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监测方案_第1页
土壤墒情监测方案_第2页
土壤墒情监测方案_第3页
土壤墒情监测方案_第4页
土壤墒情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墒情监测方案土壤墒情监测站是一款集土壤温湿度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整机由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等气象传感器和软件平台组成。多通道数据采集仪配置4层土壤温度或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连续测量不同土层的土壤温湿度情况;配备的土壤水分传感器便于土壤现场标定测量;土壤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采用高精度进口传感器芯片,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强大的土壤墒情计算机中心软件可同步处理多个墒情站点的数据,轻松实现墒情站点之间的组网管理。二、系统优势:实时采集实现了各遥测点墒情信息的实时采集及自动无线传输到监测平台;测报精准采用高精度传感器且系统运作无需人工参与,保证测报工作的高精确性;无人值守太阳能供电,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适于长期放于野外,防雷、防水、防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扩展性好可扩展开发旱情预测预报、灌区优化配水、节水灌溉等功能,更大程度挖掘墒情数据信息价值;可配多参数气象监测系统三、系统配置:1、墒情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是针对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温度进行监测,通过墒情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土壤的体积含水量(VWC)和温度值。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该系统可以扩展配置空气温湿度、土壤电导率、太阳辐射、二氧化碳,降雨量,紫外线等气象传感器。2、监测数据统一由自动监测站发送到网络数据平台,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存储,通过图表格式直观展现给用户。3、可扩展开发旱情预测预报、灌区优化配水、节水灌溉等功能,更大程度挖掘墒情数据信息价值;4.带GPS功能:通过GPS可知道设备及数据采集点具体的地理位置,防盗防位移。四、系统配置:数据采集器多通道数据采集仪传感器1、土壤水分

测量范围:0~100%(M3/M3)、精度:±3%、分辨率:0.1%

土壤温度

测量范围:-50~80℃、准确度:±0.3℃、分辨率:0.1℃通讯方式1、无线:GPRS(移动、电信)供电方式1、太阳能+蓄电池电源供电其它可选组合安装支架可扩展空气温湿度、土壤电导率、太阳辐射、二氧化碳,降雨量,紫外线等气象传感器五、管理云平台功能

1、自带仪器云管理平台包含B/S架构,可将所有便携式设备及在线设备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数据永不丢失,查看操作方式包括网页端及手机端(安卓及苹果系统均可用))。

2、显示每种参数过程曲线趋势,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显示查看,放大、缩小功能。

3、数据可上传至管理云平台。平台内数据可下载,数据对比分析,打印。

4、用户可为设备配置传感器报警条件,预置若干常用的农作物的报警配置。

5、平台支持设备数据云端存储,提供足够容量可永久保存。

6、平台为设备数据提供曲线与表格等报表形式,且数据可导出与导入。

7、数据评价:可以设置最低最高超限值,可自动进行数据预警分析。

8、软件可在线升级。六、选址原则1、测站位置1、墒情监测站(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主要作物和所在区域的典型土壤,采集的指标能够反映当地实际情况。2、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种植结构和地形地貌条件,综合确定墒情监测站(点)的布设。因此,原则上应选取区域内种植作物和土壤类别代表面积最大的代表性地块,土壤和地形条件变化大的地区,还应考虑地形地貌条件和信息传输的信号要求,尽量选取地形平坦的代表性地块。3、监测设施需设置在具有代表性地块的一侧,以减少对耕作的影响;传感器需设置在耕作区的土层里,其周围应设立相应的地面标志或简易保护栏杆,防止耕种时碰撞、破坏,但不能设置围墙或实体围栏,避免埋设仪器所在的地块与周围地块相隔离而失去代表性。4、选择在GSM/GPRS等信号强、能够正常地准确发送数据短信信息的地块建站。5、墒情监测站的选择和建设,重点考虑放在雨养旱作农业区,避开水田灌区建站。6、站址应远离树林、高大建筑物、道路(铁路)、河流、水库和大型渠道200m以上。2、安装位置选择墒情监测的代表性地块应根据其地貌、土壤、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种植作物的代表性选定。按照《土壤墒情监测规范》有关要求:监测站(点)应布置在距代表性地块边缘、路边10m以上且平整的地块,应避开低洼易积水的地方,且同沟漕和供水渠道保持20m以上的距离,避免沟渠水侧渗对土壤含水量产生影响。山丘区代表性地块,其面积应大于1亩,并应设在坡面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