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感染病学笔记_第1页
中医感染病学笔记_第2页
中医感染病学笔记_第3页
中医感染病学笔记_第4页
中医感染病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论

・第一节中医外感病学的发展概况

•公元前十四世纪甲骨文上就已经有“疟疾”等传染病的记载。

•《周礼》和《礼记》中记载许多种疫病以及一些"逐疫”的方法。

・《内经》列专篇讨论外感热病的证治。

•《伤寒论》是第一部论述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专著,创立六经辨治体系。

・《温疫论》是第一部论述温疫病证治的专著。提出“疫气"病因观点。

・《温热沦》《温病条辨》《湿热病篇》《温热经纬》创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

建立温病学理论体系。

•本特征

・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一一外邪

・大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病变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发展趋势: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致虚。

•病理变化:卫气营血与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

・临床表现具有特珠性

•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病情重;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易内陷生

变出现险恶证候。

・第二节感染病的一般知识

・六淫:风、寒、署、湿、燥、火,"六气皆从火化"。

・疫病:疫气、戾气、房气、异气、杂气、毒气。"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

有一种异气所感"。

•六经辨证(张仲景《伤寒论》)

・卫气营血辨证(叶天士《温热论》)

・三焦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

•治疗原则

・以祛邪为治疗的关键

•重视正弟口体质状况

・注意脏腑功能的调整

・常用治法

•解表,清热,攻下,祛湿,和解,开窍,息风,养阴,固脱。

.培固正气,强壮体质

•及时诊治,控制传播

•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熏蒸法,滴喷法,服药法。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病原体

・病源微生物

•阮粒

•病毒

•衣原体

•立克次体

•支原体

•细菌

・医学寄生虫

•原虫

•蠕虫

・昆虫

•恙蜻

・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共生状态

・机会性感染

・机械损伤

»免疫低下

・抗生素滥用

•迁移

・感染谱

»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

组织细胞的吞噬及体液的溶菌作用。或通过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体从呼吸道、肠

道或泌尿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免疫

・特异性免疫

・主动免疫

・注射疫苗

・自然状态下感染

•被动免疫

•来源于母体体

・注射免疫球蛋白

•非特异性免疫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隐性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

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只能通过免疫检查才能发现。如流行性乙型脑炎、脊

髓灰质炎、登革热、乙型肝炎等均有大量隐性感染的存在。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因免疫功能的改变,致使病原体不断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

机体出现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临床出现传染病特有的临床表现,则为显性感染。

・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可获得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如甲肝

和伤寒等。

•但有些感染病病后的免疫力并不牢固,可以再受感染而发病。如细菌性痢疾。

•病原携带状态

•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带菌、带病毒及带虫)。

・携带形式

・无症状携带

•恢复期携带,亦称病后携带。

・由于携带者并向外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潜在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

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

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如麻疹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中枢神经系统,数

年后发病,成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侵袭力

・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扩散的能力。

•毒力

•包括病原体本身,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

•外毒素是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可

溶性蛋白质。外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用于治疗。

•数量

・定位与扩散能力

•直接扩散、血流扩散、淋巴管扩散。

・变异性和耐药性

•保护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

・天然屏障(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体液因子

・特异性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杭伟1gI5A1

垃62小A

也,说时同且早

精线长短

•变态反应

•抗原抗体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中,转变为对人体不利表现,出现异常免疫反应,即过敏反

应。变态反应分为四型。

・糖皮质激素:抑制变态反应。

•I型(速发型):如血清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时的过敏反应,花粉

过敏。

•II型(细胞溶解型):如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

•III型(免疫复合物型):如出血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IV型(迟发型):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性疾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某些真菌感染等。

•胞内菌

•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外来性、地方性

・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

•有感染后免疫

•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

疟疾最为常见。

•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而原症状

再度出现。伤寒最为常见。

•再燃: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见加重者。如伤寒。

•临床特征

・临床分期

・潜伏期:诊断和检疫工作的依据

・前驱期:非特异性甚至缺失

・发病期(症状明显期):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

•恢复期:可残余病理、生化改变及感染性

・复发与再燃

•后遗症

•临床表现

•发热:感染性/非感染性

・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程度:低热、中度热、高热、超高热。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皮疹:外疹/内疹或粘膜疹

