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探究考点_第1页
实验与探究考点_第2页
实验与探究考点_第3页
实验与探究考点_第4页
实验与探究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与探究

考点实验探究

【考点集训I】

考向实验探究

(2019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33)血糖可刺激胰岛P细胞分泌胰岛素,许多氨基

酸也都有类似的作用。在血糖正常时,氨基酸的这种效应较弱;但如果血糖升高,

氨基酸的这种作用效应就明显增强。现提供下列材料,请完善对上述结论的验证。

(实验方案不分组)

材料:家兔若干、赖氨酸和精氨酸混合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血检设备、

蒸储水、注射器、饲料等。

⑴实验思路:

①取材:;

②安静状态下,用血检设备检测其,记作X1;

③静脉注射赖氨酸和精氨酸混合溶液,15min后检测相关指标,记作X2;

④适宜时间(大于24h)后,静脉注射,15min后检测相关指标,

记作X3;

⑤适宜时间(大于24h)后,静脉注

射,15min后检测

相关指标,记作X」;

⑥比较、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按正常饲养条件处理家兔,注射相关试剂的剂量均符合“等量且适量”要求)

⑵实验结果:已知A%、X3.X」中最大的是心请用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它们之间

的大致关系:

第I页共30页

(3)实验结论与分析:

①人的食物中往往同时含有鼠基酸和糖类,因此,氨基酸的上述作用,可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胰岛素又可(填“促进”或“抑制”)肌肉等组织细胞对氨基酸的摄

取并合成蛋白质。

③当机体的血糖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胰岛。细胞的激素分泌量。

答案(1)①取健康的、发育成熟的家兔若干或1只②胰岛素含量④葡萄糖

溶液⑤葡萄糖溶液及赖氨酸和精氨酸混合溶液

⑵(共3分坐标1分X2、X,介于%、X,之间1分尤高于X21分)

初岛索相时含依

X,X,X、X.检测项目

⑶①机体进食后迅速、足量分泌胰岛素②促进③增加

【五年高考】

A组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

考点实验探究

1.(2019浙江4月选考,33,10分)欲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

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小鼠若干只,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要求与说明:血糖浓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⑴实验思路:

第2页共30页

⑵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其原因是°

②当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中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变化

是。此时机体细胞一方面增加对

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另一方面。

答案(1)①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

②将小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

盐水,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

③当出现低血糖症状后,A组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

④对每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s□MH・脑浓度

€□B如血糖浓发

注射溶漉门”溶液

胰岛素对小鼠血糖浓度影响示意图

(3)①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

②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抑制氨基酸

等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2018浙江11月选考,33,10分)以实验动物蛙为材料,开展神经系统结构与功

能的研究。

(要求与说明: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第3页共30页

回答下列问题:

⑴关于反射弧分析的实验及有关问题如下:为验证脊蛙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实验思路是用1%H2soi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

说明反射弧完整。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实验思路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

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

有、•若某反射

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

是o若用5%H2sol溶液刺激蛙一

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H2soi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

是o

⑵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细胞外,

但这两种细胞内的Na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实验证明蛙下肢的一条肌肉直接

与和该肌肉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

是。若取上述一段神经,用某种

药物处理阻断了Na通道,然后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

⑶将蛙坐骨神经纤维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膜电位为-70mV,若在一定范

围内增加溶液中的K'浓度,并测量膜电位变化。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

表示实验结果)。

答案(1)用现H2S0..溶液刺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测定从刺激感受器开始到出

现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时间

第4页共30页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需要时间组成该反射弧的神经元比屈腿反射多感

受器受损

(2)神经和肌肉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存在电位差无法产生

(3)

膜电位与溶液钾离子浓度的关系示意图

3.(2018浙江4月选考,33,10分)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或分析与讨论。

(1)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兔红细胞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

线上的细胞,以避免,减少误差。

(2)①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时,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

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

是O

②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

机体处于状况时,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

(答出2点即可)。

⑶某同学进行切除甲状腺对小鼠体长影响的实睑观测到切除甲状腺的幼年组

小鼠体长增加明显低于未切除组,其机理

是,

(4)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抗血清。

第5页共30页

①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在你的实验思路中,关键是需对小鼠进

行o为什

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答案⑴重复计数

(2)①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②低血糖肝糖元分解加强、脂肪

分解加速

⑶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下降

⑷①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会使小鼠产生

更多的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

第一次注射抗原第二次注射相同抗原

4.(2017浙江11月选考,33,10分)为了研究海拉细胞的细胞增殖,以总细胞数和

细胞分裂指数(细胞群体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要求:细胞培养至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时。

