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案_第1页
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案_第2页
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案_第3页
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案_第4页
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案TOC\o"1-2"\h\u6033第一章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概述 3238741.1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概念 326591.2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3139671.3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发展趋势 319664第二章能源数据监测与分析 4228962.1能源数据采集与传输 498142.1.1采集设备 411562.1.2数据传输 49702.1.3数据存储 4161782.2能源数据分析方法 433882.2.1描述性分析 5242022.2.2聚类分析 5173582.2.3相关性分析 597742.2.4时间序列分析 5121512.3能源数据可视化 534732.3.1能源消耗总览 591722.3.2能源消耗趋势 5133192.3.3能源结构分析 572732.3.4能源消耗分布 588292.3.5能源消耗与生产关联 629701第三章能源消耗优化 6122453.1能源消耗评估与诊断 661783.2能源消耗优化策略 6177173.3能源消耗优化实施 68317第四章设备智能维护与管理 7270904.1设备维护策略 7133714.2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 7312224.3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812623第五章生产线智能调度与优化 8192855.1生产线调度策略 8286735.1.1调度策略概述 8207185.1.2基于订单优先级的调度策略 830175.1.3基于生产效率的调度策略 889655.1.4基于能源消耗的调度策略 991755.2生产过程优化 9133185.2.1生产过程优化概述 9227785.2.2设备布局优化 93265.2.3生产流程优化 9153175.2.4生产计划优化 9181755.3生产线智能控制 9136825.3.1智能控制概述 9145845.3.2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 914615.3.3自动调度与优化 935205.3.4生产线协同控制 93657第六章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0226256.1系统架构设计 1056166.1.1概述 10196946.1.2系统架构 10203236.2系统功能模块 10118796.2.1数据采集模块 1020846.2.2数据处理模块 10227186.2.3能源监控模块 11181616.2.4能源优化模块 11122916.3系统集成与实施 1178656.3.1系统集成 11179276.3.2系统实施 1125147第七章供应链协同管理 12209787.1供应链能源消耗分析 1214767.1.1能源消耗现状 12127007.1.2能源消耗影响因素 12101427.2供应链协同优化策略 12109267.2.1优化供应链结构 12156597.2.2提高技术水平 1345687.2.3加强供应链协同 1345607.2.4政策支持 13288287.3供应链协同实施 1328171第八章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 13180428.1绿色制造理念 13123968.1.1概述 13103758.1.2绿色制造理念的核心内容 14121188.2节能减排技术 14232198.2.1节能技术 14127148.2.2减排技术 1462218.3节能减排实施与评价 14321938.3.1节能减排实施策略 14116468.3.2节能减排评价体系 1414701第九章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政策与法规 15209529.1政策法规概述 15273579.1.1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5297449.1.2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5106289.2政策法规对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的影响 15272169.2.1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 15183079.2.2优化产业结构 15192809.2.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5161699.3企业合规与执行 15126879.3.1合规意识 15198309.3.2建立健全合规体系 16188569.3.3加强监管与考核 1610702第十章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案例与展望 163221410.1典型案例分析 16314010.2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发展趋势 161884410.3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未来展望 17第一章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概述1.1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概念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是指在智能制造系统中,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优化控制和智能调度,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能源成本的最小化。该管理方案涵盖了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消耗分析、能源优化控制、能源决策支持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电子行业生产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1.2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的重要性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在电子行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能源成本:电子行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占据较大的成本比例。通过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有助于实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发觉能源浪费现象,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能源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优化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消耗总量,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4)促进产业升级: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有助于推动电子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5)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控和调度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1.3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电子行业的日益壮大,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能源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不断进步:未来,能源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将更加成熟,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为能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2)能源优化控制技术不断发展:通过深入研究能源优化控制算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3)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觉能源浪费的根源,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4)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构建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提供实时、准确的能源管理建议,助力企业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5)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推广: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在电子行业的普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将成为重要任务,以规范行业发展,提高整体水平。