・注意:时间、分布、次序、形态(斑丘疹,出血疹,疱疹,尊麻疹)

•中毒症状

•毒血症:是指病原体在局部繁殖,所产生的内毒素与外毒素进入血循环,使全身出

现中毒症状者。

・菌血症:是指病原菌在感染部位生长繁殖,不断入血只作短暂停留,并不出现明显

临床症状者。

・败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断侵入血循环并继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

身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及其它组织器官明显损伤的临床症状等。

・脓毒血症:病原体由血流扩散,到达某一或几个组织器官内繁殖,使之损害,形成

迁徙性化脓性病灶者。

・临床类型

•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

•急性

・亚急性

・慢性(包括迁延型)

・病情轻重

・轻型

・普通型

・重型及

•暴发型

・病情特点

•典型

•非典型

•顿挫型

・顿挫型是指症状出现后,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或即行消失,如伤寒和脊髓灰

质炎病人中的少数病例。

・逍遥型

・逍遥型是症状不明显,但病变仍在进行,突然出现并发症而加重病情,如

此型的伤寒病人,常常在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时方被出现。

*

・临床特点

•病史

•潜伏期长短,起病的缓急,

・临床表现:据发热、皮疹、中毒症状、特殊症状及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如猩红热的红

斑疹,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彳亍性脑脊髓膜炎的皮

肤斑,伤寒的玫瑰疹,脊髓灰质炎的肢体弛缓性瘫痪、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红及球结膜渗

出等。

・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生活习惯、预防接种史、过去病史、集体发病史、家族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三大常规、生化检查

•病原学检查:直接检出、分离培养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

•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检,特异性抗原检测,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功能检查

・其他:内镜检查、影像检查、活检

•治疗原则

・治疗与预防相结合

•病原治疗与支持、对症治疗相结合消灭病原体、中和毒素

•中西医治疗结合治疗

・治疗方法

•一般及支持疗法:隔离、护理、饮食等

・病原与免疫疗法:抗生素、抗病毒、免疫疗法(抗毒素、免疫调节剂)、化学疗法等

・对症疗法:降温,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

•中医中药、针灸疗法

・附:法定传染病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与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

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流行性型脑炎,黑热病,

疟疾,登革热

•丙类: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

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

•管理传染源

・病人——及时上报

•甲类(强制管理)

•乙类(严格管理)

・丙类(监测管理)

・接触者

・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

・病原携带者

・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

・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

・做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做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

・应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

•虫媒传染病

・应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主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

・特异性被动免疫——抗毒素、特异性抗体

•儿童计划免疫是关键

•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对病原菌有效(李斯特菌,奴卡氏菌等)

・感染部位能达到有效浓度

・兼顾病人生理、病理、免疫状况

•药物经济学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

•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主要使用在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螺旋体、梭状芽抱杆菌等的感染,

葡萄球菌及许多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等大多耐药(产生各种%内酰

胺酶灭活青霉素G)

*

•耐酶

・半合成耐酶青霉素:主要使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主要品种

有苯理西林、氯理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成人每日2-4go甲氧

西林主要用于实验室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广谱

•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因对各种内酰胺酿的稳定性差,临床使用逐渐

减少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米西林相似,抗菌活性是氨卡西林的2倍,主要

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哌拉西林:对绿脓杆菌、肺炎克雷白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相对较

强,主要用于临床轻、中度感染,剂量8-16g/天。

・替卡西林: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好,对其它G菌作用强于阿莫西林。

・阿洛西林:对G+,G-及部分厌氧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尤其对绿脓杆

菌有明显疗效,成人每日4-8ge

・美洛西林:抗菌谱与阿洛西林相似,对绿脓杆菌抗菌活性较强,常用于

需氧及厌氧菌混合感染的腹腔和妇科感染,成人每日4-8g。

・一种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加上一种半合成耐酶青霉素:克菌(阿莫西林

250mg+双氯西林125mg)

