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讲义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师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讲义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师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讲义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师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讲义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师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讲义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目标导航目标导航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反复朗读这四首诗歌,注意把握节奏和情感。赏析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其艺术风格,借助意象、意境体会其不同的思想感情。1.诵读诗歌,注意把握节奏和情感2.抓住关键词语,赏析诗歌语言的表现力。3.借助意象、意境体会其不同的思想感情。知识精讲知识精讲【01知识常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1921年,郭沫若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他的新诗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具有飞动之致,克服了初期白话诗歌泥实、琐屑、忽视诗歌内在特征的缺点。2.写作背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红烛1.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1946年7月15日遭国民党特务暗杀。他的诗风沉郁凝重,语言绚丽精练,对仗工整,为开创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格律诗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3.“三美”主张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仅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建筑美是指诗歌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峨日朵雪峰之侧1.作者简介讴歌生命的诗人——昌耀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曾赴朝鲜抗美援朝,负伤致残。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历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杂志编辑、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2.写作背景《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1962年,中国诗坛渐趋冷寂和沉闷。曾写下过长诗《凶年逸稿》(在饥馑的年代)的昌耀因为已经提前适应了冷寂和沉闷的氛围,所以此时拥有了一定的理智和清醒,用以观照和揣度这一时段的冷寂和沉闷: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致云雀1.作者简介诗人中的诗人——雪莱雪莱(1792—1822),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西风颂》《云》,以及《致云雀》,它们堪称抒情诗歌中的极品。雪莱的诗歌象征意义很强,主要以严肃为主,常常流露出诗人伤感的愁绪,但是他有的作品也具有诙谐、讽刺的特点。2.写作背景据雪莱夫人回忆,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写出《致云雀》。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3.文体知识《致云雀》是一首抒情诗。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被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往往不断地激荡着时代的旋律。【02基础积累】1.读准字音烧沸(fèi)脂膏(zhīɡāo)闺阁(ɡuī)铆钉(mǎo) 揳入(xiē) 罅隙(xià)婉转(wǎn) 蜡炬(jù) 锈蚀(shí)摈弃(bìn) 炽热(chì) 淋漓(lí)2.辨明字形3.辨析词语摈弃摒弃课本原句即使我们能摈弃憎恨、傲慢和恐惧。巧辨巧析“摈弃”,抛弃,词义较重。“摈弃”的支配对象是思想、观点、烦恼等。“摒弃”,舍弃,词义较轻。“摒弃”的支配对象较广,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比较具体的。壮丽富丽壮丽:着重指雄壮雄伟,色彩庄重,常形容城市或山河的景象;也形容诗文画面和歌曲的气势。富丽:着重指建筑物富有美丽,常形容陈设;也形容光彩夺目,气势盛大。抚慰慰藉慰藉:是自我心理的情感填补。抚慰:是帮助别人反省或振作。毁坏破坏毁坏破坏异“毁坏”指较严重的损坏,使失去效果,对象多是工具、物品、组织等。“破坏”多是有意的,如破坏常规。“破坏”更多强调主观因素。同“毁坏”和“破坏”都有“事物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改变了正常的状态”的意思。以至以致以至以致“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延伸和发展,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有“甚至”的意思,表示由于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某种结果。有“因而造成”“致使”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4.识记成语(1)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2)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3)霞蔚云蒸:形容景物灿烂绚丽。(4)不事雕琢:不加以任何修饰,不注意雕琢。(5)挟山超海:比喻做根本办不到的事。(6)狂犬吠日:指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或坏人诋毁好人。(7)食古不化:意思是读书、作画一味学习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东西不消化一样。1.选一选(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那种借提供贷款担保之机给人套枷锁的图谋应当摈弃。