第二章能源数据监测与分析2.1能源数据采集与传输能源数据采集是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案的基础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实时获取电子行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数据。以下是能源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具体内容:2.1.1采集设备在电子行业中,能源数据采集设备主要包括智能电表、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电力、水、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情况,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2.1.2数据传输采集到的能源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数据平台。有线传输方式包括以太网、串口等,无线传输方式包括WiFi、4G/5G等。数据传输过程中需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安全性和稳定性。2.1.3数据存储能源数据在传输至数据平台后,需要进行存储。存储方式包括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数据存储需满足大数据量、高并发访问的要求,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查询性。2.2能源数据分析方法能源数据分析是对采集到的能源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揭示能源消耗规律、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成本。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能源数据分析方法:2.2.1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是对能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方差、标准差等指标,以了解能源消耗的总体情况。2.2.2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将相似的能源消耗数据分为一类,从而发觉能源消耗的规律和特点。聚类方法包括Kmeans、层次聚类等。2.2.3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能源消耗与其他因素(如生产负荷、设备运行状态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找出影响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2.2.4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时间维度的分析,以预测未来能源消耗趋势和制定能源管理策略。2.3能源数据可视化能源数据可视化是将能源数据以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能源消耗情况。以下是能源数据可视化的几个方面:2.3.1能源消耗总览通过图表展示电子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总量、占比等指标,便于用户快速了解能源消耗的整体情况。2.3.2能源消耗趋势通过折线图、柱状图等展示能源消耗的随时间变化趋势,帮助用户发觉能源消耗的异常波动和潜在问题。2.3.3能源结构分析通过饼图、雷达图等展示不同能源的消耗比例,分析能源结构,为优化能源使用提供依据。2.3.4能源消耗分布通过热力图、散点图等展示能源消耗的空间分布,发觉能源消耗的局部热点和潜在优化空间。2.3.5能源消耗与生产关联通过关联分析图展示能源消耗与生产负荷、设备运行状态等指标的相互关系,为制定能源管理策略提供依据。第三章能源消耗优化3.1能源消耗评估与诊断能源消耗评估与诊断是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的基础环节。需要对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包括生产设备、照明、空调等各个方面的能源消耗情况。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评估当前能源消耗的总体状况,发觉能源浪费的环节。在能源消耗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能源消耗诊断。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结构、能源消耗与产出的关系等。通过诊断,找出能源消耗过高的原因,为后续的能源消耗优化提供依据。3.2能源消耗优化策略针对能源消耗评估与诊断的结果,制定以下能源消耗优化策略:(1)提高设备能源利用效率: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2)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根据生产需求,合理配置各种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能源成本。(3)实施能源回收利用:对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等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能源损失。(4)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调整,保证能源消耗在合理范围内。(5)推广节能技术:积极引进和推广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3.3能源消耗优化实施在制定能源消耗优化策略后,需要将其实施到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过程中。以下是能源消耗优化实施的几个关键环节:(1)制定实施计划:根据优化策略,明确能源消耗优化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对能源消耗优化的认识,培训相关技能,保证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3)调整生产流程:根据能源消耗优化的需要,调整生产流程,使之更加节能、高效。(4)引入智能化设备: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能源消耗的自动监测、分析和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建立考核机制:设立能源消耗优化的考核指标,定期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评价,保证优化效果的持续改进。第四章设备智能维护与管理4.1设备维护策略电子行业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设备维护策略在保障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以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方面发挥着的作用。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设备维护策略:(1)预防性维护: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更换易损件,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预防性维护包括日常巡检、定期保养、设备清洁和润滑等。(2)预测性维护:基于设备运行数据、故障历史和专家知识,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提前采取维修措施,避免故障发生。(3)主动性维护: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发觉潜在问题并及时处理,使设备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4)故障导向性维护:针对设备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措施,减少故障重复发生。4.2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是设备智能维护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监测系统等手段,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如温度、振动、电流、电压等。(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清洗,提取有用信息,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3)故障诊断: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和故障历史,运用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算法,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4)故障预测:基于历史故障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采取预防措施。4.3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设备采购、安装、运行、维护到淘汰的整个过程。以下是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几个关键阶段:(1)设备选型:根据企业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功能和可靠性。(2)设备安装:按照设备说明书和安装规范,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设备运行: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设备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降低故障率。