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评估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评估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评估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评估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评估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评估方案TOC\o"1-2"\h\u8005第一章绿色建筑认证概述 27305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168531.2绿色建筑认证的目的与原则 318171.2.1目的 3129341.2.2原则 3119021.3绿色建筑认证的发展趋势 312301第二章认证体系与评估标准 4149602.1国内外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简介 4245182.2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及指标体系 433862.3评估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511179第三章项目前期策划与评估 577743.1项目选址与规划 5217293.2项目设计理念与策略 5234093.3项目可行性分析 61956第四章建筑设计评估 6186444.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6254994.2建筑布局与形态优化 6105454.3建筑材料与构造选择 717378第五章节能技术评估 7271095.1能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7113375.2节能技术方案设计 8173475.3节能效果分析 811670第六章环境保护评估 8150516.1环境影响分析 8247826.1.1项目背景及环境现状 8155706.1.2环境影响识别 9229926.1.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241076.2环境保护措施 9132576.2.1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9278546.2.2水污染防治措施 9118536.2.3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955306.2.4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10184456.2.5生态保护措施 10298436.3环境效益评估 10277916.3.1空气质量改善效益 10287676.3.2水资源节约效益 10133946.3.3能源节约效益 105826.3.4固废处理效益 10294916.3.5生态保护效益 1022394第七章建筑施工与验收 10284587.1绿色施工管理 10239367.1.1管理体系构建 11106247.1.2施工过程控制 1168867.1.3施工人员培训 11141347.2施工技术创新 11324317.2.1技术研发与应用 11187487.2.2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11256287.3工程质量与验收 11193537.3.1质量控制体系 11137537.3.2验收程序与标准 1231427第八章绿色建筑运营管理 12127608.1绿色建筑运营策略 1222218.2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 1291868.3能源与资源利用优化 1330554第九章绿色建筑评估与监督 14166719.1评估机构与评估流程 14156059.1.1评估机构 1433119.1.2评估流程 1496649.2评估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1419219.2.1评估结果的应用 14190279.2.2评估结果的反馈 14172919.3监督与整改措施 15258629.3.1监督措施 1588609.3.2整改措施 1526491第十章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151354710.1绿色建筑认证评估的发展趋势 153113710.2政策支持与推广 162480110.3产业协同发展建议 16第一章绿色建筑认证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健康舒适、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以降低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建筑形式。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功能和品质,还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建筑能耗: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2)减少环境污染:通过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建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减轻建筑对环境的污染。(3)保障人体健康:通过优化室内环境质量、提高空气质量,保障居住者身心健康。(4)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1.2绿色建筑认证的目的与原则1.2.1目的绿色建筑认证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引导建筑行业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2)规范绿色建筑市场,提高建筑品质。(3)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4)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1.2.2原则绿色建筑认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认证过程应基于科学、严谨的评估方法,保证认证结果的准确性。(2)公正性:认证过程应保持独立、公正,避免利益冲突。(3)透明性:认证过程应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4)动态性:认证体系应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1.3绿色建筑认证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认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认证范围逐步拓展:从住宅建筑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领域延伸。(2)认证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涵盖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过程的认证体系。(3)认证标准逐渐提高: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提高认证门槛。(4)认证市场逐渐规范:加强监管,提高认证机构的自律意识。(5)认证结果与社会责任挂钩:认证结果成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重要指标。第二章认证体系与评估标准2.1国内外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简介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是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各具特色,以下对几种典型的认证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国内方面,我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绿色建筑星级评价和绿色建筑生态设计评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分别对应绿色建筑的不同水平。绿色建筑星级评价则根据建筑物的能耗、室内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和四星级四个等级。绿色建筑生态设计评价则关注建筑物的生态设计理念、技术应用和综合效益。国外方面,美国的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认证体系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之一。LEED认证分为四个等级:认证级、银级、金级和铂金级。LEED认证涉及建筑物的能耗、室内环境、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等方面。英国的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认证体系也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它针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功能进行评估,分为未评级、通过、良好、优秀和杰出五个等级。2.2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及指标体系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是衡量建筑物绿色功能的重要依据。评估标准通常包括一系列指标体系,以下对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及指标体系进行介绍。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DBJ/T152012)等。这些标准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对建筑物的能耗、室内环境、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绿色建筑评估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指标:包括建筑物的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等;(2)室内环境指标: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光照、声环境等;(3)生态环境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生态景观设计等;(4)水资源利用指标:包括给排水系统设计、雨水收集利用等;(5)材料选择指标:包括绿色建材使用比例、废弃物处理等。2.3评估标准的制定与修订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制定评估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保证评估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评估标准的修订工作应定期进行,以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修订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趋势,调整评估指标和权重;(2)考虑新型建筑材料、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更新相关指标;(3)关注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的变化,调整评估标准;(4)收集和分析评估数据,优化评估体系。