(摈弃·摒弃)(2)爱心像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慰藉·抚慰)(3)他没有认真备考,以致未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以至·以致)(4)“千年石窟的传承之路”是报社“壮丽70年·天水文化建设巡礼”全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的第一站。(壮丽·富丽)(5)刑警队在合成作战中心的密切配合下,成功抓获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的网上逃犯李某。(毁坏·破坏)2.判一判(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误,并说明原因)(1)骆宾王流传万世的《讨武曌檄》写的是文思泉涌,把武则天骂了一大通,骂的是酣畅淋漓。(√“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运用正确。)(2)稻盛和夫告诫年轻人,做事要脚踏实地,若是左顾右盼,只会让你失去良机。(ד左顾右盼”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瞻前顾后”。)(3)86版《西游记》剧组30年后再聚首,分散于国内外各地的演职员挟山超海奔赴央视,共赴一场艺术盛会。(ד挟山超海”比喻做根本办不到的事。此处望文生义。)(4)这种癫狂状态被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形容为“狂犬吠日”。(√“狂犬吠日”指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或坏人诋毁好人。运用正确。)(5)香港已回归逾20年,但一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殖民地时代,以为外国可以对香港说三道四,这种食古不化的思维实在是荒唐可笑。(ד食古不化”意思是读书、作画一味学习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东西不消化一样。使用对象错误。)(6)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霞蔚云蒸,颇为壮观。(√“霞蔚云蒸”形容景物灿烂绚丽。运用正确。)(7)王晓琮被誉为哈理工“扫地僧”,他生活节俭,不事雕琢,却是最红老师。(ד不事雕琢”指不加以任何修饰。也指写文章不做修改。用错对象,可改为“不修边幅”。)重点梳理【重点01】诗歌朗诵1.选读郭沫若、闻一多、昌耀、雪莱的代表作品,朗诵中注意重音、停连、节奏、韵律等,把握感情基调,感受他们的情怀。反复阅读诗作,揣摩作品的意蕴和情感,努力用声音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选其中一首,参照示例,写出朗诵建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红烛》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朗读提示:语调深沉、饱满,上扬;两个相同的句式读出区别,后一个要更强调;注意断在“要”字后面,“烧”与“光”为重音;“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字韵饱满,充满激情;坚定而有力,“烧”字重音;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排比句式,接续紧凑;“血”字拉长音,语气坚定而有力,读出决绝果敢的语气《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朗诵提示:语调低沉,舒缓,“怒涌”要重读;声调稍高,“壮丽”“北冰洋”要重读;舒缓有力,“无限的”“全身的力量”“推倒”要重读;声音高亢,“来了的”停顿,“滚滚的”“洪涛”分别重读,要读出气势;语速变快,“毁坏”“创造”“努力”要重读;深情地呼唤,低沉有力,“绘画”“舞蹈”“音乐”要重音读出,逐渐高亢;“律吕”语调高亢,声音拉长。【重点02】诗歌艺术赏析1.诗歌讲求语言精炼、形象生动,请找出四首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作具体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中的“怒涌”非常形象生动。写白云,用“涌”,突出白云的动态美;而“怒”则表现白云涌动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画面鲜明生动。“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运用拟人手法,尤其“推倒”一词,写太平洋推翻地球,力度之大难以想象,以此表现太平洋翻天覆地的破坏力。《红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要问诗人们,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不误!不误”,运用反复,语气坚定,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暗含着此刻诗人因身体疲惫而打算暂歇,但并未放弃征服新的高度之意。“小心地探出前额”的举动说明海拔之高。岩壁那边上演的是雪峰日落的一幕,“彷徨”一词生动地概括出了夕阳欲落未落之貌。本能地将“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揳入”极为生动形象,写出登山者紧紧抓住岩峰的状态。千层底被撕裂,血滴从鞋底渗出,一个“渗”字,描绘出血不断滴出的状态,也从侧面表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致云雀》:诗人善于描绘形象,写云雀,用“一跃而上”表现云雀高飞的姿态,突出它的欢快。“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运用比喻,“烈火的轻云”与“蔚蓝的天心”对照鲜明,凸显云雀在天空飞行的美丽景象。除此之外,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色彩鲜明,画面生动,如“淡淡的紫色黄昏”“似银色星光的利箭”“金色的萤火虫”“晶莹闪烁的草地”等。诗的艺术形式精美地配合了云雀清新飘逸的鸣叫声,两者和谐统一,富有强烈的音乐魅力。2.本课四首诗分别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然而却是即景生情、缘物抒怀的即兴诗,即被歌德称之为“趁时机”“来自现实生活”的“应景即兴诗”。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情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这首诗很少用陈述句,大多用感叹句。陈述句也是像“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样笔力千钧的句子,感叹句则多用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全诗诗行尽管参差不一,各行字数不等,又不押韵,然而却乱中有法,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红烛》比喻、拟人、象征手法运用巧妙。抒情的感叹词“红烛啊”多次出现,把红烛当人来写,诗人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风”比喻恶势力,“监狱”比喻禁锢人的封建制度。红烛要燃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文中的红烛象征满怀赤诚和热情,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的热血青年。