・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加上一种如内酰胺酶抑制剂

・头抱菌素

遍一代头抱菌素:头抱哩咻,头抱拉定

・对G+菌(除肠球菌、MRSA外)有良好作用,G-菌作用差

・对-内酰胺酶稳定性差

•半衰期短,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有一定肾毒性

•二代头抱菌索:头抱峡辛、头抱克罗、头抱丙烯

•三代头抱菌素:头抱唾百、头抱曲松、头抱他唯、头抱甲膈、头抱硼、

头抱地嗪、头抱哌酮、头抱哌酮+舒巴坦,头抱唾胎+舒巴坦

・G-菌作用强,G+作用大多较差

・大多数B-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胆汁,脑脊液中浓度高

•基本无肾毒性

・细胞膜的穿透性更强

・内酰胺酶稳定更强,亲和力低对球菌作用增强

・非典型即内酰胺类

*

•单环类:氨曲能

•氧头抱烯类

•%内酰胺类使用注意事项

・半衰期短,大多半衰期为05~2小时,需分次给药(头抱曲松为6~8

小时)

・溶液易分解,现用现配。(青霉素在溶液中,很易形成青霉烯酸+体内

蛋白、青霉睡唾蛋白—igE——结合过敏性休克)(0.1%肾上腺素

0.5~1.0ml肌注)

・存在交叉过敏

•氨基糖苗类

・对G-菌有强效

•对部分G+(葡萄球菌)有效

•对厌氧菌无效

•氨基糖首类使用注意事项

・碱性条件下抗菌作用强

•耳、肾毒性

•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不能静脉推)

•大环内酯类

・对G-、G+菌抗菌活性不强

・主要使用在卜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的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

团等

・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的DNA旋转酶。对

G-,G+菌均有较强的作用,对厌氧菌也有一定的作用。

•常用品种诺氟沙星(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甲氟沙星、左旋氧

氟沙星、司巴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

•其它抗菌药物

・璘霉素:是化学合成的广谱抗生素、作用于细胞壁合成的早期,分子量

180,无抗原性,很少引起过敏。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对G+菌有强效,对G-菌无效。注意滴注速度,

滴速过快可引起红人综合症。

•替考拉宁(他格适):新的糖肽类抗生素,半衰期长(27-37h),一天一

次给药,仅用于学菌感染。

・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

・抗真菌药物

•根据其来源,用途及结构可分为如下六类:

・抗真菌抗生素

・两性霉素B是目前临床上抗真首谱最广的抗真菌药物,对隐球菌、念珠

菌、组织胞浆菌、毛霉直均有较好抗菌活性,而部分曲菌耐药

・毒性大

・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肝、肾损害以肾为主

・低钾,心'律紊乱血小板减少

・给药方法

•见光易分解—避光

・逐渐增加剂量,开始l-5mg或0.02~0.1mg/kg,逐渐增至0.6~

0.7mg/kg

•鞘内注射,开始0.05~O.lmg/次,逐渐增至0.5mg/次,最大不超过

lmg/次

•给药先用注射用水;再加入5%的葡萄糖,不用盐水,每次静滴6h以

上,静滴浓度不超过10mg/100mI

・有时需加l-5mgDXM及5%碳酸氢钠与5ml(PH>4.2)

•鞘内注射浓度不超过25mg/100mI,并与DXM一起缓慢注射

・局部用药(超声雾化等)每次5—10mg,用蒸储水,不能用生理盐水

・毒性大,口服不吸收

•主要用于肠道、阴道霉菌病

•哩类抗真菌药(Azoleantifungals)

•咪I悭类抗真菌药(Imidazoleantifungals)

・咪康理

・酶康理

・氟康理

・对大多数念珠菌、隐球菌有较好疗效,对曲菌、毛霉菌大多耐药

・给药方法

・一般第一400mg,以后每天200mg,但真菌脑膜炎剂量T需较

大(400mg/天可持续给药2~3周)

