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事务所诉讼案件处理预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F/3E/wKhkGWctUK6AY8R1AAOqbMSPWm8642.jpg)
![律师事务所诉讼案件处理预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F/3E/wKhkGWctUK6AY8R1AAOqbMSPWm86422.jpg)
![律师事务所诉讼案件处理预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F/3E/wKhkGWctUK6AY8R1AAOqbMSPWm86423.jpg)
![律师事务所诉讼案件处理预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F/3E/wKhkGWctUK6AY8R1AAOqbMSPWm86424.jpg)
![律师事务所诉讼案件处理预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0F/3E/wKhkGWctUK6AY8R1AAOqbMSPWm86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律师事务所诉讼案件处理预案TOC\o"1-2"\h\u8900第一章案件接收与初步审查 332491.1案件接收程序 3292041.1.1案件接收流程 387971.1.2案件接收注意事项 4210801.2初步审查要点 464821.2.1法律依据审查 4131441.2.2事实依据审查 4320861.2.3证据材料审查 4267091.2.4程序合法性审查 4227511.2.5案件风险审查 43421第二章案件分析 4198432.1案情梳理 4257012.1.1案件主体:原告为甲公司,被告为乙公司。 523512.1.2案件事实: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产品购销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一批产品。合同中明确了产品质量、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条款。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未能按约定时间交付产品,且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5205282.1.3纠纷产生:甲公司认为乙公司违反合同约定,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乙公司则认为合同中约定的交货时间并非严格限定,且产品质量问题不影响使用,拒绝承担违约责任。 5179212.1.4诉讼请求:甲公司请求法院判决乙公司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乙公司请求法院驳回甲公司的诉讼请求。 58292.2法律法规适用 5127842.2.1合同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5274752.2.2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6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第27条规定,销售者应当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 5175732.2.3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买卖合同中的质量要求,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标准。 5262252.3案件争议焦点分析 5320522.3.1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争议:甲公司认为乙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付产品,构成违约。乙公司则认为合同中约定的交货时间并非严格限定,存在一定的弹性。本案需要分析合同条款的具体表述,以及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的真实意思表示,以确定合同履行期限的严格性。 5297332.3.2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争议:甲公司认为乙公司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违反了合同约定。乙公司则认为产品质量问题不影响使用,不构成违约。本案需要根据产品质量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判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以及是否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 537382.3.3关于违约责任的承担:甲公司请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乙公司则认为不应承担违约责任。本案需要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结合案件事实,分析乙公司是否存在违约行为,以及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628301第三章诉讼策略制定 6310203.1诉讼目标设定 6288303.2诉讼方案选择 6164603.3诉讼风险评估 631585第四章诉讼文书准备 7100344.1起诉状撰写 7149114.2答辩状撰写 7298294.3其他诉讼文书准备 81692第五章证据收集与整理 8317575.1证据收集方法 834015.2证据整理与分类 9263265.3证据效力分析 919613第六章诉讼前准备 9136816.1诉讼前会议 961906.1.1目的与意义 954336.1.2会议内容 10305976.1.3会议程序 10104386.2诉讼前调解 1080056.2.1目的与意义 1094606.2.2调解原则 101456.2.3调解程序 10284586.3诉讼前风险评估 1122416.3.1目的与意义 1137776.3.2风险评估内容 11152716.3.3风险评估程序 114793第七章庭审准备 11258287.1庭审资料准备 11220597.2诉讼代理人培训 12166867.3庭审预案制定 128460第八章庭审应对 13180328.1庭审发言技巧 13205398.2证据质证与辩论 13107878.3庭审突发情况应对 1418175第九章诉讼后续处理 14326079.1裁判文书审查 14157009.1.1接到裁判文书后,应及时对文书进行审查,保证文书中记载的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以及判决结果等方面无误。 14210979.1.2对裁判文书中涉及的事实和证据部分进行核对,如发觉与案件实际情况不符,应立即与法院沟通,要求进行核实。 