《峨日朵雪峰之侧》运用白描手法,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太阳彷徨许久,突然“跃入”一片山海,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精炼地表现出来。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还有对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甚至还有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出人意料,但不得不叹为神来之笔。《致云雀》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云雀这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3.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呼告。如《红烛》中的:“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致云雀》中开篇:“你好啊,欢乐的精灵!”将诗人的喜悦和激情尽情挥洒而出,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请学习诗中“呼告”的手法,选择自己喜爱的人或物,写一段抒情的文字。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①我羡慕你,大海的勇敢的船夫,在帆影下和暴风雨中度过一生!也许你早该到达一个平静的港湾——你早该享受那幸福的安宁,但诱惑的波浪总不停地呼唤你。②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③太阳啊,火一样燃烧着的太阳!你烘干了小草尖头的露水,可烘得干游子的热泪盈眶?【重点03】诗歌的意象现代诗歌意象本课中的四首诗歌都大量运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如《致云雀》中的“似银色星光的利箭”“明月”“清辉”“霓虹似的彩霞”等,这些意象都对表达诗人情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地鉴赏诗歌意象是读懂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要真正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第一是要读,其次是要品,尤其是品味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寄托情感的载体,是品味诗歌情感的钥匙。品味意象,一要落实诗中的语言,分析思考;二要结合意象本身的特点展开联想;三要分析意象,品味意境,即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及意象传达的基本情绪。1.比喻性意象。比喻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之一。比喻的主要任务是使诗歌作品形象化。在诗歌中,用作比喻的意象可称之为比喻性意象。比喻有明喻、暗喻之别。明喻要求本体、喻体都在诗中出现,并在两者之间加上“如”“似”“若”“像”“仿佛”一类表示比喻的词语。在明喻中,本体与喻体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两者不是等同关系。例如:“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这是艾青看了俄国舞蹈家乌兰诺娃的芭蕾舞《小夜曲》后写的诗。比喻中的本体是舞蹈家的“人体”,喻体则是“云”“风”等等,现代诗歌中的意象,通常使用“暗喻”(或说“隐喻”)和“曲喻”的手法。所谓暗喻,就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如果在诗歌中处理得当反倒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例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闻一多的《死水》把黑暗的旧中国比作“一沟死水”,全诗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2.象征性意象。象征是指借助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蕴,例如:“太阳是光明的象征,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豺狼是残忍的象征,羊是温顺的象征,孔雀是骄傲的象征,玫瑰是美丽的象征,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现代诗中,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诗篇中的象征性可以是不同的。狼可以象征残暴,但有的场合也可以象征野性,自由不羁等等。所以,现代诗中的意象的象征性往往是不确定的。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来,可随着读者的不同角度、不同背景而转移,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例如,艾青的《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个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首诗中的“礁石”显然是一种拟人(有身体、有脚站在那里、脸上含着微笑)的象征性的意象。但它究竟象征什么具体的事物,读者可以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没有唯一的、明确的界定。所以说,象征性意象能引发人们联想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拓出自由想象的空间。3.描述性意象。写诗不能事事比喻,处处象征,所以在比喻性意象与象征性意象外,诗人用得最多的还是描述性意象,意象最基本、最普遍的作用还是被诗人用来描述景物与事物,并借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这首诗描写诗人在康桥泛舟寻梦,潇洒而来,又潇洒而去,诗人展示了一系列描述性意象,有“云彩”“金柳”“夕阳”“波光”“青荇(水草)”“清泉——虹——梦”“星辉——歌——笙箫——夏虫”……这些意象都围绕、衬托着“寻梦”的主题。从开始“轻轻的”到结尾“悄悄的”,从“作别西天的云彩”到“不带走一片云彩”,展示了诗人无声胜有声的“沉默”“沉思”的情感历程。【考点链接】把握诗歌意象的内涵“意象”即艺术形象,也就是被赋予了作者情感的、能引发联想的具体的事物。本课中的四首诗歌,都是选取了寻常物象,如“洪涛”“红烛”“蜘蛛”“云雀”等,但是这些寻常物象,一经诗情的熔铸,便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便有了深刻的内涵。即使是同一物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也会有着不同的寄托。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在诗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基本含义是固定的,熟悉这些意象的含义,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内涵)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新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指出诗歌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或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1.