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6.宏伟的交响(上)_第1页
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6.宏伟的交响(上)_第2页
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6.宏伟的交响(上)_第3页
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6.宏伟的交响(上)_第4页
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6.宏伟的交响(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单元章节名称第三乐章6.宏伟的交响学时1学期总课时18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学习目标1.分别聆听歌曲《c小调命运交响曲》和《火星神话》,赏析不同作曲家的经典佳作,对歌曲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不同风格歌曲的能力。2.运用聆听、比较、分析等音乐体验方式感受歌曲,了解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了解交响乐、西洋管弦乐队和合成器。3.领略歌曲中不同器乐组合所呈现出的情感力量和精神象征。教学重点了解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了解交响乐、西洋管弦乐队和合成器。教学难点领略歌曲中不同器乐组合所呈现出的情感力量和精神象征。教学过程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一、导入环节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上课讲的内容是《音乐鉴赏与实践》第三单元宏伟的交响中的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和范吉利斯的《火星神话》。二、展开阶段:教学新课第一部分:《c小调第五交响曲》(一)观看视频首先我们进入到第一节课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学习中。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视频。提问:在这个视频中用线条去表现音乐的进行,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视频中出现的这些线条的长短、高低、弯曲以及这些要素和音乐的关系。总结:视频主要是通过线条的长短、高低、弯曲以及力度标记来表现音乐旋律、节奏以及力度的。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1808年创作出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命运”交响曲。关于“命运”这个标题,实际上是一个伪标题,类似的还有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标题音乐是真正意义上主题和音乐内容挂钩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所有作品中唯一一部真正的标题音乐是他的第六交响曲“田园”,这个名称是他自己写的,并且在每个乐章之前配有文字来解释这个乐章的内容。而“命运”这个动机是贝多芬的秘书杜撰的。实际上,贝多芬更多地是在考虑这是一个容易发展的短小精悍的动机。在音乐史中,有很多美好的传说,这种传说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但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命运”交响曲实际上是后人加给贝多芬的一个伪标题。它真正的意义就是c小调第五交响曲,而其中的“命运”动机就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各种可能性的短小精悍的四音动机。贝多芬这个时期的作品变得篇幅更长,充满了宏伟的气势。贝五开始处的三短一长的节奏更是支配着整个第一乐章(引导同学们回忆开始的动画视频)现在请同学们观看第二个视频。提问:请问同学们,视频中是通过什么的变化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呢?总结:是通过喷泉喷射的高低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二)整体感知作品提问:有了对《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初步印象后,我们现在一起再听一个经典的版本,这是卡拉扬版本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请问刚刚播放得这一小段音乐中,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节奏型是什么呢?总结:ppt中展示的这个节奏型就是“命运”动机或者四音动机。下面我来提问几个问题,请同学们感受不同乐器组的音色。提问:(在43秒到一分钟)刚刚这段音乐中,哪一组乐器演奏四音动机和它的反复呢?总结:是弦乐组。