・伊曲康嘿

•对皮肤真菌有较好疗效,对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及部分曲菌有

较好作用

・嚏嚏类

・对念珠菌、隐球菌及球拟酵母菌等具有较高抗菌活性,单用易产生耐药

・①给药剂量100~150mg/kg,口服制剂

.②tl/23~6h,肾功能不全可延长tl/2

•③有骨髓抑制及致畸作用

•④口服生物利用度80%

・烯丙胺类(allylamines)

•特比奈芬(Terbinatine)

・中草药类

■大蒜

*

・专用于浅表真隔感染的外用药

.各论

・第一章流行性感冒

*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全身酸痛,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为临床特征。

•流感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和不同规模的流行;

・乙型流感可引起中等流或局部地区和群体内的流行;

・率丙型则多引起婴幼儿感染和成人散发病例。

•北宋《斋直指方诸风》篇正式提出感冒之名。

・元代《丹溪心法伤风》中明确指出本病的病位属肺,辨证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

•见于温病中的"风温"、"春温"、"湿温"、"伏鲁"及伤寒中的"太阳病"、"阳明

病"、"少阳病”各型之中。

・潜伏期约l~3d,最短仅数小时。

•分为单纯型流感、流感病毒肺炎、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四型。

・单纯型流感

•发热:在发病后数小时至24h内体温达到高峰(39~4(TC),伴恶寒。

•全身中毒症状:全身酸痛、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上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

・热程TS3~4d,退热后全身症状好转,但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

失,体力恢复较慢。

•流感病毒肺炎

・轻型

・发病时类似单纯流感,但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咳嗽、胸痛较剧,咯片块状淡灰

色粘痰。

・胸部X线检查可见炎性阴影。

•一般在1~2周后症状逐渐消失,肺部炎症消散。

•重型

•高热、剧咳、血痰、气急、发组,可并发心力衰竭,肺部闻及中小水泡音

•X线检查见两肺散在絮状或点片状阴影,由肺门向四周扩展。

・病程可延长至3~4周。

•重症流感肺炎在老年人较为多见,尤其是患有慢性心肺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病死率较高。

•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

•中毒型极为少见;主要表现高热、循环障碍、血压下降,休克及DIC等亚重症候

・胃肠型则以发热、呕吐、腹泻为特征

•诊断依据

•接触史和群体发病史

・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

・一般治疗

•隔离(一周)

•休息

•饮食

•对症治疗

・高热:降温(药物、物理)

•脱水:补液

•抗病毒治疗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甲型流感有效

・病毒理:对各型流感均有疗效

•达菲

・年干扰素

*

・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

•治法

•辛凉解表,宣肺透热

・方药

•银翘散加减

・银花,连翘,竹叶,薄荷,贯众,板蓝根

・头痛较甚者,加桑叶、菊花

•咽喉红肿疼痛甚者,去荆芥,加马勃、玄参

•高热渴甚者,加葛根、黄苓、生石膏

・中成药

・羚翘解毒片

•风热感冒冲剂

•板蓝根冲剂

•证候

・发热,恶寒重,无汗,头痛,肢体疼痛,鼻塞喷嚏,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解表透邪

•方药

・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苜,桔梗,枳壳,甘草,生姜

・体质较虚者,去荆芥、防风,加党参

•口渴者,加黄苓、葛根

・胸闷不舒,纳呆腹泻者,加半夏、陈皮、苍术、厚朴

•中成药

•外感风寒冲剂

・证候

・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四肢困倦,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澹泄