分析意象含义(内涵)(1)概括多个意象的共同内涵。(2)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2.分析意象作用(1)全诗重点写了某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某意象,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分析意象含义(内涵)的方法及答题“2步骤”1.关注意象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因为不同季节、不同色调所呈现出的特征,尤其是情感特征是不同的。2.要抓住“物”与“志”“情”的契合点,通过外在的形象特征深入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答题步骤如下:第一步:分析表层属性。第二步:探求深层含义(内涵)。分析意象作用的“5角度”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2.提供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作用。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中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力衰微的哀叹”及“一腔的爱国情”。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具体作用,则由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定。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5.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则贯穿始终,是诗歌的线索。【温馨提示】附:古代诗歌中常见的“6种意象”类型常见意象举例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美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思乡类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战争类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课外练笔】搜集与下列意象有关的诗句(现代诗或者古诗均可),整理成读书卡片,并分析总结下列物象中所蕴含的意义。月柳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月: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月亮是团圆的象征。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③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借月来写对故乡、故人的相思之情。柳: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杨柳象征离情。菊: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隐士的象征。②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高洁品格的象征。能力拓展能力拓展1.五首诗歌(包括《沁园春•长沙》)风格各异,但诗人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从第2课四首诗歌任选一首,想一想: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激发了你怎样的情思?如何通过意象来欣赏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写一则札记。【明确】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的巨人,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诗中描写了北冰洋晴空中无数怒涌的白云、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展现超乎寻常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非凡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从诗中的呼喊里,我们也能看到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汹涌的激情,这正是“五四”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②《红烛》中荧荧的红烛,颜色可与心的颜色相比,蜡做躯体,火点着灵魂,更需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它要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捣破他们的监狱。它心火发光之时,残风来袭,烧得不稳,着急流泪。流一滴泪,灰一分心,创造一分光明。文中的红烛,就是诗人的写照。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荣辱得失,有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③《峨日朵雪峰之侧》选取“峨日朵之雪”“太阳”“岩壁”“蜘蛛”“登山者”等几个意象,描绘了一个凝重壮美的画面:太阳彷徨很久,突然跃入一片山海;石砾滑落深渊,激起巨大的回响;蜘蛛在锈蚀的岩壁栖身;登山者双手紧紧插入石缝,鞋底点点鲜血渗出。意象鲜明,展现了博大的生命意识。④《致云雀》借对云雀的赞美,倾诉了自己对人类美好前途的向往和憧憬。东方欲晓,云雀从地面的巢中一跃而起,平展双翅,穿过曙色初开的云层,在蔚蓝色的天空飞行,开始它每天的征程。诗篇运用一连串美丽工巧、精心选择的比喻来描绘云雀,使读者与他一样获得感性形象。这乐曲像从一条五彩缤纷的彩虹里降落下来的小雨点,万物得此甘霖而从熟睡中苏醒;它像一位富于哲理的诗人,用它触景生情的诗歌,启迪世人,使他们从漠然的状态里崛起,让当时的人们既感到忧惧,同时又感受希望的来临。它像名门少女寂居高楼深宫,弹奏乐曲吐露热恋的心情;这乐音弥漫在高空,绵绵不绝。它又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隐藏在鲜花和芳草丛中,仍能在凝露的幽谷中发出熠熠的光辉。它又似绿叶掩映下的一朵红玫瑰,浓郁的芳香使窃香贼痴醉昏迷。2.从这四首诗或者课外喜欢的诗歌中,选出诗人运用比较精彩的词句,体味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明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中的“提”字,表现了“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横扫旧宇宙的力量。“推”字,表现了“太平洋”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的猛烈冲击。诗句充溢着对力的崇高美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内心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世界的激情。