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1页
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2页
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3页
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4页
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急预案TOC\o"1-2"\h\u28428第一章:总则 3206711.1协会应急预案的目的与意义 35011.1.1目的 3231251.1.2意义 3911.1.3适用范围 4264381.1.4实施主体 413377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 4250941.1.5应急组织架构的组成 432671.1.6应急组织架构的职能 4230021.1.7会长(指挥长) 536781.1.8副会长(副指挥长) 5210981.1.9应急办公室主任 56901.1.10应急办公室成员 5227891.1.11应急小组成员 519260第三章:预警与预防 6217521.1.12预警系统概述 658361.1.13信息收集 6296061.1.14风险评估 6306641.1.15预警发布 6220761.1.16预警响应 624341.1.17加强安全管理 656921.1.18提高应对能力 713101.1.19加强信息沟通 779901.1.20加强舆论引导 727366第四章:应急响应 739371.1.21响应级别划分 7191941.1.22响应级别确定 776771.1.23预警阶段 8206691.1.24应急响应启动 8157651.1.25应急响应实施 836961.1.26应急响应结束 98615第五章:应急处置 9130141.1.27现场评估 9190051.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评估,确定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和可能产生的危害。 9247981.2评估内容包括:类型、原因、影响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934371.2.1现场救援 9249872.1保证现场人员安全,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域,避免二次发生。 956112.2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视情况拨打急救电话,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9274222.3设立警戒线,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9181872.3.1现场保护 9191743.1保护现场,避免现场受到破坏,以便后续调查取证。 9148163.2对现场进行拍照、录像,记录现场情况。 9309763.3指定专人负责现场保护,保证现场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9257023.3.1应急资源分类 92781.1人力资源:包括救援队伍、志愿者、专家等。 9171041.2物资资源:包括救援设备、医疗器械、生活物资等。 9227751.3资金资源:用于应急救治、赔偿损失等。 9236651.3.1资源调度原则 9144332.1根据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合理调度应急资源。 922772.2优先保障人员救治和生活需求。 9256182.3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 10162092.3.1资源调度流程 10118843.1确定应急资源需求,制定资源调度计划。 10186943.2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发出资源调度指令,协调资源分配。 10169423.3监督资源调度过程,保证资源及时、准确送达现场。 10147843.4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保证资源合理使用。 1012312第六章:救援与恢复 10254323.4.1救援队伍组建 10159791.1人员选拔 10265431.2救援队伍培训 10127031.2.1救援队伍指挥 10253492.1指挥体系 10163482.2指挥职责 11148952.2.1恢复工作 11114893.1评估损失 11131173.2制定恢复计划 11149793.2.1重建工作 11298414.1重建规划 11148404.2重建实施 119595第七章:信息与沟通 12113884.2.1信息收集 1212281.1民间艺术家协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途径: 1256501.2信息收集要求: 12115301.2.1信息报告 12316082.1民间艺术家协会应建立应急预案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时限和责任人。 12151362.2信息报告内容包括: 1232002.3信息报告流程: 12296392.3.1内部沟通协调 12180291.1建立协会内部沟通协调机制,保证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协同工作。 1294651.2内部沟通协调方式包括: 13302181.2.1外部沟通协调 13113042.1民间艺术家协会应与行业部门、专业机构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 13326522.2外部沟通协调方式包括: 1338622.3沟通协调原则: 1317030第八章:培训与演练 13175332.3.1培训目标 13252042.3.2培训内容 13294182.3.3培训方式 14165532.3.4培训实施 14244382.3.5演练目的 1468212.3.6演练内容 14213152.3.7演练方式 1461722.3.8演练实施 14137982.3.9演练评估 1511831第九章:预案修订与更新 15194972.3.10修订启动 15107062.3.11修订准备 15178622.3.12修订实施 152042.3.13审议与批准 15230492.3.14发布与实施 16190982.3.15定期更新 16293092.3.16不定期更新 167072.3.17更新记录 167187第十章:法律责任与奖惩 1630562.3.18协会成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6313272.3.19协会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6247502.3.20协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756002.3.21奖惩措施制定 1718172.3.22奖惩措施执行 17第一章:总则1.1协会应急预案的目的与意义1.1.1目的为保证民间艺术家协会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能力,降低灾害风险,保障会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协会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本预案旨在明确协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流程和资源配置,保证协会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工作。1.1.2意义(1)提高协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会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财产安全。(2)规范协会应急响应工作,提高协会内部管理水平。(3)增强协会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提高协会在灾害防治中的社会影响力。(4)提升协会会员的防灾减灾意识,促进协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第二节预案适用范围与实施主体1.