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主题阅读一、(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有删减)【乙】长江入川,谓岷江。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①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②。顺流之舟顷刻数十里,不及顾视,一失毫厘与崖石遇,则糜渍漂没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以充内府、供京师而移用乎诸州者,皆陆出,而其羡余③不急之物,乃下于江,若弃之然,其为险且不测如此。(2)出峡始温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节选自宋·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有删减)【注】①捍:同“悍”,强悍。②旋:同“漩”,漩涡。③羡余:地方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
略:__________(2)绝巘多生怪柏
绝:__________(3)不及顾视
顾: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不见曦月
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B.自非亭午夜分
上自劳军(《周亚夫军细柳》)C.出三峡为荆江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若弃之然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B.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C.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D.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出峡始温为平流。5.【甲】【乙】两文都对三峡的水进行了描写,请概括它们的写法有何相似之处,都突出了三峡水怎样的特点。二、(2021·河南南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入峡①十余丈,有两瀑布各出一岩项,相对飞下。嵌根②有盘石③承之,激为飞雨,溅洙满峡,舟过其前,衣皆沾洒透湿,又数丈,半岩有園龛,去水可二丈,以木梯升之,即龙洞也。峡中绀碧④无底,石寒水清,非复人世。舟行数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急回棹⑤。舟人云:“前去更奇。”以雨大作,加飞瀑沾濡,暑肌起栗⑥,骨惊神,凛乎其不可以久留也。(节选自范成大《吴船录》)注:①峡:即龙门峡,距巫峡县城约三公里,巫山小三峡之一。②嵌根:崖岸底部。③盘石:即磐石,厚面大的石头。④绀(gàn)碧:天青色。⑤回棹:驾船返回。⑥栗:皮肤上因寒冷而起鸡皮疙瘩。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没有一点。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C.属引凄异:连续不断。 D.以雨大作:因为。7.翻译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8.作者在描写夏季和春冬之际的水时,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赏析其妙处。9.甲文段引用渔歌和乙文段引用舟人的话,分别有何作用?三、(2022·广东茂名·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10.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3)实是欲界之仙都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仆去月谢病/答谢中中书 B.梅溪之西/任意东西C.孤峰限日/有时觅日 D.仁智所乐/仁在其中矣12.请用三条“/”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13.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14.【甲】【乙】两篇选文在写景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四、(2021·广东阳江·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诗夜游》)【乙】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①。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注释:①临皋:亭名,在黄风南长江边上。1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庭下如积水空明()
(4)盖竹柏影也()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实是欲界之仙都 B.步自雪堂/自三峡七百里中C.今者薄暮/日薄西山 D.顾安所得酒乎/顾野有麦场1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19.【甲】【乙】两文都是月夜出行,【乙】文中哪句话与【甲】文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20.【甲】文中“闲人”这一复杂情感,在【乙】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五、(2022·湖北恩施·八年级期末)古文阅读。【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①薛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此为隐者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
②窥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__③蝉吟鹤唳
唳:______________
④素重幽居
素:______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①仆去月谢病(主谓之间)②还觅薜萝(动宾之间)(3)翻译下面句子。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4)【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乙】文“_____________”(原文作答)两处都采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山势_____________的特点(限四字)。(5)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故鄣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②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③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④,悟衷散赏⑤。(吴均《与施从事书》)注释:①故鄣县:古地名。②企:企求;盼望得到。③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④颐物:怡情养性。颐:颐养;保养。⑤散赏:自由欣赏。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任意东西
__________
(2)鸢飞戾天_______(3)窥谷忘反__________