实验思路涉及的主要用具需写出,但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⑴完善实验思路:

第6页共30页

①将已知细胞密度的海拉细胞悬液,用移液管加入各个含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

后置于co」培养箱中培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⑵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⑶分析与讨论:

①细胞计数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如何计

数?O

②若要得到大量的Gi期细胞,可采用的方法

是,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为了检测某种药物对该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标

记的物质是,原因

O

答案(1)②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同时制作临

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与计数分裂期细胞并记录。

.....总细胞数

——细胞分裂指数

培养时间一►

第7页共30页

总细胞数与细胞分裂指数变化曲线

⑶①只计左绩口上线上的细胞

②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成分由于原料缺少使细胞合成有关物质如RNA和

蛋白质受阻,而使细胞分裂停滞于G,期

③胸腺口密咤脱氧核苗胸腺喀D定脱氧核昔是DNA合成的原料,其进入细胞的量可

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

5.(2017浙江4月选考,33,10分)欲研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请根

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海拉细胞的细胞数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绢

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海拉细胞悬液,药物甲溶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药物乙溶液,培养

液,培养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

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分组设计:

A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

B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

C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加

入。

(2)完善实验思路:

①……

⑶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并标出加入药物的时间点)O

第8页共30页

(4)分析与讨论:

药物甲的作用是O

答案(1)适宜浓度的药物乙溶液

⑵①将培养瓶平均分为3组,编号A、B、C。分别向三组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海

拉细胞悬液和等量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别用血细胞计数板

测定各组的海拉细胞数。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向B组和C组加入药物甲,A组不做处

理,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向C组加入药物乙,继续培养一

段时间,每隔相同的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

④统计并分析数据。

时间

药物甲跖物乙

药物甲、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影晌曲线图

⑷促进细胞分裂

6.(2016浙江10月选考,33,10分)设水稻细胞与染色剂甲反应呈红色,小麦细胞

与染色剂乙反应呈黄色,大麦细胞与染色剂丙反应呈绿色。现有A、B、C三瓶不

同的细胞悬液,每瓶中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上述细胞。欲用染色剂甲、乙、丙鉴

别这三瓶细胞悬液中有几种细胞,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预

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第9页共30页

材料与用具:染色剂甲、乙、丙溶液各1瓶,A、B、C细胞悬液各1瓶;试管若干

支,显微镜。

(要求与说明:一种染色剂只与一种细胞产生反应;每支试管中只能加一种染色剂;

装片的具体制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⑴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

①……

⑵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答案(1)①取试管9支.进行编号:

②实验分组

表不同染色剂鉴别不同细胞悬液的实验分组

染色剂甲染色剂乙染色剂丙

细胞悬液A1.A十甲2.A+乙3.A+丙

细胞悬液B4.B十甲5.B+乙6.B+丙

细胞悬液C7c甲8.C+乙9.C+丙

③按上述分组,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细胞悬液和染色剂溶液,摇匀;

④一段时间后,制作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各试管中细胞的颜色,并记录。

⑵①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一支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一种细胞。②若

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两支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两种细胞。③若某瓶细

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三支均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三种细胞。

第10页共30页

7.(2016浙江理综,31,12分)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

鼠的分组及处理见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切除甲状腺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W

饲养M天饲养14天1次/天,共14天1次/天共14天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胃中。

请回答:

(1)表中W是对丁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

⑵预测实验结果(设计T坐标系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示意曲线表示)。

⑶分析与讨论

①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位于,该激素经的

血液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

②通过服用放射性m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

是,。

答案(12分)

(1)生理盐水灌胃

til

⑵。'--------------^间

⑶①下丘脑垂体门脉

②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

第11页共30页

8.(2016浙江4月选考,33,10分)为研究某生物制剂(W)具有促进细菌R增殖的作

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以细胞数变化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

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个、液体培养基、队细菌氏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因素;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

要求;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培养液成分变化不利于细菌B生长不作要求;实

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⑴实验思路:

①……

⑵预测实验结果(设计f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培养过程中,细菌B的增长方式为形增长。