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民间艺术家协会在面临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工作。1.1.4实施主体(1)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会:负责本预案的制定、修订、发布和组织实施。(2)协会秘书处:负责本预案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响应工作的协调、指导。(3)各级会员:应积极参与应急响应工作,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履行职责。(4)协会所属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应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负责实施。(5)协会合作单位:应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协助协会开展应急响应工作。本预案的实施涉及协会内部各部门、各层级及会员,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一节应急组织架构1.1.5应急组织架构的组成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急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级:(1)应急指挥部:由协会会长担任指挥长,副会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全面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应急办公室:设在协会秘书处,负责应急日常事务,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工作。(3)应急小组:根据应急工作需要,设立若干应急小组,分别负责各项应急任务。1.1.6应急组织架构的职能(1)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应急工作计划,组织应急演练,协调各方资源,指导应急办公室和应急小组开展工作。(2)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协调各部门应急资源的调配,监督应急工作的落实。(3)应急小组: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执行具体的应急任务,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节各岗位职责与分工1.1.7会长(指挥长)(1)负责组织制定协会应急工作计划和预案。(2)负责应急指挥部的组建和运作。(3)负责协调各方资源,指导应急办公室和应急小组开展工作。(4)负责对应急工作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1.1.8副会长(副指挥长)(1)协助会长开展应急工作,负责具体应急任务的协调和指挥。(2)负责对应急办公室和应急小组的监督、指导。(3)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和实施。1.1.9应急办公室主任(1)负责应急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2)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3)负责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4)负责协调各部门应急资源的调配。1.1.10应急办公室成员(1)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2)负责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具体实施。(3)负责应急资源的统计和调配。(4)负责应急工作的宣传和普及。1.1.11应急小组成员(1)负责执行具体的应急任务,如现场救援、物资调配等。(2)负责应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3)负责对应急工作的反馈和改进建议。第三章:预警与预防第一节预警系统建立1.1.12预警系统概述为保证民间艺术家协会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预警系统的建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预警发布和预警响应四个方面。1.1.13信息收集(1)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协会应通过多种途径,如网络、媒体、会员反馈等,全面收集涉及民间艺术领域的各类信息。(2)设立信息收集小组:协会应成立专门的信息收集小组,负责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筛选。1.1.14风险评估(1)确定评估指标:协会应根据民间艺术领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如活动规模、参与人数、活动地点等。(2)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指标,将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3)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风险评估。1.1.15预警发布(1)预警发布渠道:协会应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预警发布内容:包括预警级别、预警范围、预警措施等。(3)预警发布时机:在风险评估达到中等风险等级时,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1.1.16预警响应(1)预警响应级别: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的预警响应级别。(2)预警响应措施:包括人员疏散、活动暂停、安全防护等。第二节预防措施实施1.1.17加强安全管理(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协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2)开展安全培训:对协会工作人员和会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配备安全设施:协会应定期检查安全设施,保证设施齐全、完好。1.1.18提高应对能力(1)制定应急预案:协会应制定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措施。(2)组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协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协会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急救包、消防器材等。1.1.19加强信息沟通(1)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协会应建立与部门、其他民间艺术团体等信息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2)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发布协会活动信息,提高活动透明度。(3)借助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如专家、志愿者等,为预警与预防工作提供支持。1.1.20加强舆论引导(1)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协会应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对涉及民间艺术领域的舆论进行积极引导。(2)加强舆论监测:关注网络、媒体等舆论动态,对负面信息及时进行处理。