那么这个四音动机第一次渐强其实是通过增加打击乐组来表现的。提问:(1分18秒到1分30秒)刚刚有一种乐器吹奏出过渡句,请同学们回答是哪一组乐器中的呢?总结:答案是铜管组,是铜管组里的圆号。提问:(1分30秒到一分48秒)这段音乐是副部主题,在弦乐组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个乐器组,有谁知道吗?总结:这段音乐加了木管组,形成弦乐组和木管组的交相呼应。下面是一张管弦乐队的配置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从距离指挥最近的是弦乐组向外分别是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这张图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总谱第一页列出的所有乐器。(三)赏析作品我们看到ppt中有一张结构图,这就是《c小调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曲式分析图。我们先一起看一下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是古典主义时期非常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作曲家会在主调上提出音乐主要的主题,然后连接部把音乐从主调带到属调,并准备副部主题的到来。副部主题的性格通常与主部主题形成对比。最后是结束部。第二个大的部分是展开部,主题的材料会在这里出现。这个部分会出现材料的分裂、重组以及调性的模进等表现戏剧性冲突。第三个大的部分是再现部,基本会再现呈示部的材料,只是在再现部中的副部必须回到主调。1.第一部分(呈示部)(43秒到1分28秒)音乐以一个爆发的音响开始,三个短音和一个长音,紧接着又是同样的三个短音和一个长音,但都低了一个音,这就是命运动机,也是四音动机。随后这个“命运”动机以渐强的力度积蓄冲力直至高潮,随后这个动机以模仿对位的手法累积,形成另一次渐强。这部分就是主部主题。(1分28秒到1分30秒)随后独奏圆号吹出短小的过渡句,这个过渡句就是连接部,可以从图中看出连接部是在主部主题的基本节奏前加了两个二分音符。(1分30秒到1分58秒)随后是一个抒情性主题,这个是副部主题。弦乐和管乐相呼应,随后是一个响亮的弦乐过渡句准备进入结束部主题。(1分58秒到2分6秒)结束部主题(2分6秒到3分30秒,呈示部反复跳过)2.第二部分(展开部)(3分30秒到3分57秒)圆号和弦乐以极强的力度演奏“命运”动机,然后在木管与弦乐之间交替。(3分57秒到4分5秒)在节奏的高潮处“命运”动机不停敲击。(4分5秒到4分36秒)用连接部的动机形成模仿对位的短小段落。(4分36秒到4分57秒)基本四音动机试图再次响亮奏出,然后是再现部之前四音动机再次强行进入。3.第三部分(再现部)(4分57秒到5分42秒)首先是动机的返回。(5分42秒到5分44秒)连接部使用的乐器不同于呈示部,用大管代替法国号演奏连接部。(5分44秒6分18秒)副部主题到来并回到主调,定音鼓演奏命运动机的节奏,逐渐渐强至结束部主题。(6分18秒到6分26秒)结束部4.第四部分(尾声)(6分26秒到7分6秒)“命运”动机在一个音上强烈敲击,然后再次移到更高的音级上。(7分6秒到7分26秒)新的四音音型在木管和弦乐之间的交替。(7分26秒7分42秒)单音上猛烈敲击,“命运”动机像开始那样奏出。(7分42秒到7分52秒)在主属的和弦进行中把乐章带向结束。第二部分:《火星神话》我们刚刚讲得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是处在古典主义时期的杰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道当代的交响曲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进入到第三单元宏伟的交响中的第二课《火星神话》的学习中。(一)播放视频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他对天地、自然和人世事物现象的疑问。以《天问》命名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正是搭载着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梦想与决心。对于火星的探索,不仅在中国,2001年6月28号在雅典宙斯神殿举办的21世纪第一个伟大的音乐会就体现了对于火星的探索,这场音乐会演出的曲目是范吉利斯的合唱交响曲《Mythodea》。下面播放范吉利斯的《》前段,前段展示出希腊雅典的宙斯神庙,感受宏伟博大的气势以及悠久历史。(二)整体感知提问:下面播放开始的视频(从开始到3分15秒)解说员ScottBolton提出了四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如何在宇宙中和谐相处?提问: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聆听(第一乐章从4分35秒到5分30秒,第三乐章从16分30秒到18分48秒)。刚刚我们欣赏的是这部作品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的开头部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交响曲的编制。