14229689.1.3审查裁判文书中的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如发觉适用法律错误,应及时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请求法院予以纠正。 1455879.1.4对裁判文书的判决结果进行评估,如认为判决不公,应分析原因,为后续上诉或申诉做好准备。 14149409.2上诉或申诉 1454739.2.1在接到裁判文书后,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起上诉或申诉。 14289019.2.2如决定上诉,应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按照法院要求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1413609.2.3上诉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及时与上级法院沟通,了解案件审理情况。 15197409.2.4如决定申诉,应在法定期限内向原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提交申诉状,并按照法院要求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15145239.2.5申诉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及时与法院沟通,了解案件审理情况。 15302769.3执行程序跟进 1582339.3.1在判决生效后,应根据判决结果,及时与被执行人沟通,督促其履行义务。 1540749.3.2如被执行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应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5311169.3.3在执行程序中,应密切关注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及时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 15200739.3.4如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等行为,应立即向法院报告,请求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1595289.3.5对执行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应与法院进行充分沟通,保证执行程序的合法性。 15165179.3.6在执行程序结束后,应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如发觉存在问题,应及时与法院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1528576第十章案件总结与反馈 153244410.1案件总结报告 152401810.1.1案件概述 151388810.1.2诉讼策略与执行 151512110.1.3案件处理结果 162988910.2经验教训分析 162252210.2.1优点 1686710.2.2不足与改进 161231210.3客户反馈与沟通 162114810.3.1客户反馈 16430910.3.2沟通与改进 16第一章案件接收与初步审查1.1案件接收程序1.1.1案件接收流程律师事务所应建立规范的案件接收流程,具体包括以下环节:(1)客户咨询:客户通过电话、邮件、现场咨询等方式,向律师事务所提出法律援助需求。(2)初步沟通:律师事务所在接到客户咨询后,应及时安排专业律师与客户进行初步沟通,了解案件基本情况。(3)案件登记:在初步沟通的基础上,律师事务所需对案件进行登记,包括案件名称、客户信息、案件性质、诉讼标的等。(4)案件分配:律师事务所需根据案件性质和律师专业特长,合理分配案件给相关律师或律师团队。(5)签订合同:律师事务所在确定案件分配后,应与客户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等合同文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1.2案件接收注意事项(1)保证客户信息准确无误,包括客户身份、联系方式等。(2)充分了解案件基本情况,为后续初步审查提供依据。(3)签订合同时明确代理权限、收费标准、费用支付方式等关键条款。1.2初步审查要点1.2.1法律依据审查(1)审查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是否齐全、有效。(2)分析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的风险。1.2.2事实依据审查(1)审查客户提供的事实依据是否真实、完整、合法。(2)分析事实依据与案件性质、诉讼标的的关系,判断事实依据是否充分。1.2.3证据材料审查(1)审查客户提供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2)分析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的关系,判断证据是否足以证明案件事实。1.2.4程序合法性审查(1)审查案件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起诉、答辩、举证、质证等。(2)分析程序合法性对案件结果的影响,判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的风险。1.2.5案件风险审查(1)分析案件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诉讼风险等。(2)评估案件风险程度,为后续案件处理提供参考。第二章案件分析2.1案情梳理本案涉及以下基本案情:2.1.1案件主体:原告为甲公司,被告为乙公司。2.1.2案件事实: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产品购销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一批产品。合同中明确了产品质量、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条款。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未能按约定时间交付产品,且产品存在质量问题。2.1.3纠纷产生:甲公司认为乙公司违反合同约定,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乙公司则认为合同中约定的交货时间并非严格限定,且产品质量问题不影响使用,拒绝承担违约责任。2.1.4诉讼请求:甲公司请求法院判决乙公司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乙公司请求法院驳回甲公司的诉讼请求。