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6-2020_第1页
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6-2020_第2页
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6-2020_第3页
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6-2020_第4页
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6-20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22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936—2020

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规程

2020-01-21发布2020-04-2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93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叶县农业农村局、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省科技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新明、张志勇、熊淑萍、王小纯、于旭昊、许全然、朱伟、周宏太、倪雪峰、

李萌。

1

DB41/T1936—2020

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的相关术语和定义、种子选择与处理、秸秆处理、播前

整地、种肥同播、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51—2008小麦

GB1353—2018玉米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15671—2009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23348—2009缓释肥料

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411—2007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

NY/T1628—2008玉米免耕播种作业质量

DB41/T697—2011夏玉米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41/T871—2013豫北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41/T872—2013豫中南补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41/T923—2014夏玉米免耕覆盖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规程

DB41/T1062—2015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DB41/T1500—2017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DB41/T1791—2019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固碳

采用小麦玉米高产管理和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碳库有机和无机碳含量。

3.2

温室气体减排

采用适宜的施肥、土壤耕作措施,降低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CH4、N2O)排放。

3.3

免耕

2

DB41/T1936—2020

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土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管理的耕

作方法。

3.4

少耕

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耕作次数或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4种子选择与处理

4.1品种选择

4.1.1小麦种子选择

选择光合效率高,肥料利用效率高,抗逆特性好,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或认定的品种,种子质量符

合GB4404.1—2008的规定。

4.1.2玉米种子选择

选择生育时期长、光合效率高、耐密植、生物量大、水肥利用效率高、抗逆特性好,经过国家或省

级审定或认定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的规定。

4.2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应符合GB/T15671—2009的要求。

未包衣的种子,应选用安全高效杀虫、杀菌剂进行拌种。

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

5秸秆处理

5.1玉米秸秆处理

玉米收获时,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抛洒于地表。作业质量应符合NY/T500要求。

5.2小麦秸秆处理

小麦收获时,秸秆直接粉碎覆于地表,作业质量应符合NY/T500要求。

6播前整地

采用免耕或少耕技术。每间隔2年~3年深翻一次,耕深25cm以上。

7种肥同播

7.1底肥

小麦、玉米底肥推荐采用符合GB/T23348—2009质量要求的缓释肥料。小麦底肥使用量为每667m2

施用氮素7kg~9kg。玉米底肥适用量为每667m2施用氮素8kg~10kg。

7.2播种

3

DB41/T1936—2020

7.2.1小麦

7.2.1.1播期播量

参照DB41/T871—2013、DB41/T872—2013和DB41/T1062—2015中小麦部分执行。

7.2.1.2播种方式

采用种肥同播一体化作业机,一次性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程序。作业质量符

合NY/T1411—2007要求。

7.2.2玉米

7.2.2.1播期播量

参照DB41/T871—2013、DB41/T872—2013和DB41/T1062—2015中玉米部分执行。

7.2.2.2播种方式

参照DB41/T923—2014和DB41/T1791—2019要求进行播种,作业质量符合NY/T1628—2008要求。

8田间管理

8.1水肥管理

8.1.1小麦

在小麦起身拔节期进行追肥,追肥量为每667m2施用纯氮5kg~7.5kg,与硝化抑制剂(用量为占

追肥量的2%)或脲酶抑制剂(用量为占追肥量的0.25%)一同施入。追肥后根据墒情进行浇水。

8.1.2玉米

玉米没有底肥的地块,在五叶期进行施肥,追肥量为每667m2施用纯氮12kg~15kg,并施用硝化

抑制剂(用量为占追肥量的2%)或脲酶抑制剂(用量为占追肥量的0.25%)。施肥后根据墒情进行浇水。

采用种肥同播的地块,在大喇叭口时期进行追肥,追肥量为每667m2施用纯氮7kg~9kg,并施用

硝化抑制剂(用量为占追肥量的2%)或脲酶抑制剂(用量为占追肥量的0.25%)。根据墒情进行浇水。

8.2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参照DB41/T1500—2017进行。农药安全使用应符合NY/T1276—2007要求。

玉米参照DB41/T697—2011进行。农药安全使用应符合NY/T1276—2007要求。

9收获

9.1小麦

小麦于蜡熟期,采用联合收割机械收获。入仓应符合GB1351—2008的要求。

9.2玉米

4

DB41/T1936—2020

玉米采用晚收技术。籽粒含水率<25%时,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无机械收获条件的采用

人工收获,标准为玉米苞叶干枯变白,子粒乳线消失,变硬发亮,黑层出现。籽粒入仓时应符合

GB1353—2018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41/T193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叶县农业农村局、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省科技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新明、张志勇、熊淑萍、王小纯、于旭昊、许全然、朱伟、周宏太、倪雪峰、

李萌。

1

DB41/T1936—2020

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玉米固碳减排生产技术的相关术语和定义、种子选择与处理、秸秆处理、播前

整地、种肥同播、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51—2008小麦

GB1353—2018玉米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15671—2009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23348—2009缓释肥料

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