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手册TOC\o"1-2"\h\u20643第1章渔业水域环境概述 3130001.1水域环境与渔业的关系 312111.2渔业水域环境的分类与特点 424428第2章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技术 5288482.1监测方法与技术 5245892.1.1采样方法 5212302.1.2监测指标 5307382.1.3监测方法 533942.2监测设备与仪器 515512.2.1现场监测设备 5245782.2.2实验室分析设备 6319462.2.3遥感设备 6326352.3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685662.3.1数据整理 6240152.3.2数据分析 683472.3.3结果呈现 652772.3.4数据共享与利用 622418第3章水质参数监测 6300063.1水温监测 6241803.1.1监测方法 6151443.1.2监测频次 7324953.2溶解氧监测 7318423.2.1监测方法 7262113.2.2监测频次 728833.3pH值监测 756743.3.1监测方法 7251663.3.2监测频次 7273993.4氮、磷营养盐监测 8118693.4.1监测方法 874283.4.2监测频次 829575第4章生物指标监测 8254164.1浮游动物监测 8271564.1.1监测方法 89494.1.2监测指标 9236044.2底栖动物监测 951894.2.1监测方法 9210784.2.2监测指标 993474.3水生植物监测 928994.3.1监测方法 9306064.3.2监测指标 10263104.4鱼类资源监测 10316344.4.1监测方法 10233654.4.2监测指标 1020884第5章污染物监测 1080335.1重金属污染监测 1043505.1.1监测方法 1091015.1.2监测指标 1031665.1.3监测步骤 11113615.2有机污染物监测 11187275.2.1监测方法 1161015.2.2监测指标 11108775.2.3监测步骤 11280015.3农药、兽药残留监测 1139165.3.1监测方法 1161935.3.2监测指标 11261775.3.3监测步骤 11255395.4油类污染物监测 1136765.4.1监测方法 11221845.4.2监测指标 11207815.4.3监测步骤 129295第6章渔业水域环境评价 12276566.1水质评价 12301936.1.1水质参数 1219616.1.2水质标准 1231006.1.3评价方法 12148776.2生物指标评价 1214026.2.1生物指标 12197036.2.2评价方法 12155406.3污染评价 1246256.3.1污染物 12324316.3.2评价方法 1390646.4综合评价 1390756.4.1评价方法 1338036.4.2评价结果 1310104第7章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 13135207.1污染源控制 1341447.1.1工业污染源控制 1364087.1.2农业污染源控制 13322597.1.3城镇生活污染源控制 1379917.1.4畜禽养殖污染源控制 1379687.2水域生态修复 14146047.2.1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1445497.2.2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 14311857.2.3水体富营养化控制 14312227.3水资源合理利用 14255587.3.1水资源优化配置 14280917.3.2节水型渔业发展 1497777.3.3水资源保护 14133917.4法律法规建设与政策支持 14301197.4.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4307107.4.2政策支持 14168257.4.3宣传教育与培训 1518254第8章渔业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15202598.1湖泊渔业环境保护 15272228.2河流渔业环境保护 15192858.3近海渔业环境保护 15288038.4水库渔业环境保护 1618601第9章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新技术 16185829.1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 16208419.1.1无人机遥感原理及系统组成 16286409.1.2无人机遥感在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6306009.1.3无人机遥感监测案例分析 16153679.2生物传感器技术 1687219.2.1生物传感器原理及分类 17172989.2.2生物传感器在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7229469.2.3生物传感器监测案例分析 1718949.3水质自动监测技术 17202739.3.1水质自动监测原理及系统组成 17250229.3.2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753069.3.3水质自动监测案例分析 176559.4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1742579.4.1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17235289.4.2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在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7258709.4.3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案例分析 1726202第10章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展望 171310310.1未来渔业水域环境面临的挑战 17965210.2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17858310.3国际合作与交流 182268110.4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18第1章渔业水域环境概述1.1水域环境与渔业的关系渔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其发展受到水域环境的直接影响。水域环境为渔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包括适宜的水温、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与水域环境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水域环境有利于渔业资源的繁衍和增长,反之则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因此,研究渔业水域环境,对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渔业水域环境的分类与特点渔业水域环境可根据其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下为主要的分类及特点:(1)淡水渔业水域环境(1)河流: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和季节性,水温、水质、底质等条件因地域和季节而异,为多种鱼类提供繁殖和生长的场所。(2)湖泊:水域面积较大,水位相对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3)水库:人工建造的水域环境,具有调节水文周期、防洪、灌溉等功能,同时也是渔业资源的重要栖息地。(4)河口: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地带,盐度变化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独特的渔业资源。(2)海洋渔业水域环境(1)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受陆地径流影响,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重要的渔业捕捞区域。(2)外海:远离陆地的海域,水文条件相对稳定,渔业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捕捞价值。(3)沿岸:沿海地带,受潮汐、季节风等因素影响,具有独特的渔业水域环境。(4)深海:深海区域,水温低、光照弱,生物种类较少,但部分海域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3)人工渔业水域环境(1)池塘:人工挖掘的水域,用于养殖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具有可控性、规模化的特点。(2)水产养殖场:以养殖为主要目的,设施完善,可实现高密度养殖。