2.2法律法规适用2.2.1合同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2.2.2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6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第27条规定,销售者应当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2.2.3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买卖合同中的质量要求,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标准。2.3案件争议焦点分析2.3.1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争议:甲公司认为乙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付产品,构成违约。乙公司则认为合同中约定的交货时间并非严格限定,存在一定的弹性。本案需要分析合同条款的具体表述,以及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的真实意思表示,以确定合同履行期限的严格性。2.3.2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争议:甲公司认为乙公司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违反了合同约定。乙公司则认为产品质量问题不影响使用,不构成违约。本案需要根据产品质量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判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以及是否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2.3.3关于违约责任的承担:甲公司请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乙公司则认为不应承担违约责任。本案需要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结合案件事实,分析乙公司是否存在违约行为,以及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第三章诉讼策略制定3.1诉讼目标设定在处理诉讼案件时,首先应当明确诉讼目标。诉讼目标应具体、明确,并与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相符合。以下是诉讼目标设定的主要内容:(1)分析案件事实,确定诉讼请求。律师应全面了解案件事实,梳理相关证据,明确诉讼请求的具体内容。(2)根据法律规定,确定诉讼性质。律师应依据法律规定,判断案件属于民事、刑事还是行政案件,以便确定诉讼目标和程序。(3)制定诉讼目标。在明确诉讼请求和诉讼性质的基础上,律师应制定具体的诉讼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维权、索赔、确认权利、解除合同等。3.2诉讼方案选择在明确诉讼目标后,律师应选择合适的诉讼方案。以下为诉讼方案选择的主要内容:(1)诉讼途径选择。律师应依据案件性质和法律规定,选择合适的诉讼途径,如仲裁、调解、诉讼等。(2)诉讼程序选择。律师应根据案件特点,选择适当的诉讼程序,如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等。(3)诉讼请求的具体化。律师应将诉讼目标具体化为诉讼请求,包括赔偿金额、合同解除、确认权利等。(4)诉讼策略制定。律师应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制定诉讼策略,包括诉讼思路、证据收集、诉讼文书撰写等。3.3诉讼风险评估在制定诉讼策略时,律师应对诉讼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诉讼顺利进行。以下为诉讼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1)证据风险。律师应评估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预测对方可能提出的反驳意见,以及证据不足可能导致的诉讼风险。(2)法律风险。律师应分析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如法律空白、法律冲突等。(3)程序风险。律师应关注诉讼程序中的潜在风险,如诉讼时效、管辖权异议、诉讼费用等。(4)裁判风险。律师应预测法官对案件事实和法律的判断,以及可能出现的裁判结果,评估裁判风险。(5)执行风险。律师应关注案件胜诉后执行阶段的潜在风险,如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执行程序等。通过以上诉讼风险评估,律师可以为客户提供合理的诉讼建议,保证诉讼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第四章诉讼文书准备4.1起诉状撰写起诉状是启动诉讼程序的重要法律文件,其撰写需遵循以下步骤:(1)明确诉讼请求:在起诉状中,应当明确表述诉讼请求,包括诉讼标的、诉讼金额、履行期限等。(2)陈述事实与理由:详细陈述案件事实,阐述诉讼请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事实陈述应客观、清晰,理由阐述应充分、有力。(3)列举证据:对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进行列举,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4)引用法律依据:针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为诉讼请求提供法律依据。(5)格式规范:起诉状的格式应规范,包括标题、当事人信息、正文、尾部等部分。4.2答辩状撰写答辩状是被告对原告起诉状的回应,其撰写应遵循以下步骤:(1)确认案件事实:对原告起诉状中陈述的事实进行确认或否认,并提出相应的证据。(2)反驳诉讼请求: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从事实、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反驳,提出被告的观点。(3)提出抗辩事由: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抗辩事由,如诉讼时效、合同无效等。(4)提出反诉:如有必要,被告可以提出反诉,要求原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格式规范:答辩状的格式应规范,包括标题、当事人信息、正文、尾部等部分。4.3其他诉讼文书准备在诉讼过程中,除了起诉状和答辩状,还需要准备以下诉讼文书:(1)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准备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2)证据清单:整理案件相关证据,制作证据清单,包括证据名称、证据来源、证明事项等。(3)质证意见:对对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提出质证意见。