≈4。故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6.已知还原性:H2SO3>Fe2+>I2,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1)通入足量SO2后,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溶液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有Fe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溶液蓝色褪去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2)①2Fe3++SO2+2H2O=SOeq\o\al(2-,4)+2Fe2++4H+②取A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或其他合理答案)7.SrS可用作光谱纯试剂等,可由碳还原硫酸锶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SrSO4eq\o(=,\s\up7(高温))SrS+SrO+SO2↑+2CO2↑+CO↑。(1)某同学选用合适的发生装置制备SrS,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2)利用下列装置(有的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验证收集的混合气体中含有SO2、CO。①品红溶液检验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G中应装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②按气流方向从左向右仪器导管口连接顺序为:混合气集气瓶导管口→________→_______→c→d→______→______→i→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填字母)。③装置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证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①SO2澄清石灰水②abefgh(或hg)ef③CuO+COeq\o(=,\s\up7(高温))CO2+Cu④吸收SO2和CO2H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接H前G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接H后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如图所示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或除杂质)、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各装置可重复使用也可不用)。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若用A→C→D→B组合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盐酸,C中试剂是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反应开始后,加热B之前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B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吸收氢气中的HCl检验氢气纯度固体粉末由黑变红(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盐酸易挥发,所以先将所得气体通入水中,目的是吸收氢气中的HCl。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加热B之前的操作是检验氢气纯度。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金属铜和水,所以观察到的现象应为固体粉末由黑变红。9.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FeSO4放入下图所示的装置A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填字母)。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品红b.NaOHc.BaCl2d.Ba(NO3)2e.浓H2SO4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样品中没有Fe3+Fe2+易被氧气氧化为Fe3+(2)①c、a生成白色沉淀、褪色②2FeSO4eq\o(=,\s\up7(高温))Fe2O3+SO2↑+SO3↑解析(1)绿矾溶解于水电离出Fe2+,滴加KSCN溶液后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没有Fe3+,通入空气之后,空气中的氧气把Fe2+氧化为Fe3+,Fe3+与KSCN反应而使溶液显红色,说明Fe2+易被氧气氧化为Fe3+。(2)①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的红色粉末为Fe2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必然有SO2产生,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还会生成SO3,检验的试剂应选择品红溶液、BaCl2溶液,不能选择Ba(NO3)2溶液,因为SO2会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干扰SO3的检验,由于SO3可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应先检验SO3,再利用SO2能使品红褪色的原理检验SO2。②由题意可以得到硫酸亚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eq\o(=,\s\up7(高温))Fe2O3+SO2↑+SO3↑。B组(20分钟)1.下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要求从O2、NH3、Cl2、HCl、H2、CO2、NO、NO2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1)A装置用于制备__________。(2)B装置用于制备SO2(Cu和浓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装置用于制备____________、O2(H2O2和MnO2反应)、__________(CaO和浓氨水反应)、SO2(Na2SO3和浓硫酸反应)、Cl2(KMnO4和浓盐酸反应)。答案(1)O2、NH3(2)Cl2、HCl(3)H2、CO2、NO、NO2NH32.测定产品MgCO3·nH2O中的n值(仪器和药品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装置的初始质量后,边加热边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冷却气体吸收反应产生的CO2气体(2)将分解生成的气体全部带入C或D装置中,使其完全被吸收,并防止倒吸解析(1)B装置为长玻璃管,起到冷却气体的作用。C装置中的NaOH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CO2气体。(2)因为加热后的装置中含有残留的CO2和水蒸气,为了避免引起实验误差,保证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C、D装置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装置内残留的气体,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倒吸。3.丁烷常用作制冷剂和有机合成原料,易燃易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丁烷在氧化铝催化下的裂解实验。已知: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1)连接好装置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A.给D、G装置加热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排出装置中的空气(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装置中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E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观察丁烷气体的流速,从而控制丁烷气体的流量(3)碱石灰(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颜色变浅,下层有无色油状物质生成解析(1)连接好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B装置中盛有水,丁烷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B装置的作用是便于观察丁烷气体的流速,从而控制丁烷气体的流量。