(3)生态渔业水域:结合生态修复和渔业生产,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渔业水域环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监测与保护,是保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第2章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技术2.1监测方法与技术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是评估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掌握水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监测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1.1采样方法(1)站位设置:根据渔业水域的地理位置、面积、形状以及渔业活动特点,合理设置采样站位。(2)采样时间:根据季节、气候、潮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3)采样深度:根据渔业水域的深度、水温、溶解氧等水文水质参数,确定采样深度。(4)采样工具:选择适合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的采样工具,如采水器、浮游生物网等。2.1.2监测指标(1)物理指标:水温、透明度、溶解氧、pH值等。(2)化学指标: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重金属等。(3)生物指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2.1.3监测方法(1)现场监测:利用便携式仪器对渔业水域环境进行实时监测。(2)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水样、生物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化学、生物等指标的定量分析。(3)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获取渔业水域环境的空间分布信息。2.2监测设备与仪器为保证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与仪器。2.2.1现场监测设备(1)水质参数监测仪器:如溶解氧仪、pH计、水温计等。(2)化学分析仪器:如便携式光谱仪、离子色谱仪等。(3)生物采样工具:如浮游生物网、底栖生物采样器等。2.2.2实验室分析设备(1)水质分析仪器:如总氮、总磷分析仪,重金属分析仪等。(2)生物分析仪器:如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等。2.2.3遥感设备(1)卫星遥感:如MODIS、OLI等传感器。(2)无人机遥感:搭载高清相机、多光谱相机等。2.3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对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旨在揭示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为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3.1数据整理对监测数据进行检查、校核,保证数据真实可靠。2.3.2数据分析采用统计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2.3.3结果呈现将监测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便于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渔业水域环境状况。2.3.4数据共享与利用将监测数据至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为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促进渔业水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3章水质参数监测3.1水温监测水温是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分布具有直接影响。水温监测的目的是掌握渔业水域水温变化规律,为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3.1.1监测方法(1)现场测量:使用温度计、水温计等设备进行实地测量。(2)自动监测:利用水温自动监测站进行连续在线监测。3.1.2监测频次根据渔业水域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频次。一般而言,水温监测可分为以下几种:(1)日常监测:每日至少监测一次。(2)季度监测:每个季度至少监测一次。(3)年度监测:每年至少监测一次。3.2溶解氧监测溶解氧是衡量渔业水域水质的重要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具有关键作用。溶解氧监测旨在评估渔业水域水质状况,为渔业环境保护提供依据。3.2.1监测方法(1)现场测量:使用溶解氧计、碘量法等设备进行实地测量。(2)自动监测:利用溶解氧自动监测站进行连续在线监测。3.2.2监测频次根据渔业水域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频次。一般而言,溶解氧监测可分为以下几种:(1)日常监测:每日至少监测一次。(2)季度监测:每个季度至少监测一次。(3)年度监测:每年至少监测一次。3.3pH值监测pH值是反映渔业水域酸碱度的重要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环境具有直接影响。pH值监测有助于评估渔业水域水质状况,为水质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3.3.1监测方法(1)现场测量:使用pH计、pH试纸等设备进行实地测量。(2)自动监测:利用pH自动监测站进行连续在线监测。3.3.2监测频次根据渔业水域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频次。一般而言,pH值监测可分为以下几种:(1)日常监测:每日至少监测一次。(2)季度监测:每个季度至少监测一次。(3)年度监测:每年至少监测一次。3.4氮、磷营养盐监测氮、磷营养盐是渔业水域中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水质状况的重要因素。氮、磷营养盐监测有助于评估渔业水域富营养化程度,为水质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3.4.1监测方法(1)现场采样:采集水样,送实验室分析。(2)自动监测:利用氮、磷营养盐自动监测站进行连续在线监测。3.4.2监测频次根据渔业水域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频次。一般而言,氮、磷营养盐监测可分为以下几种:(1)季度监测:每个季度至少监测一次。(2)年度监测:每年至少监测一次。(3)特殊情况监测:针对水域富营养化问题,适当增加监测频次。第4章生物指标监测4.1浮游动物监测浮游动物作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动态变化对于评估水域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浮游动物监测的方法及指标。4.1.1监测方法(1)采样点设置:根据水域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保证采样点覆盖整个渔业水域。(2)采样时间:根据浮游动物季节性变化特点,确定采样时间,一般为春秋两季。(3)采样工具:采用浮游动物网、定量采水器等工具进行采样。(4)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和计数。4.1.2监测指标(1)种类组成:记录浮游动物种类,分析种类组成变化。(2)密度:计算单位体积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反映浮游动物种群密度。(3)生物量:测量浮游动物个体体积或质量,计算生物量,反映水域生产力。4.2底栖动物监测底栖动物是渔业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状态直接反映水域生态环境的质量。本节主要介绍底栖动物监测的方法及指标。4.2.1监测方法(1)采样点设置:参照浮游动物监测采样点设置原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2)采样时间:根据底栖动物生活习性,选择适宜的采样时间,一般为春秋两季。(3)采样工具:采用底栖动物采样器、铁锹等工具进行采样。(4)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底栖动物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和计数。4.2.2监测指标(1)种类组成:记录底栖动物种类,分析种类组成变化。(2)密度:计算单位面积底泥中底栖动物的数量,反映底栖动物种群密度。