《红烛》中,“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此其一。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不同程度地摇曳晃动。用“着急”更好地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中的“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①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②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③还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实践飞跃1.学校要举行诗歌朗诵大赛,这四首诗歌是必选篇目。请你梳理诗歌文脉,为四首诗歌拟一个朗诵主题,并说明理由。(1)文脉梳理: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景:怒涌的白云、滚滚的洪涛情:毁坏、创造、努力,力的赞美主人公形象:勇于改造世界的先锋②《红烛》主体意象:红烛意象特点:赤红、燃烧、流泪意象品质:牺牲自己,奉献自己,为他人、世界“创造光明”。作者情感:赞美、歌颂、追求红烛精神。艺术手法:托物言志(象征)③《峨日朵雪峰之侧》意象:太阳、滑坡、石砾、雄鹰、雪豹、蜘蛛意境:凝重壮美主人公形象:攀登者情感: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④《致云雀》主体意象:云雀意象特点:欢乐、光明、美丽意象品质:追求光明,蔑视地面,向往理想的世界。作者情感: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达了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精神。艺术手法:浪漫主义(2)参考主题:吟诵青春、青春激扬、我的青春我做主等。理由:《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赞美力量,赞美具有伟力的工农大众。《红烛》: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进而把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峨日朵雪峰之侧》:诗人领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之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致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2.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深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归纳本课中的作品是怎样表达青春主题的。(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人借助雄奇的想象,展现宏大、壮观的景象,呼唤大破坏、大创造。所谓“大破坏”就是反帝反封建,所谓“大创造”就是建设民主与科学的新中国,这正是“五四”精神的体现。(2)《红烛》写于1923年。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年轻的诗人有像红烛一样的赤子之心。尽管生活中不乏困顿、失望,但诗人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黑暗中摇曳的红烛,正是有志青年的象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3)《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雕铸了一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他竭尽全力登上峨日朵雪峰,满身的疲惫,换来对雪峰落日壮丽之景的惊叹。他“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也是面对生活和事业积极奋斗的青年的写照。(4)《致云雀》写于1820年。处于黑暗恐怖笼罩的英国社会,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雪莱表现出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望。他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颂了象征光明、欢乐、自由的云雀。通过云雀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3.人生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每个人诠释青春的方式不同。读了本课的几首诗,你有哪些感受?请把这些感受写成日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12月21日周日晴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黑暗里摇曳的红烛,高空中奋飞的云雀,雪峰顶上坚毅的登山者,是时代和现实生活在诗人心里打下的烙印,也是他们深深热爱国家和人民的真实写照。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要有忧国忧民的思想,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分层提分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1.下列对本课涉及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现代诗人,他的诗集《女神》轰动文坛,成为新诗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打破了古典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完全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C.闻一多,诗人、学者,所著诗集《红烛》《死水》,表现了他对祖国真挚的感情和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抗议。D.雪莱,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雪莱在《致云雀》《西风颂》等抒情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品想象丰富,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在英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答案】B【解析】新诗也讲求格律与押韵,只是与古典诗歌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也不像古典诗歌那样严格而已,比如说《再别康桥》也押韵。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B.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C.