(4)庭审陈述: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准备庭审陈述,包括事实陈述、法律依据阐述等。(5)判决书:根据庭审情况,预测可能的判决结果,准备判决书。(6)执行申请书:如判决生效后对方未履行义务,准备执行申请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7)上诉状:如对一审判决不服,准备上诉状,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五章证据收集与整理5.1证据收集方法证据收集是案件处理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律师事务所诉讼案件处理中常用的证据收集方法:(1)调查取证:律师应依法向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进行调查取证,收集与案件事实相关的证据。(2)查阅卷宗:律师应全面查阅案件卷宗,包括起诉状、答辩状、证据材料等,了解案件基本情况。(3)现场勘查:针对涉及现场情况的案件,律师应实地勘查,收集现场证据。(4)网络搜索:律师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等途径,收集与案件相关的信息、资料。(5)委托鉴定:对专业性问题,律师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获取鉴定意见。5.2证据整理与分类证据整理与分类是保证证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以下为证据整理与分类的方法:(1)证据筛选:律师应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筛选,去除与案件无关的证据。(2)证据分类:律师应按照证据的来源、性质、形式等将其分为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类别。(3)证据排序:律师应根据证据的重要程度、证明力大小,对证据进行排序。(4)证据摘要:律师应撰写证据摘要,概括证据内容,便于法庭审理。5.3证据效力分析证据效力分析是案件处理中的一环,以下为证据效力分析的内容:(1)证据合法性:律师应分析证据的收集过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保证证据的合法性。(2)证据真实性:律师应判断证据内容是否真实、客观,排除虚假证据。(3)证据关联性:律师应分析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保证证据对案件具有证明作用。(4)证据证明力:律师应评估证据的证明力,判断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程度。(5)证据矛盾分析:律师应发觉证据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解释,消除矛盾。第六章诉讼前准备6.1诉讼前会议6.1.1目的与意义诉讼前会议是指律师事务所在接到案件后,组织相关律师、助理及必要人员进行的内部讨论会议。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案件事实、梳理法律关系、明确诉讼策略,保证诉讼工作的顺利进行。诉讼前会议对于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风险具有重要意义。6.1.2会议内容(1)案件基本情况分析:包括案件性质、涉及的法律关系、争议焦点等;(2)诉讼请求及事实依据:明确原告的诉讼请求,分析事实依据;(3)诉讼策略:根据案件特点,制定诉讼方案,包括诉讼请求、诉讼标的、诉讼程序等;(4)诉讼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应对措施;(5)诉讼期限及诉讼费用:明确诉讼期限、诉讼费用及承担方式;(6)其他事项:如证据收集、法律适用、诉讼管辖等。6.1.3会议程序(1)会议主持人:由律师事务所主任或指派律师担任;(2)会议议程:按照会议内容依次进行;(3)会议记录:记录会议讨论内容,作为后续工作依据;(4)会议结论:对会议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形成诉讼预案。6.2诉讼前调解6.2.1目的与意义诉讼前调解是指律师事务所在诉讼前,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以降低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提高案件解决效果。诉讼前调解有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6.2.2调解原则(1)合法原则:调解过程应遵循法律法规,保证调解结果合法有效;(2)自愿原则:调解双方自愿参与调解,达成调解协议;(3)公平原则:调解结果应公平合理,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4)及时原则:调解工作应及时进行,避免案件久拖不决。6.2.3调解程序(1)调解启动:律师事务所接受当事人委托,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启动调解;(2)调解方案:制定调解方案,包括调解目标、调解期限等;(3)调解过程:组织调解会议,进行调解;(4)调解协议:达成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5)调解结果执行:对调解协议进行执行,保证调解结果落实。6.3诉讼前风险评估6.3.1目的与意义诉讼前风险评估是指律师事务所在诉讼前对案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其目的在于预防和降低诉讼风险,保证诉讼工作的顺利进行。6.3.2风险评估内容(1)法律风险:分析案件涉及的法律规定、法律关系、法律适用等可能出现的风险;(2)证据风险:分析证据的收集、证据的证明力等可能出现的风险;(3)程序风险:分析诉讼程序、诉讼期限等可能出现的风险;(4)执行风险:分析判决结果的可执行性、执行期限等可能出现的风险;(5)其他风险:如当事人意愿、社会影响等可能出现的风险。6.3.3风险评估程序(1)风险评估启动:律师事务所接受案件委托后,及时进行风险评估;(2)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分析、预测、评估等手段,全面分析案件风险;(3)风险评估报告: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风险应对措施;(4)风险评估更新:根据案件进展,及时更新风险评估内容。第七章庭审准备7.1庭审资料准备为保证诉讼案件在庭审过程中顺利进行,以下为庭审资料准备的具体要求:(1)案件材料整理:诉讼团队应将案件材料按照时间顺序、类别进行整理,保证案件材料完整、清晰。(2)证据收集与整理:根据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并按照证据目录进行整理。(3)法律依据汇编:针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汇编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案例等,以备庭审时引用。