・滤泻,苔薄黄微腻,脉濡数

•治法

•透表清暑,化湿泄热

•方药

・新加香需饮加减

・银花,连翘,香蒸,扁豆,厚朴

•若脱痞,不思饮食者,加荷叶、佩兰

・呕吐者,加半夏、竹茹

・肢体重痛甚者,加木瓜,敢仁

・中成药

•董香正气水

*

•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咽干,鼻塞而燥或干咳少痰,舌红少津,脉略数。

•治法

•解表润燥,清热肃肺

•方药

•桑杏汤加减

・桑叶,杏仁,浙贝母,山桅皮,沙参,菊花

•若咽干鼻燥者,可加麦冬、天花粉

•中成药

・川贝枇杷膏

・证候

・高热,烦渴,汗出,咳嗽,气促,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气泄热,宣肺止咳

•方药

・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

・若高热,烦渴,汗多者,加知母,花粉

・痰中带血者,加茜草、大蓟、小蓟

•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芒硝

•中成药

・鱼腥草注射液

*

•体虚流感

•感冒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可配合扶正药

・如黄黄、人参等

・感冒后久咳不愈

・注意养肺阴和补肺气,并可配合敛肺之品

•如诃子、五味子等

•关于宣肺药的配伍

•杏仁、桔梗

・第二章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

•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并迅速转化为疱疹且结痂,并伴发热。

•患病后免疫力持久。

・最早见于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疱疹证,此天行之病也"。

•南宋张季明在《医说》中首先提出水痘之病名。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更进一步将水痘与正痘(天花)区别开。"小儿有正痘(天花)与水痘

不同,皮薄如水疱即破易干,而无渐冷白色淡红,冷冷有水浆者,谓之水痘。"

•成人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无前驱期

症状。

•发热1~2日后即进人发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

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初起为粉红色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

结痂。皮疹从斑疹----丘疹----疱疹-一结痂,疱疹基部有一圈红晕,当疱疹开始干结时红

晕亦消退。

・皮疹往往很痒。水痘初呈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从疱疹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经

1~2周脱落。无继发感染者痂脱后不留瘢痕。

•传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传染性很强。

•易感性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以婴幼儿较多,0~6个月以内婴J原有母体来的抗体,发病率较

低。2~6岁为发病高峰。15岁以前即有90%以上的人感染过水痘。而并发症的危险

群为小于5岁、大于20岁者及免疫不全者。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较多见。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播散主要取决于气候、人口

密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

・并发皮肤感染

・水痘抓破后,易并发皮肤感染。引起拜、痈、脓皮症,丹毒或蜂窝织炎等,甚至引起败

血症。

•原发性水痘肺炎

•多见成人及年长的儿童,轻者仅X线检查见肺部有炎性浸润,重者可见高热,咳嗽,

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肺部可有少许湿罗音与干罗音,X线见双肺弥漫性结节状阴影,

血白细胞计数增加,肺炎常随皮疹消退而好转。

・ARDS

•原发性水痘脑炎

・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7岁男孩多发,临床表现与脑脊液所见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

•妊娠早期感染水痘者,可引起胎儿畸形,妊娠后期感染水痘者,可引起先天性水痘综合征

(体重低、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障、智力低下等,易患继发性

细菌性感染)。

・发病前10~20天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接触史。既往未曾患过水痘。

•前驱期极短或完全缺如;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且斑丘疹、疱疹及痂疹同时可见,大4不一,伴有痒感;

•“四世同堂"

•疱疹周围有红晕

•疱疹位置表浅,壁很薄,疱液透明或微混。

*

•一般治疗和护理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2周内痊愈。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一般

不少于病后2周。发热期应卧床休息,体温高者可予退热剂。皮肤瘙痒较显著者,可口

服抗组胺药物。疱疹破裂者,涂以1%甲紫,有继发感染者可局部应用消炎药。

・止痒——炉甘石洗剂

・抗过敏的药一般可以抗组胺

•禁用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

•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无环鸟昔)是治疗水痘最常用的药物。

•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

•维生素B12.H2,有助于水痘的快速结痂。

•免疫制剂

・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水痘效果明显。

•中医论治水痘一

•证候

・莅热,咳嗽,流涕,纳减,痘疹红润;稀疏椭圆,清净明亮,内含水液,并有瘙痒,

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浮数或略数。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祛湿一疏风:止痒