(4)春罗被径_______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2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乙】文中的景物有哪些特点?25.【甲】【乙】两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主旨相同,请简要叙述。七、诗歌鉴赏(一)(2020·河南郑州·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26.细读《渡荆门送别》一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颈联所写的景色。27.同为送别诗,但两首诗在内容主旨上各不相同,请简析。(二)(2022·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早兴①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②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觉:醒。③思想:烦恼。2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29.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30.甲、乙两诗的尾联,思考:它们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和表达怎样的情感。(三)(2021·浙江宁波·八年级期中)【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3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B.[甲]诗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C.[乙]诗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D.[乙]诗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32.请你具体分析一下两首诗中“望"字的含义和作用。(四)(2021·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滕王阁诗(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33.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B.《黄鹤楼》五、六句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C.《滕王阁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D.《滕王阁诗》情景交融,三、四句写滕王阁周遭的景物与气氛。当年欢宴歌舞的主人们俱已逝去,滕王阁显得冷清寂寥,朝暮相伴,惟有云朵雨点,渲染了一种苍茫、凄冷的气氛。34.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颢的《黄鹤楼》被评价是:唐人七律第一,所以这是一首完全符合格律诗特点的七言律诗。B.结合格律诗齐言、平仄、押韵、对仗的特点来看,王勃的《滕王阁诗》并不是一首真正的七言律诗。C.《黄鹤楼》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七、八句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D.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而作,都传达了物是人非,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自然永恒的感慨。(五)(2022·湖北咸宁·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塞下曲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注释】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35.下列对两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其实是“过居延属国”,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以远飞的蓬草自况。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C.【乙】诗首联描写了塞下自然环境之险恶和军情之紧急,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D.【乙】诗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3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37.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解析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主题阅读一、(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有删减)【乙】长江入川,谓岷江。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①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②。顺流之舟顷刻数十里,不及顾视,一失毫厘与崖石遇,则糜渍漂没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以充内府、供京师而移用乎诸州者,皆陆出,而其羡余③不急之物,乃下于江,若弃之然,其为险且不测如此。(2)出峡始温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节选自宋·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有删减)【注】①捍:同“悍”,强悍。②旋:同“漩”,漩涡。③羡余:地方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
略:__________(2)绝巘多生怪柏
绝:__________(3)不及顾视
顾: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不见曦月
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B.自非亭午夜分
上自劳军(《周亚夫军细柳》)C.出三峡为荆江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若弃之然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B.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C.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D.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出峡始温为平流。5.【甲】【乙】两文都对三峡的水进行了描写,请概括它们的写法有何相似之处,都突出了三峡水怎样的特点。【答案】1.完全
极
看2.A
3.C4.(1)这中间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快马,驾御着疾风,也不觉得有这么快。(2)岷江出了峡口才转为平和的水流。5.两文都使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申]文中的“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正面描写,“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侧面描写;[乙]文中的“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是正面描写,“顺流之舟顷刻数百里,不及顾视”是侧面描写。两文都突出了江水的湍急。【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为: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略:完全。(2)句意为: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绝:极。(3)句意为:船上的人根本就来不及观赏(岸边美景)。顾:看。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相同,都是“看见”的意思;B.不同,如果/亲自;C.不同,出了、流出/指在国外;D.不同,像、好像/如,比得上。故选A。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河床高低不平,曲折蜿蜒,强悍的水流激荡湍急,就像在发怒争斗,水流聚集为急流,一经触及就成为漩涡。“河道凸凹”与“倾折回直”是对河道的描写。“束之为湍”“触之为旋”表并列关系。故断句为: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旋。故选C。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其间,这中间;虽,即使;奔,飞奔的马;不以疾,也不认为快;(2)出,流出;始,才;温,平和。5.考查比较阅读。甲:第二段写江水,其中“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对水的正面描写,突出了夏天江水盛大的特点。“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夸张突出了江水湍急的特点。乙:“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是正面描写,突出了水道狭窄曲折,水流湍急的特点。