通过不断制定与修订评估标准,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第三章项目前期策划与评估3.1项目选址与规划项目选址是绿色建筑认证评估的首要环节。在选择项目地点时,应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需保证选址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应选择具备良好公共交通条件的区域,以降低未来建筑的能耗和减少居民出行对环境的影响。在规划阶段,应依据绿色建筑的理念,制定综合性的规划方案。该方案需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布局、景观设计、水资源利用、能源系统设计等方面。规划应遵循紧凑、高效、和谐的原则,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3.2项目设计理念与策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贯穿于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应以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绿色技术。具体设计策略包括:节能设计:通过优化建筑外形、朝向、开窗布局等,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降低建筑能耗。绿色建材:选择具有环保认证的建筑材料,减少建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水资源管理:采用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室内环境质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3.3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是项目前期策划的关键环节,它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方面。技术可行性:评估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否成熟、可靠,是否能够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经济可行性: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潜在的收益,保证项目的经济合理性。社会可行性:考虑项目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包括对当地社区的贡献和可能的社会风险。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第四章建筑设计评估4.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是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认证评估的基础。其主要原则如下:(1)生态优先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2)节能环保原则: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以人为本原则:关注人的需求,提高建筑室内外环境质量,营造健康、舒适、美观的生活空间。(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采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2建筑布局与形态优化建筑布局与形态优化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建筑布局与形态优化的关键要素:(1)建筑布局:合理规划建筑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建筑密度,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户外活动空间。(2)建筑形态:采用适宜的建筑形态,提高自然采光、通风效果,减少建筑能耗。(3)景观设计:注重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提高绿化率,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4)交通组织:合理规划交通流线,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降低尾气排放。4.3建筑材料与构造选择建筑材料与构造选择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建筑材料与构造选择的要求:(1)选用绿色建筑材料:优先采用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2)注重材料功能:选择具有良好保温、隔热、隔音功能的材料,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质量。(3)结构优化:采用高效、合理的结构形式,降低建筑自重,减少基础处理及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4)构造设计:注重建筑构造细节,提高建筑的密封性、防水性、抗风性等功能,保证建筑的安全、舒适和耐久性。第五章节能技术评估5.1能源利用与节能措施在绿色建筑认证评估中,能源利用与节能措施是的环节。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据我国总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目标。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能源利用与节能措施进行评估:(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措施:包括墙体、屋面、门窗等部位的保温隔热功能,以及遮阳、通风等措施的应用。(2)建筑设备系统节能措施:包括空调、供暖、照明、热水供应等系统的设计选型、运行调节和智能化控制。(3)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估建筑项目中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比例和效果。(4)建筑能耗监测与管理制度:包括能耗监测系统的设置、能耗数据分析和节能管理制度的建立。5.2节能技术方案设计节能技术方案设计是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核心内容,其目标是实现建筑项目的整体节能效果。以下为本节评估的主要内容:(1)节能技术方案的创新性:评估建筑项目中采用的节能技术是否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是否能够引领行业发展趋势。(2)节能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评估节能技术方案是否结合了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节能效果。(3)节能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评估节能技术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4)节能技术方案的兼容性:评估节能技术方案与建筑项目其他技术系统的协调性和兼容性。5.3节能效果分析节能效果分析是评估建筑项目节能技术方案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以下为本节评估的主要内容:(1)节能效果指标:通过对建筑项目的能耗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计算各项节能效果指标,如节能率、节能投资回收期等。(2)节能效果对比:将建筑项目的节能效果与同类建筑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优缺点。(3)节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建筑项目节能效果的各种因素,包括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环节。(4)节能效果改进措施:针对评估过程中发觉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建筑项目的节能效果。第六章环境保护评估6.1环境影响分析6.1.1项目背景及环境现状本节将对建筑项目的背景及环境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介绍项目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状况、噪音水平等。6.1.2环境影响识别本节主要识别建筑项目在建设、运营及拆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以下方面:(1)空气污染: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扬尘、车辆尾气、焊接烟尘等。(2)水污染: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泥浆排放、生活污水排放等。(3)土壤污染: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土壤扰动、废弃物堆放等。(4)噪音污染: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噪音、交通噪音等。(5)生态影响:主要包括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6.1.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节将对建筑项目在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阶段:分析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程度,预测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2)运营阶段:分析建筑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如能耗、水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等。(3)拆除阶段:预测项目拆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如废弃物处理、土地复垦等。6.2环境保护措施6.2.1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减少扬尘排放。(2)使用低排放的施工设备,定期检查维修。(3)对施工现场进行绿化,增加植被覆盖率。6.2.2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过程中采用防渗漏措施,减少泥浆排放。(2)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保证达标排放。(3)收集雨水,用于施工现场绿化、洗车等。6.2.3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土壤扰动。