(3)提高舆论素养:培养协会工作人员和会员的舆论素养,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第四章:应急响应第一节应急响应级别1.1.21响应级别划分根据民间艺术家协会面临的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四个级别。1.1.22响应级别确定(1)Ⅰ级响应:协会面临的突发事件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影响范围广泛,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2)Ⅱ级响应:协会面临的突发事件造成重大损失,影响范围较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3)Ⅲ级响应:协会面临的突发事件造成较大损失,影响范围有限,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4)Ⅳ级响应:协会面临的突发事件造成一般损失,影响范围较小,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第二节应急响应流程1.1.23预警阶段(1)收集信息:协会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2)预警发布: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评估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按照响应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1.1.24应急响应启动(1)启动响应:根据预警信息,协会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响应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3)分级响应:各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协会相关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开展应急响应工作。1.1.25应急响应实施(1)紧急处置:针对突发事件,协会相关部门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降低损失。(2)人员疏散:如遇人员伤亡,应及时组织疏散,保证人员安全。(3)物资调配: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协会相关部门应合理调配物资,保证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4)信息上报:应急响应过程中,各级应急指挥部应定期向上级报告应急响应进展情况。(5)社会力量动员:在必要时,协会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响应工作。1.1.26应急响应结束(1)评估损失:应急响应结束后,协会相关部门应对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2)总结经验:对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恢复重建:根据损失评估结果,协会应尽快组织恢复重建工作,保证协会的正常运行。第五章:应急处置第一节现场处理1.1.27现场评估1.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评估,确定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和可能产生的危害。1.2评估内容包括:类型、原因、影响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1.2.1现场救援2.1保证现场人员安全,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域,避免二次发生。2.2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视情况拨打急救电话,并向上级领导报告。2.3设立警戒线,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2.3.1现场保护3.1保护现场,避免现场受到破坏,以便后续调查取证。3.2对现场进行拍照、录像,记录现场情况。3.3指定专人负责现场保护,保证现场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第二节应急资源调度3.3.1应急资源分类1.1人力资源:包括救援队伍、志愿者、专家等。1.2物资资源:包括救援设备、医疗器械、生活物资等。1.3资金资源:用于应急救治、赔偿损失等。1.3.1资源调度原则2.1根据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合理调度应急资源。2.2优先保障人员救治和生活需求。2.3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2.3.1资源调度流程3.1确定应急资源需求,制定资源调度计划。3.2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发出资源调度指令,协调资源分配。3.3监督资源调度过程,保证资源及时、准确送达现场。3.4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保证资源合理使用。第六章:救援与恢复第一节救援队伍组建与指挥3.4.1救援队伍组建1.1人员选拔民间艺术家协会应当从协会成员中选拔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员,组建专业的救援队伍。救援队伍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熟悉本地区民间艺术资源及特点;(2)掌握基本的救援技能和应急知识;(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4)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1.2救援队伍培训民间艺术家协会应定期组织救援队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民间艺术资源保护与修复技术;(2)救援设备使用与维护;(3)现场急救知识;(4)心理援助与沟通技巧;(5)应急预案及演练。1.2.1救援队伍指挥2.1指挥体系民间艺术家协会救援队伍实行分级指挥体系,分为总指挥、现场指挥和分组指挥。总指挥负责协调全局,现场指挥负责具体救援行动的指挥,分组指挥负责各救援小组的协调与指挥。2.2指挥职责(1)总指挥:负责制定救援行动计划,协调各方资源,指导现场救援工作;(2)现场指挥:负责组织、协调救援队伍,保证救援行动有序进行;(3)分组指挥:负责救援小组的具体行动,保证救援任务顺利完成。第二节恢复与重建工作2.2.1恢复工作3.1评估损失民间艺术家协会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专业团队对受损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评估,为恢复工作提供依据。3.2制定恢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民间艺术家协会应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包括以下内容:(1)恢复目标;(2)恢复措施;(3)时间安排;(4)责任分工;(5)资金保障。3.2.1重建工作4.1重建规划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根据恢复计划,制定重建规划,明确以下内容:(1)重建目标;(2)重建范围;(3)重建标准;(4)重建措施;(5)重建期限。4.2重建实施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按照重建规划,组织力量实施重建工作,保证以下方面:(1)保证重建工程质量和安全;(2)合理利用资源,提高重建效益;(3)加强重建过程中的环境保护;(4)注重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5)提高民间艺术家协会整体抗风险能力。