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病人的皮肤护理_第1页
肿瘤化疗病人的皮肤护理_第2页
肿瘤化疗病人的皮肤护理_第3页
肿瘤化疗病人的皮肤护理_第4页
肿瘤化疗病人的皮肤护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OC\o"1-3"\h\u24078摘要 23343引言 243471.资料与方法 3167311.1一般资料 3284181.2护理方法 341361.3评价指标 3151241.4统计方法 4105362.结果 411732.1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273242.2患者化疗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情 4211703.讨论 5134参考文献 526389致

6肿瘤化疗病人的皮肤护理摘要目前,临床上对于肿瘤的治疗可分为:①手术治疗,②化学治疗,③放射治疗,④生物治疗。放射治疗(放疗)是一种利用放射线的辐射能治疗疾病,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反应轻者出现轻微的皮肤红斑、烧灼感、刺痛、瘙痒等不适,重者可能会出现湿性脱皮、溃疡等,需要中断放疗,这些皮肤反应引起病人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化疗;护理引言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病情顽固危机,临床治疗复杂,往往需要接受很长周期的治疗,其中长期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小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化疗药物对血管腐蚀性较强,易发生药物外渗、过敏性皮炎、轻者局部出现肿胀、红斑、持续刺痛,重者渗漏周围组织,导致坏死、溃烂,甚至导致功能丧失,影响正常生活。本研究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对策的改良,一当面临床增强护理人员的专利技能同时,同时采取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对策,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取得良好护理进展,现回顾性报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一2016年1月本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0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84例,女416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41.73±12.51)岁。参考患者个人意愿的基础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500例;观察组:采取改良护理对策,500例。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在研究前签订知情同意书,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情、化疗治疗药物及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1.2护理方法:对于化疗后手足综合征的患者:首先护理人员自身明确,手足综合症(HFS)是手掌-足底感觉迟钝或化疗引起的肢端红斑,是一种皮肤毒性,主要发生于受压区域,在肿瘤病人接受化疗或分子靶向治疗的过程中可出现,特征表现为麻木、感觉迟钝、感觉异常、麻刺感、无痛感或疼痛感,皮肤肿胀或红斑,脱屑、皲裂、硬结样水泡或严重的疼痛等。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前,告知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并发的HFS的症状、机理和相应的处理措施,且即便出现手足综合症也无生命危险,减少患者恐惧心理。需预防性的对危险因素及缓解伴发进行嘱托,例如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手部和足部的摩擦及接触高温物品,不要穿紧而不合脚的鞋,要避免手和足的摩擦和受压,避免激烈的运动和体力劳动,减少手足接触热水的次数,戴洗碗手套并不能减轻伤害,反而会损害手掌的皮肤。对于有效的康复措施进行常规的告知,需保持手足皮肤湿润可有助于预防和使病灶早日痊愈,日常可把双手和双足用温水浸泡10分钟后抹干,再涂上例如凡士林软膏等,避免在阳光下曝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或抗生素治疗等。对于化疗后出现皮疹、破溃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自身明确,靶向分子特异结合药物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一大手段,靶向治疗基本上没有毒性的积蓄,所以可以长期用药。早期用药初,需向患者解释如果皮肤起了皮疹,属于药物治疗过程中伴发的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虽然难以避免,但可以通过预防性的护理和针对性的治疗进行有效缓解,使患者对接下来的治疗会出现的症状做心理准备,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提高治疗依从度。对于已经发生皮疹和局部过敏的患者,需嘱咐避免抓挠,禁使用碱性肥皂和粗布毛巾进行擦洗,避免涂抹刺激性的药物,瘙痒厉害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可使用婴幼儿洗浴用品,外出涂抹防晒指数较高的防晒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局部过敏部位的感染和加重。对于已经出现严重脱皮和溃烂的患者,多次嘱咐不要用手撕,可由医护人员用消毒的剪刀剪去掀起的部分。必要时通知医生,联合抗真菌、抗生素或口服维生素B6治疗。

对于放射性静脉综合征及药物静脉注射过程中能够出现渗漏的患者: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在药物注射前对注射部位和注射血管进行严格的评估,采取PICC、留置针进行药物大静脉的注射,注射过程中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循行静脉情况,若发生药物渗漏及静脉综合征,立即停止输注,用5ml空针尽量抽出药物,立刻联系主治医生,注入地塞米松5mg,同时用生理盐水做静脉冲洗,局部用5%利多卡因沿外渗周围由外向内多点注射,封闭范围要大于渗漏区。对局部冰块冷敷12-24