(3)生物量:测量底栖动物个体体积或质量,计算生物量,反映水域生产力。4.3水生植物监测水生植物在渔业水域生态系统中具有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等功能,其种类和数量对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本节主要介绍水生植物监测的方法及指标。4.3.1监测方法(1)采样点设置:根据水域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2)采样时间:根据水生植物生长周期,确定采样时间,一般为生长旺盛季节。(3)采样工具:采用植物采样器、剪刀等工具进行采样。(4)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水生植物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和测量。4.3.2监测指标(1)种类组成:记录水生植物种类,分析种类组成变化。(2)覆盖率:测量水生植物在水域面积中所占比例,反映水生植物分布范围。(3)生物量:测量水生植物个体体积或质量,计算生物量,反映水域生产力。4.4鱼类资源监测鱼类资源是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渔业生产和水域生态平衡。本节主要介绍鱼类资源监测的方法及指标。4.4.1监测方法(1)采样点设置:根据水域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2)采样时间:根据鱼类生活习性,选择适宜的采样时间,一般为春秋两季。(3)采样工具:采用渔网、电捕鱼器等工具进行采样。(4)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鱼类样品进行分类、鉴定、测量和记录。4.4.2监测指标(1)种类组成:记录鱼类种类,分析种类组成变化。(2)密度:计算单位面积或体积水体中鱼类的数量,反映鱼类种群密度。(3)生物量:测量鱼类个体体积或质量,计算生物量,反映渔业资源量。(4)年龄结构:通过鳞片、耳石等生长标志物,分析鱼类年龄结构,预测渔业资源发展趋势。第5章污染物监测5.1重金属污染监测5.1.1监测方法本节介绍常用的重金属污染监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5.1.2监测指标分析渔业水域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指标,如汞、铅、镉、铬等,并对各指标的危害程度进行阐述。5.1.3监测步骤详述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样品采集、预处理、分析测试等步骤,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5.2有机污染物监测5.2.1监测方法介绍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常用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等。5.2.2监测指标分析渔业水域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主要包括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等。5.2.3监测步骤阐述有机污染物监测的样品采集、提取、净化、检测等过程,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5.3农药、兽药残留监测5.3.1监测方法介绍农药、兽药残留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5.3.2监测指标阐述渔业水域中农药、兽药残留的主要种类、来源及潜在风险。5.3.3监测步骤详细描述农药、兽药残留监测的样品处理、分析测试等过程,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5.4油类污染物监测5.4.1监测方法介绍油类污染物监测的常用方法,如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等。5.4.2监测指标分析渔业水域中油类污染物的来源、组成及危害,主要包括石油烃、多环芳烃等。5.4.3监测步骤阐述油类污染物监测的样品采集、预处理、分析测试等步骤,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第6章渔业水域环境评价6.1水质评价渔业水域水质评价是了解渔业水域环境状况的基础,对于保障渔业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渔业水域水质进行评价:6.1.1水质参数水质参数主要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了解渔业水域水质的基本状况。6.1.2水质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渔业水域水质应满足《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的要求。评价渔业水域水质时,应以该标准为依据。6.1.3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渔业水域水质进行评价。单因子评价法以各水质参数的监测结果与水质标准进行对比,评价各参数的达标情况;综合评价法则结合各参数的权重,对渔业水域水质进行整体评价。6.2生物指标评价生物指标评价是通过分析渔业水域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揭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一种方法。6.2.1生物指标生物指标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生物量、生态位宽度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6.2.2评价方法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等指标,结合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进行评价。6.3污染评价污染评价旨在了解渔业水域受污染的程度,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提供依据。6.3.1污染物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石油类污染物等。通过对这些污染物的监测,可以评估渔业水域的污染状况。6.3.2评价方法采用污染指数法、生态风险评价法等对渔业水域污染程度进行评价。6.4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将水质评价、生物指标评价和污染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渔业水域环境状况。6.4.1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渔业水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6.4.2评价结果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渔业水域环境状况进行分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关注渔业水域环境变化趋势,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第7章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7.1污染源控制为了保证渔业水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污染源控制策略:7.1.1工业污染源控制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提高渔业水域周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保证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7.1.2农业污染源控制推广农业环保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对渔业水域的影响。7.1.3城镇生活污染源控制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降低生活污水对渔业水域的污染。7.1.4畜禽养殖污染源控制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畜禽养殖对渔业水域的污染。7.2水域生态修复水域生态修复是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环境的重要手段。以下为水域生态修复策略:7.2.1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监测,保护关键栖息地,禁止非法捕捞和破坏水生生物资源。