②为提取细菌B内的酶,对该菌进行破碎时,应将其。

A.置于蒸储水中B.用纤维素酶水解

C.置于稀盐酸中D.冷冻研磨

答案(1)①取细菌B,经稀释后得到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并记录。②取菌液分别接种于以下两组培养瓶中,每组若干瓶。甲组:液体培养基;

乙组:液体培养基+W。③将上述两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述两组中的培养瓶

内的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进行计数,并记录。④每隔一段时间重

复③。⑤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第12页共30页

«匚二]甲即

n匚二)乙蛆

°>23测量次数

生物制剂W对细菌B增殖的影响

⑶①S②D

9.(2015浙江10月选考,33,10分)欲进行小鼠肝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发

生体积和数量变化的实验,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

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小鼠肝细胞悬液:用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

1.3%NaCl溶液、蒸储水、试管若干支、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具有测距功能)

等。

(要求与说明:对NaCl溶液的具体稀释过程,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

不考虑细胞体积变化对计数的影响。绘制曲线时的细胞体积指细胞的平均体积)

请回答:

⑴实验思路:

⑵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绘制细胞体积和细胞数量变化示意曲线):

---------NaCl溶液浓度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小鼠肝细胞体积和数量的影响

⑶分析与讨论:

①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0.9犯寸,细胞体积与数量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

第13页共30页

②基于上述实验,怎样才能用肝细胞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

答案(D①取试管若干支,将质量分数为1.3%的NaCl溶液由高到低进行浓度梯

度稀释。②向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肝细胞悬液,放置一定时间。③取各试

管中的肝细胞悬液,分别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并测量细胞直

径,记录实验结果。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细胞数依

细胞体积

-

-

--------NaCl溶液浓度

不同浓度、aCl溶液对小鼠肝细胞体积和数量的影响

(3)①NaCl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体积变小,原因是细胞失水皱缩。细胞数量

不变,原因是细胞仍完整。②将肝细胞置于蒸储水中,细胞吸水胀破,然后进行

离心等处理,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

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实验探究

1.(2019课标全国III,29,11分)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⑴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

氮有机物是,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

⑵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镀态氮(NH%)和硝态氮(NO3)o已知作物甲对

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镀为唯一氮源)中NH*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井口

第14页共30页

N0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

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答案(1)蛋白质核酸叶绿素

⑵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镀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

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巷口N0&剩余量。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剩余量小于NH: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

收N03;若营养液中NH1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O

2.(2018天津理综,7,10分)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功能受多种物质影响,与血

管健康密切相关。

⑴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可降低VSMC膜上C/运输蛋白的活性,导致进

入细胞内的Ca2-(增加/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上述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⑵机体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引起VSMC内质网功能紊乱,堆积未折

叠蛋白,这些蛋白没有形成正确的,不能行使正常功能。

⑶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熟分化型VSMC后,其细胞分化相关指

标的变化如表所示。

细胞

相又揩相对迁

分化指标形态

殖能力移能力

同型半胱氨酸

未处理长梭形弱弱

处理椭圆形强强

第15页共30页

由此推断,同型半胱氨酸导致VSMC分化程度(升高/降低),功能紊乱。

⑷已知血管保护药物R对VSMC没有直接影响,但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VSMC

的作用。以小鼠VSMC为材料,在细胞水平研究上述作用时,应设计三组实验,

即、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和;每组内设三

个重复,其目的是O

答案(1)减少体液(2)空间结构(3)降低(4)对照组R+同型半胱氨酸

处理组减少随机误差

C组教师专用题组

1.(2014浙江理综,31,12分)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

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媵0,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b再用1%H2soi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

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

其是否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

变化。

第16页共30页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⑵为了验证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

验思路。

答案(12分)

(1)

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实验的预测结果及结果分析表

思测

结果的原因分析

路结

①是反射弧完整,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需要时间,故刺激与屈腿不

②否

会同时发生

③是电刺激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或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④否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坐骨神经上测不到电位变化

(2)⑤捣毁该蛙的脊髓,刺激其右后肢的趾端,观察是否屈腿。

2.(2014福建理综,27,12分)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

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h后检测Na-K-ATP

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表:

第17页共30页

细胞活力

Na-K-ATP酶活性

组别颗粒物浓度/ug・mL

/U•mgpro-1(相对值)

