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阿房宫赋课件_第1页
第16课阿房宫赋课件_第2页
第16课阿房宫赋课件_第3页
第16课阿房宫赋课件_第4页
第16课阿房宫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阿房宫赋课件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历史背景与宫殿建筑文化内涵与思想意义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课程介绍与背景01文章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句散行,错落有致,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该文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阿房宫赋》简介杜牧所处的时代是晚唐时期,唐朝已经由盛转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杜牧在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具有进步意义。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作者杜牧及时代背景《阿房宫赋》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以骈文的形式写成,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表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才华。《阿房宫赋》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历代文人墨客广泛传颂和借鉴。文学价值与影响文本解读与赏析02阿房宫赋采用了传统的辞赋结构,即序、本、乱三个部分。序部分简要交代了写作背景和目的,本部分详细描绘了阿房宫的壮丽景象和秦始皇的奢华生活,乱部分则对秦始皇的暴政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文章结构文章采用了大量的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华丽、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写作特点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这句话简洁明了地概括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阿房宫的历史事件,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通过运用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秦始皇的威武霸气和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句话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阿房宫内歌舞升平的景象与外面的凄风苦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秦始皇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批判。“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关键语句理解与赏析夸张手法的运用文章中大量运用了夸张手法,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等,这些夸张的描述使得阿房宫的雄伟壮观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排比手法的运用文章在描绘阿房宫和秦始皇的奢华生活时,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等。这些排比句不仅使得文章语言更加整齐划一、气势磅礴,还突出了秦始皇生活的奢华和荒唐。对偶手法的运用文章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式,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等。这些对偶句使得文章语言更加凝练、富有节奏感,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文学手法运用及效果历史背景与宫殿建筑0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完成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阿房宫的兴建背景与目的阿房宫的兴建也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手段之一。为了彰显秦朝的威严和盛世,秦始皇决定在咸阳附近兴建规模空前的宫殿——阿房宫。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秦朝统一六国及阿房宫兴建010405060302阿房宫的建筑风格阿房宫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宫殿建筑风格,以高台建筑为主,气势磅礴,彰显出秦朝的威严和气势。阿房宫的建筑特点规模宏大:阿房宫占地面积广阔,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空前,展现出秦朝的强大国力和雄厚财力。布局独特:阿房宫的建筑布局灵活多变,既遵循了传统的宫殿建筑原则,又有创新之处,如宫殿、园林、离宫等区域的划分。技艺精湛:阿房宫的建筑设计精巧,施工技术高超,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代表了秦朝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阿房宫建筑风格与特点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建筑以宫殿建筑为代表,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宫殿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宫殿建筑对后世的影响宫殿建筑的建筑风格、布局原则和艺术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后世许多宫殿建筑都借鉴了秦朝宫殿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如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宫殿建筑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文化内涵与思想意义04描绘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的骄奢淫逸,以及阿房宫的壮丽豪华。反映了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揭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尖锐对立。通过对秦朝灭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阿房宫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批判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和奢侈生活,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必然的。指责秦朝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通过对比秦朝与其他朝代的不同之处,强调了秦朝暴政的危害性。作者对秦朝暴政的批判态度强调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关注民生疾苦,实行仁政。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警示统治者要善待人民,否则将会失去民心而灭亡。对于后世的统治者来说,《阿房宫赋》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提醒他们要关注民生、实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文章传达的民本思想及历史意义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05大量运用形容词、名词等修饰语,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等,形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辞藻华丽通过夸张的数字和形象的比喻,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等,突出阿房宫的宏伟壮观。夸张手法华丽辞藻与夸张手法运用运用押韵、平仄等音韵手法,使得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通过简洁明快的句式和流畅的语言,让读者能够轻松背诵和传颂。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之美感朗朗上口音韵和谐情景交融将阿房宫的景色与人物的情感紧密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阿房宫之中。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阿房宫的兴衰历程和秦始皇的残暴统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使得文章具有深远的意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之艺术境界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06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银烛、画屏、流萤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表达了宫女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秋夕》此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借古讽今,暗指当时的政治局势。《赤壁》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通过描绘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风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赞美和向往。《江南春》杜牧其他著名作品欣赏宫殿建筑的起源0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阶级的出现,宫殿建筑逐渐成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宫殿建筑的发展02从夏商周到秦汉时期,宫殿建筑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到了唐代,宫殿建筑达到了巅峰,代表建筑有大明宫、太极宫等。宋代以后,宫殿建筑逐渐走向衰落。宫殿建筑的特点0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空间层次和立体感,同时运用斗拱、藻井等装饰构件,营造出一种庄重、威严的氛围。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概述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加强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等,创新传统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