“顺流之舟顷刻数百里,不及顾视”是侧面描写,通过写船速写水速,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所以两文在描写水时,都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点睛】【乙】长江进入四川,称为岷江。岷江是集合了局地大小各条水流形成的,出了三峡就叫做荆江。河床高低不平,曲折蜿蜒,强悍的水流激荡湍急,就像在发怒争斗,水流聚集为急流,一经触及就成为漩涡。顺流而下的船只,极短的时间就驶出几十里,船上的人根本就来不及观赏岸边美景。行舟之时如果偏差一点就会与水道的礁石崖岸相撞,船马上就会被撞得粉碎然后被水流吞没,没了踪影。所以只要是从局地运货充实国库和提供朝廷用于各地州府的产品,一般都是由陆路运输。其余那些用税赋盈余名义进贡的不重要的东西,才走水路运输,就像打算扔掉一样。岷江就是这样凶险莫测。岷江出了峡口才变为平和的水流。所以都些行舟之人到了这里,一定会喝酒感谢老天爷,互相祝贺平安通过峡江,就像再世为人一样。二、(2021·河南南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入峡①十余丈,有两瀑布各出一岩项,相对飞下。嵌根②有盘石③承之,激为飞雨,溅洙满峡,舟过其前,衣皆沾洒透湿,又数丈,半岩有園龛,去水可二丈,以木梯升之,即龙洞也。峡中绀碧④无底,石寒水清,非复人世。舟行数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急回棹⑤。舟人云:“前去更奇。”以雨大作,加飞瀑沾濡,暑肌起栗⑥,骨惊神,凛乎其不可以久留也。(节选自范成大《吴船录》)注:①峡:即龙门峡,距巫峡县城约三公里,巫山小三峡之一。②嵌根:崖岸底部。③盘石:即磐石,厚面大的石头。④绀(gàn)碧:天青色。⑤回棹:驾船返回。⑥栗:皮肤上因寒冷而起鸡皮疙瘩。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没有一点。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C.属引凄异:连续不断。 D.以雨大作:因为。7.翻译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8.作者在描写夏季和春冬之际的水时,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赏析其妙处。9.甲文段引用渔歌和乙文段引用舟人的话,分别有何作用?【答案】6.B7.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8.文中写夏水能漫上丘陵、阻断水路,从正面写出夏天三峡水的水势大。用船行速度之快从侧面烘托夏水湍急,水流迅疾的特点。文中展现春冬之际三峡的清幽秀美时,用绿色的潭水、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等各种形态的水,正面写出了水清。而水中的各种景物的倒影,侧面烘托水的清澈。9.甲文引用渔歌,再次表现“峡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侧面表现出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乙文引用舟人的话,强调景色的奇特,照应结尾“不可以久留也”。【解析】6.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句意为: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奔:奔驰的快马;故选B。7.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句中重点词语: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转,婉转;绝,消失,停止。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描写手法的赏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是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侧面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意思是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素湍”“绿潭”,正面描写水的清澈;“回旋的清波”“水中倒映着的各种景物”从侧面衬托出水清澈的特点;据此总结作答即可。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写出三峡的特点: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意思是: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鸣叫眼泪沾湿了衣裳,即言猿鸣声音之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乙文中“前去更奇”意思是往前更加神奇。此处引用舟人的话,起到了强调景色奇特的作用,同时照应了结尾“不可以久留也”。【点睛】乙进入石门峡十多丈,有两条瀑布各自从一块岩石顶部流出来,相对着飞流而下。崖岸底部有大石头承接着,(瀑布)激荡在上面成为飞雨,峡谷里溅满了水珠,小船经过它的面前,衣服都沾上水珠湿透。船行了数十步,石壁更加险峻,水流更加湍急,急忙把船桨往回划。船上的人说:“往前更加神奇!”因为大雨倾盆,加上飞流的瀑布沾湿衣襟,灼热的肌肤都战栗,使人毛骨耸立,寒冷的样子不可以让人久留。三、(2022·广东茂名·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10.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3)实是欲界之仙都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仆去月谢病/答谢中中书 B.梅溪之西/任意东西C.孤峰限日/有时觅日 D.仁智所乐/仁在其中矣12.请用三条“/”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13.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14.【甲】【乙】两篇选文在写景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答案】10.(1)交相、交互、相交、互相(2)消散(3)确实、实在、的确(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11.C12.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13.(1)巍蛾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2)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14.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交:交相、交互、相交、互相。(2)句意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散。(3)句意为: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实:确实、实在、的确。(4)句意为: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11.A.辞去/姓氏;B.西面/代词,这件事;C.太阳;D.仁人/仁德;故选C。1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因此断句为: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1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1)入,耸入;清流,明净的溪流。(2)颓,落下;鳞,鱼;竞,争相。14.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方法及文言文的对比阅读。根据【甲】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可知,作者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峰之高,水之清;根据【甲】文“猿鸟乱鸣”可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了猿鸟之声;联系【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可知,作者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森壁、孤峰、幽岫、深溪等景物;联系【乙】文“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可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了蝉声、鹤鸣、猿啼交织的声音;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时通过多种感官相结合的手法从多个角度描绘景物。