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和生态爱护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考点展示核心素养1.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2.举例说诞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3.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6.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意义和措施。1.生命观念——通过比较物质循环、能量流淌与信息传递的区分与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及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立生命系统的稳态观。2.理性思维——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模式图及反抗力稳定性、复原力稳定性与总稳定性的关系曲线,培育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3.科学探究——通过“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视察其稳定性”的试验,提高试验设计、动手操作及视察、分析实力。4.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信息传递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培育爱护生物与环境的责任感。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概念eq\x(\a\al(,物,质,循,环,))—eq\b\lc\|\rc\(\a\vs4\al\co1(\o(→,\s\up7(物质))\x(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o(→,\s\up7(范围))\x(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o(→,\s\up7(特点))\x(具有全球性、循环性)))2.碳循环(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A.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B.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C.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3.碳循环的破坏——温室效应(1)形成缘由: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快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2)影响:使气温上升,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溶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很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逼。4.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实例类别传递形式光、声、温度、湿度等物理信息物理过程动物的性外激素化学信息信息素蜜蜂跳舞、孔雀开屏行为信息动物的特定行为特征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层次作用举例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1)蝙蝠的回声定位(2)莴苣种子必需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萌发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1)植物开花需光信息刺激(2)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调整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食物链上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或种群特征为对方供应大量的有用信息6.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牢固率。(2)限制有害动物。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思维辨析易错整合,推断正误。(1)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是两个独立的过程(×)(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5)只有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才是同时进行的(×)(6)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不须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和能量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延长探究1.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并简述推断的理由。(2)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淌形式是什么?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淌形式又是什么?(3)图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过程?[提示](1)甲和丁之间有双向箭头,且其他几种成分都有箭头指向丁,所以丁为大气中的CO2库,甲为生产者;甲和乙都有箭头指向丙,所以丙为分解者,则乙为消费者。(2)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淌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淌形式是CO2。(3)b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和c表示呼吸作用,f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表示捕食,e和g表示植物的残枝败叶和动物的遗体、排遗物等供应应分解者。2.生物圈是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能量”上呢?[提示]生物圈在物质上可自给自足,但在能量上不能自给自足,因为物质可以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必需由生物圈外的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方可维持正常运转。3.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能否循环利用?你如何说明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提示]能。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意人类的须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须要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冲突。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淌的关系项目能量流淌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形式太阳能→化学能→热能无机物→有机物特点单向流淌、逐级递减全球性、循环性范围生态系统各养分级生物圈(全球性)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行分割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淌的载体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图示■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四个关键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物质”并不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而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N、P、S等。(3)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4)重金属和DDT等农药的生物富集:生物富集问题与能量流淌相反,能量沿食物链流淌时逐级递减,而农药或重金属在食物链中则存在“生物富集作用”,即养分级越高,该物质浓度越高。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整合3.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比较任何生态系统都能进行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行分,但各有不同。项目能量流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区别来源太阳能生态系统生物或无机环境特点单向流淌、逐级递减循环流淌、反复利用往往是双向的范围生态系统中各养分级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eq\a\vs4\al(无机环境)eq\a\vs4\al(生物群落)多种地位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行分割,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精准命题突破点碳循环过程〔典例剖析〕例1(2024·江西南昌三模)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B.通过a的汲取,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实现碳循环C.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CO2量D.只需将d的含义改为热能,图即可表示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示意图[解析]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实力强于冬季等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碳循环是指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来回,即通过a的汲取,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可实现碳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朝困难化演替的过程中,则生产者汲取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由于能量只能单向流淌、逐级递减,且植物不能利用热能,所以即使将d的含义改为热能,题图也不行表示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示意图。┃┃技巧点拨►对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的识别(1)碳循环过程示意图(2)将上图换成字母,如下面三种变式图。据图推断A、B、C、D各代表哪种成分。①图1——先依据双向箭头推断:A和B应为生产者和大气中CO2库,再依据A→C推断:C为消费者,剩下的D为分解者。②图2——依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推断:A是生产者,C是大气中CO2库。依据A、B、D的箭头都流向E,可进一步推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③图3——依据A与E之间的双向箭头推断:A为大气中CO2库,E为生产者。然后视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整个图解中,食物链是E→F→D→B。〔对应训练〕1.现在所提倡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依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D)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B.参加②过程的生物只有生产者、消费者C.