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峨日朵雪峰之侧》)D.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它那强烈的明灯,/在晨曦中逐渐暗淡。(《致云雀》)【答案】B【解析】B项,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通读《红烛》,虽然感受更多的我们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B.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应对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不限于新冠肺炎疫情和未来的健康风险,而是关于如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C.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D.雪莱写了大量优美的抒情诗,如《云》《致月亮》《悲歌》等,雪莱最后一部封笔之作是献给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的抒情诗剧《希腊》。【答案】B【解析】A项,语序不当,“虽然感受更多的我们”应改为“我们虽然感受更多的”,并且删去第二个“我们”。C项,强加因果,前后不具备因果关系。D项,语义重复,“封笔之作”就是“最后一部作品”,删除“最后一部”。4.下列对四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一方面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B.《红烛》中,诗人借用红烛的意象,写出了红烛的责任、生活中的困顿和失望以及红烛的奉献精神,全诗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红烛的歌颂。C.诗人在《峨日朵雪峰之侧》中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凄美悲惨的氛围。D.《致云雀》一诗,诗人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展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答案】C【解析】“凄美悲惨”错误,应该是凝重壮美。5.下面的选项中,最接近《青青边愁》意旨的一项是()青青边愁余光中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C.《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D.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答案】D【解析】可根据选项表达的意旨与余光中《青青边愁》的意旨是否相同进行判断,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诗歌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显然D项表述合乎本段文字的主旨。当初楚王的楼阁亭台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而屈原的诗词却如日月高悬,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表达了“精神不灭,物质易朽”的主旨。6.组成排比的语句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请对诗中画横线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此处排比的四个短语,“烧破”“烧沸”“救出”和“捣破”,都是动宾式短语。【解析】排比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分析时就要分析每一部分的结构。此处排比的四个短语都是动宾式的。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完成7-8题。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B.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C.“无数”“无限”这些词语,写出了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威力的自然形象,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D.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答案】A【解析】A项,“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理解错误,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字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里。这里写出了诗人的高度,这个巨人形象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故“仰视”理解有误。8.请你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有什么深刻的含意。【答案】“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阅读《红烛》片段,完成9-10题。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9.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与例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A.“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中的破折号表示总结上文。A项,表示声音的延长。B项,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C项,表示解释说明。D项,表示总结上文。诗中“红烛”这一意象既有传统内涵,又有作者赋予的新的意蕴,请予以分析。【答案】牺牲奉献,忠诚担当;生活中的迷茫困顿和矛盾彷徨。题组B能力提升练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去上古的村道,蜿蜒在山岭之间。隔窗眺望山沟对面的岭莽,峰际线婀娜起伏,宛如美人横卧。丛丛翠绿的林带间,掩映着一两家民居,灰朴的基石、褐黄色的板壁和苍黑的瓦背,无一例外地显露出久远的沧桑。偶尔,你会遇到一位挑担老人,身材精瘦,满脸皱纹,走路老成持重,______①______,让你大吃一惊:八十几岁了,还这样挑担有力,你难道不会觉得走进了上古的神仙世界?途中,同伴指着远处一脉山岭,说那是象鼻沟。正向眼下的山沟里斜伸下柔软细长的象鼻,似乎正要吸水,而象头左右两扇圆润丰阔的小山,似两只迎风招摇的象耳,珊珊可爱,让人惊讶这上古的造化。在一片林莽间,一条石板古道斜伸而上,林莽幽深,青苔斑驳。我们停下车,远眺对面气势恢宏的一道道高岭梯田。稻谷已收割尽净,裸露着黝黑的田土,萦绕着淡淡雾岚。______②______,毫不逊于龙脊梯田、哈尼梯田。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反问C.比喻、拟人、排比D.拟人、比喻、反问【答案】D【解析】“峰际线婀娜起伏”使用了拟人。“宛如美人横卧”使用了比喻。“你难道不会觉得走进了上古的神仙世界?”是反问。