•方药

・银翘散加减

・银花,连翘,牛萼子,薄荷,竹叶,紫草,滑石,草薜,甘草。

•皮肤瘙痒者,加蝉蜕、浮萍;湿邪盛者加土茯苓。

*

•证候

・高热烦渴,口齿干燥,唇红面赤,神萎不振,痘疹稠密,疹色紫暗,痘浆混浊不亮,

甚则见口腔疱疹,并有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脉洪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

•药用五味消毒饮、清胃解毒汤加减

・银花,连翘,赤芍,黄苓,丹皮,生石膏(先煎),知母,紫草,猪苓,滑石,

故仁,草薜。

•若值发疹时,或疱疹已消退,或壮热不退,神志模糊,口渴烦饮,甚则抽搐,

脉浮数或滑数者,此邪在气营,宜予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生石膏、生地、

黄连、黄苓、玄参、赤芍、知母、连翘、板蓝根、甘草。另吞服紫雪丹。

・银花2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齐!1,清热解毒,可预防并治疗轻型水痘。

•野菊花15g,路边菊15g,金沙蕨30g。水煎服,每日1齐(),治疗水痘有效。

・苦参30g,浮萍15g,芒硝30g,煎水外洗,每日2次,对水痘患者皮肤瘙痒者,有止痒

作用。

•板蓝根30g,每日1剂,煎服,治疗水痘有效。

・银花、生甘草适量煎汤漱口,或冰硼散涂溃疡处,每日2~3次。用于口腔溃疡。

・患者应当立即隔离,直至全部痘疹结痂干燥为止。

•注意手、皮肤、口腔的清洁,儿童应修剪指甲,睡时可将双手包扎,防止抓破疱疹,继发

感染。

•被动免疫可用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在接触后72小时内,有预防功效。

・自动免疫用减毒活疫苗主要用于水痘高危患者。

・第三章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

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

•病毒长期潜伏于机体神经细胞,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致病毒基因组被激活。病毒增殖引起

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

・中医称之为“蛇串疮"、"蜘蛛疮"、"缠腰火丹"。

・因情志内伤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发。

・发疹前数日局部皮肤常先有瘙痒,感觉过敏,针刺感或灼痛。

•数个或更多的水疱组成集簇状,数簇可连接成片。水疱成批发生,簇间皮肤正常,并沿周

围神经排列成带状。

•皮疹多限于身体的一侧,不超过正中线,偶有双侧分布者。

•痂皮脱落,遗留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瘢痕。愈后可获终身免疫,但偶有

复发。

・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半年或更长

・止痛药:芬太尼(麻醉剂)

•带状疱疹好发部位

•胸部带状疱疹

•位于第一胸椎下方,前接胸骨,后连脊椎,最低者可近腰椎,损害常占2~3个以

上肋间神经分布区。

•皮疹从后上方向前下方延伸,止于正中线。

•偶有对称性或同时侵犯多个神经分布区者。

・面部带状疱疹

•多发生于颊、鼻、唇及额部,主要累及面神经及三叉神经。

・眼部带状疱疹

・为三叉神经支受累,多在上眼睑、额部及头顶出现水疱群,炎症显著,疼痛剧烈,

可累及角膜(角膜溃疡,晶状体露出——“蟹足")及眼球各部,甚至全眼球炎,

导致失明。

・头部带状疱疹

•多在头前部即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可造成脱发及永久性瘢痕。

•控经搐为带状疱疹的显著特点

•儿童患者疼痛轻微或不痛

•年龄愈大疼痛愈重

・病变治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

・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

・常见于50岁以上成年人。

•好发于胸肋、腰部及颜面等处。

・发病前局部皮肤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皮损沿所属皮肤感觉神经分布区分批出现,依次排

成带状,呈单侧分布。

・患部皮肤刺痛,老年人尤甚,常持续至皮损完全消失后,有时皮损消失后还持续数月之久。

•病程两周左右,一般愈后不复发。

•治疗原则

•为抗病毒、止痛、消炎、缩短病程及防止继发感染。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保护皮损,避免摩擦及外界刺激。