【甲】文“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一句展现了作者在游览了自然山水之后,沉醉于自然的美景的心情,【乙】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写作者因感受山水之美想远离世俗的纷扰,想寻找静谧之所。因此,两篇文章中的景物描写都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对自然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点睛】参考译文【乙】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四、(2021·广东阳江·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诗夜游》)【乙】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①。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注释:①临皋:亭名,在黄风南长江边上。1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庭下如积水空明()
(4)盖竹柏影也()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实是欲界之仙都 B.步自雪堂/自三峡七百里中C.今者薄暮/日薄西山 D.顾安所得酒乎/顾野有麦场1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19.【甲】【乙】两文都是月夜出行,【乙】文中哪句话与【甲】文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20.【甲】文中“闲人”这一复杂情感,在【乙】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答案】15.考虑,想到
于是
形容水的澄澈
大概是16.(1)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2)哪一夜没有夜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17.C18.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19.人影在地,仰见明月20.①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与客在月明风清之夜一面走,一面吟诗酬答。有良朋、美酒、佳肴,富有生活气息。(或深夜出游赏月,清闲无比,悠游自在,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②人生的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时间相隔不久,江山景色却再也认不出来,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世事变迁的感慨。【解析】15.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遂:于是;(3)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4)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大概是。1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1)亦:也;寝:睡觉;于:在;(2)但:只;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17.此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这类题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这/表判断;B.介词,从/介词,在;C.迫,逼近/迫,逼近;D.但是,可是/看;故选C。18.此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方法有:明词性(根据词性找句子结构),找句式(注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对称句、倒装句等一些固定句式),看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言),据修辞(排比、对偶、反复、顶针)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意思是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根据意思可断为: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19.此题考查诗句赏析。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给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个画面: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澄澈透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澄澈的月光比作积水,新颖独特,体现出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乙文中“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意思是: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月明风清的美景,衬托出诗人欢快的心情,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20.此题考查文章的情感。甲文中“闲人”包含着复杂的情感: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乙文中“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与客在月明风清之夜一面走,一面吟诗酬答,这种清闲自在体现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乙文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意思是: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包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世事变迁的感慨,是“人生的感慨”的体现。据此回答即可。【点睛】乙文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五、(2022·湖北恩施·八年级期末)古文阅读。【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①薛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此为隐者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
②窥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__③蝉吟鹤唳
唳:______________
④素重幽居
素:______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①仆去月谢病(主谓之间)②还觅薜萝(动宾之间)(3)翻译下面句子。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4)【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乙】文“_____________”(原文作答)两处都采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山势_____________的特点(限四字)。(5)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激:冲击,撞击。反:同“返”,返回。
唳:叫。