A035.81

B5030.60.98

C10020.50.87

D20012.40.48

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II总活性来表示,用于

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SDH总活性由该组细胞数及每个细胞SDI1酶活性共同

决定。

(1)根据表中相关信息将下面柱状图补充完整。

⑵细胞培养时,需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请用方框在下面血细胞计数室图

中标出计数区域。

⑶本实验毒性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

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生理过程)。实验数

据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

第18页共30页

(4)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致癌因子会损伤DNA,使基因和原癌基因突变。

长期处于汽车尾气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执行的免疫功能障碍,导致

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答案⑴

40

35

30

25

20

15

10

ABCD

组别

汽车爆气中“PK人M粒物对T淋巴细胞N・-K-ATP够活性的影响

血细胞计数空

(3)有氧呼吸(需氧呼吸)增大

(4)抑癌细胞

【三年模拟】

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1.(2020届浙江嘉兴高三9月测试,31)(10分)人类AB0血型是由红细胞膜上A、

B抗原决定的。血清中的凝集素会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定的凝集反应。不同血型的

抗原和凝集素分布如表。

第19页共30页

ABO血型抗原类型凝集素类型

AA型抗B凝集素

BB型抗A凝集素

ABA型、B型无

0无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欲鉴定某血样的ABO血型,设计实验如下。请完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和结

论,并完成分析与讨论。

材料和用具:载玻片一个、滴管若干、抗A凝集素试剂、抗B凝集素试剂和待测

血样等。

⑴实验步骤:

①将抗A、抗B凝集素试剂分别滴加在载玻片的两侧。

②在抗A凝集素试剂和抗B凝集素试剂中各滴加一滴。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血滴有无现象。

⑵结果和结论,把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阳性结果用“+”

表示,无阳性结果用"-"表示)。

⑶分析与讨论:

①为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率,既要用凝集素试剂检测血型,还要用已知血型的一

与待检者的血清混合来检测血型。

②凝集素属于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位点位于其Y形结构的。

第20页共30页

③动物的抗A凝集素或抗B凝集素虽为抗体,但一般认为其产生不是通过自身抗

原的刺激后经体液免疫产生的。请例举事实以支持该观

点:O

答案(1)②待测血样③凝集

(2)

血型鉴定结果和结论记录表

鉴定结果

结论(血型)

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AB型

--0型

+A型

+-B型

⑶①红细胞②两臂③A血型的红细胞含A型抗原,但血清中不含抗A凝集素

2.(2020届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33)(10分)代谢综合征(MS)最明显的特征是

空腹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且非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特点。MS最主

要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IR),即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6-姜

烯酚是植物姜的根茎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6-姜炜酚能够有效治疗

MS,且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现有某科研小组欲验证6-姜烯酣的上述作用,请利

用以下提供的材料与药剂,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与药剂:3月龄大鼠10只,20月龄大鼠若干只,低浓度6-姜烯酚药剂,高浓度

6-姜烯酚药剂,5%阿拉伯胶溶液(一种可使老年大鼠患VS的有机溶剂),灌胃装置

等(各组均给予正常饮食、饮水;所需测量仪器不作要求)

第21页共30页

请回答,

⑴实验思路:

①分别取10只3月龄大鼠和20月龄大鼠,编号A、B,适应性喂养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②其中,A、B组给予适量的5%阿拉伯胶溶液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6

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第6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④O

⑵请用柱状图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⑶实验分析:

①实验发现,B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都较高,主要原因是

②选择3月龄大鼠的原因是—

(4)科研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处死了大鼠,并取出各组大鼠附睾周围脂肪组织,对细

胞质膜上GLUT4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D组中GLUT4的浓度显著升高。一般情

况下,GLUT4在细胞膜内处于闲置状态,只有在胰岛素刺激下,它才能通过易位作

用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膜上。由此推测,6-姜烯酚是通过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血糖。

第22页共30页

答案(1)①另取20只20月龄大鼠均分为2组,编号C、D,适应性喂养7天②C、

D组分别给予等量的含低浓度6姜烯酚药剂的郭阿拉伯胶溶液灌胃、含高浓度

6-姜烯酚药剂的5%阿拉伯胶溶液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6周③所有大鼠禁

食适宜时间,测定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并记录,取平均值④统计分析所得的数据

⑵预测实验结果

□血精浓度

W(

E□胰岛素浓度

0-2.

