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选择题热点练五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选择题热点练五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选择题热点练五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选择题热点练五含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选择题热点练(五)(15分钟40分)考点1近代前期中国的经济状况1.1867年,闽海关总务课主任李瓦特曾统计,福州地区已有15家英国商行、3家美国商行、2家德国商行、1家布律吉商行和3家英国银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起先受到冲击B.列强已向中国输出资本C.外国商行占据主导地位D.福州受到的经济侵略最重【解析】选B。西方列强在中国开设商行、银行,是其向中国输出资本的表现,故选B;中国自然经济起先受到冲击是在鸦片斗争之后,解除A;材料只列举了福州地区外国商行的数量,没有列举福州地区全部商行的数量,因此无法计算出外国商行在福州是否占据主导地位,解除C;材料没有将福州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因此无法知晓是否比其他地区严峻,解除D。2.下表为晚清对外贸易统计概况。可见,这一时期的外贸状况 ()年头186518751885进口(两)557154586780324788200018出口(两)541032746891292965005711年头189519051911进口(两)171696715447100082471503943出口(两)143293211227888197377338166A.加剧清政府的财政赤字B.表明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C.导致国内白银价格下跌D.使小农经济失去主导地位【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1875年以后,晚清对外贸易中的进口数量明显大于出口数量,表明晚清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白银大量外流,这必将加剧清政府的财政赤字,故选A;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是指列强在中国开设银行、创办工厂、修路开矿等经济侵略活动,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B;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银价上涨,解除C;自然经济虽然渐渐解体,但小农经济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解除D。3.据统计,1860年松江府的总人口约为300万人,年产土布3千多万匹。根据当时的生产状况估计,共需1亿8千多万个劳动日;以每家5口,每户1.5名织布者计,须要松江全部家庭每年织布202.8天。据此可知,当时松江地区 ()A.农家“耕”“织”分别B.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C.农户收入多依靠家庭副业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解析】选C。据材料“须要松江全部家庭每年织布202.8天”可知,松江地区农户对家庭副业投入时间较多,说明家庭副业备受重视,是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故选C;农家“耕”“织”分别指的是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家庭纺织业渐渐解体,不符合题意,解除A;精耕细作指的是农业耕作技术,材料信息与此无关,解除B;土布并不属于农产品,无法反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解除D。4.1906年清廷商部规定:凡投资现代工业2000万元以上者,可以被封为一等子爵,投资在80万以上、30万以上、10万以上者,分别授予三品、四品、五品衔。材料表明当时 ()A.人们传统思想仍旧根深蒂固B.政府变更了传统的经济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D.清政府缺乏投资办厂的资金【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政府激励民间投资办厂,据所学之前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可知政府变更传统经济政策,故选B;材料“清廷商部规定”说明是政府规定不是民间思想,解除A;材料说明政府提倡民间办厂无法说明民族资本发展状况,解除C;据材料政府激励民间办厂不是募集资金,解除D。5.1907年农工商部奏准颁行《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此前曾国藩不过是侯爵,李鸿章不过是伯爵,而子爵、男爵是许多百战功高之将士所不行企及。此章程出台是为了 ()A.激励广阔将士建功立业B.发展实业以挽救统治危机C.减弱汉族地主官僚势力D.优化政府官僚体系的结构【解析】选B。1907年农工商部奏准颁行《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目的是激励华商兴办实业以增加国力,挽救统治危机,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激励华商办理实业,并非激励广阔将士建功立业,解除A;清政府出台此章程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并非减弱汉族地主官僚势力,解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优化政府官僚体系的结构,解除D。考点2近代前期列强侵略与抗拒6.1854年,杨秀清在《答复英人三十一条并质问英人五十条诰谕》中述及了太平天国的对外原则。如通商自由,严禁贩卖鸦片;拒绝接受不同等条约等。这些原则 ()A.体现了太平天国独立开放的外交思想B.有利于缓和与清政府的关系C.反映了阶级局限性对外交政策的影响D.是践行天朝上国理念的结果【解析】选A。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原则要求与列强自由往来,同等互利,体现了太平天国独立开放的外交思想,因此A正确;这些原则并未涉及太平天国与清政府的关系,B错误;这些原则要求与列强自由往来,同等互利,不能体现农夫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也与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理念不同,C、D错误。7.“中法斗争爆发后,地处抗法前线的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福建、浙江等省民众焚教堂、驱教士,自发地把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与保卫边疆的斗争结合起来,造成很大声势。”该材料反映了 ()A.民众反侵略自觉意识大大增加B.中法斗争中民众踊跃参与战斗C.反洋教是反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D.洋教侵略使中国主权大量丢失【解析】选C。材料“自发地把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与保卫边疆的斗争结合起来,造成很大声势”可知对当时的人民群众来说外国教会也是侵略的一个象征,故反洋教也是反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由材料可知民众并非自觉反侵略而是受到了反侵略斗争的感召,解除A;材料中民众并非干脆参与战斗而是进行“焚教堂、驱教士”等活动,解除B;洋教侵略是西方侵略的一部分,但并非中国主权丢失的主要缘由,解除D。8.1908年《新世纪》发表了《书苏格兰君<废除汉文议>后》一文,文章写道,汉文为最大多数中国人最笃信的保守之物,故今日救中国之第一要策在废除汉文,当然,废汉文行动的“主动权”肯定要驾驭在中国人手中,绝不能被外国人夺去。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心情空前高涨 B.新文化运动走向偏激C.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D.废除科举的影响凸显【解析】选C。依据材料“1908年”“今日救中国之第一要策在废除汉文”“绝不能被外国人夺去”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可知,文章主见废除中国文字,学习西方,并且要将主动权驾驭在自己手中,表明当时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的变更,未反映革命心情,A错误;新文化运动起先于1915年,时间不符,B错误;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与汉字的存废无关,D错误。考点3近代前期的思想及其他9.1850年,上海租界人口占上海总人口比重不足0.1%,1865—1866年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分别占上海人口总数的13.4%和8.1%。出现这一变更的合理说明是 ()A.斗争影响人口布局B.租界内生活设施较为完善C.上海经济发展快速D.上海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解析】选A。19世纪60年头初期,太平军进攻上海,大量人口躲到租界寻求庇护,与材料中“1865—1866年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分别占上海人口总数的13.4%和8.1%”的现象相符,故选A。10.20世纪初,晚清地方自治运动进一步发展,上海绅商“仿行文明各国地方自治之制”,实行立法、行政两权分别,行使部分地方行政权。1909年,地方自治进入政府试办阶段,各省成立了各级自治公所。清末地方自治 ()A.加强了清政府对地方的限制B.干脆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到来C.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D.促进资产阶级宪政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