③过程增加后②过程随之增加,不能通过增加③削减大气中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削减人类对①过程的依靠[解析]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②过程是生物群落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CO2的形式向大气中释放碳元素;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来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削减生物群落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以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突破点信息种类的推断及应用〔典例剖析〕例2(2024·海南卷)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直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生气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务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D)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干脆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解析]镜子传递的信息使小鸟激怒,此信息是来自非生物的物理信息。┃┃规律方法►巧判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1)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态、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推断为物理信息。(2)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则推断为化学信息。(3)凡涉及“肢体语言”者均属行为信息。(4)若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依靠“声音”这种物理形式传递信息。(5)若在噪音嘈杂的环境(如洪水瀑布旁),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进行信息沟通。〔对应训练〕2.(2024·安徽安庆五校开学考)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觉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假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的信息作用类型是(B)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解析]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体现了行为信息的作用;某植物根系分泌一种化合物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B正确。突破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淌和信息传递〔典例剖析〕例3(2024·河南驻马店高三期末)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C.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黑藻、蓝藻、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淌和信息传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析]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A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B正确;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的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植物,C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淌和信息传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D正确。〔对应训练〕3.物质循环、能量流淌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探讨能量流淌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都是双向的[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无干脆关系,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探讨能量流淌,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爱护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复原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实力。2.形成缘由: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肯定的自我调整实力。(1)实例(2)基础:负反馈调整,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肯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会快速丢失,生态系统原状难以复原。3.类型类型反抗力稳定性复原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复原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反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复原原状影响因素eq\x(生态系统)—eq\b\lc\[\rc\](\a\vs4\al\co1(\x(组分越多),\x(食物网越困难)))→eq\x(自我调整实力越强)↓eq\x(反抗力稳定性越高,复原力稳定性越低)联系一般状况下二者呈负相关,a为反抗力稳定性,b为复原力稳定性。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限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5.人口问题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成因,eq\x(\a\al(,七,大,环,境,问,题,))——eq\b\lc\|\rc\(\a\vs4\al\co1(\o(→,\s\up7(全球气候改变))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o(→,\s\up7(水资源短缺))人口多,污染严峻,\o(→,\s\up7(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酸雨,化石燃料的大量燃料,\o(→,\s\up7(土地荒漠化))植被的破坏,\o(→,\s\up7(海洋污染))\a\vs4\al(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等),\o(→,\s\up7(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2)特点:全球性。(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峻威逼,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7.生物多样性及其爱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eq\x(\a\al(,内,容,))—eq\b\lc\|\rc\(\a\vs4\al\co1(\o(→,\s\up7(范围))生物圈中,\o(→,\s\up7(层次))\b\lc\|\rc\(\a\vs4\al\co1(\o(→,\s\up7(基因多样性))全部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o(→,\s\up7(物种多样性))全部动、植物和微生物,\o(→,\s\up7(生态系统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思维辨析易错整合,推断正误。(1)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肯定存在反馈调整(√)(2)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峻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复原到原来的状态,缘由是其反抗力稳定性较低(×)(3)荒漠生态系统,其反抗力稳定性较弱,其复原力稳定性则较强(×)(4)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树林后,其复原力稳定性下降(√)(5)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属于反抗力稳定性(×)(6)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复原及火灾后草原的复原均属于复原力稳定性(×)延长探究生态系统反抗力稳定性、复原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如图表示受到干扰后,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请分析∶(1)图中y表示什么?同等干扰条件下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y值更大的是哪种生态系统?(2)x表示的含义是什么?(3)请表述TS的含义及意义。[提示](1)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程度可以作为衡量反抗力稳定性的指标,偏离大说明反抗力稳定性弱,反之,反抗力稳定性强。受到相同干扰后,农田生态系统的y值更大些。(2)x表示复原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复原力稳定性越弱,反之,复原力稳定性越强。(3)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衡量总稳定性的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x与y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弱。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1.生态系统调整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比较项目正反馈调整负反馈调整调整方式加速最初发生改变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改变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改变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改变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实例分析2.生态缸设计要求及相关分析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必需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需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在肯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需透亮为光合作用供应光能;便于视察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相宜,要留出肯定的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备肯定量的空气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4.生物多样性价值(1)干脆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文学艺术创作、旅游、美学价值等。(2)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整气候等。(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运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晰,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逝,就恒久无法再生了。精准命题〔典例剖析〕例4(2024·河北九校高三联考)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整的实例的是(C)A.某森林经过火灾后,很多种子萌发,快速长成新植株B.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实力下降C.运用毒鼠药限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D.