•积极寻找诱发因素,给予相应处理及治疗。

•带状疱疹患者不必隔离。

・抵抗力低的儿童及孕妇应避免接触。

・全身治疗

•克病毒

•应尽早应用,口服、外用同时。

・干扰素

・阿昔洛韦(口服、乳膏、凝胶)

・无"环鸟昔"

・更昔洛韦(只有口服)

・聚肌胞

•病毒理

・阿糖胞昔

•阿糖腺昔

•止痛

•阿司匹林

•安乃近

・卡马西平

・治疗刀割、电击样疼痛

・消炎痛等

・但应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变化等,房室传导阻滞病史及骨髓

抑制病史者禁用。

•营养神经

•维生素B1

・维生素B12

•其它

・皮质类固醇激素

・可抑制炎症过程和减轻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

•在急性期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但在免疫受损的患者有可能使病毒播散。

・甲寓咪肌

・现在很少使用。

•能缓解疼痛、缩短病程、加速疱疹愈合。

•机理可能与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外治疗法

•初起可用3%无环鸟苗霜;

•有必然感染者(脓疱疹),用3%新霉素软膏。

・中医治疗

•辨证治疗

•证候

・全身热象明显

•皮肤潮红(皮疹颜色通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口渴,心

烦易怒,尿赤,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泻肝火,利湿热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清肝利湿

・龙胆草,柴胡,黄苓,桅子,板蓝根,车前子,生地,赤芍,丹皮,甘

草。

・发于颜面部者,加菊花;

・发于眼部者,加石决明,谷精草;——明目

・发于胸肋部者,加郁金,川楝子,延胡;一•入肝经,理气止痛,清

肝利湿

・发于腹部、下肢者加黄柏、苍术。一作用于下部

•三妙丸

・牛膝、黄柏、苍术

•四妙散

・故仁、牛膝、黄柏、苍术

•气滞血瘀型

・证候

・皮疹消退,遗有皮肤刺痛。舌质紫暗,脉弦涩。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方药

・逍遥散加减

•柴胡,当归,赤芍,白芍,郁金,川楝,延胡,生牡蛎,珍珠母,降香,

枳实,丹参。

•痛极

•加“乳没"(乳香、没药)

・10g

•全蝎

•失笑散

・蒲黄、五灵脂

•金铃子散

•川楝子、元胡

・四逆散、柴胡疏肝散

・外治疗法

•初起用金黄膏、玉露膏或季德胜蛇药研粉,冷开水调膏外搽;

•眼部损害用0.5%疱疹净眼药水滴眼。

•单秘验方

・板蓝根或大青叶30~60g,煎汤代茶饮。

•马齿范意米粥:马齿黄30g、改米30g。加适量水熬至米快熟时,加入红糖调食。

•雄黄粉50g,加75%酒精100mL混匀后外搽,适用于疱疹未破时。

•雄黄含汞——易汞中毒

•侧柏叶15g,蚯蚓粪15g,黄柏15g,赤小豆6g,净轻粉(砒霜)9g,大黄15g

煎水外洗或湿敷,用于糜烂渗液者。

•青黛粉20g,冰片10g,硼砂20g。混合,麻油调匀敷患处。

・物理疗法

•紫外线

•以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皮损处,促进皮损干涸结痂。

•红外线或超短波

・照射患处,有助于缓解疼痛。

・第四章手足口病

・第五章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以腮腺的急性肿胀、疼痛为特征,多侵犯儿童,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

・本病属于中医"大头瘟"、"养腮"、"虾蟆瘟”等病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乃感受温热时邪所致,以发热、腮肿痛为主症.

