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手册_第1页
企业风险管理手册_第2页
企业风险管理手册_第3页
企业风险管理手册_第4页
企业风险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风险管理手册TOC\o"1-2"\h\u19661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2197861.1风险管理概念 2321841.2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149581.2.1保障企业安全 2120911.2.2提高经营效率 3207931.2.3实现战略目标 398571.2.4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3326561.3风险管理原则 324621.3.1全过程管理 330601.3.2科学决策 3171201.3.3风险与机遇并重 3179241.3.4责权明确 3245221.3.5持续改进 36163第二章风险识别 4206982.1风险识别方法 4272152.2风险识别工具 4226612.3风险识别流程 43153第三章风险评估 5110253.1风险评估方法 5164043.2风险评估工具 536333.3风险评估流程 56555第四章风险应对策略 6323984.1风险规避 6165924.2风险减轻 6211634.3风险承担 7203274.4风险转移 719901第五章风险监测与预警 748085.1风险监测方法 7272505.2风险预警系统 7313035.3风险监测与预警流程 89401第六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8318076.1内部控制概述 87806.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8206706.3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925290第七章法律法规与风险管理 1058677.1法律法规对风险管理的要求 10267897.2法律法规风险识别与应对 10251707.3法律法规风险监测与预警 1115661第八章信息技术与风险管理 11224428.1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1161228.2信息技术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11319708.2.1信息技术风险的识别 11243398.2.2信息技术风险的应对策略 12159868.3信息技术风险监测与预警 1216757第九章人力资源与风险管理 12318029.1人力资源管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2191799.1.1引言 12170309.1.2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防范作用 13201219.1.3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应对作用 13143099.2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13248049.2.1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 13202089.2.2人力资源风险的应对措施 13170579.3人力资源风险监测与预警 148349.3.1人力资源风险监测 14119509.3.2人力资源风险预警 1425387第十章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流程 142595610.1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142965910.1.1组织架构概述 142777710.1.2决策层 141129610.1.3执行层 142854010.1.4监督层 152507310.2风险管理流程 151929710.2.1风险识别 151058010.2.2风险评估 152730310.2.3风险应对 152236410.2.4风险监控 153088010.2.5风险报告 151289510.3风险管理责任与考核 152903710.3.1风险管理责任 152472210.3.2风险管理考核 16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1.1风险管理概念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达成其经营目标,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活动。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和风险沟通等多个环节,旨在保证企业能够在面临不确定性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潜在损失,实现可持续发展。1.2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2.1保障企业安全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识别和防范潜在风险,保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时能够保持稳定经营,降低因风险导致的损失。这有助于保障企业的安全,维护企业声誉和市场份额。1.2.2提高经营效率通过风险管理,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觉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1.2.3实现战略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应对,企业可以在面临挑战时保持稳定发展,实现长期战略目标。1.2.4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法律法规对企业经营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保证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行为导致的损失。1.3风险管理原则1.3.1全过程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应涵盖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控和沟通等全过程,保证对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1.3.2科学决策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基于充分的信息和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保证风险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1.3.3风险与机遇并重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充分认识到风险与机遇并存,既要防范风险,也要把握机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1.3.4责权明确企业风险管理应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和权限,保证风险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得以有效实施。1.3.5持续改进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应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持续改进,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第二章风险识别2.1风险识别方法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风险识别,以下为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1)文档审查:通过审查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流程文件、合同协议等文档,识别潜在的风险点。(2)访谈与问卷调查:与企业的各部门负责人、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风险问题,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更多信息。(3)现场观察: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发觉潜在的风险因素。(4)流程分析:分析企业各业务流程,识别流程中的风险环节。(5)历史数据分析:对企业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潜在的风险规律。(6)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获取他们对企业风险的看法和建议。2.2风险识别工具为提高风险识别的效率,以下风险识别工具可供企业参考:(1)风险矩阵:通过构建风险矩阵,将风险按照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以便于识别和评估。(2)故障树分析:以故障树的形式,系统性地分析可能导致风险的各种因素。(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通过分析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可操作性,识别潜在的风险。(4)情景分析:构建各种情景,分析企业在不同情景下的风险状况。(5)敏感性分析:分析风险因素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识别关键风险因素。2.3风险识别流程企业进行风险识别时,应遵循以下流程:(1)确定风险识别目标:明确风险识别的目的和范围,保证识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收集风险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风险信息。(3)风险分析:对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4)风险分类:根据风险性质和影响程度,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5)风险排序: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6)风险记录:将识别出的风险记录在风险管理系统中,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提供依据。(7)持续更新:定期更新风险识别结果,保证风险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第三章风险评估3.1风险评估方法企业风险管理中,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依据专家判断、历史数据和主观经验对风险进行评估。常见的定性评估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2)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以数值形式表示风险程度。常见的定量评估方法有概率分析、敏感性分析、期望值法等。(3)混合评估方法:混合评估方法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方法,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常见的混合评估方法有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3.2风险评估工具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以下几种工具可供企业选择使用:(1)风险矩阵:风险矩阵是一种将风险按照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的工具,有助于直观地识别和评估风险。