h,以降低局部组织代谢和减少组织坏死,在冷敷时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斑,苍白等,防止冻伤。1.3评价指标:通过比较患者并发皮肤不良反应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达标率,综合评价改良后的护理干预对于肿瘤化疗病人皮肤毒性的缓解及控制作用。不良反应:按照轻度反应、中重度反应、迟发型不良反应进行分类,通过不良反应发病率进行疗效评价。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患者检查前后进行SAS量表测试,评价患者主观焦虑感受,其中焦虑指数55±5分为轻度,65±5分为中度,大于70分为重度。护理满意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出院前1d发放并回收;健康知识达标率:针对疾病情况、CT加强检查目的、检查后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1.4统计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士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血管渗漏发生率为12.8%,较对照组32.4%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过敏性皮疹发生率21.4%,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皮疹溃破感染发生率32.7%,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例数与发生率。详见表1。表1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别例数血管渗漏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疹溃破感染例数(n)百分比(%)例数(n)百分比(%)例数(n)百分比(%)对照组50016232.412324.718380.26观察组5006412.8110721.43532.71注:1:表示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2.2患者化疗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情况:观察组检查后有21名患者出现轻微焦虑,整体SA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检查后SAS评分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表2患者检查前后SAS量表得分、应激生理反应情况:组别例数SAS得分轻度焦虑检查前检查后例数(n)百分比(%)对照组50042.73±4.1956.74±9.18315731.37观察组50041.93±7.8744.97±10.182214.211注:1: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较检查前有统计学意义,P<0.001。2.2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情况: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详见表2.表2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情况:组别例数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例数(n)百分比(%)例数(n)百分比(%)对照组50036272.516232.5观察组500500100146392.51注:1:表示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讨论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病情顽固危机,临床治疗复杂,往往需要接受很长周期的治疗,其中长期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小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化疗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较强,除了导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引发的贫血等血液毒性,及易引发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肺毒性,导致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异常的心脏毒性之外,对肝脏、神经功能、皮肤附件都具有严重的毒性作用。其中化疗药物对血管腐蚀性较强,易发生药物外渗、过敏性皮炎、轻者局部出现肿胀、红斑、持续刺痛,重者渗漏周围组织,导致坏死、溃烂,甚至导致功能丧失,影响正常生活,加之随着药物治疗进程延长皮肤毒性作用进行性加重,而这个过程患者肉眼可见,往往会因为患者自身焦虑、对病情及治疗过程的模糊认识影响治疗依从度,加重病情。研究表明,对于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手足综合征、皮下渗漏、皮炎过敏,除药物因素外,护理因素中责任护士操作技术欠佳、护理经验缺乏占很大比重。护理人员作为直接接触病人治疗过程时间最长的专业人员,一方面需加强自身操作技术,增加临床案知识的学习,防止不当操作引起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需增强责任心,增加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本研究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对策的改良,一当面临床增强护理人员的专利技能同时,同时采取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对策,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的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化疗是治疗恶性\t"/2017/1124/_blank"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后会用化疗做配合治疗,也有单独化疗治疗的方式,但是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强,临床上,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有效的对化疗病人的护理也是非常主要的。化疗药物对\t"/2017/1124/_blank"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非选择性,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功能也造成了毒性作用,这些毒性或损伤有些是可逆的,有些是不可逆的,甚至是致命的。如何减小和预防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化疗病人的护理也是很多家属在化疗前最为关注的。护理也是要从每个细节上出发,防止这些副作用可以通过中药的配合治疗减少化疗副作用的产生,如配合人参皂苷Rh2后副作用可以明显的减少甚至没有。化疗病人常见心理:恐癌心理,一般病人都有恐惧心理,认为\t"/2017/1124/_blank"癌症是“绝症”,可谓谈癌色变。抗药心理病人害怕化疗药物对身体影响大,自己难以适应化疗药物引起的痛苦,以及对化疗药物的疗效缺乏信心等等。研究表明,观察组血管渗漏发生率为12.8%,较对照组32.4%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过敏性皮疹发生率21.4%,较对照组无差异。但皮疹溃破感染发生率32.7%,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例数与发生率。同时,观察组检查后有21名患者出现轻微焦虑,整体SA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检查后SAS评分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问卷调查中,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近年来研究显示,伤口在湿润的情况下复原较快。伤口护理产品,主要作用是维持环境的湿润,以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增加患者舒适感,减轻疼痛,预防感染。

放射治疗肿瘤的同时,正常组织或器官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会出现许多特殊和局部及全身损害。因此,对做放射治疗的病人不仅要做好放疗前、中、后的护理,尤其是放疗后皮肤护理凸显的尤为重要,同时也要做好对放射治疗所产生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工作。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增加放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是摆在我们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综上所述,改良后的护理对策,可显著减少患者血管渗漏的发生,虽然无法减少皮肤皮疹的发生,但可以显著减少皮疹溃破后的感染发生。同时,显著改善护理满意情况,显著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知识,科学有效的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刘荣华.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紫杉醇化疗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35):3679-3681.[2]秦婷婷.临床护理文献计量学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3]都三平.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2.[4]丁金霞,汪锦芳,黄燕,董云亚,申邢.1例原发性皮肤CD8阳性侵袭性嗜表性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的护理[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71-73.[5]彭利芬,黄漫容,赖淑蓉.植入式输液港在胃肠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30):2847-2848.[6]刘彦为.一例盖诺化疗引起皮肤水泡的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08):62-63.[7]秦艳梅.股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