(2)严格管理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3)拆除过程中,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6.2.4噪音污染防治措施(1)选择低噪音施工设备,合理布局施工现场。(2)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噪音排放。(3)对周边敏感区域采取隔音措施。6.2.5生态保护措施(1)保护和恢复周边植被,提高生物多样性。(2)合理规划项目布局,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6.3环境效益评估6.3.1空气质量改善效益分析建筑项目实施后,空气质量改善的程度,包括PM2.5、PM10、SO2等指标的降低。6.3.2水资源节约效益评估建筑项目实施后,水资源消耗的降低程度,包括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等。6.3.3能源节约效益分析建筑项目实施后,能源消耗的降低程度,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技术应用等。6.3.4固废处理效益评估建筑项目实施后,固废处理的效果,包括废弃物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等。6.3.5生态保护效益分析建筑项目实施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包括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提升等。第七章建筑施工与验收7.1绿色施工管理7.1.1管理体系构建绿色施工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方面,保证施工过程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7.1.2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布局施工现场,优化施工流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2)采用绿色施工工艺,降低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保管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7.1.3施工人员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理念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培训内容应包括绿色施工技术、环保法律法规、施工现场管理等。7.2施工技术创新7.2.1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以下几方面为技术研究的重点:(1)绿色施工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如高功能混凝土、绿色建材等。(2)施工工艺的优化与创新,如节能施工技术、环保施工技术等。(3)信息化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如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等。7.2.2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效益。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技术创新成果推广计划,保证成果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2)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7.3工程质量与验收7.3.1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施工质量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质量控制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2)加强质量检测与监督,保证施工过程符合质量标准。(3)建立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责任。7.3.2验收程序与标准制定严格的工程验收程序与标准,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验收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过程中分阶段验收,保证各阶段施工质量。(2)工程竣工后进行综合验收,包括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环保指标等方面。(3)验收合格后,进行绿色建筑认证,保证建筑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第八章绿色建筑运营管理8.1绿色建筑运营策略绿色建筑运营策略是指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建筑物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以下为绿色建筑运营策略的具体内容:(1)制定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制度明确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目标和责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证绿色建筑在运营过程中各项指标达到预期效果。(2)实施绿色物业管理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绿色管理培训,提高物业人员的绿色意识,保证物业公司在服务过程中遵循绿色建筑运营原则。(3)推广绿色生活方式通过宣传、培训等手段,引导业主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减少建筑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4)优化建筑运营流程对建筑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流程进行优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绿色建筑的高效运营。8.2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设施设备是绿色建筑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等环节的管理责任,保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2)定期进行设施设备检查对建筑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因设施设备故障导致绿色建筑运营效果受损。(3)提高设施设备运行效率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手段,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4)实施预防性维护针对设施设备的特点,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保证设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状态。8.3能源与资源利用优化能源与资源利用优化是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以下为能源与资源利用优化的具体措施:(1)实施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建立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建筑内的能源消耗情况,为能源优化提供数据支持。(2)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建筑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手段,提高建筑内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4)加强水资源管理对建筑内的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5)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建筑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第九章绿色建筑评估与监督9.1评估机构与评估流程9.1.1评估机构绿色建筑评估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能够承担法律责任;(2)具有与绿色建筑评估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3)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评估质量控制体系;(4)具备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行业口碑。9.1.2评估流程绿色建筑评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项目申报:建筑项目单位向评估机构提交绿色建筑评估申请;(2)资料审核:评估机构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核,确认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建筑评估条件;(3)现场踏勘:评估机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现场进行踏勘,了解项目实施情况;(4)评估报告编制:评估机构根据现场踏勘和资料审核结果,编制绿色建筑评估报告;(5)评估结果公示:评估机构将评估报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6)评估结果公布:评估机构将评估结果公布,并对项目进行等级划分;(7)评估结果备案:评估机构将评估结果报相关部门备案。9.2评估结果的应用与反馈9.2.1评估结果的应用绿色建筑评估结果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奖励与扶持;(2)金融机构对绿色建筑项目的信贷支持;(3)建筑项目单位在招投标、资质评定等方面的加分;(4)建筑项目单位对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5)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与选择。9.2.2评估结果的反馈评估机构应当对评估结果进行定期跟踪,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评估结果不准确或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评估机构应当及时调整评估结果,并向相关部门反馈。9.3监督与整改措施9.3.1监督措施(1)相关部门对绿色建筑评估机构的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绿色建筑评估机构的监管,保证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合法、合规;(2)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