(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通过调整风险因素数值,观察结果变化的方法,以判断风险因素对项目结果的影响程度。(3)概率分析:概率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评估风险程度的方法。(4)蒙特卡洛模拟: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原理,通过模拟大量风险事件,计算风险程度的方法。(5)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将决策过程分解为多个节点,通过计算各节点处的期望值,评估风险的方法。3.3风险评估流程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应遵循以下流程:(1)风险识别:通过系统性地梳理企业各业务环节,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2)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和潜在损失。(3)风险量化: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确定风险程度。(4)风险排序:根据风险程度,对风险进行排序,优先关注高风险因素。(5)风险应对策略制定:针对排序后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等。(6)风险评估报告:将风险评估结果整理成报告,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7)风险监测与更新:定期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监测和更新,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第四章风险应对策略4.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企业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或业务范围,主动避免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因素。企业应充分了解各类风险,并在决策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避免涉及高风险领域,如投机性投资、高风险行业等。(2)选择稳定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降低供应链风险。(3)遵循法律法规,保证企业合规经营。(4)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内部风险。4.2风险减轻风险减轻是指企业通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概率或影响。以下几种方法可供企业参考:(1)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2)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前识别风险。(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应对风险的能力。(4)优化流程,提高运营效率。(5)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4.3风险承担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在明确风险的前提下,自愿承担可能产生的损失。以下情况企业可能选择风险承担:(1)风险损失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2)风险发生后,企业有能力迅速恢复正常运营。(3)风险与收益匹配,承担风险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4.4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其他主体。以下几种方式可供企业选择:(1)购买商业保险,转移意外损失风险。(2)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责,转移合同风险。(3)合作开发,共同承担研发风险。(4)委托专业机构管理,转移专业风险。(5)采用融资租赁,转移设备投资风险。第五章风险监测与预警5.1风险监测方法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风险监测,它旨在对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系统的跟踪和评估。以下是常用的风险监测方法:(1)定性监测方法:通过专家评估、问卷调查、现场检查等手段,对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及发生概率进行主观判断。(2)定量监测方法:运用统计学、概率论、财务分析等方法,对风险事件的数量、频率、损失程度等指标进行客观测量。(3)综合监测方法:将定性监测与定量监测相结合,对企业风险进行全面评估。5.2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预警系统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发觉潜在风险并提前发出警示的机制。以下是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1)信息收集:包括企业内部经营数据、外部市场信息、行业政策等,为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持。(2)信息处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分析,提炼出风险信号。(3)预警指标体系:根据企业特点和风险类型,构建包含财务、市场、经营等方面的预警指标体系。(4)预警规则:根据预警指标体系,制定相应的预警规则,明确预警阈值。(5)预警发布:通过预警系统向相关人员发布风险警示,提醒关注和处理潜在风险。5.3风险监测与预警流程企业风险监测与预警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企业风险类型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监测计划。(2)数据收集与处理:按照监测计划,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3)风险识别与评估: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确定风险等级。(4)预警发布:根据风险等级,发布预警信息。(5)预警处理:针对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6)预警反馈与改进:对预警处理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不断优化风险监测与预警流程。通过以上流程,企业可以实现对风险的及时发觉、预警和应对,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第六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6.1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合理保证实现经营目标,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的一系列措施。内部控制旨在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经营效率,防止和纠正错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五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6.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的过程。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和防范。以下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1)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可以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风险管理为内部控制提供指导。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可以识别出内部控制需要关注的关键领域和环节,为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依据。(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促进。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发觉和纠正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而风险管理的过程又能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6.3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的主要步骤:(1)明确内部控制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战略目标,明确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如资产安全、经营效率、财务报告真实性等。(2)制定内部控制政策。企业应制定一系列内部控制政策,包括组织架构、权责划分、业务流程、监督机制等,以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和监督工作。(4)进行风险评估。企业应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5)实施控制活动。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实施具体的控制活动,如审批、审核、监督等,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6)建立信息与沟通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与沟通机制,保证内部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7)加强内部监督。企业应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8)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价的结果,不断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适应性。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第七章法律法规与风险管理7.1法律法规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企业风险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法规对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下为法律法规对风险管理的要求:(1)合规性要求: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公司规章制度,保证企业运营合规。(2)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防止和发觉违法违规行为。