・主要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飞沫传播

・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病毒由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

腮腺炎病毒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一般于发病前6天至腮腺肿大后9天可从患者唾液中分离出来。在腮腺

肿大前1天和腮腺肿大后3天这段时间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

・口腔、鼻黏膜

•上皮细胞内繁殖—病毒血症

•侵犯成熟腺体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

•被带病毒的唾沫污染的食物、餐具、衣物亦可成为传染源。

•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发生率也增加。

•易感人群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染,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病愈后可有获得持久免疫力。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4~25天,平均18天

•前驱症状

•发热、头痛、无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咽痛等

・多无前驱期症状

•病程约1~2周

・发热

・38℃~40℃

・成人症状T殳较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腮腺周围的蜂窝组织也可水肿

•局部皮肤紧张发亮,热而不红。胀痛及感觉过敏,进食酸性食物时为甚(肿热痛)

・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呈一红点,压迫时无脓性分泌物溢出

・其他系统的表现

•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症状(见@脑脊液检查)

•直接侵入引起

•多见于儿童患者

・以脑膜受累为主

•65%脑脊液有异常

・一般预后良好

•胰腺炎

•恶心、呕吐、腹痛;

・<10%

・睾丸炎

・14-35%

•多见单侧,有时可见两侧

•卵巢炎

・5%

•其他: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炎

•:分型

•轻型

•单侧腺体的轻度肿大,体温正常或不超过38℃,持续1~2d,1周内完全恢复,全身

症状轻微。

•中等型

»常有多腺体损害,体温在39℃以下,持续4~5d,有时呈双峰热,全身及局部症状均

较明显。

•重型

•有多腺体损害,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损害,全身及局部症候均明显,病情恢

复缓慢,病程须12~15d或以上。

•流行病学

・发病前1~4周与腮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临床特点

•发热,畏寒,疲倦,食欲不振,1~2日后单侧或双侧非化脓性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

肿痛。

•体检

・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检查

•WBC正常或1,淋巴细胞相对T,有并发症时WBC数可T

・肾损害时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血

•尿淀粉酶测定

・90%血、尿淀粉酶升高,胰腺炎时血脂肪酶升高

•@脑脊液检查(脑膜炎)

•外观

・微混浊

・白细胞数轻度升高,淋巴细胞为主

・细胞数<500

•生化

•少数糖降1氐

•可分离病毒

・血清学检查

•igM抗体检测

•抗原检测

•病毒分离

•目前尚未能普遍开展

・鉴别诊断

・化脓性腮腺炎

•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症状性腮腺肿大

•腮腺肿瘤

・并发症

•脑膜脑炎

•睾丸炎

・卵巢炎

•胰腺炎

・其他: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炎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

・抗病毒治疗

•病毒喋

•板蓝根2包,3/日;儿童酌减:早期使用干扰素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

•对症治疗

・颅内同压

•20%甘露醇

•退热

・局部如意金黄散湿敷

•睾丸炎

•用棉花垫或丁字带托起

・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并发症者可使用皮质激素,强的松30mgi/d3~5d;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较快减轻脑膜炎症状,成人5mg,小儿2mg。

・辨证治疗

・证候

・恶寒发热,头痛微咳,耳下腮部酸痛,咀嚼不便,继之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

疼痛,边缘不清。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方药

•银翘散加减

・银花,连翘,桔梗,牛著子,薄荷,黄苓,板蓝根,夏枯草。

*

・证候

・高热头痛,烦躁口渴,食欲不振,或伴呕吐,精神倦怠,腮部漫肿,灼热疼痛,

咽喉红肿,吞咽咀嚼不利,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软坚消肿

•方药

•普济消毒索加减

•黄连,黄苓,薄荷,僵蚕,牛芳子,连翘,板蓝根,升麻,柴胡。

•若兼腑实者,加生大黄;腮部漫肿硬者,加昆布,海藻;并发睾丸肿痛者,

加龙胆草,荔枝核,延胡索。

・治法

•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方药

・清瘟败毒伙加减

・昏迷抽风者:加紫雪丹或至宝丹,助清热镇惊开窍。

・外治疗法

•三黄二香散外敷

•黄连、黄苓、黄柏

•乳香、没香

•如意金黄散外敷

・青黛、紫金锭外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