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而象头左右两扇似两只迎风招摇的象耳的圆润丰阔的小山,珊珊可爱”,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而象头左右两扇圆润丰阔的小山,似两只迎风招摇的象耳,珊珊可爱”,句式匀称,读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一问高寿几何②那种震撼的气魄4.(2019·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答案: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②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解析】补写句子首先要整体理解文段内容,整个文段介绍的是考古学要重建古代历史,既要关注人类的物质文化历史,又要关注精神文化历史。然后再“瞻前顾后”,研究前后语境,抓住关联词语、标点符号等语言标志,比如“但仅满足于”“不仅要关心”“同时更要”等。5.丁香是传统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的有白、紫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传统诗词中常见的花草意象还有很多,请仿照示例,完成对下面意象的解读。梅

菊示例:兰,常用来代表脱俗、高洁或孤芳自赏的气质。【答案示例】梅,常用来代表坚韧、高洁和超尘脱俗的品格。松,常用来代表凌寒不凋、傲霜斗雪的精神。菊,常用来代表清高自守、品质高洁的隐士。6.常见的“动物语录”往往充满智慧、幽默和讽喻性,请仿照下面示例的风格,以“羊”“蜜蜂”“狐狸”“鱼”的口吻写一句话(任选两种)。猫头鹰:要是凭发言来评先进,我这一辈子怕是与先进无缘了。【答案】(示例一)羊:同胞们,请注意,当一匹狼向你大谈仁义道德时,它肯定是要参加竞选了。(示例二)蜜蜂:这世界上贪占別人的“甜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是不得已才配这杆“枪”的。(示例三)狐狸:我是骗过乌鸦嘴里的肉,可是说到底,真正骗了乌鸦的是它自己的虚荣心。(示例四)鱼:明明知道有人在垂钓,仍然免不了接二连三地上钩。唉,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心灵。

二、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中“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绝望的死水”成了“绿酒”。诗人善用很美丽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来表达其尖锐的讽刺。B.诗中还表现了死水的声音“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还有歌声“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作者以动衬静,使人想象这里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C.作者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有问有答,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D.诗歌用语极为讲究,比如“绿成翡翠”“锈出几瓣桃花”“织一层罗绮”“蒸出些云霞”等用词绝不重复且突出了“鲜明”二字。【答案】C【解析】选C“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一句不符合文意。“有问有答”应为“问而不答”。8.闻一多创作诗歌讲究“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本诗就体现了他的“三美”主张,请举例分析其中的一美。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音乐美:各节大体押韵,双行押韵,每节换韵,全诗节奏鲜明、和谐,具有音乐美。示例二:绘画美: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语言色彩却十分鲜明,有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从而显示出油画般的绘画美。示例三:建筑美: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十分整齐。(二)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然后完成9-10题。最后的飞翔宫玺一只受伤被缚的鹰终于挣脱绳索奋力飞上天空然而绳索撕去了它的一条腿鲜血淋漓心肝如迸为了最后的飞翔它聚集起周身的力量忍受着难以忍受的剧痛盘旋着,盘旋着一圈,一圈,一圈……向大地倾洒着无尽的柔情山河将收留它的毛羽和血肉蓝天将拥抱它不死的魂灵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极力营造一种悲凉沉郁的氛围,一只鹰受伤而又被缚,让这只鹰的命运显得凄惨而令人唏嘘。B.“绳索撕去了它的一条腿”运用比拟手法,化被动为主动,展现出绳索对鹰的阻碍和摧残,同时体现出鹰为了飞翔,付出了惨重代价。C.挣脱绳索的鹰最终的结局是其残躯被山河收留,其魂灵被蓝天拥抱,主要体现了山河蓝天对鹰的怜悯。D.本诗中的鹰,之所以能强忍身体剧痛,挣脱绳索,一圈一圈地翱翔于蓝天,根本原因是它对禁锢自己的绳索的控诉。【答案】B【解析】A项,感情基调是激昂、振奋的,因为鹰挣脱了束缚;C项,主要体现了对鹰的崇敬;D项,根本原因在于对自由的追求。10.请分析全诗主要表达了哪些感情。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对鹰追求自由、敢于反抗强权(束缚)的赞美和崇敬;②对压制自由、束缚或禁锢生命的势力的不满;③山河、蓝天与鹰之间深厚的爱(情谊)。题组C培优拔尖练一语言文字运用(2022年新高考2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降坠落,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匀速运动的感觉,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离,而用绳子拴住瓶子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第三次“天宫课堂”这些①的瞬间启发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兴趣盎然地追寻背后的科学道理。“天宫课堂”开始于2013年6月20日。彼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同伴的配合下,华丽转身为②的科学课教师,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和地面的学生进行了③的天地互动交流。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两度开课,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示例】①扣人心弦②循循善诱③热火朝天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示例】在近一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通过多种媒体平台,此次“天宫课堂”向全球同步直播。(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