7.2.2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湿地保护,实施湿地恢复工程,提高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保障渔业水域生态安全。7.2.3水体富营养化控制针对富营养化问题,采取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等措施,减轻富营养化对渔业水域的影响。7.3水资源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渔业水域环境健康发展,具体策略如下:7.3.1水资源优化配置根据渔业生产需求,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渔业用水需求,同时兼顾其他用水部门。7.3.2节水型渔业发展推广节水型渔业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渔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7.3.3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水资源污染,保障渔业水域水质安全。7.4法律法规建设与政策支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政策支持,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7.4.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渔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管。7.4.2政策支持加大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渔业水域环境保护。7.4.3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组织开展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环保能力。第8章渔业环境保护案例分析8.1湖泊渔业环境保护案例一:太湖富营养化治理太湖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曾一度受到富营养化的严重影响。在太湖渔业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污染源控制,减少氮、磷等营养盐输入;(2)提高湖泊水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3)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渔业;(4)加强渔业资源监测与保护,严格执行休渔期制度。通过以上措施,太湖富营养化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案例二:洪泽湖渔业资源保护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为保护洪泽湖渔业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1)严格执行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打击非法捕捞;(2)加强渔业资源监测,掌握资源动态;(3)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渔业效益;(4)开展增殖放流,补充渔业资源。8.2河流渔业环境保护案例: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渔业产区,为保护长江流域渔业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2)严格执行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保护产卵场;(3)加强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监测,掌握资源状况;(4)开展增殖放流,恢复渔业资源。8.3近海渔业环境保护案例:渤海渔业资源保护渤海是我国重要的近海渔业基地,受陆地污染和过度捕捞影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为保护渤海渔业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陆源污染物排放控制,改善海洋生态环境;(2)实施休渔期制度,恢复渔业资源;(3)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渔业;(4)加强渔业资源监测与管理,保障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8.4水库渔业环境保护案例:三峡水库渔业资源保护三峡水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保护三峡水库渔业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水库水质监测,保障水质安全;(2)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补充渔业资源;(3)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广生态养殖技术;(4)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执法,打击非法捕捞。通过以上措施,三峡水库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库区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提供了保障。第9章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新技术9.1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监测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本章首先介绍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其在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重点阐述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质参数监测、水生态状况评估及渔业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应用实例。9.1.1无人机遥感原理及系统组成9.1.2无人机遥感在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9.1.3无人机遥感监测案例分析9.2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分子识别原理的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实时等特点。本章主要介绍生物传感器在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病原微生物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等方面。9.2.1生物传感器原理及分类9.2.2生物传感器在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9.2.3生物传感器监测案例分析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被告拒绝和解协议书
- 门店管理运营协议书
- 出租车司机购车协议书
- 邻居建房占地协议书
- 运输月结合同协议书
- 酒吧公司保密协议书
- 解除房屋转租协议书
- 酒店销售团队协议书
- 黄金现货买卖协议书
- 车载空调安装协议书
- AQ 1011-2005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正式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初二会考生物+地理试卷真题
- 2024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卷真题(含答案)
- DZ/T 0462.5-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5部分:金、银、铌、钽、锂、锆、锶、稀土、锗(正式版)
- 中国艺术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工厂生产计件方案
-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2006学生问卷
- (高清版)DZT 0130.9-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9部分:岩石矿物样品鉴定
- (高清版)TDT 1038-2013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 护理质控课件
- 空调维保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