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专项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1页
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专项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2页
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专项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3页
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专项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4页
2024年基础强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专项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专项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迁飞的天鹅 B.休眠的细菌 C.扫地机器人 D.越冬的小麦2、下列关于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称谓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 B.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C.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D.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肺3、老鼠见人逃跑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具有运动功能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长与发育 D.生物需要营养4、荒漠中的植物以下列哪种植物为主?()A.草本植物 B.耐旱植物 C.针叶树 D.常绿阔叶树5、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的是()A.仙人掌的叶进化为刺 B.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C.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D.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6、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B.会扫地的机器人C.叶片像石头的生石花 D.色彩绚丽的珊瑚礁7、“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俗语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8、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植物落叶 B.生石花开花 C.机器人跳舞 D.螳螂捕蝉9、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A.环境指的是生物的生存空间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是指整个地球D.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10、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指的是()A.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______、消费者和分解者。2、长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吗?什么叫生态系统?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4、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如阳光、空气、水等,另一类是_________。5、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的_________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_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着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________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____)2、“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______)3、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____)4、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就是相互斗争。(____)5、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传递。(___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探究实验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请阅读下面探究实验,分析答题。小强在打扫庭院时,在花盆、砖块这些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发现了很多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方很少看到,是什么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呢?他与小组同学围绕着此问题开展探究:(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作出假设)(1)小强认为影响鼠妇分布与光有关,小红认为_____也会影响鼠妇分布。(制定计划)(2)为了验证小强和小红的假设,小组同学们利用废弃的纸盒设计以下方案,你认为为了验证小强的假设,正确方案应是__________;为了验证小红的假设,正确的方案应是_______;这两个正确的方案共同点是:只有探究的因素________,其他的因素都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本实验的_______;像这样的实验叫_________。(3)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进行实验)步骤1:按正确的方案,把鼠妇放在相应的纸盒中静置5分钟,小强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小红统计干燥与潮湿处的鼠妇的数量,并汇总到下表中。步骤2: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9次。记录12345678910小强记录明亮5666535645阴暗5444575465小红记录干燥5102102310潮湿591089108791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4)根据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小红的数据得出的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实验假设,你认为小强同学在得出结论后进行的操作是____,A否定本组结论,依据假设和已有的知识改变结论;B检验实验过程是否有误,再重复实验。2、在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她的探究过程填写完整。提出问题:鼠妇适应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1)作出假设:______。作出假设的依据是______。(2)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______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______的环境,在铁盘两侧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3次。(3)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明亮120黑暗981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______。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迁飞的天鹅、B.休眠的细菌、D.越冬的小麦,都能进行呼吸,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物,而C.扫地机器人不能进行呼吸,不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不属于生物。故选C。2、D【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C正确。B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D错误。故选D。3、B【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老鼠见人逃跑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符合题意。故选B。4、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生物既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详解】A.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A不符合题意。B.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通常是耐旱植物,B符合题意。C.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C不符合题意。D.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详解】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环境,不符合题意。B.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可以最大范围内寻找水源,适应干燥的环境,不符合题意。C.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是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不符合题意。D.植物茂盛的地方蒸腾作用旺盛,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故选D。6、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能慢慢长大的钟乳石、会扫地的机器人、色彩绚丽的珊瑚礁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叶片像石头的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7、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详解】A.生物适应环境指的是生物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为了趋利避害而主动对自身进行的调节或改变,A不符合题意。B.生物影响环境指的是原有的环境条件由于生物的存在而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C.环境影响生物指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改变。水是非生物,“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C符合题意。D.“环境适应生物”,没有这种说法,D不符合题意。故选C。8、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植物落叶”、“生石花开花”、“螳螂捕蝉”都具有生物,分别属于排出废物、繁殖、需要营养等生命现象;而“机器人跳舞”不属于生物,没有生命现象。故选C。9、D【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包括所有的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详解】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如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A错误。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B错误。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不是指整个地球。C错误。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D正确。故选D。10、D【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是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故选D。二、填空题1、生产者【详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2、长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详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3、阳光温度水【分析】生物适应一定环境的同时,又受到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而生存。【详解】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都会有影响。比如:生命起源于水,对陆地生物而言,一个地区的降雨量、湿度及地面水是限制动物、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构成。阳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存,还影响植物的分布,同时还影响动物的分布和生长发育。再如地球上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真正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小,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育,故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4、生活分布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生物因素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5、种类能量流动生态平衡【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详解】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同时,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因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三、判断题1、错误【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大大小小各种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详解】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题干说法错误。2、错误【详解】遗传是指生物亲子代间的相似性,而“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故答案为错误。3、错误【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题干说法错误。4、错误【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斗争、⑤竞争等几种方式。【详解】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种内互助,也可以是种内斗争,如到了繁殖季节,公野牛为争夺配偶彼此间会相互争斗,故题干说法错误。5、正确【详解】有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的,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故题干观点正确。四、实验探究1、(1)水分##水(2)方案D方案A不同变量对照实验(3)避免偶然性(4)光对鼠妇的分布没有影响##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没有影响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B【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1)依据题意可知:小强在打扫庭院时,在花盆、砖块这些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发现了很多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方很少看到,可作出假设:小强认为影响鼠妇分布与光有关,小红认为水分也会影响鼠妇分布。(2)小强认为影响鼠妇分布与光有关,制定的实验方案,除了光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因此,为了验证小强的假设,正确的方案是D;小红认为水分影响鼠妇分布,制定的实验方案,除了水分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因此,为了验证小红的假设,正确的方案应是A。这两个正确的方案共同点是:只有探究的因素不同,其他的因素都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本实验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叫对照实验。(3)探究实验所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