(4)设备维护: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策略,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5)设备淘汰与更新:根据设备功能、故障率和技术发展,适时淘汰老旧设备,更新为新型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以上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企业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的监控和优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第五章生产线智能调度与优化5.1生产线调度策略5.1.1调度策略概述在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中,生产线调度策略是关键环节。合理的调度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将针对电子行业生产线的特点,阐述几种常见的调度策略。5.1.2基于订单优先级的调度策略基于订单优先级的调度策略是以订单的交付时间、重要性等指标为依据,对生产线上的任务进行排序。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订单,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5.1.3基于生产效率的调度策略基于生产效率的调度策略是以生产线的产能、设备利用率为主要考虑因素,通过优化生产线上的任务分配,提高生产效率。这种策略适用于生产任务相对稳定的情况。5.1.4基于能源消耗的调度策略基于能源消耗的调度策略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为目标,对生产线上的任务进行优化。通过合理调整生产任务,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5.2生产过程优化5.2.1生产过程优化概述生产过程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生产过程的优化方法。5.2.2设备布局优化通过优化设备布局,降低物料运输距离,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合理的设备布局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5.2.3生产流程优化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瓶颈环节,进行针对性改进。通过简化流程、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5.2.4生产计划优化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保证生产线的平稳运行。通过预测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任务,降低库存成本。5.3生产线智能控制5.3.1智能控制概述生产线智能控制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自动调度、故障诊断等功能,以提高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5.3.2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通过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控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5.3.3自动调度与优化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生产线的自动调度与优化。根据生产任务、设备状态等因素,自动调整生产线的运行策略,提高生产效率。5.3.4生产线协同控制通过生产线协同控制,实现各生产环节的高效配合。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线的整体功能。第六章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6.1系统架构设计6.1.1概述为了实现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案,本章将详细介绍能源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遵循模块化、可扩展、易维护的原则,以满足电子行业对能源管理的高效、稳定、安全需求。6.1.2系统架构本能源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层:(1)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电子行业生产过程中各类能源数据,如电能、热能、水能等。(2)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能源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采用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能源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和存储,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4)应用层:实现能源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如能源监控、分析、优化等。(5)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能源管理和决策。6.2系统功能模块6.2.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电子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数据,包括电能、热能、水能等。该模块具备以下功能:(1)自动采集: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和采集规则,自动从设备中读取能源数据。(2)数据过滤: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过滤,排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3)数据存储:将经过过滤的能源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便于后续处理和分析。6.2.2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能源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和存储,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数据清洗:对能源数据进行去噪、异常值处理等操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数据处理:对能源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各类能源报表。(3)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能源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便于查询和调用。6.2.3能源监控模块能源监控模块实现对电子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实时数据显示:实时展示能源消耗数据,包括电能、热能、水能等。(2)报警提示:当能源消耗异常时,系统自动发出报警提示,通知相关人员处理。(3)数据趋势分析:展示能源消耗趋势,为优化能源管理提供依据。6.2.4能源优化模块能源优化模块根据能源消耗数据,为电子行业提供能源优化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能源消耗分析:分析能源消耗数据,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2)优化方案制定: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能源优化方案。(3)优化效果评估:对优化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能源管理。6.3系统集成与实施6.3.1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将各个功能模块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统。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硬件集成:将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等硬件设备进行连接和配置。(2)软件集成:将各个功能模块的软件代码进行整合,保证系统运行稳定。(3)网络集成:搭建系统网络架构,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6.3.2系统实施系统实施是将能源管理系统应用到实际生产环境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部署:将系统硬件和软件部署到生产现场,进行调试和优化。(2)培训与指导:对生产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保证系统顺利投入使用。(3)运维与维护: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第七章供应链协同管理7.1供应链能源消耗分析7.1.1能源消耗现状在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过程中,供应链能源消耗占据了较大比例。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到产品销售,每个环节都存在能源消耗。当前,我国电子行业供应链能源消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采购:原材料供应商在提供原材料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如运输、仓储等环节。