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_第1页
06《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_第2页
06《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_第3页
06《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_第4页
06《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文题解读《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文学常识【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的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基本上是当时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其在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智慧是后世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超越的。写作背景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他极力主张“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字音字形衍(yǎn)丈夫之冠(guàn)

淫(yín)

女(rǔ)家妾(qiè)妇之道朗读节奏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全文翻译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焉:怎么、哪里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丈夫之冠(g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命:教导、训诲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夫子:这里指丈夫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把顺从作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正:准则、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由:遵循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内容概括《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论述,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章主旨本文义正言辞的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作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大丈夫。写作特色1.本文巧设譬喻,用家庭学理入手,逐渐引入本题。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考究用词,讲究句式,笔法灵活,说理充分。文章极具雄辩的气势。2.对比鲜明,逻辑严谨,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自然写意,实则逻辑清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3.语言简练,善用排比。文章多处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三句依次对应着儒家思想中的“仁”“礼”“义”,阐释了作为大丈夫应遵循的道德准则。重点提示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6.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7.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8.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9.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10.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1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孟子的这些话,今天依然可以指导我们去探索人生的价值。首先,富贵是来之不易的,是要求倍加珍惜的。有些人富贵起了来,就被富贵冲昏了头脑。把当初的凌云壮志忘得一干二净。结果是什么为富不仁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其次,贫贱的时候要坚定意志,做到这一点应该说是很不容易得的。贫贱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的。但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要经历贫贱的阶段,要通过在贫贱中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因此,要学会在贫贱中忍耐和寂寞,在一切诱惑面前能保持住自己一份宁静的心态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这样才有可能在贫贱中崛起。第三,在压力面前不卑不亢,不向邪恶的势力摧眉折腰。只有坚持俊迈的节操,不屈不挠,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关羽面对曹操的极尽笼络,不为所动,千里走单骑寻刘备;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决不投降元朝,用自己的头颅,为南宁王朝划上完美的句号;方志敏不为高官厚禄的利诱所动摇,毅然选择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杜甫贫穷至极也坚定自己的信念,力行写作,终成就‘诗圣’之名;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愿吃美国人的“救济粮”。颜真卿宁可跳向火堆,也不归附叛军,慷慨走向小人设置的陷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退缩,宁死不屈,自己躺向了敌人的铡刀。

13.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后文孟子的反驳树立了批驳的靶子,引出下文。14.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5.根据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有人认为公孙仪是“大丈夫”,你是否赞同,为什么?答示例一:我赞同,因为公孙仪不受鱼体现了大丈夫“富贵不能淫”,所以他是大丈夫。示例二:我不赞同,因为公孙仪不受鱼是怕自己因为受了鱼会丢掉相位,是从自己个人利益的角度考虑,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讲究“仁”,即爱民。16.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正气,从容就义,正体现了孟子“大丈夫”论断中的哪一点?请再举一个富贵不能淫的例子。威武不能屈示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重点积累(一)重点词语1.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诚:真正、确实。2.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焉:怎么,哪里。4.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5.父命之命:教导、训诲。6.子未学礼乎子:你。无违夫子夫子:这里指丈夫。以顺为正者正:准则,标准。9.得志得:实现。与民由之由:遵从。10.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二)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三)一词多义1.居:居天下之广居居①:居住。居②:住所。2.戒:(1)戒之曰:告诫。(2)必敬必戒:谨慎。3.之:(1)丈夫之冠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父命之(代词,他);(3)往送之门(动词,到);(4)妾妇之道也(助词,的);(5)与民由之(正道,志向)。4.其:(1)独行其道(代词,自己的);(2)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他的)。(四)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2.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有生命的物体3.丈夫之冠也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4.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面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古义: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今义:妻子的配偶6.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今义:放纵,沉溺(五)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淫:使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2.贫贱不能移移:使改变。这里是使动用法。3.威武不能屈屈:使...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六)特殊句式1.省略句戒之曰(省去主语“母亲”)2.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者,……也。”表判断)理解默写1.《富贵不能淫》的中心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大丈夫呢?儒家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体现孟子的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3.文中体现“大道之行,为公天下”思想,与孟子的另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4.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5.作者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入世后的处世原则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