素:向来。(2)①仆/去月谢病(主谓之间)②还觅/薜萝(动宾之间)(3)①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②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4)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高峻秀奇(5)抒发了作者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和避世退隐的思想感情。【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为: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激:冲击,撞击。②句意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③句意为:蝉鸣鹤叫。唳:叫。④句意为: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素:向来。(2)考查句子停顿。(1)句意为:我上个月因病辞官。主语是“仆”,谓语是“去月谢病”。故断句为:仆/去月谢病。(2)句意为: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动词是“还觅”,宾语是“藤萝”。故断句为:还觅/薜萝。(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自,从;至,到;许,表示约数;(2)之,的;(4)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乙文中的“森壁争霞,孤峰限日”意为: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一个“争”字,一个“限”字,化静为动,突出了山的高峻秀奇的特点。(5)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甲文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知,表现了作者对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联系乙文中的“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仁智之乐,岂徒语哉”可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点睛】【乙】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六、(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故鄣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②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③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④,悟衷散赏⑤。(吴均《与施从事书》)注释:①故鄣县:古地名。②企:企求;盼望得到。③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④颐物:怡情养性。颐:颐养;保养。⑤散赏:自由欣赏。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任意东西
__________
(2)鸢飞戾天_______(3)窥谷忘反__________
(4)春罗被径_______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2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乙】文中的景物有哪些特点?25.【甲】【乙】两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主旨相同,请简要叙述。【答案】22.向东向西(向东或向西)
至,到达
同“返”,返回
覆盖23.(1)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快马。(2)悬崖陡峭,山峰高峻,直插银河。24.山高景美: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充满生机(生机勃勃):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气象万千(四季风光,各有特色):秋露为霜,春罗被径。25.写作手法:都运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文章主旨:都抒发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都有避世隐居的高洁情趣。(寄情山水,排遣烦恼)(意近即可)【解析】22.本题考查字词含义。(1)任意东西:意为“(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向西;(2)鸢飞戾天:意为“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戾:至,到达;(3)窥谷忘反:意为“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4)春罗被径:意为“春草覆盖着小路”;被:覆盖。2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注意以下字词:(1)急湍:湍急的流水;奔:飞奔的快马;(2)汉:银河;绝壁:悬崖。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由“绝壁干天,孤峰人汉”可知,山峰陡峭;“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可知这植物茂盛;由“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可知这里生物中众多,自在生活;由“秋露为霜,春罗被径”可知这里的四季景色各异。25.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主旨。写作手法:甲文借山川的美景,表达自己希望隐居山林,批判了那些追名逐利之人,所以是“借景抒情”;乙文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所以也是“借景抒情”;主旨方面:甲文通过对于自然景观地描写,能够表现出作者对于景物的喜爱,乙文则是在描写山川四时之景的美丽,同时也是表现出来对于这种景物的喜爱。【点睛】乙文故鄣县往东三十五里,有座青山,绝壁千尺,直入云霄;绿色的屏障千重百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比翼竞飞;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探头水面。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恰养性情,使人心胸开阔,得到慰藉。七、诗歌鉴赏(一)(2020·河南郑州·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26.细读《渡荆门送别》一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颈联所写的景色。27.同为送别诗,但两首诗在内容主旨上各不相同,请简析。【答案】26.示例:朗月映照下的江水之夜,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分,天边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27.《渡荆门送别》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送柴侍御》送别朋友柴侍御,表达诗人浓浓的离愁。【分析】26.本题考查画面描绘。在描绘诗文画面描绘时可先理解诗句含义,在多用修饰性词语加以描绘即可。颔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思是: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据此描绘即可。示例:烟波浩渺的江面上,一轮明月渐渐升起,明月映照在江水之中,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傍晚时分,空中层层的彩云飘飞形成绮丽的海市蜃楼。27.本题考查诗文理解。《渡荆门送别》是唐代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鱼池水产养殖租赁3篇
- 2024年生物技术数据保密与产学研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砂石供应商合同模板
- 2025年EPS线条新型保温材料采购协议3篇
- 2024版机票改签预订协议3篇
- 2024年版权保护音乐出版合同
- 2024年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 2024年船舶买卖标准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鱼塘承包养殖生产资料租赁合同3篇
- 2024轻钢别墅工程保险合同
- 强基计划模拟卷化学
-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商务沟通第二版第6章管理沟通
- 培训课件-核电质保要求
- 过敏原检测方法分析
- TSG_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任务单
- 外观GRR考核表
- 大型平板车安全管理规定.doc
-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