O•

一M

卷S

豆®

»150底

蠢100

€奇

50越

6-力烬曲对禁食大鼠血惭、胰岛索浓度的影响

(3)①B组大鼠年龄大,其组缕ffl胞对胰岛素不敏感QR),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

高浓度的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使其释放胰岛素②作为对照,证明20

月龄大鼠出现了代谢综合征(4)促进GLUT4的合成来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增加葡萄糖的摄取

3.(2020届浙江七彩阳光高三联考,31)(10分)回答下列神经生理实验的相关问

题。

(1)1842年,马泰乌奇将一条蛙神经肌肉标本A的坐骨神经搭在另一条蛙神经肌

肉标本B的腓肠肌上,当支配腓肠肌B的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肌肉B收缩时,

没有直接受到刺激的腓肠肌A,这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3页共30页

标本A标本B

⑵设计实验思路,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测定神经冲动在神经上的传导

速度。

实验材料: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在实验期间保持活性);秒表;电极。

①获得并固定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⑶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的表面相距2~3cm

处放置两个连接着电流表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

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以时间为横坐标,电位差为纵坐标的曲线

图。如果b点受到损伤,导致膜对钾、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则给予电刺激前指针

的偏移方向为。

答案(1)稍后也会发生收缩U分)在肌肉B收缩时产生了电流,继发性地刺激

了搭在肌肉B上的神经A,再引起这条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继发性地收缩(1分)

⑵②先刺激坐骨神经靠近腓肠肌的一端,其后再刺激坐骨神经靠近脊髓的一

端;(1分)

③分别测量并记录每次从刺激到肌肉反应的时间;(1分)

④测量并记录第一次刺激和第二次刺激之间的长度;(1分)

⑤用长度/时间代表神经冲动在神经上的传导速度。(1分)

第24页共30页

A

E

/

--时间/m*

(3分)

向右偏转(1分)

4.(2020届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一模,31)(10分)胰岛素具有抗炎作用:胰岛

素可降彳氐单核细胞EgrT(一种转录因子)活性和TF(一种致炎因子)的分泌,起直

接抗炎作用;胰岛素也可通过降低血糖从而降低Egr-1活性和TF的分泌,起间接

抗炎作用。体外培养单核细胞,当单核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相同时,胰岛素浓度在

100^1000mu/L范围内的降糖效果相同。欲证明胰岛素具有上述两种抗炎作用,

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材料与用具:培养瓶、单核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正常浓度(2g/L)葡萄糖溶液、

高浓度(3g/L)葡萄糖溶液、低浓度胰岛素(100mu/L)、高浓度胰岛素(1000mu/L)、

LPS(脂多糖)

(要求与说明:实验过程中加入LPS能刺激单核细胞诱发炎症反应,Egr-1活性和

TF含量分别在加入LPS1小时和6小时后测定。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

实验条件适宜)

⑴完善实验思路:

①分组:取若干培养瓶,加入,均分为4组,编

号A、B、C、D。

②处理:A组:加入正常浓度(2g/L)葡萄糖溶液,

B组:加入,

C组:加入,

第25页共30页

D组:加入高浓度(3g/L)葡萄糖溶液和,置于相同且适宜条

件下培养24小时。

③测定:给四组加入等量LPS继续培养,1小时后分别从4组中取出半数培养瓶测

定并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⑵预测实验结果:如图呈现的是Egr-1活性的测定结果。请将TF含量的测定结

果添加至图中并完善坐标系。

(3)分析与讨论:

①上戚C、D两组实验结果,说明胰岛素具有(填“直接”或“间接”)抗炎

作用。

②当人的皮肤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症,受损伤的部位出现

的现象。

答案(10分)(D①等量单楔ffl胞悬液与细胞培养液(1分)②高浓度(3g/L)

葡萄糖溶液(1分)高浓度(3g/L)葡萄糖溶液和低浓度胰岛素(100mu/L)(1分)

高浓度胰岛素(1000mu/L)(1分)③EgrT活性(1分)6小时后分别从4组中

取出剩余培养瓶测定TF含量并记录(1分)(2)(共2分纵坐标及含义、图例说

明正确得1分;柱条正确得1分)

第26页共30页

□Egr-1活性

□TF含fit

IIIIIIIIIIHI

A蛆R!flCfflDffl

组别

⑶分析与讨论(2分)

①直接②疼痛、发红、肿胀、发热

5.(2019浙江金华十校联考,33)(10分)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或分析

与讨论。

⑴为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