(4)案件事实梳理:对案件事实进行详细梳理,明确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依据,为庭审辩论做好准备。(5)庭审资料备份:将案件材料、证据、法律依据等资料进行电子备份,以备不时之需。7.2诉讼代理人培训为保证诉讼代理人在庭审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以下为诉讼代理人培训的具体内容:(1)案件情况熟悉:诉讼代理人应熟悉案件基本情况,包括案件事实、诉讼请求、证据等。(2)法律知识培训:针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对诉讼代理人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3)庭审技巧传授:通过模拟庭审、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诉讼代理人庭审辩论技巧、证据运用技巧等。(4)团队协作训练:加强诉讼团队之间的协作训练,提高团队整体作战能力。(5)心理素质培养:通过心理辅导、压力管理等方式,提高诉讼代理人的心理素质,保证庭审过程中保持冷静、沉着。7.3庭审预案制定为保证庭审过程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以下为庭审预案的具体制定内容:(1)庭审流程梳理:明确庭审流程,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宣判等环节。(2)应对突发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对方当事人缺席、证人无法出庭等,制定应对策略。(3)辩论策略安排:根据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制定辩论策略,包括主辩论、交叉辩论等。(4)证据运用策略:针对对方当事人的证据,制定相应的证据运用策略,包括质证、反驳等。(5)法律依据运用:在庭审过程中,适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案例等,为诉讼请求提供法律支持。(6)庭审团队协作:明确庭审团队成员的职责,保证庭审过程中团队协作顺畅。第八章庭审应对8.1庭审发言技巧庭审发言是诉讼案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发言技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胜诉可能性。以下为庭审发言技巧的几个方面:(1)明确发言目的:在发言前,应当明确发言的目的,是为了陈述事实、阐述观点,还是反驳对方主张。(2)掌握发言节奏:庭审发言应保持稳定的节奏,既不要过快导致表达不清,也不要过慢显得拖沓。(3)条理清晰:发言时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先陈述事实,再阐述观点,最后进行总结。(4)注重语言表达:发言时,应使用规范、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冗长的表述。(5)注意态度:发言时,要保持冷静、礼貌的态度,尊重法官和对方代理人。8.2证据质证与辩论证据质证与辩论是庭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相关技巧:(1)证据质证:(1)了解对方证据:在庭审前,应充分了解对方提交的证据,包括证据的来源、内容、证明力等。(2)提出质疑:对对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等方面提出质疑,削弱其证明力。(3)适时出示证据:在对方质证过程中,适时出示我方证据,以支持我方主张。(2)辩论:(1)抓住关键问题:辩论时应紧紧围绕案件关键问题展开,避免陷入无关的争议。(2)运用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揭示对方观点的错误,强化我方观点。(3)适时引用法律法规:在辩论中,适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我方观点的合法性。(4)注重论证力度:辩论时,要注重论证力度,使对方难以反驳。8.3庭审突发情况应对庭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以下为应对策略:(1)情绪失控:当对方代理人或法官情绪失控时,要保持冷静,稳定自己的情绪,遵循法律规定,有序陈述观点。(2)证据缺失:如发觉对方证据缺失,应及时提出,要求对方补充证据或承担不利后果。(3)法官提问:面对法官提问,要如实回答,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构事实。(4)对方突然改变策略:对方突然改变策略时,要及时调整应对方案,保证我方合法权益不受损害。(5)庭外和解:如对方提出庭外和解,要充分了解和解条件,权衡利弊,作出决策。第九章诉讼后续处理9.1裁判文书审查9.1.1接到裁判文书后,应及时对文书进行审查,保证文书中记载的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以及判决结果等方面无误。9.1.2对裁判文书中涉及的事实和证据部分进行核对,如发觉与案件实际情况不符,应立即与法院沟通,要求进行核实。9.1.3审查裁判文书中的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如发觉适用法律错误,应及时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请求法院予以纠正。9.1.4对裁判文书的判决结果进行评估,如认为判决不公,应分析原因,为后续上诉或申诉做好准备。9.2上诉或申诉9.2.1在接到裁判文书后,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起上诉或申诉。9.2.2如决定上诉,应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按照法院要求提交相关证据材料。9.2.3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机售卖租赁合同范本
- 个人领养宠物合同范例
- 公建房屋维修合同范本
- 写退货合同范本
- 2人合伙人协议合同范例
- 农村水井租赁合同范例
- 农村住宅买卖租赁合同范本
- 仿古面砖采购合同范本
- 农村水产养殖租赁合同范例
- 养殖奶牛合作合同范例
- 成本合约规划培训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交通法规教育课件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6S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校长任期五年工作目标(2024年-2029年)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物理 含解析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全文打印
- 03fusionsphere虚拟化场景概要设计模板hld
- 火灾接警处置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