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876.3-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3部分:土壤改良_第1页
DB43T 876.3-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3部分:土壤改良_第2页
DB43T 876.3-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3部分:土壤改良_第3页
DB43T 876.3-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3部分:土壤改良_第4页
DB43T 876.3-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3部分:土壤改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B00DB43DB43/T876.3—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第3部分:土壤改良Well-facilitatedfarmlandconstructionPart3:Soilimprovement2014-04-30发布2014-06-01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 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建设内容与目标 6渍涝潜育土壤改良 7耕作层浅薄土壤改良 9酸性土壤改良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龚贺、徐启栋、梁红梅、李江辉、吴文科、李桂元、陈超强、徐义军、方庆、潘高标准农田建设第3部分:土壤改良DB43/T876的本部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有关术语和定本部分适用于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其土壤提供与协调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环境因素(如水、气、热等)的 保水保肥能力、通透性等,化学性状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育的土壤性质或形态特征,也包括干旱缺水、渍涝、灌溉水和大气沉降污染等,又叫土壤障有机质发生嫌气分解,产生过多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使土壤变成蓝灰色或青灰色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未经合理处理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4.1土壤改良工程体系包括渍涝潜育土壤改良、耕作层浅薄土壤改良、砂(粘)质土壤改良、酸性土壤改良、贫瘠土壤改良和轻度污染土壤修复。土壤改良4.2土壤改良总体目标是障碍因素得到消除,土壤肥沃,耕作层厚度适宜,耕性良好,建成后的高标5.2规划设计前应对项目区农田生产条件、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障碍因素进行详细调查,获取农田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耕作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5.3土壤障碍因素明显,土壤质量关键指标达不到改良目标值的建设区,应规划设计相应的土壤改良5.4渍涝潜育土壤改良工程应结合灌溉排水工程进行统筹设计;耕作层浅薄土壤改良工程应结合土地6.1渍涝潜育农田应开挖排渍沟,并实行排灌分离,降低地下水位,排6.2排渍沟与田间灌溉渠应分离布设,平原河网区排渍沟布设间距宜为80m~100m;丘岗冲垅区和丘陵山地区宜为60m~100m,砂性土壤取较大值,粘性土壤取较小值。6.3排渍沟沟深,平原河网区宜为1.2m~1.4m,丘岗冲垅区和丘陵6.4排渍沟其他参数按照DB43/T876.5标准计算确定。a)深耕深翻即采用农机具深耕深翻土壤,结合进行晒垡冻坯和增施有机b)客熟土即利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项目剥离下来的表层耕作土壤直接加厚a)掺河沙或砂土。每667m2掺粒径为0.1m或0.25mm~1.0mm硅藻土等3t~4t,c)掺河泥、泥炭、腐熟农家肥等有机肥类b)翻淤压沙。对表层砂土较薄、心土层有粘质土的土壤,用农机深翻,使粘质心土与表层砂土混 a)水田宜在春季翻耕前撒施生石灰,撒施后应尽快耕翻土壤;10.2有效磷缺乏农田应增施磷肥,酸性土壤在按照a)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或碱性石灰土,调节土壤酸碱b)控制化肥使用量,优化施肥方法,合理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商品a)农田外围建设撇污沟,截断养殖场粪便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