(2)生产制造:生产环节是电子行业能源消耗的主要环节,包括生产设备运行、生产线照明、空调等。(3)物流运输:物流运输环节涉及大量的运输工具,如货车、船舶、飞机等,这些运输工具在运输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4)销售环节:销售环节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商场、专卖店等场所的照明、空调等。7.1.2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电子行业供应链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结构复杂,涉及环节较多,能源消耗较高。(2)技术水平: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3)供应链协同程度:供应链协同程度越高,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耗越低。(4)政策法规:对能源消耗的监管政策,如环保法规、能源税收等。7.2供应链协同优化策略7.2.1优化供应链结构通过优化供应链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具体措施如下:(1)精简供应链环节,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2)采用集中采购、集中配送模式,提高物流效率。(3)加强与供应商、分销商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7.2.2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具体措施如下:(1)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2)采用节能技术,如绿色包装、节能照明等。(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能源管理水平。7.2.3加强供应链协同加强供应链协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供应链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2)采用协同管理软件,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3)加强与供应商、分销商的沟通与协作,实现互利共赢。7.2.4政策支持应加大对电子行业供应链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能源消耗标准和监管政策,引导企业降低能源消耗。(2)提供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3)加强能源管理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能源管理水平。7.3供应链协同实施为实现电子行业供应链能源管理目标,以下措施应在供应链协同实施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1)建立健全供应链能源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能源消耗责任。(2)制定能源消耗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3)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能源管理,保证能源利用效率。(4)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等环保措施,降低能源消耗。(5)加强供应链人才培养,提高能源管理能力。(6)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供应链能源管理工作。第八章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8.1绿色制造理念8.1.1概述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制造作为一种新型的制造模式,旨在实现生产过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电子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实施绿色制造理念对于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1.2绿色制造理念的核心内容(1)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优化设计,降低资源消耗。(2)生产过程: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3)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绿色化。(4)售后服务:提供绿色售后服务,降低产品使用阶段的能耗和废弃物产生。8.2节能减排技术8.2.1节能技术(1)电机系统节能:通过采用高效电机、变频调速等技术,降低电机系统功耗。(2)热能回收利用: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照明节能:采用LED等高效照明技术,降低照明能耗。8.2.2减排技术(1)废气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等技术,降低废气排放浓度。(2)废水处理:采用膜分离、离子交换等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3)固体废物处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8.3节能减排实施与评价8.3.1节能减排实施策略(1)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节能减排目标。(2)优化生产流程: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3)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生产效率。(4)人员培训:加强节能减排意识,提高员工技能。8.3.2节能减排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包括能源消耗、废弃物产生、排放浓度等指标。(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评估。(3)评价周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定期对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评价。(4)评价结果应用: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节能减排策略,持续改进。第九章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政策与法规9.1政策法规概述9.1.1国家层面政策法规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和能源管理工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推动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的发展。这些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中国制造2025》、《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能源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这些政策法规明确了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的发展目标、任务和路径,为电子行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9.1.2地方层面政策法规地方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以推动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在电子行业的应用。这些政策法规包括补贴政策、税收优惠、产业引导基金等,旨在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优化发展环境。9.2政策法规对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的影响9.2.1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政策法规对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了电子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9.2.2优化产业结构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向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向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这有助于提高电子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9.2.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策法规对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能源利用效率要求,促使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9.3企业合规与执行9.3.1合规意识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政策法规的重要性,提高合规意识,保证企业在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方面的合规性。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政策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