某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解析]森林经过火灾后,很多种子萌发,快速长成新植株,说明生态系统具有复原力稳定性,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整的实例,A不符合题意;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实力下降,使该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整的实例,B不符合题意;运用毒鼠药限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整的实例,C符合题意;某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使害虫种群的增长受抑制,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整的实例,D不符合题意。〔对应训练〕4.(2024·广东七校高三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负反馈调整是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实力的基础B.自我调整实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复原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C.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解析]负反馈调整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实力的基础,A正确。一般状况下,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自我调整实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就越困难,反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复原力稳定性相对较弱,B正确。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洁,反抗力稳定性弱;一旦被破坏,也不简洁复原,复原力稳定性也弱,C正确。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要限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D错误。5.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复原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始终保持不变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解析]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保持不变;y的大小反映了反抗力稳定性大小,x表示生态系统的复原力稳定性凹凸,对于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越大,说明受到干扰后偏离正常作用范围就越大,则复原到原来状态所须要的时间就越长;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和数量都有关;TS值表示生态系统总稳定性,该值越小,则表示生态系统总稳定性越大。课末总结学问导图·思维缕析学科素养·核心释疑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的现象。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形式。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负反馈调整是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实力的基础。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肯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会快速丢失。6.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改变、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7.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干脆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8.生物多样性爱护包括就地爱护、易地爱护,利用生物技术爱护及法制爱护。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024·全国Ⅲ,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A.消费者没有参加碳循环的过程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环节、形式以及参加碳循环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碳循环过程中,碳在生物群落内的流淌过程要依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B正确;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主要是土壤微生物,C正确;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2.(不定项选择题)(2024·江苏,24)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D)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得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不肯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为生产者,A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正确;植物获得的能量来自太阳光能,C错误;分析图示可知,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和含水量等,D正确。故选BD。3.(江苏卷,20)为修复长期运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B)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削减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肯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削减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别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解析]该菌剂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该菌剂中的微生物分解残留农药,在肯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削减,可避开农田动物受毒害,能有效地增加其种类,同时也增大了害虫的环境压力,降低了其优势度,C正确;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别代谢途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存在相应的基因,这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正确。4.(2024·全国卷Ⅲ,32)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依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纳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须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eq\o\al(-,3),通常植物根系对NOeq\o\al(-,3)的汲取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解析](1)蚯蚓为分解者,通过分解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获得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保障物质循环的顺当进行。(2)采纳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时,需考虑生活垃圾的性质(是有机垃圾还是无机垃圾)、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还需考虑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如氧气、温度和水分等。(3)植物根细胞对无机盐离子如NOeq\o\al(-,3)的汲取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考能提升(七)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一、核心综合归纳1.种群数量改变2条曲线再强化2.高山不同的海拔高度与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垂直结构是指肯定区域中群落内部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配置状况,如森林群落由高处到低处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物层或池塘群落中由浅水层到深水层的浮游动物、鲢鱼、草鱼、黑鱼、软体动物等。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应各自有其独特的群落,每一群落内部均各自具备其自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不同海拔地带分布有不同群落,不行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如图所示。3.解读能量流淌过程图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淌图[解读](1)本图涉及三个养分级(第一、二、三养分级),从能量的去向角度看,每个养分级能量由四个部分组成:流向下一个养分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2)从能量的来源看,本图中的能量有两个来源:一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二是人为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萝卜糕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自动化仪器仪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男士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动座式平衡重式叉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炊事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折叠式手动液压堆垛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定香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双面反射铝箔节能帘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初中信息技术课件全部课件
- 2020年成都市崇州市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GB/T 44800-2024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储热/传热用工作介质技术要求熔融盐
- 【课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4-2030年中国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行业发展模式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短视频剪辑制作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直播技巧培训
-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课件
- 创新设计前沿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危大工程动态判定表
-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一-技术的价值课件
- 文件袋、档案袋密封条模板
- 排水管道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