第七章:信息与沟通第一节信息收集与报告4.2.1信息收集1.1民间艺术家协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途径:(1)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网络渠道收集相关信息;(2)通过会员、志愿者、合作伙伴等途径收集现场情况、突发事件等信息;(3)通过行业部门、专业机构等渠道获取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信息;(4)通过新闻媒体、专业报道等渠道了解行业动态、突发事件等信息。1.2信息收集要求:(1)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2)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情报;(3)对涉及会员、合作伙伴等敏感信息进行保密处理。1.2.1信息报告2.1民间艺术家协会应建立应急预案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时限和责任人。2.2信息报告内容包括:(1)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影响范围、可能导致的后果;(2)已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效果;(3)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及建议;(4)其他相关信息。2.3信息报告流程:(1)事发后,相关责任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协会领导报告;(2)协会领导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3)协会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相互通报信息,保证信息畅通。第二节沟通协调机制2.3.1内部沟通协调1.1建立协会内部沟通协调机制,保证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协同工作。1.2内部沟通协调方式包括:(1)定期召开协会内部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问题;(2)通过电话、邮件、即时通讯等工具进行日常沟通;(3)建立专门的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各部门、各分支机构查阅和交流信息。1.2.1外部沟通协调2.1民间艺术家协会应与行业部门、专业机构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2.2外部沟通协调方式包括:(1)定期与行业部门、专业机构等进行交流,了解政策动态、行业标准等;(2)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与相关部门、机构沟通,寻求支持与协助;(3)积极参与行业活动,与其他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3沟通协调原则:(1)积极主动,及时沟通;(2)尊重对方,达成共识;(3)遵循法律法规,维护协会合法权益。第八章:培训与演练第一节培训计划与实施2.3.1培训目标为保证民间艺术家协会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提高协会成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培训计划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增强协会成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应急预案的重要性。(2)提高协会成员的应急技能,使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工作。(3)加强协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应急响应能力。2.3.2培训内容(1)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发布和实施等内容。(2)应急预案中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如预警、响应、救援、恢复等。(3)应急技能培训,包括火灾、地震、洪水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应急预案的运用和效果。2.3.3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全体协会成员参加应急预案培训,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授课。(2)分散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成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3)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应急预案相关课程,供协会成员随时学习。2.3.4培训实施(1)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2)组织培训,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协会成员的应急能力。(3)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第二节演练计划与评估2.3.5演练目的通过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协会成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2.3.6演练内容(1)预警演练:模拟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环节,检验预警系统的可靠性。(2)响应演练:模拟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响应环节,检验协会成员的应急响应能力。(3)救援演练:模拟救援过程中的协调、指挥、调度等环节,提高救援效率。(4)恢复演练:模拟突发事件后的恢复环节,检验恢复工作的有序进行。2.3.7演练方式(1)桌面演练:通过模拟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检验协会成员的应急处理能力。(2)现场演练:在实际场景中开展演练,提高协会成员的实战经验。2.3.8演练实施(1)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2)组织演练,保证演练质量,提高协会成员的应急能力。(3)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2.3.9演练评估(1)评估演练的组织实施情况,包括演练计划的制定、演练的实施、演练效果的体现等。(2)评估协会成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预警、响应、救援、恢复等环节的操作熟练度。(3)评估应急预案的实际应用效果,为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依据。第九章:预案修订与更新第一节预案修订流程2.3.10修订启动(1)当协会内部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导致预案内容不适应实际情况时,由协会应急预案管理小组提出预案修订的启动建议。(2)修订建议需提交至协会理事会,理事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议,决定是否启动修订程序。2.3.11修订准备(1)理事会批准预案修订后,成立修订小组,负责预案修订的具体工作。(2)修订小组应收集与预案相关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3)修订小组应对预案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修订提供依据。2.3.12修订实施(1)修订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梳理出的问题,对预案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2)修订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