这部作品是由希腊文化部长亲自宣布的音乐会,由世界知名的两大黑人女高音洁心•诺曼、凯萨琳•芭托担任演唱,还有120人编制的希腊国家歌剧合唱团以及20位打击乐名家共同演出,担任电子键盘手的就是创作这部作品的音乐家:范吉利斯。范吉利斯,出生于希腊东部的海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但是科技的进步拓展了音乐的可能性,比如电子音乐。在范的手中音乐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宇宙、历史。1970年代的范吉利斯全心投入电子音乐创作,并转往伦敦为电影制作配乐,开启他辉煌的电影配乐时代,其中包括1981年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的「火战车」、1982年的「银翼杀手」、1983年的「南极物语」、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等重要作品,范吉利斯开创了电子音乐与电影配乐的崭新前景,奠定了所谓未来太空音乐的发展,可谓居功厥伟。范吉利斯的这部交响曲不同在哪里呢?下面我播放第一乐章开始的部分。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听到这个开始的部分中的音色和传统的管弦乐队的音色有什么不同?(3分15秒-4分35秒)总结:在传统的交响乐队中加入了合成器。电子音乐合成器其实就是一台声音的频率合成仪,可以制作各种声音,改变各种音色,可以把制作好的音色储藏起来用。同学们可以看ppt中关于合成器的图片。提问:在这个乐章中怎样表现宇宙的神秘感和空间感呢?这种感觉又是通过什么音乐要素体现的呢?总结:这种神秘感和空间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从乐队的配置上,加入了电子合成器后形成的新颖音色让人浮想联翩。还有就是120人的大型合唱队的音响洪流充斥着整首曲目,有一种类似奥尔加农的声响。从音响角度,庞大的合唱队还有电子合成器的音响混合形成一种古代和现代的“对话”,这造成了空间感。再次,庞大的打击乐队编制意味着行进感的加强。最后,从弦乐一开始的一个固定节奏上的716,类似主题动机的贯穿,延伸发展出了第一乐章。这样的固定节奏不断持续,造成一种行进中的感觉以此来表现宇宙的空间感。(三)赏析作品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去感知以下音乐中塑造的宇宙的神秘感和空间感。在赏析之前我想提示大家从下面的两个角度去考虑:合唱团和打击乐团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合唱团的排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女声合唱团、男声合唱团和混声合唱团,将音色的调配做到最大化,根据不同的配器需要来整合出他想要的音色,合唱团在此起到三种音色的使用率。庞大的打击乐编制意味着行进感的加强,征服欲望。庞大的打击乐编制意味着行进感的加强。1.4分35秒到5分30秒在合成器的特殊音效之后,弦乐以一种固定音型逐渐渐强,随后加入铜管,此时铜管也以一种不同于弦乐的固定音型重复向前进行着,给人以强烈的行进感和庄严感,小军鼓的加入更是增强了这种行进感。2.5分30秒到6分24秒弦乐和铜管的固定音型依旧保持不变,男声合唱团开始加入,以716的三音音型缓缓进行,之后有一种“加速”的感觉,这种“加速”的感觉主要是由转调引起的。3.6分24秒到6分52秒女声合唱团加入,同样是以716的三音旋律进行。4.6分52秒到7分20秒男声和女声分别在上下两个声部固执地进行,此时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宇宙的空间感和神秘感。5.7分20秒到10分10秒弦乐和铜管的固定音型依旧保持,加入竖琴的刮奏,大号和长号吹奏出一种新的音型,弦乐的因音型发生改变,音乐在此刻变化发展,男声合唱团和女声合唱团相互应答,在定音鼓的滚奏中结束。三、拓展阶段你是否曾有过乐队合作的经历?可否与同学分享你参加乐队的经验与心得?四、课堂小结1.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在贝多芬的创作中期即“英雄”时期创作的作品。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的四音动机,在不同的乐器组上轮流交替出现,积蓄力量。同学们在聆听时不但要把握音乐中的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更重要的是掌握古典主义的交响乐的支撑骨架是奏鸣曲式,在这样的曲式结构下去把很多音乐素材组合到一起,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去感音乐中传达的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气概,从而激发学生们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动力。2.通过欣赏《火星神话》,我们感受到与传统交响曲第一乐章在编制上的不同,同时也体会到在交响曲中营造出的势不可挡的行进风格,以及造成这种行进感的音乐语言,同时我们感受到了宇宙的广袤空间感与神秘感,作品在希腊雅典的宙斯神庙前展示了人类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赋予想象的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