(3)C装置是干燥管,用来干燥丁烷,所盛药品可以是碱石灰等。丁烷裂解得到烯烃,烯烃与溴水反应,E装置中的现象为溶液颜色变浅,下层有无色油状物质生成。4.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所示,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三颈烧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15mL液溴。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烧瓶中。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常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步骤4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已知:①Mg与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②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OC2H5。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不能用干燥的空气代替干燥的N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2中,可以将装置B中的溴完全导入三颈烧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将装置B改为装置C(图乙),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步骤3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__。答案(1)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防止乙醚和溴挥发(2)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生成的MgO阻碍Mg和Br2的反应(3)溴易挥发,N2气流可将溴带入到三颈烧瓶中(4)会将液溴快速压入三颈烧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存在安全隐患(5)Mg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氨基化钠(NaNH2)是橄榄绿色晶体,熔点:210℃,沸点:400℃,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氨,氨气在350℃时与钠反应可得到氨基化钠与氢气,他们设想用如下仪器(数量足够,加热仪器已省略)制备NaNH2并验证NaNH2与水反应的产物。(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实验中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D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是用于制备NH3的,则制备NaNH2的实验中,各仪器接口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烧瓶中放入的试剂是CaO,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剂加入完毕、仪器连接好后,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氨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X中可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证明NaNH2与水反应有氨气生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锥形瓶碱石灰(或NaOH固体)吸收没有反应完的NH3,防止其污染空气(2)abcdebcfNH3·H2O+CaO=Ca(OH)2+NH3↑(3)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其与钠反应钠熔化成小球,然后有橄榄绿色物质生成(4)取少量NaNH2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适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其他合理方法)解析(1)由于NaNH2遇水剧烈反应,故进入C中气体应是干燥的,干燥氨气应使用碱石灰或NaOH固体。NH3在C中不可能反应完,为防止其污染空气,需要用水吸收。(2)为防止水蒸气进入C中,在C、D之间还需要用一个干燥装置。(3)因钠易与氧气反应,故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H3,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其与钠反应。实验中钠受热后会熔化,然后与氨气反应生成橄榄绿色的NaNH2。(4)证明NaNH2与水反应有NH3生成的方法是先让其与水混合,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6.实验室以V2O5为原料制备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晶体{(NH4)5[(VO)6(CO3)4(OH)9]·10H2O},其流程如图:V2O5eq\o(→,\s\up7(6mol·L-1盐酸、N2H4·2HCl),\s\do7(微沸数分钟还原))VOCl2溶液eq\o(→,\s\up7(NH4HCO3溶液),\s\do5(转化))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晶体(1)“还原”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已知VO2+能被O2氧化,“转化”可在如图装置中进行。①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实验开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2H4·2HCl(2)①长颈漏斗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7.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制备反应原理为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碳酸镧。(1)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2)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X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Z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过量的CO2,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分液漏斗(2)ABDEC(3)NH3·H2O+CaO=Ca(OH)2+NH3↑(4)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5)NH3极易溶于水,并且形成一个碱性环境,有利于CO2的吸收解析(2)装置W产生二氧化碳,通过装置X除去氯化氢,进入到装置Z中;装置Y产生氨气,进入装置Z中,且要防倒吸,因此要连接E;综上,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A→B→D→E→C。(3)Y中为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Ca(OH)2+NH3↑。(4)X中盛放的试剂的作用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需要用饱和NaHCO3溶液。(5)Z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过量的CO2,原因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是在氨水中溶解度较大。这样操作可以得到浓度较大的碳酸氢铵溶液,提高反应速率和碳酸镧的产率。8.为了测定Na2CS3溶液的浓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35.0mLNa2CS3溶液置于装置A的三颈烧瓶中,打开仪器d的活塞,滴入足量2.0mol·L-1H2SO4,关闭活塞。已知:CSeq\o\al(2-,3)+2H+=CS2+H2S↑,CS2和H2S均有毒,CS2不溶于水,沸点:46℃,与CO2某些性质相似,与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1)反应开始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再缓慢通入热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计算三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