(3)信息披露要求: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企业风险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4)风险管理组织要求: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负责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保证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业务发展相协调。(5)风险管理流程要求:企业应制定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测和预警等环节,保证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7.2法律法规风险识别与应对(1)法律法规风险识别:企业应通过以下途径识别法律法规风险:①对企业所在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了解行业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和变化。②分析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识别可能存在的法律法规风险点。③关注国内外法律法规动态,及时了解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法律法规变化。(2)法律法规风险应对:①建立法律法规风险库:企业应建立法律法规风险库,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评估和更新。②制定法律法规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应根据风险库中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承担等。③完善法律法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风险管理制度,保证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执行。④培训与宣传: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保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法律法规风险管理。7.3法律法规风险监测与预警(1)法律法规风险监测:企业应通过以下途径对法律法规风险进行监测:①定期检查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保证法律法规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②关注法律法规动态,及时调整风险库和应对策略。③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监测,了解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法律法规变化。(2)法律法规风险预警:企业应建立法律法规风险预警机制,包括以下内容:①设立预警指标:企业应根据风险库中的风险,设立相应的预警指标。②预警信息传递:企业应保证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和人员。③预警响应:企业应制定预警响应流程,对预警信息进行及时处理。④预警评估与改进:企业应对预警机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预警机制进行优化和改进。第八章信息技术与风险管理8.1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分析: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高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类风险信息,为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提供数据支持。(2)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企业可以快速识别潜在风险,对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3)风险监控与报告: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控风险状况,风险报告,便于企业及时了解风险动态,调整风险管理策略。(4)风险沟通与协作:信息技术为风险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风险管理协作。8.2信息技术风险的识别与应对8.2.1信息技术风险的识别信息技术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硬件设备风险:包括硬件设备故障、损坏等。(2)软件风险:包括软件漏洞、病毒攻击、系统不稳定等。(3)数据风险:包括数据丢失、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4)网络风险:包括网络攻击、网络拥堵、网络中断等。(5)人员风险:包括操作失误、内部泄露、恶意破坏等。8.2.2信息技术风险的应对策略针对上述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硬件设备风险:定期检查、维护硬件设备,提高设备可靠性。(2)软件风险:及时更新软件版本,修复漏洞,加强病毒防护。(3)数据风险:建立数据备份机制,加密敏感数据,加强数据访问权限控制。(4)网络风险: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高网络带宽,保证网络稳定。(5)人员风险: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建立内部监控系统。8.3信息技术风险监测与预警信息技术风险监测与预警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风险监测体系:通过实时监控硬件设备、软件、网络等运行状况,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2)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对信息技术风险进行定期评估,了解风险变化趋势。(3)制定预警机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定预警阈值,发觉风险超过阈值时,启动预警机制。(4)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5)持续改进:根据风险监测与预警结果,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策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第九章人力资源与风险管理9.1人力资源管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9.1.1引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节将详细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在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9.1.2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防范作用(1)建立完善的招聘与选拔机制:通过科学的招聘与选拔流程,保证企业招聘到具备相应能力和素质的员工,从而降低人力资源风险。(2)培训与发展: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增强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3)绩效管理: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风险。(4)薪酬激励:合理设定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降低人才流失风险。9.1.3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应对作用(1)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制定应急预案、风险预警等手段,提高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2)建立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降低企业内部风险。9.2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与应对9.2.1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1)招聘风险:包括招聘过程中出现的选人不当、人才流失等。(2)培训风险:包括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成本过高等。(3)绩效风险:包括绩效评价不公平、员工积极性不高等。(4)薪酬风险:包括薪酬水平不合理、薪酬结构不完善等。(5)员工关系风险:包括员工满意度低、员工纠纷等。9.2.2人力资源风险的应对措施(1)完善招聘与选拔机制:通过优化招聘流程、引入评价工具等手段,提高招聘质量。(2)加强培训与发展: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3)优化绩效管理体系:保证绩效评价的公平性,激发员工积极性。(4)合理设定薪酬激励机制: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制定薪酬策略,提高员工满意度。(5)加强员工关系管理:关注员工需求,及时解决员工问题,降低员工关系风险。9.3人力资源风险监测与预警9.3.1人力资源风险监测(1)建立人力资源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员工绩效等指标。(2)定期进行风险监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状况。(3)分析风险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潜在风险点和风险来源。9.3.2人力资源风险预警(1)设定预警阈值: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定各监测指标的风险阈值。(2)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当监测指标超过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3)制定应对措施:针对预警信息,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影响。(4)跟踪风险处理效果:对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保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第十章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流程10.1风险管理组织架构10.1.1组织架构概述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而设立的层级体系,其核心目的是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主要包括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三个层级。10.1.2决策层决策层主要包括企业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董事会负责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政策和战略,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监督;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